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同的未来 针对克林顿的访问给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可能带来的正面影响,新加坡联合早报中的一篇题为“中国,你大胆地向前走”的署名文章以充满感慨的笔触这样写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历史上的由盛而衰,首先是起因于封杀不同观点所导致的思想和智慧的枯竭,而后才归于外族入侵、自然灾害等其他原因。以狭隘、自私和短见的政治行为,阉割牺牲了整个民族的活力、进步、尊严和光荣,不能不说是中国政治传统的一大致命误区。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自我摧残刻骨铭心,遗患至今。当中国首次在电视上向全国现场直播中国主席江泽民与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联合记者招待会,让中美两国就政治体制、人权民主等方面的不同观念的争执悉数在普通中国人面前“曝
2、光”时,海内外一切关怀热爱中国的人们都注意到了这史无前例的新鲜之举,并由此看到了21世纪新中国的一线曙光。中国古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中国此次对江克记者会电视直播在消息发布,问题准备,人员配合上也采取了一定的“调控”措施,以减轻事情可能的“负”效应。参照中国的历史国情,这样的作法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完全必要的。实际上,公众和社会对言论开放的反应也不过是个习惯的过程,在初始阶段反应可能会较热情敏感,待见得多了,听得多了,大家的反应就会趋于理智和平和。譬如此次中国领导层在看到中国社会对江克记者会反应较为平稳后,乃再接再厉,又安排向全国电视直播了克林顿在北大的演讲会。普遍认为,中
3、美此番交手,克林顿因充分生动地传达了民主自由理念而在会上得分,江泽民则因开明果敢地允许信息自由流动而在会外得分,两人平分秋色。以上成功应给中国领导层一个重要启示,即中国除了要以法制国,以经济持国,以科教兴国外,还可以“化”润国。“化”指化解、平抚、中和之道。用渐进的、圆熟的、有宏观调控的“软着陆”方法,轻开民心,渐启民意,以“百炼钢化成绕指柔”之功化解漫长历史所积淀下来的偏激、成见、误解、仇恨、党派之怨、意识形态之争,最终达成古老文化成功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不乱而胜”的上之上境界。保守僵化死路一条,“休克疗法”绝不可取,中国要化解极端,在不偏离中国发展进步最高目标的前提下,大胆尝试,大胆创造,勇敢开启中国人自己的天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