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乡市泉塘镇湖山中学八年级语文(人教版)集体备课教案年 级 八 年 级课 题隆中对(一课时)组成员罗培 、 肖映辉 、 唐秧青 、 吴新军、陈小明教学时间主备人陈小明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学习说理的一些方法,提高思维能力。2、了解文章结构严谨、主次分明的说理方法;学会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抓住“诸葛亮对策要点是什么、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三个问题,揣摩文意。3、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代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立志早日成才,谱写青春华章。教学重点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教学难点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2、。 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教学流程授课人自我调整及教学侧记一、导入新课: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二、解题: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
3、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划分朗读节奏。 4、齐读课文。四、新课讲授:(一)、疏通文意。(二)、词语积累:1、一词多义:谓认为 谓为信然对说 谓先主日已停止 然志犹未已 通“以” 自董卓已来已经 已历三世信确实 谓为信然 诚信 信义著于四海同“伸”,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然这样 谓为信然但是 然志犹未已用因此 遂用猖獗利用 贤能为之用运用 此用武之国2、词性活用箪 用革 名词作状语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壶 用水壶 名词作状语3、通假字信,通“伸”伸张 欲伸大义于天下已,通“以” 自董卓已来4句式(1)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2)省略句。君与俱来。(3)倒装句。时人莫之许也作业布置:研讨与练习二【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