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蒙自市老寨苗族乡白牛厂小学 刘兴正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37、38页。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一块重要的基石。它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儿童认知规律,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求商,掌握了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后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自己探索、感悟、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运用分析、推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同时,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将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两段学习。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掌握了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且在第三册中已经熟练背诵了7、8的乘法口诀,本单元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只是数目大了些,因此,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为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做好认知上的准备。
四、设计理念
首先,教师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直观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然后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概念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初步抽象的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体会身边的许多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的使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自主探索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第三,加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练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中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求商的练习,将计算和活动、游戏、竞赛结合在一起,将枯燥的计算变得活泼有趣,从而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能够快速、准确地利用7、8的乘法口诀来求商。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类推能力,让学生体验思考的快乐。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应用乘法口诀求商。难点:正确、迅速地口算表内除法。
七、教学准备
主题挂图、口算卡片、实物投影、学习任务卡
八、教学流程
出示课堂目标:(让学生领读)
1、经历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明白本堂课要完成和达到的目标)
(一)巩固旧知,复旧引新。
1、让学生背诵7、8的乘法口诀。
(学习要求:和同桌一问一答)
2、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口算。
7×8=? 8×7=? 7×9=?
9×7=? 8×9=? 9×8=?
3、 投影出示,让学生练习。
7×□=56 8×□=24 □×9=63
□×9=72 8×□=72 □×7=63
(学生口答,填空)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背诵7、8的乘法口诀,以及出示卡片和出示投影做练习,让学生熟悉7、8的乘法口诀,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任务一:学习例题1(要求:独自完成 --------如有困难可请对子、小组或老师帮忙)小组代表汇报
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出示教材第49页主题图,引导学生活动:
(1)整体观察整幅图,说说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2)分三个画面依次观察、思考,图中给出了哪些信息?
(3)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指导)
学生:观察图画,教师指导活动:
(1)小朋友在装扮节日的彩旗、五角星和彩球。
(2)小组讨论,交流图中所给的信息。
(3)根据所给信息,学生提出问题:
生1:平均每行挂几面?
生2:每个小组分几颗星?
生3:摆了几行彩球?
2、利用主题图提供的第一组信息,引出除数是8的除法。让学生列出算式。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相机板书:56÷8=
3、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用口诀计算56÷8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求商方法。)
5、变换条件,将“挂成8行”改成“挂成7行”,让学生列出算式,引出除数是7的除法。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56÷7)
6、 用主题图提供的地2、3组信息,让学生自主计算除数是7、9的算式。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7、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8、多媒体投影出示小猪吹泡泡的图(练习十一第4题),利用童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指名说,学生轮流回答,并说出所用口诀。)
小结:在表内除法(二)中,先看的是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也就是想乘。“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三) 巩固练习
1、任务二 完成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和学习搭档交流并总结
(小结:看来同一句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口算出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口诀的作用可真大啊!)
2、任务三 运用口诀,巩固练习
(1)做一做。(标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2)填一填
3、拓展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由具体情境引出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通过主题图的引入,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8的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能熟练地口算7、8的除法。
(六)板书设计如下: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
56÷8=7
想口诀:(七)八五十六
挂成7行,平均每行几面?
56÷7=□
想口诀:__________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来教学的,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
第一,创设具体情景,学生提出问题。上课开始,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情境教学资源,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中情景,引出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第二,解决实际问题,应用于生活。本节课以生动活泼的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如:练习十一第7、9、11三题,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这几个题认识到求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