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说学案练习1积累知识导入,丰富语文素养 (1)、我们学过“说”这种古文体的课文吗? (2)、你知道哪些与马有关的成语、俗语、故事?、你会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吗? 温馨小提示:要在多读几遍文章的前提下和同学合作完成。 (1)、祗辱( )于奴隶人之手 (2)、骈( )死于槽枥( )之间 (3)、一食( )或尽粟( )一石( )(4)、食( )马者 (5)、不外见( ) (6)、其真无马邪( )3、你能比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吗? 朗读小建议:一篇文章要读出感情,需要注意:语句停顿适当, 语速疾缓的适中, 语调高低的讲究。(本文是些千里马悲惨遭遇的,所以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 4、互动合作,解释本文重
2、点词义,并区别一词多义现象。 动手能力大比拼: (1)、虽有千里之能( )故虽有名马( ) (2)、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策之不以其道 ( ) 执策而临之 ( ) (4)不以千里称也 ( ) 策之不以其道 ( ) (5)、安求其能千里也 ( ) 其真无马邪 ( ) 其真不知马也 ( ) ()、虽有千里之能( )执策而临之 ( )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 ()、才没不外见 (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 ()、其真无马邪 ( ) 、赏析段落,与作者产生共鸣。 试试小建议: 以 “这一段写了内容,我读到语句,与作者产生的共同情感”的格式来完成。 6、我探究,我收获。 温馨小提示: 本文论述了千里马悲惨的命运,刻画并讽刺了食马之人的无知与狂妄。可见作者用意并不在马的身上,而是寄托内心深刻的思想感情。 ()、千里马,食马之人,伯乐分别代指那些人? ()、这种把作者深刻思想感情寄托于具体形象事务身上的写法称之为:托物寓意“。本文是如何借助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可结合赏析段落内容回答) 7、我争论,我快乐。 对于作者在文章中一味强调人才被埋没,是因为世上缺少像伯乐这样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你有不同看法吗?请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