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南外仙林分校生物学案集 编者:徐广宇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填空卷)
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
一、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① :观察
② :转换镜头
③ :观察
④ :调节光线强弱
⑤ :反射光线
⑥ :支持
⑦ :一般调节
⑧ :精细调节
⑨ :连接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
2.显微镜结构中,能够使镜筒升降幅度较大的是 。
3.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和 。当需要较强光线时,应选用 。
4.视野中的物像与标本中物体是 关系。如物像是p,实际物体是d。移动玻片时,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的物像移动方向 。
5.观察标本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白亮的视野后,将标本放到载物台通光孔中央,向上或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再转动 ,将物像调清晰。
二、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
1.植物材料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① 在擦拭干净的载波片中央滴一滴 ;
② 用镊子夹取生物材料,将其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展平;
③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 载波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2.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①在清洁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②用牙签一端轻刮口腔内壁,获取口腔上皮细胞,并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一下;
③盖上盖玻片,用稀碘液染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3.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
三、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的方法
①选择目镜和物镜;
②将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
③移动载玻片,使观察对象位于通光孔中央;
④调节粗准焦螺旋,将低倍镜与载玻片靠近;
⑤通过目镜观察,再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⑥细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四、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基本原则( 原则、 原则)。
1.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 、 、 、交流和合作。
2. 设计实验时,应设置 ,通过对实验组与 结果的对比,才能得出具有科学价值的、令人信服的结论。
3. 在设计实验时,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除了研究的实验因素之外,其他实验条件应 。
第2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含有 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与光合作用有关;
:与呼吸作用有关;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含有 ,与细胞 和失水等有关。
二、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与呼吸作用有关。
1.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 、 和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 、 。
2.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和 。
三、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基本组织
1. 形态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这样的细胞群叫做 。
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 、 和 。
人体的基本组织: 、 、 和 。
四、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 → → 。
1.绿色开花植物由 、 、 、 、 和 六个器官组成。前三个是营养器官,后三个是生殖器官。
五、人体的结构层次: → → → → 。
1.胃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它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如 、 和 等。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植物种子的结构:
:保护作用
种子 :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
:发育成
:发育成
:消失,为种子的萌发
玉米、小麦、水稻等植物的种子,除了种皮和胚外,还有贮藏营养的 。
例:右图是大豆种子的结构图。它的主要结构是: 和 。种子的 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是由[ ] 、[ ] 、[ ] 、和[ ] 四部分组成。大豆种子的营养主要贮藏在[ ]
里。但是玉米、小麦种子的营养贮藏在 中。
二、植物种子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
自身条件:具有 、 。
外界条件: 、 和 。
三、植物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 :保护作用;
② :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是根生长的关键部位;
③ :细胞伸长,使根尖长度增加;
④ :表皮细胞形成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四、植物茎的疏导功能
1.芽包括 和 ,枝芽由 (发育成叶)、芽轴和 (发育成新芽)等部分组成。
2.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一般由 (包含 部)、 、 和
四个部分构成。
保护组织
树皮
茎 韧皮部——内含 ——输送 (从 向 )
形成层——细胞具有 能力,向外形成 ,向内形成 。使茎长 。
木质部——内含 ——输送 和 (从 向 )
髓—— 功能
五、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花柄
花托
花的基本结构 花萼 (内生有花粉)
花瓣
花蕊 (支持花药)
注: 和 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有关。
六、果实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花的结构和果实的对应关系:
花的结构 果实的结构
子房 果实
七、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1.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是叶的主要部分,一般包括 、 和 三个部分。
—— 组织——表皮上成对存在的肾形细胞,叫做 细胞。它们之间的空隙,叫做 。
叶片 —— 组织——分为 层和 层
—— 组织——具有疏导 、 和 的功能
叶肉
位置
细胞形状
细胞排列方式
含叶绿体的量
栅栏组织
靠近
,状似栅栏
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与
之间
,状似海绵
2.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其中的 ,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叶绿素只有在 下才能形成。叶片的 细胞和 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八、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定义: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变成贮存能量的 ,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 +
原料 条件 产物
九、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定义:细胞利用 ,将 分解成 和 ,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
+ + +
呼吸作用的意义: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对比
区别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①部位
场所: ;(器官: )
细胞
②与光的关系
在 下才能进行
都能进行
③气体变化
吸收 放出
吸入 呼出
④物质变化
将 和 转化成 和
将 和 转化成 和
能量量变化
将 能转变为 储存在有机物中
将贮藏在 中的能量 出来
⑥反应式
联系
呼吸作用所分解的 ,正是光合作用的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正是
呼吸作用 出来的能量。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一)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到 0.5%~0.6% 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会显著增强,产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称为 法,二氧化碳又被称为“ ”。
(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 和 ,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加。
在贮藏农作物产品时,常采用 、 含量的方法,延长种子、果实和蔬菜的贮藏时间。
3.请回答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问题:
(1)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这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的 。
(2)在做有关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探究实验时,可将产生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呼吸作用能产生 。
4.人们通过调节温室中的 、_ 、湿度和 的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方法有多种,如增施 ,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 ,或直接施放贮藏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等。
十一、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人和动物的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来自 。目前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的前三位是: 、 和 。
2.概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 循环和 循环中的作用。
3.蒸腾作用对植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是植物吸收 。
(2)能降低 ,避免被阳光灼伤。
(3)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 。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