收藏 分销(赏)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78509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护理学通辽市中医院侯兆辉2009.10中医护理学知识体系简介上篇 中医学基本知识 绪论 第一章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 2 第二章 藏象 第三章 经络 2 第四章 病因病机 第五章 诊法 2 第六章 辩证 2 第七章 中药方剂 2 第八章 针灸推拿 2中篇中医护理程序与方法4第九章中医护理程序第十章中医护理方法下篇中医临床护理2第十一章内科病证护理上篇中医学基本知识绪论绪论什么是中医学中医学是一门具有独特医学理论体系,以研究探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预防治疗,以及养生、保健为目标的传统医学。属生命科学范畴,独具中国医学特色。千百年来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医药之林。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1、人体

2、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形体,官窍,依赖精、气血、津液生化输布运行,滋养濡润机体,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协调运动,所构成的一个表里相合,上下沟通,密切联系,协调共济,动作有序,高度统一的整体。形神合一及以神统形是整体统一的核心与具体表现。2、人与环境有密切联系3、人与社会关系密切(二)辨证论治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相关概念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

3、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症:疾病的外在表现。(三)恒动观念1、整个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处于永恒无休止的运动中2、以“动”的观念来审视疾病全过程。中中 医医 护护 理理 学学第一章第一章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阴阳五行精气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变化之父母(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杀之本始(事物的生成

4、和毁灭都是来自于这个根本法则),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自然一切奥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阴阳上求得解决)”。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阴阳转化和事物的无限可分性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关系。(一)阴阳的相互对立(二)阴阳的相互依存(三)阴阳的相互消长(四)阴阳的转化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治疗治疗疾病总的原则是“

5、调整阴阳,以平为期”,这就是治疗的基本出发点。指导疾病的预防第二节五行学说是一种古代哲学范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五行的基本概念五,指构成客观世界的物种基本物质,即木、火、土、金、水。行,指运动变化。五行即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的各自特性木代表生气旺盛的“木曰曲直”,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性质或作用。火代表炎热的、向上

6、的“火曰炎上”,具有温热、向上的性质或作用。土代表具有营养作用的“土曰稼穑”,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的性质或作用金代表具有摧残杀伤作用的“金曰从革”,具有收敛、肃杀、下降、清洁的性质或作用。水代表寒冷的、向下的“水曰润下”,具有寒凉、滋润、下行的性质或作用(二)、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自然界: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人体: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液,五声(三)五行的生克乘侮1.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母子关系。2.相克,是指

7、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3五行制化:制化,有相互制约、生化的意思,是把相生和相克联系在一起而言的。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也寓有相生。这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克和五行相克寓有相生的这种内在联系,名之曰“五行制化”。制化规律的具体情况如下: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4乘侮,是指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不正常相克现象。相乘,即乘虚侵袭的意思。相侮,就是恃强凌弱。相乘与相克的次序

8、也是一致的。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相侮与反克的意义相似,故有时又曰反侮。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反,即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类比脏腑的生理功能与阐述脏腑相互关系2、表述脏腑间的相互影响3、用于诊断和治疗第三节精气学说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宇宙万物的生存或消亡来自精气的聚散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及其聚散,运动以及宇宙万物生长消亡的客观规律的学说。精气学说渗透到医学,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石,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一)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精者,万物之精粹,管子.内业称“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指一切无形或

9、有形的物质。因气及其细微分散,肉眼难以见及,故古人谓之无形,又因气可以凝聚的状态存在,细小分散的气又可以凝聚在一起,从而形成看得见的实体。(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精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2、气化理论精气是聚散构成气化。气化,是指通过精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它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形式,也是机体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气聚生万物,同时又推动和激发万物的运动变化。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就机体而言,升降是机体内部的气机运动形式,出入时机体与外环境的气机运动形式。(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基本构成先天之精,后天之精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精气是人体生理活动的根本动力,精气充盛则健康,精气不足,则人体羸弱。其生长壮老已主要取决于精气的盛衰。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气化功能和气机失常。4、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培护精气和调理气机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