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XX市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7753766 上传时间:2025-0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XX市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XX市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XX市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XX市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XX市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速推进XX市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实现工业强市、奋力后发赶超、加快以港兴市的重要突破口。为大力推进我市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实施期限从2011年至2015年。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连云港电子信息产业步入快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据统计,2010年全市纳入电子信息行业统计的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有39家,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9.9亿元,增长63.8%;实现利

2、润5.8亿元,增长65.7%;产业结构初步形成集成电路封装材料、压电晶体及晶体元件、石英玻璃制品、新型电光源及关键材料、高纯晶体硅、消费类电子配件等六大子产业。 十一五期间,软件产业逐步实现了从单纯的软件产品代理销售服务到自主研发、销售转变,软件研发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升。2010年,全市软件产品销售收入1.2亿元,通过认证的11家软件企业总收入超过9000万元,通过国家软件产品登记认证46项,7家企业获得cmm/cmmi认证,2家企业获得信息系统集成和信息系统监理企业资质,市开发区被认定为XX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两化融合示范区,江苏自动化研究所被国防科工委认证为软件测试中心、被省经贸委认证为

3、省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中心。 (二)产业特点 1、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底,我市39家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近90亿元,主要产品电子元件、光电子器件、石英制品等产品产能居全国前列。其中环氧模塑料共开发了十大系列近百个品种,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首位;压电石英晶体产量占全国60%以上。 二是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围绕龙头企业与重点产品逐步形成特色明显的产业集聚区:XX县区成为国家级硅材料产业基地和XX省两个特色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之一;XX县区电子制造业已经形成从单纯的原辅料供应、加工,到电子产品自主研发、制造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

4、初步显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家软件园项目总投资35亿元,一期15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已于2010年开工建设;新浦经济开发区硅电子基础信息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海州经济开发区电子封装材料逐渐扩大规模。 三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集成电路封装材料、电子元器件等我市具有比较优势产业领域拥有一批主导产品;液晶电视、液晶电脑显示器、数码视听产品形成产业新的增长点;多(单)晶、风光互补发电设备等太阳能光伏产品和led大功率照明光源产品生产正在快速兴起;3g手机、智能手机等通信终端产品已加快建设。 四是重点企业成长迅速。2010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25家,约占规模电子信息产品制造

5、企业数的1/4,其中江苏阳光晶源科技有限公司、升德升(连云港)电子有限公司等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中鹏新材、东海硅微粉、杰瑞电子和江苏正融、杰瑞深软、连云港电子口岸、江苏金鸽网络等公司列入省级电子信息(软件)产业重点支持(软件)企业。 2、两化融合稳步推进。截至2010年,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水平达到80以上;在规模以上企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已在65%的机械、服装企业中推广;计算机监控技术在42%的化工、造纸、建材、电力企业得到应用;65%以上的企业应用了财务管理系统、oa系统和销售管理系统;有近60%的企业实现了内部联网,62%的企业联入国际互联网。全市共有1家企

6、业被认定为国家首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首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企业、33家企业被认定为市信息化示范企业。医药行业信息化工程被列为省十一五信息化行业示范工程。 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2010年底,全市基本建成以光缆为主、无线网络为辅,覆盖全市城乡的立体通信传输网络,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190g,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39.64万户;移动电话316.21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12.80万户,长途光缆纤芯长度5.3万芯公里,长途光缆线路1584公里,市话交换机容量256万门,农村宽带互联网接入自然村比例达100。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7、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加快发展信息产业,紧紧抓住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以电子产品制造业为重点,以电子信息(软件)产业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争资立项、产业创新、服务外包为抓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协作配套,推进两化融合,把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发展战略 1、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坚持走集约、集群发展道路,着眼基础设施共享、企业分工协作、生产衔接配套,推进产业向基地集中、向园区聚集,依托各类国家、省级开发区,加快规划园中园或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提高园区基地的承载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实现产业的

8、集群发展。 2、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改进和完善保护知识产权方式,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通过规划和协调产业技术链的突破,建立和发展企业创新战略联盟,促进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创新链;加大对共性技术的投入和供给,并促进共性技术的转移和共享;支持和帮助企业提高研发人员水平,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吸纳企业研发人员参与科研活动。 3、提高外资利用能力。努力吸引外资投向电子制造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环节,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同时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内企与外企平等竞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让外企得到充分发展,为以商招商打好基础。 4、提高内资增长能力。充分利用各类比较优势,挖掘本地企业

9、增长潜力,出台扶持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并向新兴领域发展;引导企业增资扩股上市,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企业横向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多赢互利错位式发展。 三、发展思路、目标、原则及重点 (一)发展思路 依托工业园区项目建设,加快电子信息产业聚集,打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推进实施4332工程,即:进一步加快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软件园项目建设、东海国家硅材料基地建设、新浦开发区硅电子基础信息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灌南开发区电子制造产业基地建设等四大园中园工程;进一步壮大硅产业、新型电子元器件业和消费类电子业等三大电子产业集群;进一步拓展太阳能多晶硅生产基地、集成

10、电路封装材料生产基地、智能手机和电脑配件生产基地等三大电子生产基地;全力扶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物联网等两大建设项目。 (二)发展目标 1、产业发展目标: (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5%以上;硅电子信息材料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大部分产品达到国内同行业中等以上水平,主导产品保持国内领先;硅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地位进一步加强;到2015年,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 (二)软件和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软件和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实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到2015年,软件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通过

11、国家认定的软件企业30家、通过登记的软件产品100个以上,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信息资源开发等服务收入超过20亿元。 2、产业园区扩张目标: 到2015年,进一步加快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软件园产值规模超100亿元、东海国家硅材料产业园产值规模超300亿元、灌南开发区电子制造产业园产值规模超100亿元、新浦开发区硅电子基础信息材料产业园产值规模超100亿元。 3、龙头企业培育目标: 到2015年,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过10亿元的企业10家、过1亿元的企业50家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上市企业3家。 (三)发展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

12、政府部门在宏观规划、环境建设、政策保障、招商引资、市场秩序等方面的导向和规范作用,按市场规律推进信息产业发展,调动企业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聚,迅速提高我市信息产业规模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 2、坚持突出重点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集群式发展,集中各方资源,形成硅产业及太阳能多晶硅生产基地、新型电子元器件业及集成电路封装材料生产基地、消费类电子整机业和软件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创造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3、坚持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发展信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13、积极运用先进适用信息技术,普及推广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基础性和专业性服务平台作用,推动传统产业和信息产业互动式发展。 4、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积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大力扶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的能力,使企业内外技术资源得到良性发展。 (四)发展重点 1、制造业。 加快推动光伏产业、新型电光源及关键材料产业、集成电路封装材料产业、消费类电子类和led半导体照明、新型电子元器件等产业的发展,使我市成为省内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基地。 光伏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级多晶硅、电子级多晶硅冶炼,多晶硅锭/硅片切割项

14、目。鼓励相关企业扩大产能,加强8英寸单晶硅棒冶炼和加工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和工艺技术,扩大太阳能电池切片生产能力,带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发电系统等产品发展,增强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形成以多晶硅和单晶硅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光伏逆变系统成套设备等产品为主的百亿元产业集群。 新型电光源及关键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亮度led照明器件、液晶冷阴极灯背光源(ccfl)、高压钠灯、hid汽车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金属卤化灯、gv系列节能环保灯、双端直管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cfl)、hid高强度气体放电类高档投影灯、无排气管金卤灯、陶瓷金卤灯、高强度紫外线背光灯(hvvr)等新型

15、电光源产品。开展新型电光源先进工艺及关键材料技术攻关,支持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福东正佑照明有限公司、裕泰电光源有限公司、智聚光电器材公司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知名品牌培育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集成电路封装材料产业。大力发展高档次集成电路封装用环氧模塑料系列产品。重点发展适用于pqfp、pga、bga等国际主流封装技术的环氧模塑料产品,大力发展适用于mcm、mu;bga、csp等前沿封装技术用的环氧模塑料产品,配套发展超纯、超细、低粘度、低吸湿性、低膨胀性的球型颗粒硅微粉,以及硅烷偶联剂类有机硅产品、电子级环氧树脂、电子级酚醛树脂、金属基纳米复合硅材料等新型复合封装材料。以封装材料为基

16、础,积极发展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重点引进具有国际主流水平的ic封装/测试生产线,为视频手机、dvd、pda、数码相机、数字视频系统等产品提供ic封装与测试服务。 消费类电子类。依托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技术优势,以升德升电子公司汽车abs传感器产品为依托,推动电子产品制造业快速发展,突出汽车、船舶工业和信息产业相互配套,重点发展汽车灯、车载音响、电视、通讯、导航、测距、报警、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等车载电子产品,以及船舶卫星通信设备、导航雷达、gps(全球定位系统)、sart(雷达应答器)、气象传真接收机等电子产品。推进连云港亿邦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手机制造项目、祥敏光电股份有限公司led制造项目等项目建

17、设,加快笔记本电脑、手机、三网合一数字终端等新型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 2、软件业。重点发展港口物流、金融、医疗卫生、教育、外贸等行业应用软件,促进软件业成长壮大。重点支持连云港电子口岸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正融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杰瑞深软科技公司等骨干企业做大作强,支持企业申请cmm/cmmi认证和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认证,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与国际技术结合之路,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培育年业务收入3000万元以上企业10家。大力开发为港口物流、金融、医疗卫生、教育、外贸等行业提供服务的应用软件产品。大力推广口岸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杰瑞深软基于国产cpu一体化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正

18、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络基政和电子政务系统等特色软件产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3、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外包、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型信息服务业,不断完善现代信息服务体系。 4、通信业。加快发展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物联网、新一代互联网,推动网络经济的运用能力,提升现代通信业的发展水平。 (1)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继续发展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加快推动有线、无线宽带网建设,提升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领域,着重提高面向农村的信息传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发展通信新业务、新服务,使传统基础通信运营企业向现代信息服务企业转变。 (2)物联网。构建局域传感网络,形成云计算网络与信息服务为基础的网

19、络服务体系。 (3)新一代互联网。加快发展ipv6、智能网、软交换等技术应用,推动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宽带应用发展水平。 四、重点工程 (一)产业园区扩张工程 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发展的行业指导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扶持政策。重点支持产业规模大、研发能力强、骨干企业相对集中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发展,集聚当地和外部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围绕产业链核心环节,引导产业整合,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集约式发展。重点突出三大电子工业园区建设: 东海国家硅材料基地建设。2015年全面建成硅微粉、石英玻璃原料、石英玻璃管、石英玻璃管产品四大国家级硅材料工业基地,新型

20、中高端硅产品与传统低端硅产品的比例达到4:6,硅产业产值超过300亿元的总体发展目标,科学制定配套产业发展政策,严格规划执行,逐步关停或改造提升现有高能耗、低产出、高污染企业,大力发展产业链中上游产品项目,走高端化、可持续、集群集聚发展之路。 新浦开发区硅电子基础信息材料产业园。按照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在巩固单晶硅、硅微粉等领域产品规模和市场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多晶硅、单晶硅及电子封装材料等硅材料产业,慎重发展有机硅产业,形成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建成硅产业集中区,以高端产品稳定占领国际国内市场,巩固硅产业高端产品的市场地位,实现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形成高纯硅微粉

21、、单晶硅、硅电子加工、碳化硅微粉(电子级)、电子封装材料、有机硅等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不低于当年销售收入的2%。单位硅工业产值资源消耗降低到40%,硅工业废气综合处置率达到100%,硅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灌南开发区电子制造产业园。建成XX省重要的电子制造产业基地、苏北最大的电子产品销售基地、连云港重要的台湾电子工业园,初步形成完整配套、相互支撑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体系,形成生产发光二极体指示灯、发光二极体显示器、红外光发射、接收二极体与模组、表面沾贴发光二极管、数码管等电子元器件和led相关产品等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开发区软件产业园。全面规划建设集软件开发、呼叫

22、中心、公共培训、公共服务、商务居住、餐饮服务、康体设施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开发区创智街区,以及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信息与软件创新示范园。 赣榆的光伏产业园。打造苏北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为目标,强势推进以百亿光伏产业、百亿光伏配套产业为主体的双百亿特色光伏产业园。着力引进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等光伏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企业、链式制绒清洗机、链式刻蚀清洗机、甩干机、清洗;烘干机、层压机等光伏产业装备制造企业以及eva胶膜、pet复合膜、铝合金边框为主的光伏产业原材料生产与供应企业,加快形成光伏产业、光伏配套产业集聚区。 (二)产业集群壮大工程 1、加快发展硅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封装材料、高纯压电

23、晶体及晶体元件、石英玻璃制品、新型电光源及关键材料、高纯晶体硅等五大产业。 2、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集群。在积极夯实现有产业基础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配套项目,构建太阳能光伏链,加快产业聚集,打造光伏产业集群。重点引进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项目、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配套产品蓄电池、逆变器、控制器、超高亮度led项目等。 3、以3g时代到来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屏、iptv机顶盒、数码产品、汽车电子、船舶电子等相关配件产品,壮大消费类电子产业集群。 (三)两化融合推进工程 依托港口特色,建成智能港口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完成与路桥沿线4个重点城市的交流试点。规

24、模以上企业100%实现宽带接入,全市重点企业70%以上应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交易额占社会商品销售总额比重达到7%以上。推动物联网应用试验示范基地、产品加工制造基地建设,重点推进物联网标签设备终端、新型传感器、通信终端的研发与产业化;完善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区域性物联网信息服务平台。 (四)移动电子商务推广工程 打造区域特色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工程,积极推动农产品、海/水产品、矿产资源等行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以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形成3到5个全国性的行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启动电子商务龙头引入工程和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培育计划,打造区域电子商务示范园区;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加快安全认证、支付、

25、信用、配套物流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五)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培育工程 加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园区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研发步伐,重点在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信息服务外包等方面取得突破,突出做好汽车电子、装备电子、医疗电子等重点领域嵌入式软件的应用工程。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快推进产业聚集、人才集中、特色鲜明的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发展境内、外外包业务,努力使我市服务外包产业不断发展发展壮大。 (六)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工程 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重点建设2个公

26、共检测中心,5个产业研发中心。2个公共检测中心,即依托江苏自动化研究所软件测试中心的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建立区域性软件产品测试中心;依托江苏东海硅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建立硅材料产品公共检测中心。5个产业研发中心,即石英玻璃制品产业研发中心、高纯硅微粉产业研发中心、晶体材料产业研发中心、新型电光源产业研发中心、高纯晶体硅生产研发中心。加强现有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强化规划实施 建立服务和引导型的产业管理体制,加强对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宏观引导,强化规划的组织实施,强化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对产业的调控能力,加强部门协调,推动产业

27、健康发展。 (二)落实支持政策,鼓励自主创新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政策,研究制定我市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建立信息产业扶持专项引导资金,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产业规模,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担保公司为中小信息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三)提高招商质量,促进内外资企业协调发展 创新招商引资思路,做到准确定位,把握沿海及长三角等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趋势,成立专门招商队伍,积极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和谐的投资环境,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完善和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清理障碍、保护权益,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对中小企业的各项服务,

28、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四)构建人才蓄水池,激励创新创业 大力培养、引进和用好创新型人才,加强高级管理人才、高端研发人才、高层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确立人才优先、人才激励的战略理念,完善配套政策,出台激励办法,健全激励制度,构建服务体系,做到尊重人才、吸引人才、善待人才、留住人才。 (五)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放宽行业、地域的准入限制,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引导民营资本投资信息产业;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适合信息产业发展的融资方式和配套金融服务;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以尽快扩大企业规模、壮大产业实力。 (六)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加大对产

29、业基地、园区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对来投资发展信息产业的项目,给予征地、税费、用电、报建审批等多方面优惠政策支持,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成本;合理确定产业园区及配套设施布局和建设规模,统筹安排入园项目,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创造市场发展空间;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做好区域总体环评,加快道路、电力、污水处理工程和给排水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管理,创优发展平台。根据产业发展环境特征和现阶段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要求,电子信息产业政策总体应从片面重视硬环境向优化软环境转变,从单纯的优惠政策向形成系统、公平、有序市场竞争环境过渡;进一步增强政策信息透明度,让企业能及时了解各项优惠政策、市场信息以及项目支持信息等。第17页 共17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