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传承红色文化 建设美丽南京
2015-04-23 06:17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QQ空间
今天是南京解放66周年纪念日。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堑,古都南京获得新生。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南京城市的进步和变化“天翻地覆慨而慷”,但独特的红色文化始终是这座城市的鲜明印记,始终是感召和激励人们建设美丽家园的强大精神动力。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南京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从雨花台烈士陵园到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再到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浓缩了中国历史大转折的血火历程,见证了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所付出的英勇牺牲与不懈努力,成为城市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半个多世纪以来,南京人民一直重视传承红色文化,注重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教育、精神动员功能。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充分开发好、利用好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其精神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广泛传播弘扬其精神价值,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的作用。唯有筑牢理想信念基石,才能将先辈们开创的革命、建设事业不断发扬光大,把南京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发表重要讲话,向我们发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动员令,为南京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南京谋划“十三五”及未来更长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团结和动员全市八百万人民,共同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京”,谱写好中国梦的南京篇章。珍视红色资源、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把传承红色文化融入“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南京”的新征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光荣使命。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更是一份担当。一部近现代中国史,就是无数仁人志士矢志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奋斗史、圆梦史。无数先烈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捐躯赴难、视死如归。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南京”的新征程中,我们尤其需要重温革命传统,汲取精神养分,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砥砺理想信念,集全民之智、汇万众之力、圆城市之梦。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历史总是在百折千回中迤逦前进,宏伟的蓝图从来都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落实。让我们协力同心、勇挑重担,在建设新南京的征程中做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把先辈们留下的红色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让红色文化始终与美丽南京交相辉映。
本报评论员
建设书香社会正当时
2015-04-23 06:17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QQ空间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实际上还不只“六朝”。今人怎么会知道那么多朝代定都南京的?靠书籍,靠书籍的前身竹简,等等。谁都知道江苏出了个汉高祖刘邦,可是今天的江苏人没有一个人见过刘邦,怎么能知道两千二百多年前刘邦释放奴婢、轻徭薄赋那些生动的故事?没有别的,靠书籍的记载。书籍不只是能够穿越时间,还能穿越空间。中国有句老话:“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秀才怎么能知道天下事的?仍然靠的是书籍。
人的知识有直接得来的,但是大量的知识是间接得来的。书籍是知识的总汇,能让今人看到无法看到的早已远去的历史,看到普通人一时难以到达的星球;书籍是智慧的结晶,能使人脱愚,使人聪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志于向上的人一定要勇于攀登书籍这部天梯。把白纸黑字的书籍看活了就会触及灵魂,净化我们的内心世界。孔子被世人尊为“至圣先师”。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供人景仰的孔子塑像。试问:先师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宋人苏轼回答得很明确:“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
中国是书的王国,中国也是最爱读书的国家。中国人笃信“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中国一直流传着一系列爱读书、苦读书的故事。在没有电灯、没钱点灯的情况下,前人映月读书、映雪读书、然(同“燃”)荻读书、燃糠自照、囊萤照读、穿壁引光。在读书不怕疲劳方面,涌现了悬梁刺股、焚膏继晷的故事。唐人韩愈“未尝一日去书不观”的名言至今还在激励着我们读书。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当今社会上存在着读书边缘化的现象。他们被利己主义迷住心窍,热衷于“闷声发大财”。他们口袋里鼓鼓的,脑袋里瘪瘪的。他们大腹便便,却没有高尚的灵魂。他们财大气粗,可是他们一开口,别人就觉得浅薄。企业也应当有企业文化,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不会持久的。不要忘记,北齐颜子推的一句话:“积财千万,无过读书。”财有聚有失,可是肚子里的学问是别人永远抢不走的。你送给别人一个观点,自己仍然保留着这一观点。
还有些人喜欢读网,不喜欢读书。网是应该读的。不过,读网里的什么,倒是值得讲究的。贪玩丧志,网睹害人。而书籍是千锤百炼的。大家都知道出版界有校对这一行。有的书要校对十遍八遍,还难免出错。大百科全书要校对百遍才能保证在10万字里不出一个差错。这是一些网文所无法比拟的。文章里倘有不慎则误人子弟。现有的网络不会取代读书。要不,网络发达之国为什么每万人拥有的书店数会比我们多得多呢?
还有些官员只爱看红头文件,很少读书。实际上,在他们眼里是,“红头不如白头,白头不如(上司的)笔头,笔头还不如口头”,唯命是从。殊不知,好的红头、口头,既来自于实践,同时也是来自于书本。请看领导讲话中一个又一个出典就可以知道,娴熟运用的出典完全是从大量书籍中筛选出来的。
今天是读书日。读书日正在推动中国“书香社会”的建设。在“书”后面的这个“香”字是何等的动人啊!只有爱书的人才会“书中自有百花香”这种不同凡响的感觉。“书香社会”言简意赅。“书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后面再加个“社会”则是对中国古代、外国当代的突破。这里,从书籍的地位、作用和运用出发,对书香社会建设提几点建议:一、让写书的人真正解放思想。既要严格、严谨,又要敢想、敢写。二、出版界要坚持多出书,出好书。三、建议书店的布点尽快做到星罗棋布。公民自觉、自发的购书量有待大幅度增加,至少要与GDP增速同步。四、建议极大地提升图书馆的地位,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五、祈望中国的人均阅读量能够一往无前。阅读量要与国家地位相称。阅读量是衡量国民素质的指标。尤其希望公务员争做书香社会的带头人。
(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
阅读,让社会更文明
本报评论员
今天是首个江苏全民阅读日,也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以“阅读,让社会更文明”为主题的第十一届江苏读书节拉开了帷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2月视察江苏时向我们发出了“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动员令,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建设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要求我们明白“造烛求明,读书求理”的道理,强调领导干部要“多读书、读好书”。社会文明程度高,全民阅读是重要基础。国民阅读量逐年增加,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
阅读是个体行为,更是社会文明传承的纽带。阅读,可以引导人们获取知识、涵养精神、增长才干,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读书不仅决定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和文明程度。一个充满了书香的社会,将更加摇曳生姿、健康和谐,更加富有创造活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认真研究新时期人民群众阅读需求特点,努力把各项阅读活动融入群众生产生活,激发阅读热情,养成阅读习惯,形成人人愿意读书、主动读书的社会引导机制,让阅读成为江苏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特质,推动书香江苏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书香像阳光一样洒满江苏城乡的每一个角落。
近年来,我省全民阅读工作和书香江苏建设展现出创新突破、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促进全民阅读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标志着书香江苏建设进入依法推进的新阶段。首个江苏全民阅读日前后,全省各地将举办400多项阅读活动。我们希望这些活动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用阅读提升素养、激发创意,加强精神建设、推动人的现代化。我们希望所有江苏人,都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多读经典名著,加强深阅读、人文阅读,积极参与各项读书活动,分享读书心得,借鉴读书经验,提高阅读水平。我们更希望各级政府部门,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切实履职尽责,加快构建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推进全民阅读和书香江苏建设迈上新台阶,打造江苏样本,交出满意答卷,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作出新贡献。
本报讯 (记者 陈月飞) 第二期省管干部廉洁从政专题研究班22日在省委党校开班。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弘强作开班动员讲话。
弘强说,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守纪律讲规矩的政治自觉。领导干部走上犯罪道路,往往都是从“破纪”开始。严明的纪律对党员干部而言既是严格要求,更是关心爱护,是为干部成长系上“安全带”。党员干部要带头坚守廉政底线,既要干事创业,又要廉洁从政;既要当“能吏”,又要为“廉吏”。交友要有道,爱好要有度,管住自己管好家人,绝不触碰党纪党规划出的红线。
弘强指出,依规治党、从严治党关键在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带头做好表率,还要自觉担负直接主抓、全面落实的主体责任,教育引导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守纪律讲规矩,关键在于严格执行。从今年起,省纪委将强化问责追究,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发生顶风违纪问题的地方和单位,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严肃追究领导责任,真正让党的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
本次研讨培训为期3天,旨在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强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推动我省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省辖市、省级机关部门、省部属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103位市厅级实职领导干部参加了研究班。
(原标题:第二期省管干部廉洁从政研修班开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