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可波罗瓷砖文化终端陈列大纲.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769527 上传时间:2025-01-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可波罗瓷砖文化终端陈列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马可波罗瓷砖文化终端陈列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可波罗文化终端陈列大纲(长沙部分) 一、 入口处悬挂陈复澄书写并雕刻的复澄壁:马可波罗文化休闲区 (上注: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馆长陈复澄先生题) 二、 文化区(文化长廊) a) 文字及图片表现 中国建筑陶瓷史 前 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包括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在内的中国文明,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鲜明的特色。陶瓷制品作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与木制材料一同构筑和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体系,在建筑空间内展现了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陶,以砖和瓦为代表,由开始只用于宫殿等高级别的建筑中,逐渐发展到用于一般的宫殿、官衙、寺庙、塔等建筑中,最后砖瓦的使用范围扩大到了包括民居在内更广泛的建筑中。其中,建筑陶瓷中的装饰陶瓷又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特色,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部分。 瓦 西周时期,瓦开始被用于房屋建造,由于以往的木、泥、草结构的房屋在防潮防水性能上的局限,瓦开始替代泥草,用于覆盖屋顶,增强了房屋的实用性和耐久度。依据瓦的制造材料,可以将瓦分为青瓦和琉璃瓦两种,经考古发现,最早使用瓦作为建筑材料发现于陕西岐山凤雏西周建筑遗址,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 《天工开物》中所描绘的砖作、瓦作示意图 琉璃瓦是一种级别瓦,传说来自大月氏。琉璃瓦以其吸水量小,色彩绚丽多姿的特点,出现以后一直被用于宫廷建筑,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内容,使建筑物外观灿烂夺目。 琉璃瓦的使用始于5世纪中期北魏平城宫殿建筑中,以黄色和绿色居多。 山东孔庙捐赠的黄色和绿色琉璃筒瓦 砖 砖被用于建筑,较瓦为晚,公元前5世纪末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发展,砖开始作为建筑材料出现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唐宋时期,砖的使用逐步增加,南方很多大城市都相继用砖筑城,宫殿建筑往往用花砖铺底,有些一般建筑也开始用砖建筑台基,铺设散水和地面。随着生产技术和产量的提高,砖普遍被用于各种建筑中,时至今天,砖仍然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 宫殿建筑用砖 铺地建筑用砖 砖瓦作为建筑材料,更是建筑装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产生以来,在基本形制和用法方面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体现了中国陶瓷装饰的统一性和继承性,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又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在统一历史文化条件下,不同的地区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地域特色,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陶瓷装饰艺术的独有风格。其中瓦当、画像砖、砖雕砖塑艺术及陶塑屋脊最能体现这种古老文明。 瓦当 瓦当的产生是随着瓦屋顶的出现而出现的,顺应了建筑物逐渐考究的发展方向,瓦当除了装饰以外,还符合了中国古代建筑实用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表述等级的作用。“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值,故有其名。”因此,瓦当主要起到了屋檐收头的作用,也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最主要的建筑装饰形式之一。 东周时期的瓦当 东周时期,随着瓦逐渐用于房屋建筑,这时期的瓦当多为半瓦当,瓦当的纹饰也更加多样化,多为突起的饕餮纹、涡纹、卷云纹、铺首等美丽的纹饰。 百花齐放的战国瓦当 战国瓦当冲破了西周瓦当使用范围的局限,从关中中原地区向全国扩展,并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色。秦瓦的云卷云舒,齐瓦的树木双兽,燕瓦的饕餮狰狞各具特色,形式上则以半圆为主,这一时期,是瓦当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鼎盛时期。 汉代瓦当 两汉时期,特别是西汉时期,是继战国后中国古代瓦当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它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西汉中期文字瓦当的出现和大量使用。到了东汉时期,瓦当做的更加精细,内容更加丰富,尤其以四兽纹瓦当为代表,该套瓦当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代表四个方向。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莲瓣纹瓦当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到外来佛教、印度教文化艺术因素的影响,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瓦当纹饰中开始出现并流行莲瓣、火焰纹样。 明清时期的龙纹瓦当和琉璃瓦当 唐宋以后,瓦当的呈衰退的趋势,兽面纹瓦当成为主流,另外,还流行少量的莲花纹和龙纹瓦当,这一时期,瓦当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琉璃瓦当使用范围的扩大。 2、画像砖 砖雕艺术,源于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砖早期出现于中原和西南的四川地区,其工艺重要是通过在砖模上刻画,然后再压印在砖坯上经过烧制而成,极少用于建筑墙壁装饰,多用于墓室壁面装饰,即使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又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其内容相当丰富,有神话故事、生活生产、生活场景等。两晋南北朝时期,画像砖主要流行于江南地区,至唐代,画像砖开始式微。 汉代画像砖中表现的劳动场面 汉代画像砖中表现的车马出行场景 汉代画像砖中表现的宴饮娱乐场景 3、砖雕砖塑艺术 砖雕,主要是指以砖为材料,通过线刻、圆雕、浮雕和透雕等手法雕刻的各种艺术品。从广义来讲,凡是以砖为媒介的雕塑作品都称为“砖雕”,其中包括了汉代开始的画像砖;宋元时期流行的墓葬砖雕和明清时期用于建筑装饰的建筑砖雕艺术。从狭义来讲,主要是指建筑砖雕。从其用途上看,画像砖和早期砖雕主要用于墓室修砌,后期的花砖只要用于地面房屋建筑装饰,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承继,是继承与不断发展的过程。 建筑砖雕砖塑构件 4、陶塑屋脊 陶塑制品用于建筑物的装饰,大约出现于东汉时期,如东汉后期陶井模型中,井亭攒尖顶置有张翅昂首之鸟,是目前广东地区发现最早附饰于建筑物的装饰性陶塑。从一开始,陶塑对建筑物装饰的部位就在屋脊上,与陶制件不怕雨淋日晒的特性有关。至清代,陶塑屋脊发展至极盛。与陶塑屋脊相比,更为高级的有琉璃脊,防水性能更好,且历经年月,依然鲜艳,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b) 实物部分 (在介绍瓦当及画像砖时同时摆放实物) 瓦当清单如下(暂定): 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第360号馆藏品 1、(具体说明词整在整理之中) 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第378号馆藏品 2、(具体说明词正在整理之中) 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第523号馆藏品 3、(具体说明词正在整理之中) 4、(具体说明词正在整理之中) 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第558号馆藏品 中国近代建筑陶瓷生产始于1897年上海浦东白莲泾地区我国第一家机制砖瓦厂的成立。在这一时期,许多民族资本和外商资本逐渐投向建陶生产,借助国外引入的制瓦、制砖及制造陶管的机器,以蒸汽、电力为动力,代替了手工、畜力和水力等原始生产方式,使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1、上海泰山砖瓦厂。 (图一)上海泰山陶瓷厂 (图片说明文字)1897年我国第一家机制砖瓦厂成立于上海浦东白莲泾地区,图为20世纪80年代在原泰山砖瓦厂旧址上建造的上海泰山陶瓷厂。 (图二)上海瑞金饭店 (图片说明文字)始建于1924年的上海瑞金宾馆,其前身是旧上海跑马场老板,英商马立斯的住宅,瑞金饭店外墙,均采用了泰山砖瓦厂生产的毛面外墙砖进行装饰。 解放以后,国家一方面投资兴建国营的陶瓷企业,一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的建筑陶瓷工业犹如枯木逢春,在以后的几年中迅速地到恢复并取得长足发展。西山面砖厂、景德镇陶瓷厂、沈阳陶瓷厂、唐山建陶厂等大企业相继建立。至1960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达到了211万平方米。在短短几年内,我国建筑陶瓷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然而,“文革”十年浩劫,使中国建筑陶瓷工业的发展水平停滞不前。 1,沈阳陶瓷厂 (图一)沈阳陶瓷厂办公楼(摄于2006年10月23日) (图片说明文字)始建于1950年的沈阳陶瓷厂,占地达244948m2。是一家国有企业,规模最大时有员工6000多名,号称亚洲第一。 2,佛山建陶 (图片一)石湾美术陶瓷厂 (图片说明文字)1956年,石湾美术陶瓷厂成立,主要生产美术陶瓷、古建园林陶瓷、劈开砖、西式瓦、彩釉砖等产品。建国10周年,为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烧制了精美的建筑陶瓷。 c) 唯美壁饰展区 1、 展区门口处放置复澄壁 2、 陈复澄老师简介 a) 陈老师照片及部分简介 b) 陈复澄与启功先生合影 c) 启功先生为陈复澄题的词 d) 陈复澄与布赫先生 e) 杨仁凯先生为陈复澄题的词 陈复澄与杨仁凯先生 3、 唯美壁饰简介 陈复澄正在创作唯美壁饰 二零零四年八月唯美集团在艺术总监陈复澄教授主持下,应用陈复澄教授刀笔书画的艺术创作技法,在马可波罗瓷砖砖坯上用手工雕刻的工艺创造了“唯美壁饰”这一全新的瓷砖品种。 唯美壁饰的雕刻工艺综合了陈教授的艺术创作技法(如冲刀法、运刀法、平刀法、挑沙法、舞刀法……),利用不同的刀法通过点、线和面来突显出瓷砖的各种肌理效果,极大地丰富了瓷砖的视觉感受。 唯美壁饰以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为主线,同时吸取中外近现代的优秀艺术作品和思潮,表现出当代人的审美观,引领了瓷砖的新时尚。 唯美壁饰按品种分类,可分为“复澄壁”、“装饰砖”、“纹理砖”三大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瓷砖。“复澄壁”是用手工雕刻的工艺把瓷砖制作为艺术品或工艺品,悬挂于馆舍厅堂。“装饰砖”是在瓷砖上用手工雕刻成图案或画面。“纹理砖”是用刀刻的点、线、面来表现瓷砖的肌理效果。 唯美壁饰按使用分类,可分为“壁饰砖”和“地饰砖”两大类。 马可波罗唯美壁饰的出现更加坚定了唯美集团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品牌的决心,提升了瓷砖的文化艺术内涵,使得众多的中外专家、艺术家、瓷砖业界人士和各界领导、新闻媒体一致誉为瓷砖生产史上的新纪元,是瓷砖发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唯美壁饰产品秀 4、 唯美壁饰创作工具介绍 一 前言 极富文化气息的唯美壁饰,除了陈老师的刀笔书法之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就是陈老师创作使用工具---唯美壁饰雕刻刀 在文字史上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甲骨文、金文的刻画,到小篆、印章中的篆刻,再到紫砂陶艺、铜木版画等等,都在刀的巧用下尽显风华。 唯美壁饰亦然。“中华第一刀”陈复澄教授正是在对刀的随意挥洒间创造出惊世骇俗的唯美壁饰。 二 雕刻刀介绍 雕刻刀的种类很多,而且相对于工作材质的不同又分为木刻刀、泥塑刀、石刻刀、篆刻刀等等几个大类,每个大类又细分几个小类。 唯美壁饰所用刻刀基本属于篆刻刀。常用刀具为“中钢平头刀”。这种刀刃口平直,两面都有弧度,用它雕刻可以保持锋正直往,使周围保留部分不受震动。而且刀锋可以进行精细的雕刻。如下图: 雕刻刀的整个刀体由刀头、刀身、刀尾三部分组成,有部分双头雕刻刀则由两个刀头夹一个刀身。 刀身多为硬质钢组成,是雕刻刀的主体,也是手掌、手指控制的部分 刀身上有较长部分附有缠绕物,增大摩擦,避免雕刻时打滑,影响雕刻质量。同时还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手指、手掌长时间用力持刀产生的疼痛与伤害。缠绕物多以软质丝线、胶带为主。也可根据个人爱好进行缠绕。 刀头多为两部分组成,都为合金。靠近刀身部分为软合金,起到连接刀身与刀锋作用。因为刀身与刀锋都为硬质金属,很难焊接在一起,所以加了这一段软合金。 刀锋为主要工作的地方,也是整个刀中最锋利、最坚硬的部分。多为硬质合金构成,刀锋的好坏决定了雕刻刀的优劣,是雕刻刀的灵魂。 示意图如下: 马可波罗唯美壁饰雕刻刀说明示意图 三 实物展示 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馆长、刀笔书法第一人陈复澄雕刻“中国印象”儒系列所用雕刻刀 唯美壁饰工作室工艺师工作时的雕刻刀 雕刻唯美壁饰时所使用的刀具及毛刷 四 雕刻唯美壁饰的基本刀法 马可波罗工艺师正在创作唯美壁饰 马可波罗唯美壁饰的雕刻工艺综合了陈教授的艺术创作技法(如冲刀法、平刀法、挑沙法、舞刀法、单刀法),利用不同的刀法通过点、线和面来突显出瓷砖的各种肌理效果,极大地丰富了瓷砖的视觉感受 。 平刀效果 冲刀效果 挑砂效果 舞刀效果 六、结缘之作 在创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作品时黄建平董事长与陈复澄先生的工作照片。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002年的中秋节陈复澄先生来到东莞,为了创作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壁画寻找创作场所。于是打听到了唯美陶瓷有限公司,拜访了董事长黄建平先生。黄建平问:“你怎样创作?”陈复澄说:“请搬块瓷砖的坯,我刻给你看。”随即冲刀刻下了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黄建平第一次目睹了刀笔书法的创作。从此开始了陈复澄先生与黄建平董事长的友谊,开始了陈复澄唯美艺术馆的策划。以后的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和马可波罗唯美壁饰的诞生都是结缘于这件作品。 七、唯美壁饰展示按原设计图开展 马可波罗事业部、博物馆 2008年5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