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聚焦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779095 上传时间:2025-0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聚焦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焦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 【时事背景】 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 “一号文件”。《决定》确立了我国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度包括: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考点链接】 一、关于经济生活 1.集中力量办大事。文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明显增强。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灌溉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2.实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文件强调,要不断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同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3.发挥财政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要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通过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4.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作用,引导经营性水利工程积极走向市场。通过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严格征收、使用和管理。同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5.价格影响供求。要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6.科学的发展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政治生活 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各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促进水利改革发展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文件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通过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国家促进水利改革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中央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充分说明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同时也说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我国政府担负着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体现政府行使经济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体现政府行使文化建设的职能。 三、关于生活与哲学 1.整体与部分关系。在整体和部分关系中,部分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必将对我国的水利建设起到纲领性的指导作用。 3.实践是认识的根本动力和来源。近年来,中国水利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尽快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 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推动水利改革发展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又要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既要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又要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促进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协调发展。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实现水利现代化,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既需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此,要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 四、关于文化生活 1.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要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更加贴近民生,更多服务基层,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还要加大力度宣传国情水情,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 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要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为水利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政府要对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这些都将对水利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创新试题】 《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 (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据此回答1—3题: 1.《决定》提出的工作要求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D.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 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1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3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A.14            B.23            C.13            D.24     3.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实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于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说明 1党和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 2我国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4党和政府在切实履行国家职能 A.123           B.234           C.124            D.134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强调,要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据此回答4—6题: 4.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有利于 1发挥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 2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3坚持以服从自然为人类活动的根本原则 4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A.12            B.34             C.124             D.24 5.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 A.坚持发展的观点                  B.发挥主观能动性 C.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D.把节水工作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中心 6.要遏制用水浪费,作为政府应该 1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2切实履行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3切实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4以人民服务作为工作宗旨 A.123           B.124            C.234            D.1234 7.《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要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其中包括: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水价改革。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政府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1是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体现 2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以避免单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3是运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配置的体现 4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局面的根本性措施 A.123          B.234           C.124          D.134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据此回答8—9题: 8.上述材料体现了 A.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9.要把水利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从哲学上看,要求我们 1水资源是有限的,要节约用水 2尊重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3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4党要坚持科学执政 A.12             B.23            C.34             D.14 10.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市、县两级政府也要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上述材料表明,国家通过财政可以 1集中力量办大事 2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巩固国家政权 4促进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A.12             B.23            C.34            D.24 11.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文件指出,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进阶梯式水价;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党和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水利”问题,主要是因为 A.只要解决了水利问题,其他一切“三农”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B.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 C.我国水资源结构不合理,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D.水利改革发展是我国当前农村的中心工作 12.《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强调,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加快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材料体现的方法论有 1坚持两点论 2抓主要矛盾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注重量的积累 A.12            B.13            C.23             D.14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强调,要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明显增强。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灌溉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1)从政党知识的角度分析党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水利建设? (2)为了更好地节约水资源,请从经济生活角度提出几条建议。 简析: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同时也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利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提出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标志着我国的水利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也是给力“三农”工作的务实之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C  6.D  7.A  8.A  9.B  10.A  11.B  12.B 13.(1)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要求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水利建设问题,既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又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实现共同富裕。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其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这就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中央高度重视水利建设问题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 (2).1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水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2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使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3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形成合理的利益机制,使节约水资源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4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和节俭、文明的消费理念。5大力发展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构筑安全的水资源供应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