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HT-LWD系统用户操作手册.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730264 上传时间:2025-01-14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4.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HT-LWD系统用户操作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HT-LWD系统用户操作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烟台恒泰油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目 录 目 录 1 第一章 简 介 5 第一节 HT-LWD测量系统介绍 5 第二节 HT-LWD技术规范 6 1、井下仪器工作条件 6 2、井下工具技术规范 6 3、系统测量精度 7 4、钻头到探管测量点间的距离 7 第三节 系统的组成 8 1、地面数据处理系统 8 2、DDU司钻读数器 8 3、接口箱 8 4、泥浆压力传感器 8 5、探管 8 6、脉冲发生器和涡轮发电机配件 9 7、钻杆滤清器 9 8、悬挂短节 9 9、对讲机 9 10、其它设备和工具 9 第二章 HT-LWD软件操作 10 第三章 HT-LWD工作方式 11 第一节 探管工作时序介绍 11 第二节 探管工作模式 12 1、工作模式介绍 12 2、脉冲宽度介绍 13 3、探管工作模式设置 13 第三节 探管的测量方式 14 第四章 仪器地面测试 16 第一节 脉冲发生器的测试 16 1、脉冲发生器测试盒电压测试 16 2、脉冲发生器绝缘测试 16 3、蘑姑头伸缩测试 17 第二节 井下测量仪器的测试 18 1、探管测试 18 2、中控的测试 21 3、伽玛测试 22 4、螺旋电缆测试 24 第三节 地面仪器测试 26 1、DDU(司钻读数器)测试 26 2、井深(DMS)测试 26 3、压力传感器测试 27 第五章 地面仪器的安装 29 1、地面仪器房安装 29 2、室内系统的安装 29 3、接口箱的安装 29 4、压力传感器的安装 30 5、井深(DMS)的安装 30 6、司钻读数器DDU的安装 30 7、电缆布置注意事项 31 第六章 650 HT-LWD井下仪器操作 32 第一节 定子、转子、限流环选择 32 1、定子、转子选择 32 2、限流环选择 32 第二节 井下仪器总成组装 34 1、脉冲发生器组装 34 2、流筒总成的组装 35 3、井下仪器总成组装 36 4、各连接部位上扣扭矩 37 5、密封圈 38 第三节 井下仪器总成井口安装 39 1、转盘钻进仪器井口安装 39 2、随钻钻进仪器井口安装 40 第四节 井下仪器出井 41 第五节 井下仪器拆卸 41 第六节 650施工定转子选择表 42 第七节 泥浆控制要求 43 第七章 350 HT-LWD 井下仪器操作 44 第一节 井下仪器总成的组装 44 1、定子选择 44 2、井下仪器的组装 44 第二节 井下仪器的井口安装 49 第三节 泥浆控制要求 50 第四节 井下仪器总成出井 50 第五节 井下仪器拆卸 50 第六节 350施工定转子选择表 51 第八章 1200HT-LWD井下仪器操作 52 第一节 井下仪器总成的组装 52 1、定子、转子选择 52 2、限流环选择 52 3、蘑菇头定位 54 4、井下仪器总成井口安装 55 5、各连接部位上扣扭矩 56 6、密封圈 56 第二节 1200施工定转子选择表 57 第九章 现场施工 58 第一节 探管工具面补偿角测量 58 1、探管工具面校正原理 58 2、角差测量设备介绍 59 3、利用角差测量设备测量HSG的方法 60 4、利用卷尺测量 62 5、工具面测量偏差 63 第二节 探管井下仪器组装 63 第三节 地面仪器的标定 64 1、绞车传感器的标定 64 2、钩载传感器的标定 65 3、立管压力传感器的标定 66 第四节 现场施工流程图 67 1、仪器测试流程 67 2、仪器组装流程图 68 3、下井仪器井口安装流程图 69 4、井下仪器出井井口操作流程图 70 第五节 仪器现场施工测试 71 1、软件初始设置 71 2、软件的应用 73 3、施工测试 75 第十章 故障排除 77 第一节 无信号 77 1、浅层试验无脉冲 77 2、下钻到底无信号 78 第二节 探测问题 80 第三节 不适应MWD施工的环境 81 第四节 对HT-LWD施工有影响的操作方法 83 第十一章 仪器拆卸及回收 84 第一节 井下工具井口拆卸 84 第二节 井下仪器井场拆卸 84 第三节 脉冲发生器总成拆卸 85 1、蘑菇头拆卸 85 2、鼻帽和HUB的拆卸 85 3、定子拆卸 85 4、定子支承管和转子拆卸 85 5、上部轴承套拆卸 86 6、下导流器拆卸 86 7、下部支撑套的拆卸 86 第四节 地面仪器、设备回收 86 第十二章 HT-LWD测量施工操作规程 88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88 2.施工前的准备 88 2.1仪器、配件及工具的配备和检查 88 2.2井下钻具的准备 88 2.3仪器测试 88 2.4确定现场所需数据 90 2.5下井仪器总成组装 90 2.6其它准备工作 91 3.实际施工 91 3.1仪器下井 91 3.2 浅层实验 91 3.3下钻注意事项 91 3.4测量 92 3.5 测量结果评价标准 92 3.6 其它 92 4.仪器拆卸及回收 92 5.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94 6. 施工注意事项 94 7.仪器交接 96 附录 上井必备材料清单 97 101 第一章 简 介 第一节 HT-LWD测量系统介绍 我公司生产的正脉冲HT-LWD随钻测量仪器(简称“HT-LWD”),靠泥浆流动驱动井下转子提供动力。用脉冲驱动电路控制泥浆正脉冲发生器的电磁阀及提升阀的相对位置,来改变泥浆流道的流通截面积大小,从而引起钻柱内部的泥浆压力的升高和降低,产生压力脉冲进行数据传输。 HT-LWD随钻测量仪器具有性能先进、工作可靠、自供电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大斜度井、水平井以及大深度井的定向钻探施工,能提供井眼轨迹参数、井下压力参数、地层自然伽玛和电阻率等数据。大大提高井眼轨迹的控制精度、钻井速度。该随钻测量仪器有如下特点 1、采用正脉冲泥浆压力传输系统进行数据传输,使得整个井下仪器结构紧凑、体积小,现场检测、组装和拆卸容易,占用钻机作业时间短。采用涡轮发电机为井下仪器供电,使井下仪器的连续工作时间长、费用低。 2、该随钻测量系统具有短测量(SHORT SURVEY)和全测量(FULL SUR—VEY)功能。短测量方式的数据传输速度快,工具面刷新时间短。全测量方式可以将探管测量的磁性和重力分量数据传输到地面数据处理系统,用于进行磁性参数分析,消除来自井下钻具对仪器磁性干扰,特别适用于大斜度定向井和水平井测量,能及时判断测量数据的误差原因以及确定测量的精度。 3、地面数据处理系统配有随钻监视系统,司钻通过司钻读数器的显示,掌握井下钻具的工作状态,指导定向钻进。 4、HT-LWD井仪器系统有四个不同的系列,包括1200系统、650系统、350系统、200系统,可以满足不同井眼尺寸和不同泥浆排量的施工要求。 第二节 HT-LWD技术规范 1、井下仪器工作条件 泥浆泵 双缸或三缸泵 空气包充气量 推荐充气压力为立管压力的30~40% 允许泥浆排量 200系统 5.7~12.6升/秒(90-200GPM) 350系统 9.5~22.1升/秒(150-350GPM) 650系统 14.2~41.06升/秒(225-650GPM) 1200系统 22.1~75.7升/秒(225-1500GPM) 泥浆类型 水基泥浆(清水或盐水) 油基泥浆(原油或矿物油) 泥浆密度 小于2170Kg/m3(18PPG) 含沙量 小于1.5% 塑性粘度 小于50 cp 可承受最大压力 18000Psi 最高温度 150℃ 堵漏材料 不允许使用 2、井下工具技术规范 HT-LWD类型 200 350 650 1200 钻铤外径 3-1/2″ 4-1/2″ 6-1/2″ 8″ 9-1/2″ 89mm 121mm 165mm 203mm 241mm 内径 2.125″ 2.815″ 2.815″ 3-1/4″ 3-1/4″ 53.96mm 71.44mm 71.44mm 82.55mm 82.55mm 一般长度 17.48ft 31ft 6ft 6ft 6ft 5.33m 9.449m 1.829m 1.829m 1.829m 连接扣型 Special 311×310 411×410 631×630 731×730 3-1/2″IF 4-1/2″IF 6-5/8″REG 7-5/8″REG 上扣扭矩 Ft.1b 3200 9900 30000 47000 83000 N. M 4340 13400 40700 63700 113500 注意:以上扭矩允许有±10%的波动。 最大狗腿度 滑动 30°/30m 30°/30m 21°/30m 14°/30m 14°/30m 30°/100ft 30°/100ft 21°/100ft 14°/100ft 14°/100ft 转动 30°/30m 14°/30m 10°/30m 8°/30m 8°/30m 30°/100ft 14°/100ft 10°/100ft 8°/100ft 8°/100ft 3、系统测量精度 方位角 ±1.5°(Inc.>10°,Dip<70°) 井斜角 ±0.1°(在0--180°范围内) 磁性工具面 ±1.5° 高边工具面 ±1.5° 测量数据更新时间 1.5分 工具面更新时间 11秒 @脉冲宽度0.8秒 4、钻头到探管测量点间的距离 计算方法如图1 所示。 计算公式: 假设 悬挂短节(HOS)上部扣平面到钻头的距离为A, 悬挂短节上部扣平面到内部座流筒总成的台阶的距离为B, 则探管测量点到仪器的距离为PTB=A-(B+1.67m) 测量点 第三节 系统的组成 HT-LWD无线随钻测量仪器是由地面部分(地面数据处理系统、接口箱、DDU司钻读数器、泥浆压力传感器)、井下部分(探管、伽玛、压力、脉冲器总成、流筒外围件总成、无磁短节)及辅助工具、设备组成。 1、地面数据处理系统 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包括笔记本和软件,它接受来自接口箱的泥浆压力传感器的脉冲压力波,进行滤波、解码处理,并且在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和DDU司钻读数器上显示。测量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地面数据处理系统显示的波形和数据,判断或调整地面设备、井下仪器的工作状态。 2、DDU司钻读数器 司钻读数器主要用来在钻台面实时显示井下工具数据及测量数据。 3、接口箱 接口箱是HT-LWD无线随钻测斜仪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安全保护装置,它是限制与它连接的其它设备的电压和电流,防止出现电火花,保证仪器设备在现场使用的安全。另外,接口箱又为泥浆压力传感器、DDU司钻读数器和DMS井深,提供电源,并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采集。接口箱内置数据采集卡,采集后的数据通过USB数据线传输给HT-LWD数据处理系统。此设备安装在仪器操作间内,并在仪器操作间外采用专用地线接地。 4、泥浆压力传感器 在HT-MWD无线随钻测斜仪系统的地面仪器设备中,还包括泥浆压力传感器。泥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泥浆立管上,检测来自井下仪器的脉冲信息,并将泥浆的压力脉冲转化成电脉冲信息传至地面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和显示。泥浆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缆与接口箱相连,再由接口箱传送到地面数据处理系统上。 5、探管 其结构采用三维重力加速度计和三维磁力计, 结过算法计算可以得到井斜角、工具面角和方位角。通过控制脉冲器把这些数据传送到地面。 探管和流筒之间的工具面偏移量HSG需要用圆角量规测量,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见“工具面偏移量测量”部分。 6、脉冲发生器和涡轮发电机配件 脉冲发生器是HT-LWD无线随钻测斜仪的关键部件和关键技术,为了满足不同的井眼条件和泥浆排量,目前公司已经完善了多种井下仪器系列,产品包括350系统、650系统、1200系统、200系统。脉冲发生器适用于任何系统,但各系统部分配件不同,选用各规格不同的流筒总成和外围配件,组成各种不同的井下仪器系统。 7、钻杆滤清器 钻杆滤清器用来滤除大颗粒钻屑、手套、木块以及堵漏材料等杂物,这些物质可能流入脉冲发生器内,造成事故。 8、悬挂短节 悬挂短节主要用于放置井下仪器总成。 9、对讲机 对讲机主要用于仪器房内的操作人员与钻台上的施工人员进行对话。 10、其它设备和工具 其它设备和工具包括各种连接电缆、操作工具、测试工具、操作间、电源等。 第二章 HT-LWD软件操作 !HT-LWD软件的操作参见《HT-LWD软件系统使用说明书》。 第三章 HT-LWD工作方式 第一节 探管工作时序介绍 下图是利用HT-LWD施工时探管工作流程图。由图可知:在开泵后,井下涡轮发电机开始给探管供电,探管工作。此时先预热探管15秒钟,然后探管开始发射3个宽幅启动脉冲(START),显示探管开始工作。该脉冲结束后等待37秒,开始发送两个时间同步脉冲。脉冲结束后发送一个宽帧同步脉冲,而后开始发送一帧数据。在这帧数据发送完后,又开始发送新的帧同步脉冲和帧数据,每帧数据在开始都有一个宽幅脉冲做帧同步。探管发送的脉冲序列如图3-4所示。停泵涡轮发电机不工作,探管停止工作,直到下次开泵。 图3-1 探管工作时序流程图 第二节 探管工作模式 1、工作模式介绍 HT-LWD探管有12种工作模式,分别用模式0—11表示。探管进行施工前,必须用HT—LWD系统软件进行设置。 各个工作模式的功能如表3-1所示: 表3-1 探管工作模式结构表 测量模式 测量数据头 循环 工具面类型 备注 0 SFS ATF ATUO BH停止模式 1 SSS ATF ATUO BH停止模式 2 SFS ATF,SSS ATUO BH停止模式 3 SSS ATF,SSS ATUO BH停止模式 4 SFS ATF/Gamma ATUO BH停止模式 5 SSS ATF/Gamma ATUO BH停止模式 6 SFS 3xATF/Gamma,SGS ATUO BH停止模式 7 SSS 3xATF/Gamma,SGS ATUO BH停止模式 8 SFS ATF/GammaAB ATUO BH停止模式 9 SSS ATF/GammaAB ATUO BH停止模式 10 SFS TF/GammaAB/P ATUO BH停止模式 11 SSS TF/GammaAB/P ATUO BH停止模式 其中模式0,1为同结构的测量模式,低模式为长测量模式,高模式为短测量模式,长、短模式间在井下可互相切换。其它模式相同。 数据结构包括:SFS——长测量; SSS——短测量数据; ATF——工具面数据;TF/Gamma——工具面和伽玛数据;GammaAB——双伽玛数据;TF/GammaAB——工具面双伽玛数据;TF/GamAB/P——工具面双伽玛和压力数据;SGS——短测量和伽玛数据。 各个数据结构的内容如表4-2所示: 表4-2 测量数据结构 SFS SSS ATF TF/Gamma GammaAB TF/GammaAB TF/GamAB/P SGS TF TF TF TF CPSA TF TF TF Gx Inc TF CPS CPSB CPSA CPSA Inc Gy Az TF TF CPSA CPSB CPSB Gt Gz Gt TF CPS CPSB TF TF Az Bx dMT TF TF CPSA CPSA BRP TF By TF CPS CPSB CPSB ANP CPS Bz Temp TF TF TF TF dMT RPM BRP Temp ANP RPM 其中: 模式0、1主要用来进行普通MWD施工; 模式2、3主要用来进行普通MWD施工,可以循环监视井斜等,方位角等,工具面更新慢; 模式4、5主要用来进行带伽玛传感器的LWD施工; 模式6、7主要用来进行带伽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LWD施工; 模式8、9主要用来进行钻铤式方位伽玛传感器的LWD施工; 模式10、11主要用来进行钻铤式方位伽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的LWD施工; 2、脉冲宽度介绍 探管的脉冲宽度代表脉冲的速率,供有四种固定方式:0.5秒、0.6秒、0.8秒、1.0秒、2.0秒,其默认为0.8秒。脉冲宽度越小数据传输越快,误码率越高,对脉冲器连续工作时间的影响越大。 3、探管工作模式设置 探管工作模式设置采用地面软件的“LWD设置\探管传感器\设置模式”模块,如图3-2所示。 图3-2 探管模式设置 第三节 探管的测量方式 HT-LWD系统探管有两种测量方式,既全测量方式(FULL SURVEY)和短测量方式(SHORE SURVEY)。 1) 全测量方式 这种测量类型,探管将测量的原始数据Gx、Gy、Gz、Bx、By、Bz传至地面处理系统,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利用这些原始数据计算出井斜角INC、方位角AZ和工具面角TF。 其优点在于: ①、能够监视磁干扰、减少磁干扰。 ②、可以进行短钻铤测量。 ⑧、测量的数据精度高。 缺点在于:占用的测量时间长,约为短测量的2.5倍。 在国外施工,甲方要求必须用该测量类型的测量数据计算轨迹。 2)短测量方式 这种测量方式,探管将在井底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处理成井斜、方位及工具面值,然后再传送至地面。 其优点在于: ①、需要的测量时间短。 ②、能在波形检测不理想或探管在水眼内有轻微晃动时使用此方法, 缺点是: ①、能够监视磁干扰、减少磁干扰。 ②、不可使用于短钻铤测量方法。 对测量方式的设置有两种方法:地面软件设置;井下停泵切换。 1)地面软件设置 地面软件设置,可以通过模式设置进行,在一组相对应的模式中,低模式代表长测量,高模式代表短测量。如模式0为长测量,模式1代表短测量。即使在地面设置好模式后,在井下通过开关泵也可以实现对长短模式间的切换。软件设置如图3-3所示。 图3-3 测量方式软件设置 2)井下停泵切换 井下长短工作模式的切换是利用时间窗进行的,在泥浆脉冲发送的过程中,当发送完第一个帧同步脉冲后进入长短测量切换时间窗口,窗口时间为20秒。在此窗口内任何时间关泵,都可使测量从长测量转换为短测量,或相反。在模式上体现的就是模式0 与模式1之间相互转换,模式2 与模式3之间相互转换,……,一直到模式10 与模式11之间相互转换。每组内低模式为长测量方式,高模式为短测量方式。 图3-4 处理方式切换窗口 第四章 仪器地面测试 第一节 脉冲发生器的测试 1、脉冲发生器测试盒电压测试 图4-1 脉冲发生器测试盒 1)测试目的及方法 测试目的:脉冲发生器测试盒电压测试主要是为了确保测试盒在测试脉冲发生器时,电量充足,否则测试的结果不可靠。 测试方法:测试时,只要将测试盒式上的12伏直流开关打到“0N”位,绿灯亮表示电池电压合格,红灯亮则电池不合格,需要更换电池。 2、脉冲发生器绝缘测试 1)测试目的 绝缘性测试主要是为了检查脉冲发生器内部电路是否正常。 注意:绝缘性测试应在室温、干燥的环境中进行,潮湿、过冷或过热的环境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2)测试方法 A、按图5所示,连接脉冲发生器测试盒、脉冲发生器、万用表、七芯电缆、测试地线等; B、将测试盒的开关1置于A位,依次转动开关2从A到G,读取各读数。 C、将测试盒的开关位置依次置于B……CASE位置,开关2的开关从对应的B依次移动到CASE,读取各读数并记录。 图4-2脉冲绝缘性测试设备连接图 D、测量结果:见下表4-1。 表4-1 脉冲发生器绝缘性测试表 开 关 2 的 位 置 开关1的位置 A B C D E F G A 0-1 340-500 >20MΩ >20MΩ >20MΩ >20MΩ >20MΩ B 0-1 >20MΩ >20MΩ >20MΩ >20MΩ >20MΩ C 0-1 16-22 16-22 >20MΩ >20MΩ D 0-1 16-22 >20MΩ >20MΩ E 0-1 >20MΩ >20MΩ F 0-1 >20MΩ G 0-1 CASE >20MΩ >20MΩ >20MΩ >20MΩ >20MΩ >20MΩ >20MΩ 3)测试结果评价 A、新、旧脉冲发生器测试电阻值应在各自测试表中的规定范围内; B、测量时应保持室温,温度过高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 C、测试合格,脉冲器才能下井。否则,填写故障报告,脉冲器和测试报告一起立即送修。 3、蘑姑头伸缩测试 1)测试目的 A、检测脉冲发生器是否能够发射脉冲; B、发射脉冲的力度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C、脉冲发生器密封性是否完好; D、让脉冲发生器蘑菇头完全缩回,确保定位准确。 注意:测试时应确保测试盒电源正常。 图4-3蘑菇头伸缩测试连接示意图 2)测试方法 A、按图3-3所示的示意图连接/安装脉冲发生器、测试盒、七芯电缆、转子及伸缩测试工具; B、固定伸缩测试工具后,用手拧伸缩工具上的螺母,直至第一道刻度线刚伸出; C、测试盒12VDC开关置于开位,转动转子,直到第三道刻度线伸出; D、静止2分钟,伸缩杆第三道刻度线缩回不多(半格以内); E、12VDC开关关闭,伸缩杆应在2秒钟之内缩回至第一道刻度线。 3)测试结果评价 A、第三道刻度线伸出后静止2分钟,主要是为了测试脉冲发生器内部密封性。如果2分钟内伸缩杆往回缩回半格以上,证明密封可能有问题,用于施工可能会不能完全伸出、导致信号不能发出。2分钟密封测试时伸缩杆缩回半格以内是正常的。 B、关闭12VDC开关,伸缩杆立即缩回第二道刻度线,说明液压回流系统完好。否则脉冲器可能会发生伸缩杆伸出后不能缩回、信号不能发出的现象。 C、这两项中的任何一项不合格,仪器都不能下井,填写故障报告,连测试报告一起立即送修。 第二节 井下测量仪器的测试 1、探管测试 1)硬件连接 A. 用专用的1x2叉分线把接口箱与探管连接,同时用线的串口把探管与计算机的串口1连接;如图所示: 图4-3 探管测试连接 B. 用USB线把接口箱和计算机相连; C. 打开接口箱总电源; D. 双击计算机桌面的HT_LWD软件; E. 打开LWD参数设置界面; F. 打开探管传感器界面; G. 打开接口箱上的探管按钮; H. 打开接口箱上的脉冲器电源; I. 等待自检完毕,约1.5分钟; J. 设置探管的工作模式或读取探管的当前信息; 2)探管模式设置 探管的设置在模式区完成,如图4-4所示。 设置模式区 图4-4 探管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包括12个工作方式,有模式1、模式2、……模式11。 探管的脉冲宽度代表发送脉冲数据的快慢,脉冲宽度有5种速率,如图4-5所示 图4-5 探管工作脉宽 在工作模式和脉冲宽度选择完成后,按“写模式”按钮可实现对探管工作模式的设置。 探管中存储的工作模式,可以通过按“读模式”按钮完成对模式和脉冲宽度的读取。 探管信息如:型号、序列号和软件版本号,可以通过按“硬件版本”进行读取。 3)探管测试 对探管的测试可以按“读探管”按钮,读取探管的中各个测量数据,包括X、Y、Z方向加速度传感器和磁通门传感器的分量,总磁场和重力加速度的值,以及工具面角、井斜、方位、温度、传感器电压等;同时可打开软件的主页面,在波形显示窗口中观察探管输出的波形,在解码窗口中观察解码结果进行对比。 4)测试结果评价 A、如果工作方式不对,需要对工作方式重新进行设置或改变工作方式。 B、探管不发射脉冲、工作方式不能正确设置、工具面不正确,仪器不能下井。 C、地面、井下系统必须匹配,探管发射信号正常,地面仪器正确解码,仪器才能下井: D、不能下井的探管,须填写故障报告,连测试报告一起立即送修。 2、中控的测试 中控测试主要用来完成对井下仪器的参数设置,包括时间同步、时间间隔设置、中控状态读取、内存管理等。 中控测试前完成硬件的连接,如上图所示。 打开地面软件的“设置/LWD参数设置/中控参数”,如图4-6所示 图4-6 中控设置 中控含有内存,其默认存储间隔是10秒,能够存储364小时。内存的存储间隔可以灵活设置,其范围为5~200秒。 初始化功能完成仪器的时间与计算机的时间同步,同时格式化内存。 1)中控测试 在仪器下井前需要完成如下测试 输入采样间隔,按“设置间隔”按钮 A. 按“初始化”按钮,在约2分钟后系统重新启动,在此过程中井下仪器时间与PC机时间同步,同时完成内存格式化工作,格式化后原历史数据被丢失; B. 按“读取状态”按钮,观察中控与计算机的时间是否同步,存储间隔是否是当前的设置值,帧数是否在不断增长,最大帧数是131071; C. 按“系统测试”按钮,可以观察内存中存储的各个参数数据; D. 按“内存读取”可以读出内存中存储的所有数据,并按内存保存可以以文件的显示存储内存数据。内存被读取后,数据还保存在中控中,下次可以在读出。 E. 对存储的文件可以通过软件主界面的 工具/打开内存文件 进行浏览,如图4-7所示。 图4-7 浏览内存文件 为了测量井深和清空中控的内存,在中控参数模块中选择“初始化”按钮完成此功能; 内存读取可以查看中控的内存工作是否正常;系统测试可以观察井下仪器的所有相关参数的数据,以便了解仪器的状况。 2)测试结果 A. 读取状态信息不正确,包括时间不对、帧数不变化(挤满自动停止),应返厂修理。 B. 内存不能读取,格式化后重新测试,若再不正确则返厂修理。 3、伽玛测试 1)伽玛测试 在以上中控测试完成后,需要进行以下操作 图4-8 伽玛连接 A、关闭接口箱电源; B、用7芯螺旋线连接探管和伽玛传感器如图4-8所示; C、打开 设置/LWD参数设置/伽玛传感器,如图4-9所示 D、按“测试读”按钮,如图可显示当前伽玛的计数器的读数(CPS),同时计算其平均值。 图4-9 伽玛测试 2)伽玛标定 在“伽玛修正”模块中输入需要作业的钻铤的外径、内径,井眼直径,泥浆KCL含量,以及泥浆密度。按“确定”按钮。如果不需要标定伽玛的灵敏度,系统会根据以上输入的参数修正伽玛的灵敏度,并显示。 若需要对当前的钻铤进行标定,在输入钻铤的尺寸后,使标定区5米内没有放射性物质。①按“环境测量”按钮,测量当前的环境计数;②计数完成后把刻度记放在钻铤上,按“刻度测量”按钮,测量完成后在标准API框中输入刻度记的API刻度值;③按“标定计算”按钮计算在当前钻铤下的灵敏度(API); 3) 测试结果 A. 在环境测试下,伽玛在钻铤外计数应在30~120CPS; B. 刻度计标定的增长值应在100CPS以上,否则为伽玛坏。 4、螺旋电缆测试 以下电缆测试,利用万用表进行测试。 1)7-10螺旋电缆测试 A、7—10芯螺旋电缆的内部导通结构 图4-10 7-10芯螺旋电缆 B、测试时各接口间的导通情况如表4-2。 表4-2 7-10芯螺旋电缆电阻测试表 A B C D E F G GROUND H 0-1 ∞ ∞ ∞ ∞ ∞ ∞ ∞ B ∞ 0-1 ∞ ∞ ∞ ∞ ∞ ∞ K ∞ ∞ 0-1 ∞ ∞ ∞ ∞ ∞ J ∞ ∞ ∞ 0-1 ∞ ∞ ∞ ∞ E ∞ ∞ ∞ ∞ 0-1 ∞ ∞ ∞ F ∞ ∞ ∞ ∞ ∞ ∞ ∞ ∞ G ∞ ∞ ∞ ∞ ∞ ∞ ∞ ∞ A ∞ ∞ ∞ ∞ ∞ ∞ ∞ ∞ C ∞ ∞ ∞ ∞ ∞ ∞ ∞ ∞ D ∞ ∞ ∞ ∞ 0-1 ∞ ∞ ∞ 2)7-7螺旋电缆测试 A、7—7芯螺旋电缆的内部导通结构 图4-11 7-7芯螺旋电缆 B、测试时各接口间的导通情况如表4-3。 表4-3 7-10芯螺旋电缆电阻测试表 A B C D E F G GROUND H 0-1 ∞ ∞ ∞ ∞ ∞ ∞ ∞ B ∞ 0-1 ∞ ∞ ∞ ∞ ∞ ∞ K ∞ ∞ 0-1 ∞ ∞ ∞ ∞ ∞ J ∞ ∞ ∞ 0-1 ∞ ∞ ∞ ∞ E ∞ ∞ ∞ ∞ 0-1 ∞ ∞ ∞ F ∞ ∞ ∞ ∞ ∞ ∞ ∞ ∞ G ∞ ∞ ∞ ∞ ∞ ∞ ∞ ∞ A ∞ ∞ ∞ ∞ ∞ ∞ ∞ ∞ C ∞ ∞ ∞ ∞ ∞ ∞ ∞ ∞ D ∞ ∞ ∞ ∞ 0-1 ∞ ∞ ∞ 第三节 地面仪器测试 1、DDU(司钻读数器)测试 1)硬件安装 将DDU与接口箱、接口箱与PC机连接好,如图4-12所示。 图4-12司钻读数器测试 2)功能测试 A、 打开RS232电源开关 B、 打开地面软件 测量/井深测量 C、 选择COM1,按“打开串口”,“DDU复位”按钮激活; D、 按“DDU复位”按钮,测试DDU,在DDU面板上会出现屏幕扫描。 3)测试结果 A. 按DDU复位按钮后,DDU应出现扫屏现象,否则检查接口箱和PC机间的串口线是否连接,接口箱的串口开关是否打开,DMS线轴线缆是否接好。否则返厂维修。 2、井深(DMS)测试 1)硬件安装 将DMS与接口箱、接口箱与PC机连接好,将钩载传感器(HLK)、绞车传感器(BPI)与井深盒连接好,如图4-13所示。 图4-13 井深测试 2)功能测试 A、打开RS232电源开关 B、打开地面软件 测量/井深测量/ C、用嘴吹钩载传感器(HLK),钩载数应增加 D、用手旋转绞车传感器(BPI),绞盘计数应有变化; 3)测试结果 A. 检查接口箱和PC机间的串口线是否连接并打开接口箱串口开关,DMS线轴线缆是否接好。否则返厂维修。 3、压力传感器测试 1)硬件安装 将传感器与线轴及接口箱SPP1相连,如图4-14所示。测试完后,再连到SPP2进行重复测试。 图4-14 压力传感器连接 2)软件测试 A、打开地面软件,在菜单中打开“测量/标定立管压力”,点击“开始标定”,在“当前电压”中显示应在1.000左右,如图4-15所示 图4-15 压力传感器软件测试 3)测试结果 A. 检查接口箱和PC机间的USB线是否连接,压力传感器线轴线缆是否接好,传感器接线是否正确。否则返厂维修。 第五章 地面仪器的安装 需要安装的地面设备包括地面计算机系统、接口箱、压力传感器、司钻读数器(DDU)、井深(DMS)、布置各种电缆。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地面仪器房安装 (1)安放位置:保证布线方便,安全。从一个窗口可以看到钻台。在易燃场地,仪器房门不要朝向钻台和泥浆振荡筛。 (2)井场电工必须先断掉外主电源和发电机电源。接好仪器房地线。 (3)开关合上前先检查电压,选择变压器; (4)仪器房供电,先合主电源,然后合断电器、空调和照明,最后接通不间断电源。 (5)检查确保电源输出为220Vac、50—60Hz,零线与地线间电压小于5Vac,如果大于5Vac,检查仪器房是否接地或者接地桩是否湿润。按要求给仪器房设备供电。 (6)接好稳压器和UPS,系统所用电源应从UPS中输出。 2、室内系统的安装 图5-1地面仪器、设备连接示意图 按图5-1所示的示意图,连接、安装地面HT_LWD系统。 3、接口箱的安装 l、接口箱接地线应先向井场电工了解情况:在浅海钻井,先请电工把接地线接到发电机的“COMMON”上。 2、拉好房内接地线,与保护箱上的接地线连接; 3、接好接口箱,再把电缆拉到房外; DDU/DMS——电缆接到室外DMS线轴; SPP1——电缆接到室外压力传感器线轴; RS232——串口线缆接PC机串口; USB——USB线缆接PC机USB口; POWR——接UPS 220VAC电源 4、压力传感器的安装 压力传感器的最佳位置是直接安装在立管主管线上安全的地方,若没有丝堵,要求装上—个即可。 1)选的位置不应该影响大钳、其它钻台设备的操作,以及人行和电缆的移动。 2)在温度较低的天气,找一个可供暖的地方或尽量靠近主立管的位置。在结冰温度时,钻井液有结冰的可能,这样传感器就不能正确地接受到的压力脉冲,必要时,采用保温设施保证传感器正常工作。 . 3)检查所有的接头内都应注满硅胶。 4)压力传感器和电缆: A、将压力传感器电缆线轴放开,从仪器房拉到压力传感器; B、将电缆的四芯插头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C、如果压力传感器与电缆为直接连线方式,需要将压力传感器正、负及地线分别与电缆线分别连接,并用电工胶带保护,特别注意要做好防水。 5、井深(DMS)的安装 井深应安装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并固定。 1)将井深线轴电缆放开,把线缆六芯雷默插头与DMS的DIB相连; 2)将绞车传感器的电缆四芯雷默插头与井深盒的BPI端相连; 3)将钩载传感器的电缆的三芯雷默插头与井深盒的HLK端相连。 6、司钻读数器DDU的安装 DDU应装在光线好、靠近司钻的地方,不妨碍锚头操作。司钻允许时,把DDU装在选定的位置,电缆所经路线应有选择,不能影响钻台上正常的钻井活动。 1)用DDU线缆的六芯雷默插头与DDU连接; 2)用DDU线缆的五芯雷默插头与井深盒的DDU连接。 注:在不用井深时,可以用DMS线轴电缆的六芯雷默插头直接与DDU相连。 7、电缆布置注意事项 1)滚子电缆所经路线应有选择,以免电缆被损坏,且不能影响钻台上正常的钻井活动;悬空的电缆应有明显的标记;海上作业时,电缆每6米作一黑色标记。有损伤、妨碍施工的电缆不得使用。工作完后要收回全部电缆。 2)内跨接电缆布置应井然有序,不能纠缠到一块,也不能和电源线缠到一起。 3)无论何时,都要接地线,并在任何时候都要保证地线接地良好。 4)主电源线应避免浸泡在泥浆、溶解性液体(如柴油)、碱性液体等腐蚀性液体中,防止电源线绝缘层被损坏而导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