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上册物理《运动和力》速度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727373 上传时间:2025-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物理《运动和力》速度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运动和力》速度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的描述、速度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 整理 一、本节学习指导 在本节中我们要对参照物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我们要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再者对于速度的概念和运算公式要掌握好,希望同学们做适当练习来巩固本节知识。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运动情况的方法: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注意: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没有参照物;参照物可以选取任何物体,但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为了方便,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切物体时刻都在运动,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日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况也会不同。常说的静止或不动的物体相对于地面来说是静止的,运动方向、运动快慢相同两个物体,它们彼此也是相对静止的。 4、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长短。 (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长短。 (3)比较速度的大小。 5、速度(V)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叫速度。 (3)公式: V= 变形得t = S= vt v代表速度,单位:米/秒; S代表路程,单位:米;t代表时间,单位:秒。 公式意义:当s不变时,v与t成反比;当t不变时,v与s成正比;当v不变时,s与t成正比; 注意:在运算中,单位一定要统一,物理量一一对应。什么角物理量一一对应呢,比如在V=这个公式中,如果S取米作为单位,那么时间t就要取秒作为单位,计算出来的V就是m/s;如果S取千米作为单位,那么时间t就应该取小时作为单位,计算出来的V就是km/h。 (4)单位:主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时(km/h)进率换算:1 m/s=3.6 km/h 注:这里存在单位换算,部分同学不是太会,不管什么单位,换算的口诀:大化小乘才好,小化大除一下。大化小乘以进率,小化大除进率。比如20m/s=(     )km/h, 6、运动的种类 (1)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其快慢用速度表示,其特点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不变。 (2)变速运动: 物体快慢发生改变的运动.其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V平均= 注:因为变速运动中速度时刻在变,所以平均速度不能表示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速度,它只能表示运动物体平均的快慢程度,因此在描述平均速度时,一定要说清是某段路程或是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三、经验之谈: 速度公式V=如果用数学函数的观点来看的话是很好理解的。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告诉大家,在物理的计算中,单位有时显得特别复杂,此时我们只需要带一个总的计算结果单位即可,比如上面的式子中,分子式km,分母是h,有时如果单位比较多的话就容易混淆,此时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最终单位是km/h,那么我们在计算中就直接在算式后面写一个大单位km/h。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 整理 加速度学习网 我的学习也要加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