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导尿管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77960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尿管感染预防与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导尿管感染预防与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导尿管感染预防与控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导尿管感染预防与控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导尿管感染预防与控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心血管一病区心血管一病区留置导尿留置导尿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措施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措施导尿术导尿术是临床常见的基本诊疗技术之一,是治疗排尿是临床常见的基本诊疗技术之一,是治疗排尿是临床常见的基本诊疗技术之一,是治疗排尿是临床常见的基本诊疗技术之一,是治疗排尿困难、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困难、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困难、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困难、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导尿术在解决了大量临床难题的导尿术在解决了大量临床难题的同时,由于过度使用、管理和护理同时,由于过度使用、管理和护理不到位,也带来了新的临床问题不到位,也带来了新的临床问题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

2、路感染。一一、相关定义相关定义 何谓泌尿系统感染何谓泌尿系统感染l l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除导尿管除导尿管除导尿管48484848小时内小时内小时内小时内发生的发生的发生的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l部位:上尿路和下尿路感染。部位:上尿路和下尿路感染。其中尿道炎、膀胱炎称为下其中尿道炎、膀胱炎称为下其中尿道炎、膀胱炎称为下其中尿道炎、膀胱炎称为下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称为上尿路感染。

3、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称为上尿路感染。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称为上尿路感染。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称为上尿路感染。l l好发于女性。在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是男性的好发于女性。在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是男性的好发于女性。在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是男性的好发于女性。在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是男性的8 8 8 810101010倍;在婴幼儿,女婴的发病率是男婴的倍;在婴幼儿,女婴的发病率是男婴的倍;在婴幼儿,女婴的发病率是男婴的倍;在婴幼儿,女婴的发病率是男婴的6 6 6 67 7 7 7倍。倍。倍。倍。二、感染途径二、感染途径上行感染上行感染(逆行逆行感染感染)最常见:最常见:致病菌

4、多为大致病菌多为大致病菌多为大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肠杆菌肠杆菌肠杆菌 细菌的毒力大细菌的毒力大细菌的毒力大细菌的毒力大直接感染:直接感染:十分罕见十分罕见外伤或邻近肾外伤或邻近肾外伤或邻近肾外伤或邻近肾脏的脏器有感脏的脏器有感脏的脏器有感脏的脏器有感染时,细染时,细染时,细染时,细菌菌菌菌直接侵入肾脏直接侵入肾脏直接侵入肾脏直接侵入肾脏血行感染:较血行感染:较为少见,不及为少见,不及10%多见于新生儿多见于新生儿 致病菌多为金致病菌多为金致病菌多为金致病菌多为金葡菌等葡菌等葡菌等葡菌等淋巴管感染淋巴管感染更为少见更为少见细菌通过淋巴细菌通过淋巴细菌通过淋巴细菌通过淋巴道进入肾脏。道进入肾脏。道进

5、入肾脏。道进入肾脏。三、留置尿管伴随尿路感染原因分析鱼骨图三、留置尿管伴随尿路感染原因分析鱼骨图留留置置导导尿尿伴伴随随尿尿路路感感染染医生护士患者环境评估适应性监测感染率操作技术培训固定导管无菌操作系统密闭性导尿管护理更换集尿袋时间及方法评估尽早拔管指征重视程度理解力遵医行为健康教育落实情况无菌物品病室环境隔离抗菌药物使用导尿管留置时间患者的基础疾病导尿管植入方法四、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四、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植入方法导尿管植入方法集尿系统性能集尿系统性能1、留置、留置3天内,天内,CATUTI发生率发生率10.3%;2、留置、留置1周周58

6、.9%3、大于、大于10天,天,88.3%4、大于、大于2周,周,97.6%导尿管的护理导尿管的护理患者的基础疾病患者的基础疾病1、大小便失禁、大小便失禁2、尿道梗阻,尿液排出困、尿道梗阻,尿液排出困难;难;3、尿液外渗影响尿道口周、尿液外渗影响尿道口周围生理环境。围生理环境。4、脱水剂的应用,残余尿、脱水剂的应用,残余尿量的增多。量的增多。抗菌药物的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置管前1、严格掌握置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尿管4、对于留置导尿患者,采用密闭式引流5、告知患者留置尿管的目的及配合事项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选择合适导尿管2、仔细检查导尿包,有无过期、破损及潮湿五、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一)五

7、、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一)1 12 23 34 45 56 6危重症患者需要精确计算尿量手术患者,术后及早拔出(24h内)急性尿潴留或膀胱梗阻长期固定卧床的患者尿失禁患者临终关怀,提升生活质量 谁谁 需需 要要 留留 置置 尿尿 管管?1 1、置尿管适应症、置尿管适应症尿失禁患者使用留置导尿管代替日常护理尿失禁患者使用留置导尿管代替日常护理尿失禁患者使用留置导尿管代替日常护理尿失禁患者使用留置导尿管代替日常护理能自行排空膀胱的患者收集尿液培养或其他诊断性试验能自行排空膀胱的患者收集尿液培养或其他诊断性试验能自行排空膀胱的患者收集尿液培养或其他诊断性试验能自行排空膀胱的患者收集尿液培养或其他诊断性

8、试验术后无禁忌症应尽早拔管,最好在术后术后无禁忌症应尽早拔管,最好在术后术后无禁忌症应尽早拔管,最好在术后术后无禁忌症应尽早拔管,最好在术后24242424小时内拔管小时内拔管小时内拔管小时内拔管 手术患者必要时使用,不是常规手术患者必要时使用,不是常规手术患者必要时使用,不是常规手术患者必要时使用,不是常规谁谁不不需需要要留留置置导导尿尿置管前1、严格掌握置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尿管4、对于留置导尿患者,采用密闭式引流5、告知患者留置尿管的目的及配合事项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选择合适导尿管2、仔细检查导尿包,有无过期、破损及潮湿五、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一)五、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一)2 2

9、 2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得使用;潮湿,不得使用;潮湿,不得使用;潮湿,不得使用;置管前1、严格掌握置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尿管4、对于留置导尿患者,采用密闭式引流5、告知患者留置尿管的目的及配合事项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选择合适导尿管2、仔细检查导尿包,有无过期、破损及潮湿五、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一)五、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一)3 3 3 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根据年龄、

10、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通常成年男性选径、类型。通常成年男性选径、类型。通常成年男性选径、类型。通常成年男性选16F16F16F16F,女性选,女性选,女性选,女性选14F14F14F14F;A.单腔导尿管:单腔导尿管:留取中段尿、膀胱灌注治疗以及暂时解除尿潴留。B.双腔导尿管:双腔导尿管:距离尿管头约2.5cm处有一小气囊,它具有固定简单、牢固、不易污染等特点。C.三腔导尿管:三腔导尿管:用于膀胱冲洗或向膀胱内滴药。置管前1、严格掌握置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尿管4、对于留置导尿患者,采用密闭式引流5、告知患者留置尿管的目的及配

11、合事项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选择合适导尿管2、仔细检查导尿包,有无过期、破损及潮湿五、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一)五、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一)4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引流装置。5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置管中1、严格执行手卫生,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 5、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适当无菌水3、正确铺无菌巾及洞巾,避免污染尿道口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动作轻柔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二)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二)见详细步骤

12、 6、置管过程中若导尿管被污染应更换重新置管常规的消毒方法:用常规的消毒方法:用0.50.5的碘伏消毒尿道口的碘伏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程序如下:及其周围皮肤粘膜,程序如下:男性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洗净包皮及冠状沟。毒,注意洗净包皮及冠状沟。女性女性: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都不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都不能重复使用;能重复使用;尿路感染控制措施(二尿路感染控制措施(二)之常规消毒方法

13、置管后1、妥善固定,避免打折弯曲,防止逆行感染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三)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三)我科现采用固定贴我科现采用固定贴固定于大腿中上固定于大腿中上1/31/3处处翻身时避免牵拉或扭曲翻身时避免牵拉或扭曲置管后2、保持引流装置密闭,集尿袋低于耻骨联合。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三)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三)置管后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清空集尿袋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出口碰触到收集容器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三)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三)集尿袋消毒:放尿前后消毒活塞口,储口器;集尿袋消毒:放尿前后消毒活塞口,储口器;每床固定集尿器:每日每床固定集

14、尿器:每日50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30min置管后4、留取小量尿标本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标本时,可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接口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三)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三)置管后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氯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三)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三)1 1、对膀胱产生机械性、对膀胱产生机械性 损伤损伤2 2、经尿管进入膀胱,、经尿管进入膀胱,引起尿液逆流。引起尿液逆流。3 3、灌洗液抗菌药物、灌洗液抗菌药物的应用,促使耐药菌的应用,促使耐药菌 株的产生。株的产生。消消毒毒2

15、 2次次/d/d:尿尿道道口口及及周周围围皮皮肤肤、导导尿尿管管体体外外段段自尿道口往下自尿道口往下6cm6cm范围、尿管和集尿袋接口处。范围、尿管和集尿袋接口处。置管后6、保持尿道口清洁,留置导尿期间每日做尿道口护理,大便失禁患者清洁后再消毒。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三)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三)置管后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三)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三)7、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做好对导管的保护,不能将导管浸泡在水中 8、长期置管者,不宜频繁更换导管。9、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监测10、及时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尽可能缩短置管时间 11、长期置管患者,拔除尿管前,应当训练膀胱功

16、能 12、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六、拔管时机的选择 为预防拔管后患者出现尿潴留,对留为预防拔管后患者出现尿潴留,对留置导尿患者拔管时机进行研究,结果提置导尿患者拔管时机进行研究,结果提示膀胱充盈时拔管比空虚时拔管有利于示膀胱充盈时拔管比空虚时拔管有利于患者自行排尿尽早恢复,可减少尿管的患者自行排尿尽早恢复,可减少尿管的复插率,对预防院内泌尿系感染有积极复插率,对预防院内泌尿系感染有积极作用。作用。七、总结 大部分大部分大部分大部分CAUTICAUTICAUTICAUTI病例临床上呈良性过程,在导尿管拔除后即可自然痊愈。病例临床上呈良性过程,在导尿管拔除后即可自然痊愈。病例临床

17、上呈良性过程,在导尿管拔除后即可自然痊愈。病例临床上呈良性过程,在导尿管拔除后即可自然痊愈。高危人群中持续的感染科导致前列腺炎、附睾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和高危人群中持续的感染科导致前列腺炎、附睾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和高危人群中持续的感染科导致前列腺炎、附睾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和高危人群中持续的感染科导致前列腺炎、附睾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和革兰阴性菌血症。革兰阴性菌血症。革兰阴性菌血症。革兰阴性菌血症。因此,在日常诊疗护理工作中,我们应因此,在日常诊疗护理工作中,我们应始终贯彻医院感染防控的观念,将预防始终贯彻医院感染防控的观念,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变成我们自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变成我们自觉的行为,养成习惯,从而有效预防和觉的行为,养成习惯,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纠纷,给患者创造一疗费用,减少医疗纠纷,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个良好的医疗环境。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