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孕产妇系统管理.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78175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孕产妇系统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孕产妇系统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孕产妇系统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孕产妇系统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孕产妇系统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选资料孕产妇系统管理n 定义:孕产妇系统管理是从指从孕前开始,到产后42天之内,以母子共同为监护对象,所进行的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并及时发现高危情况,及时转诊治疗和住院分娩,以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的系统管理。n 也叫孕产期保健孕产期保健目的保障孕产妇及胎婴儿能顺利通过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保证母婴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孕产期保健内容n 孕前保健n 孕期保健(孕早期保健、孕中期保健、 孕晚期保健)n 产时保健n 产褥期保健(产妇、新生儿保健)n -住院期间n -产后访视n -产后四十二天检查健康教育与咨询n 有关生理和心理保健知识;n 有关生育的基本知识(如生命的孕育过程等);n 生活

2、方式、孕前及孕期运动方式、饮食营养和环境因素等对生育的影响;n 出生缺陷及遗传性疾病的防治等。 健康状况检查n 孕前医学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等检查)。n 体格检查:常规体检,男女双方生殖系统的检查。n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血糖或尿糖、肝功能、生殖道分泌物、心电图、胸部线及妇科超等。必要时激素检查和精液检查。n 专项检查:严重遗传性疾病,如地贫;可能引起胎儿感染的传染病及性传播疾病,如乙型肝炎、结核病;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等感染;精神疾病;其他影响妊娠的疾病,如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等。健康指导 有准备、有计划的怀孕,避免大龄生育;合理营养,控制

3、饮食,增补叶酸、碘、铁、钙等营养素及微量元素; 接种风疹、乙肝、流感等疫苗;及时对病毒及传染性疾病已感染情况采取措施;积极预防、筛查和治疗慢性疾病和传染病;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药物; 避免接触生活及职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放射线、高温、铅、汞、苯、农药等),避免密切接触宠物;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吸毒等)及生活方式;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预防孕期及产后心理 问题的发生;合理选择运动方式;对于有高遗传风险的夫妇,指导其做好相关准备、提示孕期检查及产前检查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孕期保健孕期保健-是从确定妊娠之日开始至临产前为孕妇及胎儿提供的系列保健服务。包括定期

4、孕期检查、健康教育及咨询指导。检查时间: 孕早期至少进行1次, 孕中期至少1次, 孕晚期至少3次(其中至少1次在36周后进行)对妊娠应做到早诊断、早检查、早保健。发现异常者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孕早期基本特点n 妊娠阶段12+6周n 易发生异位妊娠n 易发生流产 n 胚胎易受到致畸因素的影响n 是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期n 是孕产期保健指导重要时期n 是筛查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关键时期孕早期保健重点n 确定宫内妊娠和孕龄。n 全面了解孕妇的病史及健康状况。n 筛查不适宜妊娠的疾病。n 早孕期的保健指导。孕早期 1.及早确诊妊娠确定孕龄。 2.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5、* 孕12周前由孕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1次孕早期随访。 3.早孕检查 (1)问诊:孕妇现病史、既往疾病史、个人史、月经史、婚育史、家族史、本次妊娠环境致畸因素,有无接触生物致畸因子(TORCH、性病等),非生物致畸因子(药物、电离辐射、射线、吸烟、酗酒等(2)体格检查 全面系统体格检查n 一般状况:营养状况(与食物的摄入、消化有关)、神志、表情、体态、身高、体重、血压、脉搏、呼吸,必要时测体温。n 查体:从头、颈、胸、腹、四肢、背部。n 妇科检查外阴有无炎症,肿物或其他异常;阴道有无畸形、炎症、肿物、有无疤痕、狭窄 等,白带量、性状;宫颈有无糜烂、

6、息肉、肿物,有无接触性出血;子宫位置、大小、软硬度、有无肿物、子宫活动度;附件有无增厚、压痛、肿物、大小、性状、活动度。宫高、腹围、胎方位、胎心辅助检查-基本项目(必须进行的检查项目 )n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n 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肾功 ;n 阴道分泌物;n 梅毒血清学检查;n 抗HIV;n 弓形体IgM、风疹病毒抗体、单纯疱疹病毒IgM 、巨细胞病毒IgM建议检查项目(发现异常,需要增加检查的项目)n 如HBsAg(),则查乙肝五项;n 心电图;n 血糖测定;n 宫颈细胞学检查;n B超检查病史或体检有异常时可作相关检查。(3)高危孕妇筛查、登记、报告n 筛查高危孕妇,进行专案管理。

7、对合并内外科、神经科等疾病无法判 断妊娠风险者应及时转到上级医院会诊。 对有合并内外科疾病的但可继续妊娠的妇女,要加强随访与保健,必要时与相应的科室共同管理与治疗。筛查不适宜妊娠的疾病-所有传染病急性期-慢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慢性高血压合并心脑肾功能损害者-糖尿病已有严重合并症:视网膜病变、肾脏、心脏功能损害者或合并末梢血管、神经病变者-肾脏疾病:不论何种肾病,凡肾功能已受损者妊娠后母婴预后差者-心脏病变较重:心功能级级,既往有心衰史、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先心病、严重心律失常、风湿活动期、细菌性心内膜炎、围生期心疾病遗留心扩大病等。-甲状腺疾病:凡用

8、I131治疗或诊断半年之内者;甲状腺功能亢进需用大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且病情不稳定者。-服用对胚胎胎儿有致畸或损害药物(D类或X类)者。4.筛查产前诊断高危人群35岁以上(包括35岁)的高龄孕妇;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 生育过不明原因智力低下或多发畸形儿的孕妇;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 孕妇可能为某种X连锁遗传病基因携带者;产前检查怀疑胎儿患染色体病的孕妇;有不明原因的反复流产或有死胎、死产等情况者;有明确遗传病家族史者。5.早孕期保健指导 -宣传优生知识,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慎用药物,不抽烟、不喝酒; -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病毒感染; -不要洗桑拿或长时间浸泡热水澡; -不接

9、触猫狗,不吃未煮熟的鱼、肉、虾、蟹等; -少食多餐,吃一些清淡和富有营养的食品; -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性生活; -及早服用叶酸每天0.4mg,直至妊娠3个月;孕中期特点n 妊娠时限是自妊娠13周至27+6周n 是胎儿生长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器官发育基本完成,形态已经形成;n 是筛查畸形、产前诊断的好时机;n 是预测、筛查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重要阶段;n 营养指导是胎儿生长发育重要保障孕中期保健重点1对胎儿生长发育进行监测2对出生缺陷进行产前筛查及诊断3提供营养指导4. 对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进行筛查及监测孕中期检查时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n 孕1620周、2124周各

10、进行1次产前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了解孕妇健康状况 如为初诊,询问内容应同早孕初诊。 (1)查看记录 查看末次月经、预产期记录,核实和推算孕周; 查看妊娠史:流产史、畸形儿史、引产史等;家族史、既往史、现病史 家族中有无先心病及其他遗传疾病; (2)询问早孕期情况 有无孕早期病毒感染史; 有无服药史 有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有无发烧、阴道流血、腹痛症状(3)询问目前健康状况 妊娠合并症症状有否加重; 有无头晕、头痛或视力的改变、腹痛、恶心、呕吐、出血、阴道排液; 胎动出现时间。 n 体格检查n 血压n 体重:孕中期后体重每周增加不应超过0.

11、5kgn 胎心: 18-20周可用一般听诊器经孕妇腹壁听到 胎儿心音n 宫高: 一般孕22-34周宫底高度即为相应的孕周2 妊娠16-36周宫底高度平均增长0.8- 1cm/周n 绘制妊娠图:孕20周开始。 n 如为初诊,体格检查内容应与早孕期相同。辅助检查基本检查:n 血常规:注意血红蛋白情况n 尿常规:注意尿蛋白情况n 孕1624周B超胎儿严重畸形筛查建议检查 n 唐氏综合征筛查n 孕2428周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2.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及诊断 产前筛查: 是指通过简便、经济和较少创伤的检测方法,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筛查。 神经管畸形产前筛查的主要疾病是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方

12、法: (1)用母血清HCG及AFP联合筛查21三体、神经管缺陷筛查。 筛查时机: 孕14-20周。 孕中期唐氏综合症表现为低AFP、高HCG 神经管缺陷表现高AFP (2)采用B超筛查先天结构异常 筛查时机:孕16-24周必须在有资质的产前筛查机构进行筛查。n B超筛查胎儿畸形: 正常结构缺如:如无脑儿、脊柱裂。 赘生物的形成:如畸胎瘤。 阻塞所致的脏器扩张:如脑积水、肾积水。 疝的形成:如脑膨出。 胎儿结构的大小异常:如小头畸形,唇腭裂。 胎儿脏器运动异常:如胎心结构缺陷。 其它:羊水过多或过少。产前诊断 又称宫内诊断或出生前诊断。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 是在胎儿出生之

13、前应用各种先进的检测手段:影像学、生物化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发育状况,例如观察胎儿有无体表畸形,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有无异常,检测胎儿细胞的生化项目和基因等,对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做出诊断,为胎儿宫内治疗(手术、药物、基因治疗等)及选择性流产创造条件。 3.营养指导n 合理均衡的营养是维护孕妇健康和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但摄入过多,营养过度,会造成胎儿过大,也会引起分娩困难。孕妇每周体重增长不应超过500g。n 膳食原则:n *膳食品种多样化,荤素搭配,粗细结合,保证均衡营养。n *尽可能食用天然食品,要新鲜无污染。n *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n *掌

14、握正确的烹调方法。n *最好做到每日高蛋白(200g优质蛋白),低盐饮食(3g/日)。避免高脂饮食n *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应在200250g 以上,n *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新鲜的蔬菜水果),供给足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n *预防贫血,从孕20周起每天服用铁剂及钙剂孕中、末期平衡膳食宝塔4.监测胎儿生长发育 -妊娠图; -孕妇体重; -必要时超声检查(双顶径、股骨长、腹围等)-实验室检查胎儿生长发育监测 绘制妊图n 妊娠图主要内容宫高曲线,目的是进行动态监测n 每次产前检查时,将宫高标记在妊娠图上,并逐渐连成一曲线,观察是否在正常限度内。n 正常发育时曲线应在第10和第90百分位之间,小于

15、第10百分位,连续2次或间断3次,预示胎儿宫内发育不良,超过第90百分位,可能胎儿过度发育妊娠图5异常情况监测与筛查(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筛查 (2) 妊娠糖代谢异常筛查(3)贫血筛查 (4)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及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人群: 工作紧张、初产妇、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营养不良,子宫张力过高(多胎、羊水过多、葡萄胎),家族高血压史、肥胖者等。(2)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85mmHg为阳性。(3)翻身实验:在左侧卧位时测血压,待舒张压稳定后,翻身仰卧5分钟再测血压,仰卧位血压较左侧卧位血压(舒张压)差值 20mmHg为阳性

16、。(4)尿酸测定:孕24周尿酸 5.9mg/L,有子痫前期倾向。(5)血流变学检查 :血细胞比容0.35,全血粘度3.6,血浆粘度1.6时,子痫前期倾向。(6)尿钙测定:若尿Ca/Cr0.04,有预测子痫前期价值。测定尿Ca/Cr比值可作为预测子痫前期一种简单、易行、准确的方法。糖尿病筛查 【糖尿病高危因素】n 孕前体重指数24;n 年龄30岁以上;n 有糖尿病家族史; n 有不明原因流产、早产、死胎或新生儿畸形、死亡史n 多胎妊娠或妊娠高血压疾病;n 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羊水多、胎儿大;n 反复念珠菌阴道炎;n 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者。糖尿病筛查 n 时间:孕24-28周进行糖尿病筛查试验n

17、 方法:随机口服葡萄糖粉50g,即将50g葡萄糖粉溶于 200ml水中,一次服下。n 判定:服糖 后1小时取静脉血,查血糖值 血糖值 7.84mmol/L(140mg/dl)为阳性 贫血的筛查 对所有孕妇在每次就诊时都进行筛查。 筛查是包括基本的三方面的内容: (1)询问、查看记录 *是否容易疲倦; * 做一般家务劳动时是否感到喘不过气 (2)观察面色(3) 辅助检查化验血红蛋白 HB 110g/L 正常 90-109g/L 轻度贫血 7 0-89g/L 中度贫血 70g/L 重度贫血孕中期6.健康教育:n 定期于16、20、24周例行产前检查,并参加孕妇学校学习。n 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

18、n 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预防胎儿生长受限或巨大儿。n 充足休息和睡眠。提倡适量运动,预防及纠正贫血。n 居室通风良好,不宜整日在空调环境内工作或生活。n 强调有医学指征的孕妇需进行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16-20周是羊水穿刺的最佳时机。孕晚期特点1、28周2、胎儿生长迅速3、加重妊娠合并症(如:由于血容量增加 32周达高峰,心搏出量增加28周达高 峰,易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4、易发生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晚期重点1. 指导孕妇数胎动进行自我监护,2. 防治孕期常见并发症, 3适时进行高危妊娠的计划分娩,4开展母乳喂养教育,5. 做好保健指导及分娩前准备教育。 1.

19、 定期产前检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随访。询问:n 头晕、头痛或视物不清等症状n 心悸、气短、夜间不能平卧等症状n 阴道异常出血n 阴道流水n 腹痛n 胎动异常体格检查(1)每次测量体重、血压(2)测量宫高、腹围,听胎心,绘制妊娠图 查胎方位、胎先露及先露入盆情况(3)妊娠37周时测量骨盆、估计胎儿体重,并根据胎儿大小及骨盆情况预测分娩方式,同时确定分娩地点辅助检查 (1)基本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有异常增加检 查次数(2)建议检查:复查肝、肾功能; 凝血功能;梅 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HIV

20、筛查、心电图;B超、胎心监护(3)B超:孕32周,可疑胎儿畸形需进一步检查,胎 位不清、胎心不清,可行B超检查。(4)胎心监护:有条件时如孕妇感胎动不好或有妊娠 并发症时,孕37周后每周做胎心监护 一次。2. 防治孕期常见并发症 -监测胎盘功能,及早发现、及时纠正胎儿宫内缺氧,-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位异常、早产或过期产等常见并发症,避免对孕妇、胎儿产生不良影响。3.高危筛查与管理 筛查高危因素,进行评分及专案管理,适时进行高危妊娠的计划分娩,必要时转诊。 警惕异常症状: 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心慌、气短、腹痛、胎动异常、阴道流水、阴道流血等症状。进行体检,必要的辅助检

21、查,早期获得正确的诊断4开展母乳喂养教育n 在孕32周以后,通过孕妇学校对孕妇进行3次以上的母乳喂养知识培训,n 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n 产后4-6个月母乳喂养的重要性,n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n 母乳喂养的技巧,n 哺乳期乳房护理,n 母亲和婴儿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5.保健指导 * 进行家庭自我监护(数胎动)指导; * 营养指导,增加各种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适当减少米面等主食的量,以免胎儿长得过大。体重增加以0.40.5公斤周为宜,整个孕周体重应增加12.5公斤 * 宣传出生医学证明的意义和要求,指导孕妇及其家庭拟起新生婴儿的姓名,自觉申领出生医学证明。 * 孕晚期常见症状、临产

22、症状及处理 * 分娩知识及助产训练 * 警惕异常立即入院 产时保健产时保健:是指分娩与接产时的各种保健和处理。 做到“五防” “一加强”: 防出血、防滞产、防感染、防产伤、防窒息, 一加强:加强对孕产妇产时监护与产程处理。产时保健1.详细询问孕产妇孕期情况、既往史、生育史、全面体检。2.定期进行胎位、胎先露、胎心检查,了解宫缩、宫口开大及胎先露下降情况。3.快速评估孕产妇、胎儿有无危险因素及分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时识别头位难产。4.正确绘制产程图。 防滞产1.转变产时服务模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2.推广陪伴分娩,为产妇产时提供生理和心理支持 3.准确判断产程开始时间,正确绘制产程图,

23、及时识别产程异常。4.严格掌握缩宫素使用指征,并正确使用。基层单位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早护送转诊防感染1.坚持产房空气和接生器械的消毒、隔离制度。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四消毒”产房、产包、产妇的会阴、接生者的手和手臂。3.产妇合并胎膜早破、贫血、产程延长、产时出血多、手术产者及早产、窒息的新生儿均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4.为预防新生儿破伤风,在没有严格执行新法接生的农村应给孕妇和新生儿注射破伤风类毒素。防产伤1.严格执行各产程处理常规,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各种难产。2.对会阴肌肉弹性差、做阴道助产术前,应行会阴切开术,以免会阴过度撕裂。3.阴道助产术时需掌握指征,术时操作轻柔准确,术后常规检查

24、外阴、阴道、宫颈和穹窿有无撕裂,如有损伤及时缝合。4.臀位经阴道分娩,助娩者应严格按分娩机制操作,避免出头困难。防出血1.产前病史中已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高危孕妇应提前住院。积极治疗各种疾病,提前做好配血、输血准备。必要时早转诊。2.产时及时纠正危险因素,如宫缩乏力,预防产程延长。认真施行手术操作,避免软产道撕裂出血。3.胎儿娩出后准确测量出血量,出血量超过200ml及时查找原因并行处理,无能力处理或处理无效,及时转诊。4.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正确娩出胎盘,检查胎盘胎膜完整,及时处理胎盘剥离不全或残留,合理使用缩宫素。5.产后密切观察2小时,注意观察宫缩和阴道出血情况。防窒息1.密切观察胎心,积

25、极防治胎儿窘迫。2.胎儿娩出后及时清理呼吸道,处理好第一次呼吸。3.避免产程延长,正确实施助产手术操作。4.及早发现新生儿窒息,及时复苏。5.所有助产人员都应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6.新生儿窒息复苏器械设备应完备并处于功能状态。加强对孕妇和胎儿的全程监护和产程处理1.密切注意产妇的全身情况。严密观察产程进展,避免产程延长,以减轻母婴负担。2.高危孕妇应提前住院待产,积极改善母亲情况,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力,合理选择分娩方式,适时终止妊娠。必要时转会诊。3.产儿科医生密切配合,提前做好抢救新生儿工作4.转诊时一定有医务人员陪同,避免震动。5.左侧卧位,必要时吸氧,维持静脉点滴,严密观察血压

26、、脉搏、宫缩、胎心、阴道出血等。重视新生儿保健,实行“三早” 重视新生儿呼吸道的处理,进行阿氏评分,实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产褥期保健n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除乳房外全身各器官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间称产褥期,约需6周。 住院期间保健n 产妇保健n -正常产至少住院观察24小时。n -加强产后24小时监护,预防产后出血,严格执行产褥期护理常规。n 加强对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产后病情监测。产褥期卫生指导 、心理保健 、母乳喂养指导 、产后访视和计划生育指导。 n 进行母乳喂养、卫生、营养、心理及避孕指导。产褥期保健新生儿保健n 新生儿期是出生后4周内的这段时期。 n -

27、了解母亲孕产期有无异常及诊治过程。n -对新生儿进行全面体检,进行胎龄和生长发育评估,做好出生缺陷登记。n -判断有无高危因素,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监护。n -按规定时间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n -动员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产褥期保健n 产后访视 出院后3-7天内、产后14、28天各产后访视一次,如有异常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产后42天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母婴健康检查。 产后访视内容(1)了解一般状况: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2)测体温必要时测血压。(3)检查:乳头有无皲裂,乳房有无红肿、硬结、乳汁分泌量、乳腺管是否通畅。宫底高度、子宫硬度及压痛。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热

28、、痛。观察恶露量及性状。(4)指导产褥期卫生,防治产后合并症。(5)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科学喂养。(6)指导避孕方法。产褥期保健n 产后42天健康检查1、了解产褥期情况2、 询问身体和情绪变化,观察精神状态和面色3、 测体重、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复旧及伤口愈合情况4、 对孕期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复查血压、尿蛋白、血糖等5、 保健指导 母乳喂养、卫生、营养、心理及避孕等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内容及程序n 孕期管理n 掌握孕情、及时建册。n 手册由孕妇自行或卫生院保管。n 妇幼保健人员要对孕妇进行孕产妇系统宣教。n 督导孕妇按时进行体检,并由检查单位将检查情况逐次填写在手册上

29、。凡高危孕妇要酌情增加检查次数。n 对可疑或处理有困难的应及时转到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一旦确诊为高危孕妇要进行专案管理。n 嘱其分娩后及时将手册交回建册单位。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内容及程序n 分娩管理 n 分娩单位须向孕妇索要孕产妇保健手册(孕妇入院分娩须将手册交给分娩单位)。 n 分娩单位应进行必要的产前检查,做好分娩前后的监护和保健指导工作。 n 分娩单位应认真填写孕产妇保健手册中的分娩记录、产时产后处理及出院医嘱栏目,为产后访视打下基础。 n 分娩单位应在产妇出院时将手册交给产妇本人,并叮嘱其家属将手册交还基层建册单位。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内容及程序n 产后访视管理 n 出院时分娩单位将孕产

30、妇保健手册填写完整交还产妇,产妇交居住地的医疗保健单位利于产后访视。 n 乡妇幼人员按要求进行产后访视。并填写保健手册。做好产褥期和哺乳期卫生指导。 n 对产后42天的产妇、婴儿进行产后健康检查后,检查单位收回手册,同时办理儿童保健手册。并将新生儿情况小结。定期集中手册交回孕产妇居住地乡(镇)卫生院。n 由乡(镇)卫生院负责统计、分析,并定期上报县(市)妇幼保健单位。 n 县(市)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收集、整理本县(市)孕管工作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定期逐级上报妇幼保健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 妊娠各期保健重点归纳一般监护时间保健要求临床实验室健康教育孕前期选择良好受孕时机,夫妇双方身心健康,进行有关

31、咨询体格检查(双方)及时治疗不宜妊娠的疾病血、尿常规、肝功胸透、生殖道感染,性病筛查孕前准备、孕前保健各项要的意义、戒烟酒孕早期尽早发现妊娠检查内科合并症预防致畸,筛查高危因素及早干预早孕检查,早建卡,测基础血压、身高体重,及早发现妊娠禁忌症及合并症、并发症(如异位妊子宫娠)等,了解大小是否符合停经月份血红蛋白、尿常规必要时查肝功、血型、生殖道感染,性病筛查早孕卫生、优生,优育、避免接触致畸因素、检查 异常项目的诊治 定期产前检查孕中期注意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及孕妇营养,预防晚期妊娠并发症定期产前检查,测宫高,听胎心。绘妊娠图,生殖道感染的治疗(尤其局部治疗),乳房准备开始贫血者治疗后复查、必要的产前诊断、24-28周血糖筛查孕期卫生、孕妇 饮食指导、运动训练、器官功能 保护孕晚期预防和早诊、早治妊娠期并发症矫治胎位异常,监测胎儿生长发育,营养指导定期产前检查( 血压、体重、水肿、宫高、胎心、胎位、先露情况)测量骨盆预测分娩方式,根据病情需要决定分娩地点,自我监护 胎动计数 复查血红蛋白、尿蛋白、血糖筛查产前准备及运动 训练、自然分娩 优点宣教、临产 知识、母乳喂养 教育、左侧卧位防早产、防过期妊 娠、防产后抑郁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修改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