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历史复习大纲答题要点:选择题:1.审题:抓住关键词:时间,空间(地点),国家,是否(选择对的还是错的) 2选项:对于把握不住的题目,观察选项,选项本身有误的马上排除,如:“文革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一定会经历曲折”这种“一定,绝对,必须”的词语做题要慎重,大多数情况下是错的,但不能一概而论;选项与题干表达的意思无关,需要排除。看题干什么,选什么;有的选项是对题干问题的说明,并没有解答问题,不要被迷惑。如:原因解释的是为什么;意义,结果,作用,答的是影响。实质,本质,最主要的等选项是和经济实力有关,如香港,澳门回归是国力增强,其次是制度,如洋务运动破产,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找原因,从自身找,甲午战败
2、,是清政府腐败无能。拿不住的题目,相信自己第一选择,没有把握下不要轻易该答案。 3材料题:第一问答案从材料里找,用自己话加以说明。如09年33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1分) 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五四运动不仅是一次爱国政治运动,还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一:当巴黎和会的消息终于传来的时候,我们都大为震惊。我们立刻醒觉到外国列强仍然是自私、崇尚军国主义,而且全都是大骗子我们对政府无计可施眼看着国民及可怜的无知群众,我们认为我们必须起来斗争!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学生的文章 材料二:(五四运动后)伴随着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各式各样的“主义”(包括机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改良主
3、义等)蜂拥而来,各种研究新思潮的团体、介绍新思潮的刊物纷纷出现,各种改造社会的新方案、新主张不断提出。 王文泉、刘天路主编的中国近代史(1)据材料一,找出五四运动期间青年学生对当时的局势有哪些认识。(4分) (2)五四运动中,哪个阶级担当了主力角色?(1分)结合材料二并用史实说明,五四运动后思想解放对这个阶级的发展起到的作用。(2分) (3)五四运动前后,推动思想解放的原因,除了上述材料和问题涉及的,你认为还有哪些?(4分) 第一问三层含义:一认清列强本质,你答列强是军国主义,具有欺骗性也对;二:政府无能;三:起来斗争。第二问:翻开课文,照搬可以;第三问:看看五四运动的前一课和后一课内容,一般
4、把课本标题写上就ok了,有实力用自己话总结。对于开放性试题,一定要答出历史学科的专业术语,不要写大白话,如很好,很强大等。不会写,照搬课文,开卷考试很多同学认为简单,其实不然,一题量大,二答案并不是课文原话;所以要读课文,熟悉教材,切忌死记硬背,考试考的是能力,题目以基础为准,不要抛弃课本(以上这句话使用于中考所有科目,重视课本),关于教材的地图,人物画像等也要留意。例顺应潮流】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国际背景、国内条件分别有哪些? 国际: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这是必考的。国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考试把四项答出)标准答案:顺应潮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5、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科技、国防实力不断增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或坚持推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注意事项:一:姓名,准考证一定要写,要涂,每年都有傻瓜因此痛失读书机会。二:不要写错别字,尤其文科试卷,严格来讲,要扣分,把握不住的字用意思相近的代替,尤其王玉珊,多读课文,注意字体,尤士博喜欢甩词,但要正确啊,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作文“头把交椅”写成“头把交易”。老大做的是椅子啊。三:卷面要整洁,不
6、要挑战阅卷人的心理素质,不要用改正液之类的,写错划掉,在旁边重写,翟亮这可是你的大忌啊,一定要保持卷面整洁。 在书本封页写下书本的大纲,后面写上在课文多少页,便于翻书。文综试题不难,只要你熟悉课本,110分以上没问题,满分可能大大的,和其它科目成绩好坏无关 提纲第一部分:中国史:列强侵华及不平等条约: 重点南京条约184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以下简写半殖半封) 中英鸦片战争1840中国近代史开端 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要打开中国大门; (页数: ) 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 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 英法火烧圆明园 俄国侵占中国东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页数: )马关条约
7、1895-半殖半封程度加深 列强对华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在中国投资办厂) 甲午(1894年)中日战争 背景:日本:明治维新成为强国(页数: )辛丑条约 1901辛丑年 -完全(彻底,全面)沦为半殖半封 八国联军侵华(页数: ) 农民阶级抗争: 太平天国:洪秀全 金田起义 天朝田亩制度 抗击洋枪队(页数: ) 义和团:-山东 “扶清灭洋”-八国联军侵华 民族英雄: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39 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左宗棠-收复新疆 新疆“左公柳” 邓世昌-甲午海战 黄海战役近代化起步(向西方学习)-重点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 李鸿章 学习西方技术内容: 影响: 失败原因: (页数: )百日维新(
8、戊戌变法) 康有为 梁启超 学习西方制度英、日内容 影响 (页数: )辛亥革命-推翻两千过年封建帝制 学习西方制度美法 孙中山 同盟会 三民主义 (页数: )新文化运动(1915-1919)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学习西方文化(页数: )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1919五四运动反帝反封(页数: )共产党一大: 1921、7 建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页数: )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1927)(页数: )成就:黄埔军校 周恩来任政治处主任 北伐-叶挺 1927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共产党活动:重点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八七会议-反右(陈独秀) 井
9、冈山会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 长征:(1934、101936、10)瑞金(江西)-会宁(甘肃)(页数: )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1945)抗日战争 1931 九一八 沈阳1936 12、12 西安事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页数: )1937 七七事变-日军全面侵华 抗战爆发日军暴行:南京大屠杀 七三一部队细菌 三光政策抗战:正面战场 国民党 台儿庄战役(胜利) 李宗仁 共产党 百团大战(胜利) 彭德怀中共七大(1945春 延安)确立毛泽东思想 背景: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内容: (页数: )抗战胜利:1945、8、15 意义 (页数: ) 内战(解放战争
10、) 19461949重庆谈判1945、8 双十协定 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主力(淮海战役华北地区,考察重点)渡江战役(1949、4、21)-占领总统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 巩固政权(1949-1952)共同纲领 开国大典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意义(页数: )和平解放西藏(1951)抗美援朝(1950、101953)黄继光 邱少云 意义(页数: )土地改革:1950土改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向社会主义过渡(1953-1956) 重点 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一五计划(1953-1957)-向工业化强国迈进成就:武汉长江大桥 长春一汽1954 宪法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11、19561966)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根源 左倾 优秀人物:王进喜-铁人 焦裕禄 雷锋 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十年文革(1966-1976) 周恩来 邓小平的努力改革开放(1978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农村: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 意义城市:开放 经济特区(4个) 国企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实质: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法制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邓小平理论-1997 十五大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国两制 第三次国共合作 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1
12、95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周恩来 “求同存异”1971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1971 尼克松访华 1972 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 建交2001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近代社会生活:张謇-实业救国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申报、商务印书馆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詹天佑 京张铁路 洋务运动留学生、侯德榜化学家 制碱魏源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天演论优胜劣汰科举制度的废除 京师大学堂(百日维新的产物 北大前身)鲁迅狂人日记、徐悲鸿画马、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1964-原子弹 1967 氢弹 19
13、70 东方红卫星“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袁隆平审清题意,把握内容,查找课文。世界史文艺复兴(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意大利 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为诗人,新世纪第一位诗人 代表 :神曲 美术三杰之一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 页数新航路开辟 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加强世界联系 页数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革命 -重点国家 人物 文件 政体 意义英(世界近代史开端 正:克伦威尔 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反:查理一世法 正:罗伯斯庇尔 人权宣言 共和制 反:路易十六美 华盛顿 独立宣言美国诞生 共和制工业革命(科技革命)-蒸汽时代 重点开始标志: 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动力:蒸汽 瓦特改
14、良蒸汽机 火车史蒂芬孙 汽船(1804)美 富尔顿 殖民统治“三角贸易” 印度英国最大殖民地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重点 (1)美国 :林肯 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3)日本:明治维新 内容,作用。同时期中国洋务运动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宪章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马克思、恩格斯 1848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3)巴黎公社-无产阶级第一次伟大尝试(失败)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时代(2)本茨-内燃机 汽车 莱特兄弟-飞机(3)爱迪生电器一战-(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
15、平衡)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3)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科学与思想文化(1)牛顿-运动三大定律、达尔文-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相对论(2)伏尔泰 法国启蒙运动领袖(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3)莎士比亚英 作品: 托尔斯泰-俄国 作品:(4)向日葵梵高(5)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世界现代史-开端 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重点 (1)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意义。(2)列宁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
16、方世界重点(1)凡尔赛和约对德、 九国公约(与中国有关)(2)19291933年经济危机 应对措施:美 罗斯福新政 内容 影响(页数) 德日 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战后雅尔塔体系美苏争霸(1)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英法)顶峰。(2)爆发: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苏德战争爆发 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攻克柏林战役-德国投降(3)联合国家宣言194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 美国 日本(2) 欧洲联盟 1967欧共体 1993 欧盟 2002 发行欧元。战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1989)亚
17、非拉国家印度 纳米比亚独立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中东战争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重点(1)冷战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结束-苏联解体(2)世界经济全球化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3)世界政治多极化科学技术和文化(1)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等技术。(2)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毕加索化学:名师解析2010年中考必考的四方面化学实验知识来源:考 一、重视探究题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探究。 常见物质的探究。实际上是下列常见离子的探究:CO32-、SO42-、Cl-、NH4+、Cu2+、Fe3+、Mg2+、Ag+、Ba+、Ca2+等。需要熟记探究这些离子所需的试剂及看到的现象。黑色粉末的探究。 物质是否为
18、催化剂的探究。如Fe2O3是否可以做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 离子作用的探究。如明矾起净水作用,是明矾中哪种离子起作用。 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溶液相互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问题。 二、每年必考的实验知识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的选取及连接问题。 学生应熟悉实验室制H2、CO2、O2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气体中所含物质H2O的证明、除杂方法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原理也要熟知。 三、计算题要巩固典型题型如化学反应方程式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题,铁矿石炼铁型计算题,解决生活实际的方程式计算题,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计算题,图表型、图像型
19、分析计算题。 四、关注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及社会热点如水及其污染和防治,化学与环境污染,药品与健康及今年的限塑令、节能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应该清楚地了解。雪灾、地震、奥运会、洪水等是今年的热点,包括地震中水的处理方法、消毒剂的选用、南方雪灾中融雪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奥运会火炬材料、燃料的性能等 物理:一、物理定律、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阿基米德原理 3、光的发射定律 4、欧姆定律 5、焦耳定律 6、能量守恒定律二、物理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光的折射规律 3、凸透镜成像规律 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 5、力和运动的关系 6、液体压强特点7、物体浮沉条件 8、杠杆平衡条
20、件 9、分子动理论 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 11、安培定则 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三、应记住的常量: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体温计的量程:3542 分度值为0.1 水的比热:C水=4.2103J/(kg.)2、速度:1m/s=3.6km/h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V固V液V气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3、密度:水=人=103kg/m3 水冰 铜铁铝 1g/cm3=103
21、kg/m3 1L=1dm3 1mL=1cm3 g=9.8N/kg4、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5、元电荷的电量:1e=1.610-19C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1度=1Kw.h=3.6106 J四、物理中的不变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
22、出热量的多少无关。4、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它由电阻自身情况(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而跟所加的电压的大小,通过电流的大小无关。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跟路程的多少,时间长短无关。五、生活中的物理模型:1、连通器:如水壶、水位计、船闸等。2、杠杆:如撬棒、天平、杆秤、独轮车、铡刀等。3、轮轴:如板手、螺丝刀、自行车的车把等。六、物理公式序号 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注1 速度 = S / t 1m / s = 3.6 Km / h 声速340m / s 光速3108 m /s2 温度 t : 摄氏度(0c)3 密度 =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4
23、 合力 F = F1 - F2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5 压强 p = F / S=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p =g h适用于固体中的柱体p =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6 浮力 F浮 = F上 - F下F浮 = G F漂浮、悬浮:F浮 = GF浮 = G排 =液g V排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计算浮力的步骤:(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
24、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F浮G(液物)上浮至漂浮 F浮 =G(液 =物)悬浮F浮 G(液 物)下沉7 杠杆平衡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8 滑轮组 F = G / nF =(G动 + G物)/ nS = nh (F = nG) 理想滑轮组忽略轮轴间的摩擦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9 斜面公式 F L = G h 适用于光滑斜面10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11 功率 P = W / t = F 1KW = 103 W,1MW = 103KW12 有用功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W额
25、=W总13 额外功 W额 = W总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14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15 机械效率 = W有用 / W总=G /(n F)= G物 /(G物 + G动) 定义式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16 热量 Q=Cmt Q=qm 17 欧姆定律 I=U/R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18 焦耳定律 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的电热计算19电功定义式W=UIt=Pt(普适)导出式W=I2Rt;(串)W=(U2/R)t;(并) (1)使用公式时,各物理量通常都采用国际单位。(2)对于物理量的定义式还需其物理意义。(3)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
26、(4)会灵活对基本公式进行变形20 电功率 定义式P=W/ t=UI (普适)导出式P=I2R;(串) P=U2/R;(并) 21 串联电路 I=I1=I2 U=U1+U2 R=R1+R2 22 并联电路 I=I1+I2 U=U1=U21/R=1/R1+1/R2 R=R1R2 /(R1+R2)七、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1、控制变量法:该方法是研究某一物理量(或某一物理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控制其他各项因素都不变,只改变某一因素,从而得到这一因素是怎样影响这一物理量的。这是物理学中最重要,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用这种方法的有:(1)影响蒸发快
27、慢的因素;(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3)影响滑动摩擦力打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7)影响动能 势能大小的因素;(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16)通电导体的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2、类比法:把某些抽象,不好理解的感念类比为形象容易理解的概念,如:把
28、电流类比为水流,电压类为水压;声波类比为水波;3、转换法: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间接研究它叫转换法,如:研究电流的大小转换为研究它所表现出来的热效应的大小;研究分子的运动转换为研究扩散现象;眼看不见的磁场转换为它所产生的力的作用来认识它。4、等效法: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间接研究它叫转换法,如:研究电流的大小转换为研究它所表现出来的热效应的大小;研究分子的运动转换为研究扩散现象;眼看不见的磁场转换为它所产生的力的作用来认识它。如用可以总电阻代替各个分电阻(根据对电流的阻碍效果相同)、用合力代替各个分力(根据力的作用
29、效果相同)5、建模法:用实际不存在的形象描述客观存在的物质叫假想模型法,如:用光线来描述光的穿传播规律;用假想液片法来推导液体压公式: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分布特点等。6、比较法:如对串、并联电路特点的比较、对电动机和发电机进行比较等。7、理想实验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尽心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进一步推理的科学方法,如: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而推理出来的定律;人民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贺也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得出的结论。如牛顿第一定律。8、分类法:如物体可分为固、液、气;触电的形式可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等。 9、图像法:如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图像;运动物体的
30、路程和时间图像。10、逆向思维法: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场之后,法拉第思考既然能“电生磁”,那么,反过来能不能:“磁声电”?这是一种逆向思维法。八、物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九、问答题1、 跳远运动员都是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这是为什么? 答:利用惯性,跳起后身体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大跳远的距离,所以运动员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2、 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为什么? 答: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是为了使它们的齿或刀锋利而减小受力面积,使用时用同样的力可增大压强。 3、 把塑料衣钩紧
31、贴在光滑的墙壁面上就能用它来挂衣服或书包。这是什么道理? 答:塑料挂衣钩紧贴墙面时,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壁上。挂衣服或书包后,吸盘与墙壁产生的摩擦力以平衡衣服或书包的重力,所以能挂住衣服或书包。4、 钢笔吸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几下,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 是什么原因? 答:按下弹簧片时,橡皮内的一部分空气被挤出,放手后因橡皮管要恢复原状使管内空气压强低于管外大气压强,墨水被管外大气压强压进水管内。 5、 用高压锅煮饭菜比用普通锅煮饭菜熟得快,为什么? 答;因为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煮饭菜时高压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所以水沸腾时高压锅
32、内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温度越高,饭菜越快熟。 6、 你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会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就会感到凉,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从身体吸收了热量,使皮肤的温度降低感到凉。 7、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为什么? 答:因为钨丝受热产生升华现象,然后钨的气体又在灯泡壁上凝华的缘故,所以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8、 冬天,人在感觉手冷的时候,可以用搓手的办法使手变热,也可以把手插进裤袋里使手变热,这两种办法各是通过什么方式使手得到热量的? 答:搓手通过做功得到热;手插进裤袋用体温把手暖热,这是通过热传递得到热。 9、 冬天人们从外面进屋后,总喜欢用口对着双手哈气
33、,同时还爱两手相互摩擦,这是为什么? 答:冬天室外很冷,人的双手总是裸露,而人口呼出的气温近于人的体温,对手哈气,可使手吸收口中呼出的气的热量;双手互相摩擦,摩擦力做功,增加手的内能,都可以使手变得温暖。 10、 在北方的冬天,*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后,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 答:冬天,眼镜片在室外是冷的,进入暖和的屋子里后,屋子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后液化(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 11、 安装照明电路时,如果装保险丝时拧得不紧,往往容易熔断。为什么? 答:如果保险丝拧得不紧,保险丝和接线柱的接触电阻就会增大,通电时,保险丝和接线柱的接触部分冰会发热,时间长了就容易熔断。 12、 电炉丝热得发红,但跟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都不怎么热,为什么? 答:因为铜导线和电炉丝串联,根据Q=I2Rt,通过的电流是相等的,但铜导线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得多,所以电炉丝热得发红,而铜导线却不怎么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