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师大版五下: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二马路小学 任广安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认识长方体。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3、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的特点, 体会棱与顶点的产生。课前准备 :长方体实物、长方体框架 学具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践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课件展示)提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2、出示图。这些你知道是什么吗?它们是什么图形?提问:
2、这些物体的形状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老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学生交流、汇报)正因为有了长方体,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妙神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长方体,来领略长方体的奥秘。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4、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边)老师讲述:我们把这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有一个点)老师:我们把三条棱
3、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同步课件演示)(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老师说出顶点、面、棱的名称,学生迅速在学具上指出。5、研究长方体的特征。(1)师:面、棱、顶点里面还蕴藏着许多特征,你们想不想知道?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比一比,数一数,量一量,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 (2)生采用自学、小组讨论、同桌探讨等形式,从数量、形状、大小等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3)交流自己的发现顶点有什么特点?(8个)棱有什么特点?(12条,怎样数不容易遗漏?相等的棱有怎样的位置关系?)面有怎样的特征呢?(6个面。是长方形,面的大小关系怎样?)长方体相对的面有怎样
4、的特征呢?(面积相等,形状相同) (课件演示长方体的特点)(4)投影出示两个长方形:这是两个面积同为9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9厘米;另一个长是15厘米,宽是6厘米。它们可以做长方体相对的面吗?6、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1)师:观察老师手中的长方体框架,如果把长方体的棱分组的话,你会怎样分?生思考并试着分一分。(2)揭示概念: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称之为长方体的长、宽、高。(3)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有几条呢?(生试说)(4)生试着指出手中长方体的长、宽、高。(5)(变换长方体的摆法)现在它的长、宽、高呢?(6)小结:虽然是同一个长方体,但摆法变了,长、宽、高也就随着发
5、生变化。七、反馈练习1、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再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2、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3、说出右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它的下面和后面各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八、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那么在长方体的6个面中只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吗?如果其它的面也是正方形,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九、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有12条棱,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有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