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件组园本教研活动记录时间:2006年11月25日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张远宏、周静、曾雯、林欣欣、金佳主持人:金 佳(课件组组长)研讨方式:观摩研讨一、研讨主题: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数学活动中的应用二、研讨目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幼儿提供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优化教育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提出教研主题 主持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拓展幼儿的思维,促使幼儿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深化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2、和现实要求。首先,我们认识到幼儿学数学的目的是重视对学习数学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使幼儿能从问题出发,让幼儿联系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在操作中理解学习,在判断、决策、应用中学习,把科学知识技能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其次,我们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应遵循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幼儿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幼儿获得对数学理解。信息技术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转变了传统的信息单一的表现形式,化繁为简、形象生动。针对幼儿的认知特点,把教学中较复杂的内容,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3、。因此,我们认为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思考。 2、观摩中三班数学活动:感知椭圆形 执教:曾雯老师设计意图:多媒体教学活动是个较为新型的教学方式,能较好的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运用、动态、声音、动画等效果能增强幼儿学习的记忆力,特别在数学内容的选题上,利用多媒体进行几何图形与数字的认识教学都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在对这教学内容感知椭圆形的使用上,首次利用不同的多媒体器材进行适当的相互整合,互补之间的不足之处,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课件,使整个活动更加的丰富。活动目标:1、认识椭圆形,掌握名称,了解其特点。2、通过图形的画、剪、捏、组合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活动准备:1、
4、物质:每人圆形、椭圆形纸若干、圆形、椭圆形组合图一幅、制作课件幻灯片、数码相机、2、 知识经验:认识圆型、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基本特征活动过程:一、出示幻灯片1:圆形以移动的方式进入,组织幼儿说说圆形的特点,以及什么东西是圆形的?同时复习已学过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我以图形宝宝玩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后,组织幼儿讨论复习其他图形的基本特征。幼儿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巩固一下原本的知识。)二、出示幻灯片2:师请幼儿观察幻灯片的图形,说说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征?(我以图形宝宝迷路了,找不到其他同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设计椭圆形以左右摇晃的方式出现在屏幕上,幼儿大多
5、都能说出它的名称,但基本特征表示不够清楚) 师提问:哪个图形宝宝迷路了?它长什么样的? (这时让幼儿自由讲述椭圆形的特点,以及其他椭圆形的物体后,引出圆形和椭圆形较为相似的地方,继续点击该幻灯片后,以滚动的形式出现圆形) 师提问:谁找到了椭圆形宝宝?它们俩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我继续点击着椭圆形,使之左右摇摆,点击着圆形使之滚动,这时,让幼儿边观察图形的动态效果,边讲述着自己的发现,我用移动的方式又把圆形和椭圆形相互重叠,引导幼儿说说这两个图形的异同点,幼儿对椭圆形基本特点的理解能力更加清析了)三、出示幻灯片3:组织幼儿讨论,你认识什么物体也是椭圆形的吗?(利用网上资料以及各种图片素材
6、,收集各种较常见的椭圆形物体,让幼儿边说边显示出现该图片,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又再次被调动起来了)四、请幼儿说说,你能用椭圆形拼成什么图案吗?并出示幻灯片4:各种不同圆形和椭圆形拼成的图形。 (这时的图形组合幻灯令幼儿有蠢蠢欲试的欲望,为以下的分组活动奠定了基础)五、小组操作活动:1、 图形组合:提供不同大小、颜色的圆形、椭圆形、半圆形让幼儿自由组合成各种不同的物体形状。2、 画剪图形:提供椭圆形虚线纸,让幼儿沿着形状的外轮廓画,并剪下来。3、 捏形状:用橡皮泥捏出椭圆形。4、 图形排序:结合已学过的图形,进行按规律排序活动。(在分组活动时,重点利用画、捏、剪、组合等方式,对椭圆形的充分的感知认识
7、,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利用新认识的图形,再次加强排序活动的操作方式。)六、评价:请幼儿说说你刚才在哪组里进行活动,做了什么?是怎样做的?(利用幼儿操作后的作品以及在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结,首次利用数码机拍摄后的幼儿活动与作品成相进行评价,此刻更加调动幼儿间的相互评价),让幼儿通过画面再现的形式,回忆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成果,认识自己在本次活动中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3、执教老师进行活动自我反思。 曾雯老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全面推动了当前的素质教育。面对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培养与发展这一战略任务,充分发挥了电教媒体优势,在活动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发挥幼儿自主学习的
8、能力。 (1)在活动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及活动的趣味性。 趣味者,事物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也。如果在多媒体数学活动中很好地利用高科技的现代视听工具作用于人的器官,如:听、看、操作动画等,加强感官刺激,以增强表现对象的形象性,使幼儿在边学习边游戏时更有兴趣地接受新的知识。 其中,我以“图形宝宝”做游戏的形式吸引了幼儿的兴趣,课件里又以不同的动态效果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围绕着感知椭圆形这一重点开展着感知、观察、对比、操作等方式教学,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课件,使之更加的富有趣味性。 (2)收集幼儿活动的过程,使之更加主动的进行学习。 利用其他电教辅助材料,使活动过程或剪影再现在幼儿的
9、面前。这时,由于有了自己活动或作品的参与,幼儿对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和对活动的主动学习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如果能让幼儿在教师设计的课件上进行动手操作,自我主动学习,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但前提是幼儿要对电脑的基本使用方式有所认识,希望在大班能让幼儿运用电脑进行多媒体学习的方式,让师幼更好的进行互动,使幼儿更主动的进行学习操作活动。4、教师共同反思 周静:在此次认识椭圆形的活动中,曾雯老师运用了对比方式,把圆形、椭圆形制作成可动的性质,对比它们之间的不同特征,如:在平面上圆形可绕圈滚动,而椭圆形只能像不倒翁一样左右摇摆,这样,幼儿的理解能力增加了。而图形的重叠运用又是普通利用图片教学较难体现的,在课件
10、及动作设置的配合下,能使图形自动重叠,并用不同的色块来区分它们间的不同之处,幼儿在认识椭圆形的方面会更加直观。 林欣欣:在随机教育上教师用数码相机抓住了幼儿精彩瞬间,使一些不好保存的作品做了再次展现的机会。首次尝试利用投影仪的放大拉近功能,与数码相机里的相片放映相结合,在投影上展示、评价、小结了幼儿的操作情况及作品,与大家共同分享活动的过程、瞬间及成果,孩子们见到自己认真操作学习的模样在投影上的显现,都相当的兴奋,希望下次自己认真的身影也能在此展现,这样无形中为下次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验证方面,利用投影仪回顾幼儿的操作过程、操作后的作品,让所有幼儿进行评价时画面更加清晰了,幼儿的注意力也
11、更为集中了,投影为幼儿提供了相互集体欣赏、展示、评价的平台。5、主持人小结1、数学教学课件的选用、制作。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所选用制作的课件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知识难易程度,并必须立足于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2、新的感知手段,激发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让较为枯燥、死板的数学教学变得和音乐、游戏一样的有趣,好玩,正是多媒体教育手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所体现的魅力。3、借助图像、动态情境,加深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三、研讨小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当今幼儿教育的新课题。有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教育形式迈入了一个现代化的全新时期,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
12、变了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优化教育过程,提供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运用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也可被广泛地运用到语言、常识、音乐等活动中。 (一)诱发幼儿乐于探索数学的动机 每一个幼儿都是具有情感的“生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刻把教学植根于对幼儿深厚的“爱”之中。努力创设利于幼儿思维发展的学习情境,让幼儿置身在探索数学的乐园里。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幼儿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幼儿引入与所提问题的情境之中,触发幼儿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幼儿求知的兴趣,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启迪思维。
13、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计算机,为幼儿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配以悠扬悦耳的音乐,充分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中。(二)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幼儿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幼儿主动地进行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供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并不是要求幼儿完全到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幼儿学习数学的场所是课堂提供的实际情景或材料多数是相对真实或生活情景的一种模拟。 在常规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
14、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有利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促使幼儿理解数学、爱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使之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皆数学及数学对生活的重要影响,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三)作为幼儿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 多媒体计算机能有效地展示新知形成的过程,不仅能辅助教师的教,更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探索。(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注意的问题 (1)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2)要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3)不要忽略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势不可挡,只有我们迎浪而上,不断探索、努力研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教学的改革才能深入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综合素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