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1. 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2.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3.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4. 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初步理解化合反应,了解氧化反应。
二. 重点、难点
重点:1.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描述。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这几个概念的辨析。
难点:1. 物质的性质、变化、化学反应现象的准确描述。2.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例题评析】
[例1] 分析以下几种情况,回答:① 是否会造成污染,若会造成污染,请说明原因。 ② 探究消除或减少污染的方法;若不会造成污染,请说明原因。
(1)使用一次性发泡餐具 ① ;②
(2)节日燃放烟花爆竹 ① ;②
(3)使用含磷洗衣粉 ① ;②
(4)湖泊河流内放养田螺 ① ;②
(5)焚烧垃圾 ① ;②
评析:(1)① 会。一是对人体产生危害,当一次性发泡餐具所盛食物达65℃时,其所含的双酚类有毒物质就会析出,进入食物,进入人体后,严重时导致生殖机能失常,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二是对环境产生污染。② 禁止使用一次性发泡餐具,2003年1月1日是国家经贸委关于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6号令生效的日子。
(2)① 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和烟尘。② 在城市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3)① 会。洗衣水流入江河湖泊,使水藻类水生植物生长茂盛,水体受到污染。② 使用无磷或含磷低的洗涤剂。
(4)① 不会。② 田螺会吸收水中的氮、磷等成分,防止水质富营养化。
(5)① 会。因为焚烧垃圾时,产生二恶因等有毒气体。② 将垃圾分类处理。
[例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是氧化铝。
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评析:注意观察四种物质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就可以准确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呈红热现象;而在氧气中燃烧才能够发出白光;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铝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被点燃时才能够燃烧,叙述正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是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而不是雾,因为雾是液体的小液滴。答案:C
[例3] 下列叙述属于描述镁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镁是银白色的金属 B. 把镁带折成两段
C.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 镁带能够在空气中燃烧
E.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并生成白色固体
评析:初学者对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这两个概念的辨析感到困难。对化学性质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化学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不管发不发生化学变化都是存在的;二是化学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不通过化学变化,虽然存在,但不表现出来。在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时一般用到“能够”、“会”、“可以”等词语,D描述的是镁的化学性质。而化学变化是物质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变化,C描述的是化学变化。A描述的是物理性质,B描述的是物理变化,E描述的是化学反应的现象。答案:D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每道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1. 下列说法对空气描述正确的是( )
A. 空气的成分是固定的
B. 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两种气体组成的
C.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 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2. 若设法使1L空气中的氧气全部除去,则余下气体的体积跟以下哪个数值最接近( )
A. 0.2L B. 0.21L C. 0.78L D. 0.79L
3. 实验证实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瑞典的舍勒 B. 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C. 法国的拉瓦西 D. 英国的汤姆生
4. 下列不污染空气的气体是( )
A. 二氧化硫 B. 氮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氮
5. 下列变化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挥发 B. 冰融成水 C. 铁铸成锅 D. 蜡烛燃烧
6. 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易溶于水 B. 在-183℃变为淡蓝色液体
C. 在-218℃时变为白色固体 D. 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7. 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
A. 硫 B. 铝箔 C. 木炭 D. 红磷
8.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 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C. 水氢气+氧气 D.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9. 下列物质分别与氧气作用,生成物为固体的是( )
A. 木炭 B. 硫磺 C. 铝箔 D. 蜡烛
10. 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通电时会发出有色的光 B.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 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D. 都是没有任何用途的气体
11. 下列变化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B.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C. 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D. 双氧水水+氧气
12.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 空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氮气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缓慢氧化一定导致自燃
B. 把糖放到水中成为糖水是化合反应
C. 氧化反应不都有热量放出
D. 只要达到一定温度,任何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
14. 木炭、蜡烛分别在盛有氧气的瓶中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燃烧时都发光并放出热量
B. 燃烧后,分别往两个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都变浑浊
C. 燃烧后瓶壁都有水雾出现
D. 都是跟氧发生氧化反应
15. 有三个集气瓶,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氧气,欲鉴别它们较好的方法是( )
A. 用带火星的木条 B. 用燃着的木条
C. 倒入澄清石灰水 D. 用燃着的硫粉
16.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氧气 B. 液态二氧化碳 C. 糖水 D. 冰和水混合物
17. 不属于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A. 放出大量的热 B. 发出耀眼的白光
C. 有黑色残渣生成 D. 剧烈燃烧
18.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 发光、发热 B. 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C. 有颜色变化 D. 有新物质生成
19. 下列叙述属于描述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不易溶于水 B. 氧气能支持燃烧
C. 氧气可燃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0. 密闭容器装有空气,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它气体,选择燃烧下列物质中的( )
A. 红磷 B. 硫粉 C. 铝箔 D. 木炭
二. 填空题
21. 如果把自然界的水里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所占的体积大于21%,而氮气则小于78%,说明氮气和氧气二者相比较, 气比 气更难溶解于水。
2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气。在通常状况下,它是 色 味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制 和 的重要原料。
23. 做铝箔在氧气里燃烧实验时,盛放氧气的集气瓶里预先放入 或 ,原因是
。
24. 、 、 、 、 等气体总称为稀有气体。它一般 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人们利用这种性质,在一些工业生产中,常把它们用作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 。
25. 在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写序号)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既是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有 。
A. 铜+氧气氧化铜 B. 镁+氧气氧化镁
C. 水氢气+氧气 D. 氧气+氢气水
E. 氨气+氧气一氧化氮+水 F. 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三. 连线题
26. 将下列物质和它的性质、用途用线连结起来
氧气 通电发出有色光 抢救危急病人
氮气 能供给呼吸 制作霓虹灯
稀有气体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来灭火
二氧化碳 不能支持燃烧 做保护气
四. 实验题
27. 下图是验证空气组成的实验的示意图。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以水面为基准线,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五等分。在燃烧匙内盛入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试回答:
(1)实验现象 ① ②
(2)结论:
(3)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若实验结束,钟罩中水位上升不到预期位置,则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哪些?
五. 简答题
28. 下图表示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若A表示化合反应,写出两道化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2)
则B表示 反应,写出两道属于这类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2)
C表示的是 ,写出两道属于这类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2)
【试题答案】
一. 1. D 2. D 3. C 4. B 5. D 6. D 7. A 8. B
9. C 10. D 11. C 12. B 13. C 14. C 15. A 16. C
17. C 18. D 19. B 20. A
二. 21. 氮;氧 22. 氮;无;无;硝酸;炸药
23. 少量水;铺上薄薄一层细沙,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24. 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不与;保护气;有色的光
25. ABDF;ABDEF;ABDF;E
三. 26.
氧气 通电发出有色光 抢救危害病人
氮气 能供给呼吸 制作霓虹灯
稀有气体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来灭火
二氧化碳 不能支持燃烧 做保护气
四. 27.
(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红磷熄灭并冷却后钟罩内水平面上升到刻度1位置。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总体积的1/5。
(3)略
五. 28. B表示氧化反应,C表示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文字表达式略。
年级
初三
学科
化学
版本
人教实验版
期数
002
内容标题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分类索引号
G.901
分类索引描述
学习资料
主题词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栏目名称
同步课堂
编稿老师
华敏
审稿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