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诲处范文之初中教诲处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 学校(初中)教诲处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本学期,教诲处紧紧围绕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布署,以学校的中心工作为核心,在校领导的关怀及全体老师的支持与努力下,以学期初的工作计划为目的,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全面施行素养教育,努力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开展。引导老师深化研究教材,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老师素养。一学期来,教学治理不断强化,青年老师岗位成才,日趋成熟,教育教学成绩明显,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做一回忆总结。 一、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2、各教研组认真开展一课三议,三课一评活动,在此活动中,各线齐上,语文学科,数学学科,英语学科,综合学科。周周开展教研,极大地激发了老师的教学斗志,挖掘了老师们的教学潜力,教研组老师齐心协力,共同成长。通过一课三议,三课一评方式的教学研讨,老师们得到了锻炼,丰富了课堂教学经历,提高了驾驭课堂教学艺术的才能,熟悉了各类型的教学内容,促进了老师的专业成长。出现了一些精彩灵动成熟的课,这些课为老师们外出展示、优质课竞赛、论文案例撰写提供了丰厚的根底。朱四根、王以松老师分别参加市数学、语文根本功竞赛,戴玉华老师获苏州市优秀自主学习指导老师称号;体育组在市冬季三项竞赛中制造佳绩,获踢毽第二名、团体第三名;数
3、学教研组还认真预备初中数学教学反思记录袋的应用研究课题的结题工作,在组长朱四根老师的带着下,组内老师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较好地完成了结题工作;本学期老师在各个级别的论文大赛中获奖,国家级1人次,省级5人次,大市级6人次;学生获奖创新高,林丹妮获苏州英语词汇竞赛二等奖,钱粤溪获张家港市初中现场作文三等奖。二、以标准的治理促进教学工作有序开展。(一)面向全体,立足根底,全面推进素养教育 1、组织学习,认真贯彻根底教育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并化解到每门学科,落实到每位老师。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本学期,我教诲处仍把工作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及教研组的建立上,开学初,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依照各教研组提教
4、的活动计划,制订好全校教研活动计划,并每周催促好各教研组正常开展活动。要求每次教研活动要有主题、活动要有记录,有学习的理论材料,如此,不仅能保证老师开展各项教学研究、讨论,还能使老师的本身教学素养有所提高。 2、进一步结实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和质量观,严格按课时计划制定课表,开足上齐规定的课程门类。并依照学校实际开展大课间活动。 3、标准了老师的备课要求及学生的作业要求。教诲处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确实月考核工作,加强常规检查和抽查,坚持听课与检查及时反应,及时总结改良。 (二)教学治理严谨标准,教学工作开展顺利。 1、努力优化老师队伍构造,做好青年老师的培养工作。年轻老师是学校的新鲜血液,是学
5、校的希望,同时也面临着经历缺乏的缺点,接着做好青年老师“三结对”,老老师的传帮带作用和骨干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学校积极制造条件,让更多的老师走出去,理解外面的教育情势。本学期,我校老师参加外出听课学习培训达120余人次。通过活动,老师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外出参加听课学习的老师回来后以不同的方式与学校老师做汇报交流。使全体老师获得较大受益。在此根底上,学校加大了校本培训的力度,开展了方式多样的校本培训:研究课、讲座、学术交流等。3、积极组织青年老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本学期组织了数学老师说课竞赛、青年老师根本功竞赛、青年老师命题竞赛、青年老师优质课评比等活动,先后有
6、三位老师参加了片、市级的评优课活动。4、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大培优工作的力度,落实“竞赛辅导工程人制度”做到早安排,早落实,艺术学科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发觉苗子、培养苗子,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使所培养的学生参加市级及以上各级各类竞赛获得较好成绩。语数外学科老师要求做到补差活动有爱心、耐心、匠心。利用家校合力提高补差的效果,协助学困生选择和构建合适他本人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努力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根底上有所进步,到达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三、丰富各项活动教育以人为本。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在努力抓好学生文化学习的同时,开拓第二课堂活动,本学期举行了读书节、科技节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并创立了良好的校园文化,营建浓郁的书香气氛,深化推进新教育实验,推进素养教育的开展。此外,还举办了写字、征文、口算、冬季三项竞赛等活动,促进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提高。展望下一学年,教诲处成员要进一步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治理,为我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再创新高作出努力和奉献。特别是要加强本身业务水平和治理才能的学习,努力做到“身正垂范,不令而行”,努力做教育教学指导者引路人。以便在指导和评价教学的过程中与老师平等对话,共同商讨,实在处理教学中的实际咨询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