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现代果园最佳起垅方式
在平川果园和山地水平梯田果园为接水方便,大都在树行间起垅(也有的在株间),浇水时多为大水漫灌,施肥时遍地施用。这种做法存在许多弊端,不但浪费水资源及肥料,而且还造成土壤严重板结,经过多年的观察实践,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贫肥区与富肥区的起垅方法,供大家参考。
新栽小树时,先从树的两边25厘米处各起一垅,共两个垅,浇水时非常迅速方便,第二年还用这个垅,施肥可在垅内边工作,第三年后可把两边的垅合起来在株间为一大垅,高与地面40厘米左右,每边的斜坡可伸至每行中间,形成两行树中间低、两边高的凹形,这样就形成一个3米株行距、中间1.5~1.8米一个永久耕作区,施生态肥、种油菜、浇水等都在这里进行。此段从地面到空中又无枝条挡光,光照十分充足,人工和机械操作十分方便,这个区域就叫富肥区。两边斜坡至果树间为一较坚硬的区域,主要功能为斜坡流水,人工整树、疏花疏果、采果或套袋等,这个区不存水,不施肥,称为贫肥区。
这种地下分区的好处很多:1、树根经常无水,可保持常年干燥,树干腐烂病、颈腐病大为减少。由于地下工作不在这个区域进行,主根的损伤基本没有。2、节水保墒,减少地表蒸发面。由于地表有40~50%的硬坡面,下雨时硬坡面上的水都流向50%左右的耕作区,可使耕作区的雨水下渗深度增加了一倍,不但硬破面减少近50%的表面蒸发,而且耕作区的下渗深度也使太阳蒸发更加不易。3、彻底解决大水漫灌的浪费水源问题,节约水源几乎50%,而且保墒时间可增加20~30%,如果用100%的漫灌水来灌50%左右手的富肥区,保墒时间可提高1.5倍。4、株间不易生草,可减少大量除草工作。由于株间两边有1.2~1.5米的不耕作区,既不施肥又不浇水的贫肥区,地下草生长困难,可减少人工除草,但在使用此法的前两年,要注意人工除草。
这种果园地下的分区工作刚开始仅仅几年,还需要大家多总结,多实践,把此项工作做好,为果农们造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