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12.5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执教学校: 大东英才学校 授课人: 潘晓阳 授课班级: 九年级12班 学生人数:59人(学习小组共8组)【教学内容】牛顿第一定律【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力与运动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不但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力学的重点,因为它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两者联系起来,是力与运动的开端,是力学的“奠基石”,并为后面学习二力平衡的知识打下了坚实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运动、力的作用效果,为本节学习做好了铺垫。同时九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具备了一
2、定的实验技能,为本节的实验探究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论证和表述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体验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3)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科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教学重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难点】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方法。【教学方法】实验法、推理法。【教师教具】多媒体、粉笔1个盒、小车1个、斜面1个、毛巾1张、棉布1张、
3、木板1块、玻璃1块,刻度尺1个。【学生学具】小车8个、斜面8个、毛巾8张、棉布8张、木板8块、玻璃8块。【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小组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7min)1、回顾力的作用效果。2、演示实验并举例。(1)推粉笔盒(2)骑自行车3、实验验证观点。1、小组讨论力与运动的关系得出观点。2、学生观察思考: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二、探究物体运动与阻力大小的关系。(20min)1、进行实验。(1)实验演示(2)实验分析(3)实验结论阻力越小,小车运动距离越远,小车速度改变越慢(5)设想和推理a、增加一个更光滑的平面玻璃。b、假设一种更光滑平面。c、设
4、想阻力为零的平面。(6)伽利略的结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2、分析讨论:静止物体不受力情况分析1、提出问题:2、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阻力越大,物体运动距离较近;阻力越小,物体运动距离较远;3、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实验。小车运动平面选择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粗糙的毛巾,较粗糙的棉布,较光滑的木板。每次实验时,把同一小车放到同一斜面同一高度静止释放。让小车刚进入水平面时运动的速度相同,即在相同的条件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远近程度,从而得出在相同条件下阻力大小对运动的影响。4、根据实验观察完善下面表格中的内容。水平表面粗糙程度受到阻力运
5、动距离毛巾棉布木板5、以小组为单位,从生活中找依据分析讨论静止物体不受力情况。三、牛顿第一定律。(15min)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理解: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内容:1、牛顿第一定律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规律而是在大量事实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而得出的理想规律。3、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 回忆并熟记牛顿第一定律内容。2、 小组讨论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范围、成立的条件。四、小结(3min)师生共同归纳要点 : 1. 知识 2、方法五、课后作业课后作业:1、阅读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2、预习惯性,寻找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一、实验探究:运动与阻力大小的关系。 结论: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长,速度改变越慢。推理:不受阻力,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板书设计二、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三、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2、5牛顿第一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