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类论文发表 投稿 代写 原上草论文网 QQ:289779689 2012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高职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罗小娟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重庆 【摘要】当前,高职人文教育缺失,人文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不能形成教育合力,不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高职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突破原有课程体系,与专业、社会以及工作岗位相结合,从培养对象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来考虑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 工作岗位能力 人文教育 课程体系2011年6月8日,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以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要
2、实现这一目标,高职教育应从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方面入手。但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功利思想的驱动下,在课时、师资有限的情况下,忽视高职人文教育,出现高职人文教育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争课时,抢资源,教学效果差的现状。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构建一个合理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一、 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高职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高职人文教育是针对现状而提出的一种职业形态的特殊人文教育,在分析人的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后,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有的放矢的对原有高职人文教育进行了改革,有助于高职院校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该体系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
3、职学生认知特点,考虑专业教育对人文教育的共性要求,突出不同行业、不同专业对人文教育的个性化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开拓教育途径,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设计以受教育者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的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二、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法第一,变纵向课程体系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横向课程体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尊重学科性,但并不恪守学科性。现存的两段式或是三段式课程体系,都过分强调分阶段。在这种体系下,分成一、二学期基础课,三、四学期专业课,五、六学期设计与实习课。各学期缺乏连贯性,导致知识的重复或支解。”梁春阁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职教论坛200
4、3年第2期第19页。这种课程安排还会使刚进校的高职学生感到迷茫,体会不到高职课程与中学的区别,也感受不到不同专业的区别,还可能导致高职学生的流失。因此,有必要将人文素质课根据专业课需要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特点按阶段和难度连续分散到每一学期,逐渐深入,各专业自成体系。据笔者调查,高职学院普遍在第一学年集中开设“两课”、高等数学、应用写作、高职英语等人文素质课,其实大可将这些课程与专业课程交替开设。这样既避免同类课过于集中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同时又可让人文教育课与专业课程互补,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第二,围绕专业设置人文教育课程,形成人才培养合力打破学科逻辑的界线,抛弃呈现完整的学科体
5、系的思路与想法,在课程体系设计前对相关职业或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并针对专业职业能力构成来组织内容,以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它们在工作过程中的排列顺序为顺序组织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方向设置人文素质课,不同专业的人文素质课也各有侧重,做到既为学生学好专业课打下基础,又为学生能够继续深造打好基础。以会计专业为例,会计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具备进行日常会计实务的会计处理能力和对日常经济业务进行正确核算的专业技术能力外,还必须同时具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知识和应用文书写作能力。因此可以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后紧接着开设经济法基础,并且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应针对会计专业的岗位
6、需求增删内容。会计专业的高等数学应设在第一学期,而高职英语为了方便广大学生过级,可在第二、第三学期开设。第三,整合专业技术课与人文素质课,实施全方位的人文教育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课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契合点,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基础,强调对学习者的行动导向,使其能够在与工作过程相吻合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学习和实践,不仅掌握职业技能,还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提升。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的时候,参照专业培养目标,以工作岗位过程分析为依据,将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以诚信、合作、责任、敬业等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基础,加强现有专业课程的内容整合,并从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等方面渗透人文教育。 第四,机
7、构联手,实现人文教育课内、课外实施人文教育的实施由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人文课程”与以课外活动为载体的“素质拓展”两部分组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的教学管理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各自为阵,未能形成培养人才的合力。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人文教育需要打破这种“两张皮”的格局,整合教育资源,形成人才培养新格局。“人文课程”由“核心课程”(公共必修课)和“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组成,由教务处牵头,各教研室配合,统筹安排。“素质拓展”由院级和系级素质拓展项目组成,分别由学生处、团委和各系部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参考文献:1胡燕燕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一期2 李爱香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J财会通讯:2011年第5期 3 梁春阁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J职教论坛:2003年第2期4 姜义林 李彬刍议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年 8 月各类论文发表 投稿 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QQ:33127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