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县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畜牧水产业实施意见 根据市政府关于畜牧水产养殖“适度规模、规范生产、种养结合、生态平衡”的要求和XX县区功能定位,结合我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及市政府下达的地产农产品最低保有量任务,为切实改善我区环境质量,保障地产畜水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提高我区畜牧水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都市型现代畜牧水产业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畜牧水产业与环境质量协调发展为目标,围绕“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养殖资源,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水产养殖结构布局,规范养殖管理,形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生产
2、基础稳定、综合效益显著的都市型现代畜牧水产业,促进畜牧水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调控,完善服务的原则。加大政府对畜牧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畜牧水产业组织化程度,为产业稳定发展和产品有效供给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坚持产业特色,重点推进的原则。根据资源特点、产业结构、发展基础,建设和提升一批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畜水产品生产基地。 坚持科技创新,注重效益的原则。鼓励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畜牧水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生态保护,和谐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既重视生产能力提高,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种养
3、结合、循环发 展的新型畜牧水产业发展模式。 三、主要目标 畜牧业生产以种猪生产为主,加快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东滩种猪生产基地和XX省种猪供精站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浦东白猪”、“浦东鸡”等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巩固提高蛋禽、奶牛生产水平和环境质量。 水产业以“三品”战略为抓手,积极发展种源渔业,水产养殖场控制在一定数量内。结合东滩22.3万亩圈围促淤工程,利用渔船标准化更新改造建设,积极探索远洋捕捞业,配套建设标准化渔港。 到2015年,全年生猪出栏46万头,奶牛存栏1.1万头,家禽存栏114万羽;水产精养塘面积保持在1.5万亩左右,海洋捕捞渔船稳定在60艘,远洋捕捞渔船争取达12艘。标准
4、化畜禽养殖场达到60个,标准化水产养殖场达到30个。争取达到科技贡献率70%、生产规模化率90%、良种覆盖率100%。 四、畜牧业 (一)产业布局 根据两区合并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本区养殖业最低保有量计划任务,对畜禽养殖进行重新布局,着力打造同浦东城市发展相匹配、同都市型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养殖新格局。以现有畜禽养殖现状为基础,具体设想分三个区域: 1、禁止养殖区。至本规划期末,该区域内规模化和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逐步退养,加强宠物及农村散养畜禽的管理。具体区域为:芦潮港镇、康桥镇、周浦镇(原周浦区域)、唐镇镇、金桥镇、高桥镇、高东镇、高行镇、张江镇、北蔡镇、三林镇,计11个区域。 2、控制养殖区
5、。该区域内在现有基础上不再新增规模畜禽养殖场,加强农村散养畜禽的管理。按照规划要求,对“布局不合理、防疫不规范、技术不先进、环保不达标、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养殖场所全面实施关闭停养。对符合规划要求的畜禽场以“三品”战 略和“高效、生态、优质”为目标,突出产业链的延伸、标准化建设、集约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具体区域为:泥城镇、书院镇、祝桥镇、周浦镇(原瓦屑区域)、航头镇、新场镇、宣桥镇、惠南镇、万祥镇、大团镇、老港镇、曹路镇、合庆镇、川沙新镇(除迪斯尼周边区域),计14个区域。 3、适度养殖区。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东滩基地建设和新增土地改良为主,以“种养结合、生
6、态达标、适度规模”为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当数量的畜禽养殖场,倡导发展现代种源畜牧业。具体区域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东滩基地。 (二)准入条件 1、必须符合各镇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农业发展布局; 2、生猪年出栏3000头以上,且母肉配套;奶牛存栏150头以上;蛋种禽存栏30000羽以上;农业部种质资源保护场按行业标准要求确定饲养规模; 3、具备有效期内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或确实具备防疫条件提升空间,有具体整改方案和措施; 4、已实施或有条件实施标准化生态建设项目的畜禽场,饲养工艺合理,饲养设施先进,管理方式科学; 5、有与生产规模相匹配的环保处理设施和能力,工艺先进,处理达标。与居民生活
7、区、企业、学校、主要交通干道、主要河道等保有一定距离,符合相关规定,对生态、生活及社会环境不造成影响; 6、遵循耕地保护原则,确保养殖用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不相冲突; (三)畜禽场分类及生产量 按照XX县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结合已有规模畜禽场的实际状况,具体将规模畜禽场分为“一类畜禽场”和“二类畜禽场”: 1、一类畜禽场。是指符合本实施意见“准入条件”的规模畜禽场,具备生产稳定和长期发展条件,作为政府重点扶持对象,总计有63 个。具体为。生猪规模场25个,其中种猪场11个,商品猪场14个,存栏母猪18040头,年出栏生猪287700头;规模奶牛场26个,存栏奶牛1179
8、9头,年上市鲜奶45996吨;规模禽场12个,其中种鸡场3个,存栏种鸡21.14万羽,年出栏禽苗1800.5万羽,蛋鸡场5个,存栏蛋鸡61万羽,年供应鲜蛋10675吨,肉禽场4个,年出栏商品禽84万羽。(详见附表一) 2、二类畜禽场。是指基本符合本实施意见“准入条件”,但由于场址、发展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不具备长期保留条件的规模畜禽场,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退养,总计有39个。具体为:生猪规模场24个,存栏母猪7922头,年出栏生猪130600头;规模奶牛场11个,存栏奶牛2505头,年上市鲜奶7737吨;规模肉鸡场4个,年出栏肉鸡38万羽。(详见附表一) 五、水产业 (一)产业布局 根据XX县
9、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市下达水产养殖最低保有量计划任务,对水产养殖进行重新规划布局,着力打造同浦东城市化进程和都市型现代渔业相匹配的养殖新格局。具体设想分为二个区域: 1、控制养殖区。本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及五大农业基地建设范围内,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主攻方向,争取政策和财政扶持,促进设施渔业发展,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渔业生产基地,充分利用现有养殖资源,促进水产养殖生产可持续发展。主要区域为川沙新镇、曹路镇、合庆镇、张江镇、大团镇、航头镇、惠南镇、老港镇、泥城镇、书院镇、万祥镇、新场镇、宣桥镇、周浦镇、祝桥镇、计15个镇。 2、过渡养殖区。本区域将不再享受政策
10、扶持,逐步压缩现有水产养殖生产规模,并对不规范水产养殖实施治理,逐步清退。主要区域为康桥镇、芦潮港镇、唐镇、金桥镇、高东镇、高桥镇、高行镇、 北蔡镇、三林镇,计9个镇;对养殖面积30亩以下原历史上持有养殖证的单位及临港、农场区域已经持证的3个养殖场列入此区域内。 (二)准入条件 1、必须符合各镇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农业发展布局; 2、具有一定规模,养殖水域连片面积达到30亩以上; 3、必须是专业从事养殖生产场,不包括园沟、宅河、河沟改造及绿化带的水域、滩涂; 4、养殖水域1公里内无污染源,水源充足、生态环境良好; 5、实行养殖证许可制度。基本农田内私自开挖的鱼塘,持有土地延包证,一律不予以登记。
11、 (三)规模数量 市政府“十二五”规划要求XX县区最低保有精养鱼塘面积为1.5万亩,目前规模数量为1.1693万亩,其中控制养殖区9455亩,过渡养殖区2238亩。(加上不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内及将要开发尚在养殖的近4000亩鱼塘,已达到最低保有量的目标任务。) 全区精养鱼塘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比重提高到70%,全区拟新建标准化水产养殖场10个,稳定拓展休闲垂钓基地10个、观赏鱼物流中心1个、市区两级苗种基地10个。(详见附表二) 六、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健全现代畜牧水产业规划的保障体系,将现代都市畜牧水产业规划纳入各级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规划,使之与其它规划相衔接,并不断完善相应管
12、理机制,确保畜牧水产业规划的严肃性和稳定性。 2、加大扶持,不断提升。对规划内畜牧水产养殖场,要切实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可持续发展机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完善生产和环保设施,提升生产能级和管理能级,突出产业链的延伸和品牌化经营,确保地产畜禽水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和附加值的提高,同时要积极推进“浦东白猪”、 “浦东鸡”等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水产养殖集聚浦东农业科技优势,进一步完善孙桥鳜鱼育苗基地、周浦苗种场、大团虾苗培育基地、新场美国鮰鱼育苗基地、川沙施湾鳄龟、河豚鱼繁殖以及东海水族等观赏鱼繁殖基地建设,不断提高本区名特优苗种自给率,扩大名特优苗
13、种向市郊和外省市辐射面。同时,积极探索远洋作业新模式,切实解决转产转业渔民的出路。提高海洋渔船能级,结合东滩圈围促淤工程项目,逐步压缩、淘汰、改造破旧木质渔船,扶持建造安全、节能、高效标准化钢质渔船,使我区标准化渔船占海洋捕捞渔船比例达到50%。 3、加强监管,科学指导。对二类畜禽场,要以“生产有序、科学指导、平稳过渡”为原则,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疫病防控,制订科学过渡方案,重视转产转业场资源的重组和利用,关注劳动力再就业,防止各类矛盾的产生,确保社会稳定。水产业稳妥发展旅游观光休闲渔业,以川沙地区观赏鱼基地为基础,发挥临空区域优势,形成环线观赏渔业;以合庆、新场等垂钓基地为基础,形成垂钓旅游休
14、闲渔业。 4、严格审批,加强规范。按照市政府农产品最低地产保有量的任务要求,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操作”的原则,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对适度养殖区内的新规划养殖场和控制养殖区内的养殖场迁移等工作加强指导和把关。要尊重养殖行业的特点,增强地产保有量和规模养殖场的稳定意识,严肃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建设项目的申报,要以科学的态度、方式、程序来规范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关、停、并、转”工作,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评估体系,防止项目建设的随意性,维护使用财政资金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5、加快治理,保障安全。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不规范养殖场所,要严格按照治理工作的要求,全面实施治理。各镇要对本实施意见公布名单
15、外的不规范养殖场所作仔细梳理,并及时调整治理计划和工作措施,保障开展治理工作所需的人员、经费与设施配备,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疫病防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要高度重视养殖行业的 长效管理,建立迅速、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明确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出现管理盲区,确保养殖业的有序和稳定。 6、健全队伍,完善体系。进一步加强畜牧水产疫病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区镇二级队伍,重点养殖镇逐步建立村级监管网络,不断完善区、镇、村三级长效监管体系。强化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加强兽药、渔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管理和监督,强化“瘦肉精”、“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畜水产品药物残留的检测;二是加强畜禽、水产产地检疫工作,
16、切实提高报检率和开证率;三是强化屠宰检疫和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保障地产畜禽水产品公共卫生安全。 附表1:XX县区规模畜禽场名单(生猪、奶牛、家禽)附表2:XX县区水产养殖规划布局汇总表附图1:XX县区畜禽养殖规划区域示意图附图2:XX县区一类畜禽场分布示意图附图3:XX县区二类畜禽场分布示意图附图4:XX县区水产养殖规划区域功能示意图 附图5:XX县区水产控制养殖区分布示意图(30-50亩)附图6:XX县区水产控制养殖区分布示意图(50亩以上)附图7:XX县区水产过渡养殖区分布示意图 第二篇:全国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新规划全国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新规划 3月1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验
17、交流会在浙江召开,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对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的工作重点进行了部属。 在当天的交流会上提出,“十二五”时期,发展休闲农业要重点实施六大工程。 一是示范基地创建工程,要遵循休闲农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以需求为导向,突出区域资源、环境和文化特色,鼓励产业间联合与协作,促进产业集聚,打造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群,形成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内涵丰富、产业完备、功能齐全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 二是乡土文化挖掘工程,要加大乡土民俗文化收集整理挖掘力度,促进乡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乡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三是从业人员培训工程,把休
18、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作为一项公益性工程纳入国家财政支持范畴,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依托阳光工程和农业广播学校等公益性机构,大力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在培训方面的优势,做好远程培训,显著提升信息化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四是知名品牌创建工程,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将继续在全国培育一批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发展势头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XX县区和示范点,打造一批有影响的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和节庆活动,引领休闲消费热点,提升产业影响力、社会认知度和产品知名度,提高全国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 五是支撑体系建设工程,围绕休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加
19、快建设休闲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集全国休闲农业信息服务、管理咨询、营销推介、物流交易、虚拟展示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支撑体系,为休闲农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加强休闲农业设计研究体系建设,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一批休闲农业设计研究中心。 六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积极争取休闲农业财政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休闲农业,切实加大休闲农业生产基地、道路、通讯、三废处理、公共安全、农耕文化等基础性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在动植物新品种引进、现代种养技术示范、设施农业生产设备、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等方面整合相关资金,加大建设力度。 交流会还要求,“十二五”期间,各级休闲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开阔思路、开阔眼界、开阔胸襟
20、,加强组织领导,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大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只要是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有利的事,服务农民的事,方便市民的事,都要主动配合,做到心往一块想、劲往一起使;要采取各种措施,利用各种途径,争取各种经费,加大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有效衔接供需,方便城乡居民消费;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跨越式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产业的规模日趋壮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休闲
21、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200亿元以上,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全国年接待人数超过4.5亿人次。 休闲农业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先后形成了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等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模式和类型,极大拓展了农业的多功能性,为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创业增收提供了新途径。 休闲农业发展方式已由农民自发发展向各级政府规划引导转变,经营规模已由零星分布、分散经营向集群分布、集约经营转变,功能定位已由单一功能向休闲教育体验等多产业一体化经营转变,空间布局已由景区周边和城XX县区向更多的适宜发展区域
22、转变,经营主体已由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转变。 各地围绕高、特、优、新、奇,发展形成了成都的“五朵金花”,江西婺源和广西罗平的油菜花节,北京大兴的西瓜节,浙江余姚的杨梅节和张家界的荷花节等一大批知名品牌。 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市场需求、蕴藏巨大潜力、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朝阳产业,是一项利国利民、一举多效的新兴产业,能够使农业成为高效的产业,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农民成为富裕而有尊严的群体。 第三篇:XX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XX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07-18【大中小】 “十二五”时期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
23、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湖北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两圈一带”战略建设,加速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在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基础上,编制XX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农业改革发展最活跃的5年,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是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2315.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36%,粮食生产延续了2004年以来连续七年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棉花总产47.18万吨,比“十五
24、”末增长25.81%,成为长江流域第一大产棉省;油料总产31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09%,其中油菜籽面积、总产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生猪出栏3827.4万头,比“十五”末增长14.42%,在全国排第5位;淡水水产品总产量353万吨,比“十五”末增长31%,在全国排第1位。 2、农业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010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2147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8.40%,在中部六省、全国分别排第3位、第8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8.99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7.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2.27元,比“十五”末增长88.19%。农民收入构成结构进一步优化,工资性收入
25、的比重达到37.48%,比“十五”末提高7.1个百分点。 3、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2005年以来,我省大力开展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茶等种植业连片规模板块基地面积达到3800多万亩。畜禽养殖小区2300多个,生猪和家禽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8%和82%。水产集中连片板块达500万亩。2010年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47%,比2005年降低7个百分点;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粮食作物综合优质率达到73.8%,油菜“双低”率达到95%,优质果率达到65,名优茶产量占45,优质棉占比超过70%,水产名特优比重达
26、到75%以上。 4、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40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25:1,比“十五”末提高了71.23%。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00家,比“十五”末增加66.5%,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分别达25家、3家,均实现新的突破。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3750个,居全国前列。通过整合、推介,成功打造采花毛尖、恩施玉露、武当道茶、奥星粮油等精品名牌,福娃、萧氏、国宝等12个农产品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出口总额达10.8亿美元,是2005年的2.5倍。 5、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
27、强 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省有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县市有展示园、乡镇有示范场、村有示范户的四级农业科技展示培训平台基本建立。2010年全省科技示范户达到36.8万户,是2005年的2.6倍。测土配方施肥、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等实用技术覆盖率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05年的50%提高到2010年的54%,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2010年,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比“十五”末提高11个百分点,农机总动力达到3257万千瓦,是“十五”末的1.6倍,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收水平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和第1位。科技进步和农机装备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 6、农村能
28、源和生态环保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0年,全省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30%,新建农村能源服务网点270个,总数达到4568个,覆盖率60%以上。农村生活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大力推广,各类沼气工程建设全面铺开,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沼气为纽带构建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用能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改善了农村用能结构,减少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不断提高。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7、农村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 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农村经营组
29、织形式,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2010年,全省经工商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2081家,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顺应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试点突破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18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等市县城乡一体化试点、7个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8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60个新农村建设驻点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探索了纵深推动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
30、制机制。 “十一五”以来,我省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产、农民收入实现了新突破、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成效,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实现了新提高、农村改革实现了新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实践证明: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湖北农业的再认识,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必须坚持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在确保农产品总量的情况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驰名品牌,优势产业更为突出,品牌创建思想高度统一,为湖北品牌农业、效益农业提供支撑,使我省农业大省的地位更为巩固。必须坚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对新兴市场主体
31、的扶持,进一步提升部门的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农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为千家万户与大市场对接奠定基础。必须坚持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全省农业农村的投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为强化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供强大动力。这些宝贵经验对今后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1、发展态势的判断 转变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主题。在三次产业中,农业是对资源环境依赖度最高的产业,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产品的科技含量、劳动者的素质都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方式比较
32、粗放,所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始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如何改变过去依靠资源高强度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既是新阶段对农业的要求,也是农业自身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同时,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以现代生物科学革命为标致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将使农业生产发生历史性的大变革。 培育新的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期间以城镇常住人口为基数的城镇化率将超过5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会有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逐步退出生产领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发生变化。加快培育适应目标市场化、生产专业化、组织规模化、手段机械化、技术实用化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
33、转变,将是新时期的一个重大任务。 国内市场扩大是湖北农业面临的难得机遇。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产品出口仍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同时,国内正处于经济水平提升、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产能有限、需求在增长中升级的转型期,国内市场无论是对农产品的总量还是质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产品市场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局面将进一步强化。如何发挥湖北农产品资源优势、居中独重的内生型市场优势、农业科技优势的潜力,扩大湖北农产品市场半径,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更加关注质量安全是农产品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我国食品消费结构已经过调整期并进入品种多元、外观标准、品质安全的阶段。这些变化趋势将有力地推
34、动农业结构朝着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水平,不仅是突破国外“绿色壁垒”,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要,更是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抢占国内市场的迫切需要。 强化农科教结合将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只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十二五”时期,必须面向基层培养农业实用人才;面向农村,开展科技研究;面向农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和普及,通过农科教有机结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多元化的投入主体将是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
35、,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状况正在改观,农业领域开始成为社会资本新的投资热点。此外,农村剩余资本长时期外流的状况早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在新阶段,这一状况将随着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逐步得到缓解。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形成政府、社会、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投入主体,是“十二五”时期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2、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农”工作上升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好的时代环境。“十一五”时期5个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
36、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为农业大省,湖北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 全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为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提供了有利条件。2008年到2010年,全省gdp保持每年以13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1.58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11亿元。伴随全省经济总量的增加,农业农村投入的保障能力将会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发展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指明了方向和提供持久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成为了农村改革发展新的方向和特征。2010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突出
37、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标志着我国“三农”发展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带动下,呈现出新趋势,这为新时期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持久动力: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将会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一体”的发展格局;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将会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生产要素向农村配置,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和形成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环境,从而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支撑能力,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国家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为我省从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部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业
38、大省的崛起,农业和农村经济强则中部才能崛起。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标志着国家推进中部崛起的速度将更快、力度也将更大。湖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使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更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依据更为充分。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走转型发展道路积累了实践经验。“十二五”时期是以转型促发展的关键阶段。农业、农村、农民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产业、广阔地理空间和重要力量,决定“三农”无疑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实现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
39、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在以转型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XX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偏弱。我省农村水利设施普遍老化,地力普遍透支,生产能力普遍下降。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中,建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占51%,70年代占35%,80年代以后仅占14%,且大多标准不高,渠道建筑物配套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近200万亩精养鱼池淤塞严重,水体容积低,单产水平不高,病害较重,养殖效益普遍偏低。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发展滞后,面积仅100万亩左右,而且大多是竹架等简易结构,
40、季节性、结构性和灾害性供应短缺问题较突出。 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农企利益联结不紧。我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整体实力偏弱,带动力不强。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种植业加工企业发展相对较快,畜禽、水产加工企业发展相对不足,特别是生猪、肉鸡加工与我省生猪和家禽大省地位极不相称。同时,油脂、小龙虾等产业加工能力相对过剩,许多企业资产闲置,利用率不高。企业与农户之间普遍存在利益联结不紧,订单履约率较低,农民毁约和龙头企业与民争利并存等问题,不利于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推进。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对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偏低。由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
41、科技成果的到户率、到田率不高,农业实用技术创新成果偏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偏低,制约了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提高。 农产品市场波动性大,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价格反映供求关系的信号不灵敏,缺乏必要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保障,农民种养殖产品结构调整难以同价格信号同步,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业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较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经营组织体制约束和机制不活的现象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农业投入资源来源渠道仍旧狭窄,市场化的投资体制发展缓慢;资金使用合力不强;农业要素供
42、给和流动机制不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平台和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与此同时,我省发展现代农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务农人员的素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对农业“两型”化发展的制约日趋明显;极端天气变化频繁对农业受灾程度的影响越来越大;耕地数量刚性减少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要求越来越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消费者的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等。面对这些挑战,“十二五”期间,必须找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
43、式为主线,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体制和机制,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我省农业发展综合实力,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稳定基本经营制度与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制度保障,农村改革
44、和制度创新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动力源泉。要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根本动力,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拓宽发展道路,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保障有效供给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相结合。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湖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要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第一要务。同时,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和发展多功能农业等,进一步挖掘农业内外部增效潜力,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发展农
45、业农村经济的核心。 坚持因地制宜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全省各地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必须坚持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重要方法,积极培育各地特色产业。同时,要遵循农业生产的自然、经济规律,走区域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发展道路,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产业和优势农业品牌。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对于农业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但农业是基础产业、民生产业,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和部门监管,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和生
46、产经营自主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当前,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对此,必须坚持把依靠科技和人才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湖北农业科教、人才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五年的发展,使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高产、稳产、高效面积扩大;农业科技支撑作用
47、明显提高,单位产出能力和效益提高;农业投入品科学运用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农业内部及其与 二、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预期目标 到2015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农业经济效益及结构。农业增加值达到2635亿元;农产品加工值超过6000亿元;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0%。 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达到2400万吨、棉花产量50万吨、油料产量达到330万吨、果蔬产量达到4250万吨,生猪出栏量达到450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50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2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