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型引流管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69693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7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型引流管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T型引流管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T型引流管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T型引流管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T型引流管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各种各种导管的管的护理理初初级护士士专业培培训1.大 纲T 型引流管型引流管掌握掌握临床作用及床作用及护理理观察要点察要点 熟知引流管脱出的熟知引流管脱出的应急急处理理胃胃肠减减压掌握掌握临床作用及床作用及观察察护理要点理要点 熟知留置胃管操作步熟知留置胃管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胃掌握相关胃肠减减压的健康指的健康指导腹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掌握放置的位置、掌握放置的位置、临床作用及床作用及观察察 护理要点理要点 熟知脱出的熟知脱出的应急急处理理2.大 纲胸腔闭式引流管掌握留置长度的要求及正确位置 熟知单、双瓶闭式引流的连接方法及原理 掌握临床作用及观察护理要点及应急处理气管插管导管 掌握气管导管选择的

2、要求 熟知气管插管的途径及优缺点 了解气管插管的操作配合 掌握观察护理要点3.T型引流管护理简介 T型管:T字型橡胶 硅胶质地的引 流管。适应症:胆道手术 后。4.T型引流管护理临床作用作用 1)胆道支架 2)“三通”作用,有效引流胆汁。注:放置于胆总管,肠蠕动恢复后,胆汁借助重力走直道入十二指肠;肠蠕动未恢复,肠道压力高,经上一直角引流胆汁于体外;胆总管下端积聚的胆汁可经下一直角引流于体外。5.T型引流管护理观察护理 1 妥善固定:意义T型管脱出后,胆汁经引流口 漏入腹腔,致胆汁性腹膜炎 (碱性物引起化学性腐蚀剧痛)。方法手术缝线、胶布固定于腹壁皮 肤;引流袋固定于病服上,避 免翻身、活动时

3、牵拉脱出。6.T型引流管护理观察护理 2 保持有效引流:a 避免受压、扭曲、折叠,绑扎腹带注 意腹壁引流管不可打折。b 防止胆汁逆流:平卧位引流管高度低于 腋中线,活动站立低于腹壁引流口。c 经常挤捏保持引流通畅。7.T型引流管护理观察护理 3 观察记录引流液颜色、量、性状:a 颜色:混浊的淡黄色清亮黄绿色 b 量:术后300500ml/24h,后逐渐增 量 800ml/24h,待胆总管下端通畅胃肠道 功能恢复,量应在100200ml/24h。警惕量多或早期突然量减少。c 性状:清亮无沉渣。8.T型引流管护理观察护理 4 预防感染 a 每日安尔碘消毒引流管周围皮肤,无 菌操作更换引流袋。b 防

4、止逆流造成逆行感染。c 严禁加压大量冲洗T管。(导致泥沙样 结石/小结石冲入肝内细小胆管,致肝 内胆管结石)9.T型引流管护理护理观察 5 拔管 a 时间术后2周 b 指征无腹痛、发热,黄疸消退,引流 量200ml/24h;夹闭12天无不 适;T型管造影显示胆总管通畅;开放23天待造影剂完全排出。10.T型引流管护理护理观察 6 造影 腹压抽吸待引流管内充满胆汁,引流管加 压注入造影剂(30泛影葡安),取头低脚 高位,X光透视下显示肝内胆管通畅情况,取头高脚低位,显示胆汁经胆总管下段入 十二指肠、小肠,取平卧位,显示胆总管内 有无结石。结束后完全放开,排出造影剂。11.T型引流管护理应急处理

5、脱出 平卧位,纱布封盖引流口;备 细的无菌橡胶尿管,以便顺原 孔插入;观察腹痛情况,剧烈 腹痛,做好术前准备。堵塞无菌盐水20ml低压冲洗,低压 回吸,持续低负压引流。12.胃肠减压概念胃胃肠减减压自鼻腔插管到胃或肠中,外置端连接负压吸引器,利用虹吸作用将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吸出。13.胃肠减压临床作用减低胃肠道内压力,达到减轻症状,治疗疾病的目的。(肠梗阻、胰腺炎保守治疗)协助诊断。(活动性出血)术前留置,预防误吸,增加手术安全性。术后有效吸引,预防术后并发症。(胃肠吻合术)。给药。14.胃肠减压适应症治疗作用:急性胃扩张、肠梗阻、胰腺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保守治疗、术后并发肠吻合口梗阻并发

6、症;术前准备:腹部手术特别胃肠手术;给药:急腹症非手术治疗和观察过程中,通过胃肠减压向胃肠道内灌入中药。15.胃肠减压禁忌症食道狭窄、梗阻,急性喉炎、喉头水肿者。16.胃肠减压操作前准备 1 患者评估:了解患者胃肠道功能情况;观察患者鼻腔粘膜(肿胀、炎症)鼻中隔有无弯曲等。2 物品准备:消毒胃管、50ml注射器、弯盘、镊子2把、石蜡油棉球数个、听诊器、胶布、负压吸引器、治疗巾。检查胃管与减压器连接有无漏气。17.胃肠减压操作前准备 3 患者准备:使患者了解胃肠减压的目的和步骤,并能配合保持舒适体位。4 测量长度:胃管深度标准测法自病人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的距离之和,一般45 55cm。咽部长度

7、测量鼻尖至耳后 10 15cm。18.胃肠减压操作步骤 1 核对医嘱,备齐用物,检查胃管是否通畅完整,携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姓名,做好解释。2 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头稍向后仰,昏迷病人平卧位。润滑胃管前端,右手镊子夹住胃管,左手用纱布托着胃管,自鼻孔插入胃中。19.胃肠减压操作步骤 3 当胃管插到病人咽喉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顺式下行胃管以免发生呛咳。4 插入胃管深度自病人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的距离之和。一般4555cm。5 插入后胶布胃管固定,连接吸引器,持续减压。20.胃肠减压观察护理 1 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胃管与负压器连接紧密,不漏气;胃减器保持一定的负压状态。2 有效的固定,防止胃管脱

8、出。记录胃管留置长度,交接班复查。固定方法(效仿SICU、肿瘤科固定方法),燥动病人预防措施。21.胃肠减压观察护理 3 准确记录胃液的颜色。正常胃液无色,术后因混有返流胆汁呈草绿色黄色,有陈旧性出血为咖啡色。术后短期内可有少量鲜血引出,有鲜血引出时应更换胃减器,记录引流量,多于100ml/h应通知医生。22.胃肠减压观察护理 4 准确记录胃液的量。准确记录应大气压下、平视读数。若长时间无胃液吸出,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腹胀、呕吐(易发胃液肠液积存)。出现此情况通畅胃管,改变体位,适当将胃管拔出重新置入到原刻度。无效通知医生。23.胃肠减压观察护理 5 减压期间应禁食,禁口服药。必要时胃管注入药物,

9、注意应夹闭胃管12小时,防止被吸出。6 持续胃减病人每日口腔护理2次,防止口腔逆行感染。7 保持胃减器低位防止胃液逆流。24.胃肠减压异常处理异常情况 1 抽吸无胃液吸出,先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嘴中,无再用听诊器听诊。2 昏迷病人听诊器也不可准确判断情况下,请麻醉科会诊,喉镜导视下检查胃管是否误入气管或喉镜引导下重新插胃管。25.胃肠减压患者教育 1 指导患者家属了解胃肠减压目的、重要性、注意事项。2 嘱患者胃肠减压过程中如有腹胀、腹痛或咽部不适等应告知护士予以处理,不可随意拔管。3 告知胃肠减压期间禁止进食、进水,保持口腔清洁。26.腹腔留置引流管简介引流管:临床多使用橡胶质地或硅胶质地 外科引

10、流管;放置的位置大致分为脏器吻合口处、腹腔最低位;从腹壁戳孔引流至 体外,外接引流袋或负压引流器。附-外科引流管(扁形引流管)材质硬,不易被压扁,且管壁留置多孔隙,利于引流防止堵塞。27.腹腔留置引流管临床作用临床作用:引流吻合口处或腹腔内积液,有效预防腹腔内感染。观察引流液性状、色有助于判断腹腔内感染的发生。28.腹腔留置引流管观察护理1 妥善固定:意义有效预防腹腔内感染,一旦腹腔引流管脱出,消化液漏入腹腔或手术中积血积液存留于腹腔中,引发感染性腹膜炎导致腹腔内感染。方法手术缝线、胶布固定于腹壁皮肤;引流袋固定于病服上,避免翻身、活动时牵拉脱出。29.腹腔留置引流管观察护理 2 保持有效引流

11、:避免受压、扭曲、折叠,绑扎腹带注意腹 壁引流管不可打折 防止腹引液逆流:平卧位引流管高度低于 腋中线,活动站立低于腹壁引流口 经常挤捏保持引流通畅30.腹腔留置引流管观察护理3 观察记录引流液颜色、量、性状 颜色:鲜血淡血色 量:术后300500ml/24h,后逐渐减量 24h引流量小于50ml可考虑拔管 性状:清亮无沉渣31.腹腔留置引流管观察护理4 预防感染 安尔碘消毒引流管周围皮肤Qd,无菌操 作更换引流袋 防止逆流造成逆行感染 严禁加压大量冲洗引流管32.腹腔留置引流管应急处理脱出 引流管侧卧位,纱布封盖引流口;备细的无菌橡胶引流管,以便顺原孔插入;观察腹痛情况,剧烈腹痛,做好术前准

12、备。33.胸腔闭式引流管简介 胸腔闭式引流管:一般采用聚氯乙烯透明管,管壁外径为1.2cm,内径1.0cm,优点是弹力较好,有一定的坚硬度,不易被病人身体压瘪,能见到胸腔内引流液的性质,及通畅情况,血块及纤维蛋白凝块不易吸附于管内壁。引流管长度约需80-100cm,包括胸导管在内,不能过短,因为病人体位更改时易从胸壁处拉脱,或在接管处脱离。但亦不宜过长,过长时下半段管子荡下后又上升,该段管内积液,产生阻力,有碍通畅引流。正确位置应从胸壁成斜坡样下垂至水封瓶的接头处,引流收效最佳。胸腔闭式引流是相对密闭系统,由胸腔引流管接水封瓶组成。34.胸腔闭式引流引流装置1)单瓶水封闭式引流集液瓶(水封瓶)

13、的塞上有三个孔,分别插入两长、一短塑料管,内盛无菌生理盐水至500毫升,长塑料管的下口插至液面下3-4cm,短塑料管下口则远离液面,使瓶内空气与外界大气相通。使用时,长塑料管与病人的胸膜腔引流管相连接,接通后可见长管内水柱升高,随呼吸上下移动。35.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装置2)双瓶水封闭式引流增加一个水封瓶,在引流胸腔内液体时,水封下的密闭系统负压增强,不会影响引流量的观察。36.胸腔闭式引流管-临床作用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重建胸膜腔内负压;促进肺膨胀。平衡胸膜腔两侧的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萎缩。37.胸腔闭式引流管观察护理1 保持管道密闭 *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引流管有无脱落。*保持水封

14、瓶长塑料管没入水中3-4cm并直立。*使用油纱布严密包盖胸腔引流管周围。*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38.胸腔闭式引流管观察护理 2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保持引流装置无菌。*保持胸腔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 渗湿应及时更换。*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保持胸部与引流瓶水面的距离相对垂直,防止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更换引流瓶。39.胸腔闭式引流管观察护理 3 保持引流通畅 体位:病人可取半坐卧位和经常改变体位,依靠重力引流。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1-2次/小时),防止其阻塞、扭曲、受压。不畅时,随时挤压调整。方

15、法是:先用双手挤压引流管根部,以免胸内胶管侧孔被胸腔内纤维蛋白阻塞。然后一手固定胶管根部,另一手顺引流管往下挤压,以免返流和管腔内被凝血块堵塞,同时观察液体流出情况。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便胸腔内气体和液体排出,促进肺扩张。40.胸腔闭式引流管观察护理 4 观察和记录 密切观察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情况,有无波动是引流管是否通畅的重要标志。一般情况,水柱波动范围大约4-6cm,若波动范围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观察并准确记录胸腔引流液的性状及量。术后24小时内正常为鲜红色血性液体,第一小时可达100毫升左右,但以后的引流液颜色逐渐变淡红色,量明显减少

16、。若手术24小时后,引流液量不见减少、血色较浓、每小时引流量超过200毫升,持续3小时不减,并伴有血压下降、脉快、休克等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作好输血或再次手术的准备。41.胸腔闭式引流管观察护理 5 拔管指征:拔管指征:一般置引流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无气体溢出,或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浅,24小时不超过50毫升,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护理:理:协助拔管,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在其吸气末迅速拔管,立即用凡士林纱布、敷料迅速封闭胸壁伤口并包扎固定;拔管后观察24小时内密切观察是否有胸闷、呼吸困难、渗液、出血及皮下气肿等,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42.胸腔闭式引流管应急

17、处理 阻塞胸腔闭式引流期间,若病人表现出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受压症状,提示 血块阻塞引流管,应积极采取措施,挤捏 或间断抽吸引流瓶中的短玻璃管,促使其 通畅并通知医生。漏气若手术4872小时后,平静状态下随呼吸 长塑料管内有大量气泡溢出,水柱波动幅度 大应注意有无肺泡瘘或支气管瘘的发生,有 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禁止夹闭胸腔引流管43.胸腔闭式引流管应急处理 脱出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进一步 处理。破裂玻璃管破裂,应迅速将胶管双折捏紧防止 发生气胸。更换水封瓶后,必须将引流管 末端的玻璃管插入液面下,再盖好瓶盖,方可打开止血钳防止胶管与塑料管脱

18、开,嘱病人不可自行拔管。44.气管插管简介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45.气管插管简介气管导管一般由聚氯乙烯透明管或纯硅胶材质制成,质地柔软,对组织刺激小。内径6.0-8.0mm,全长约280-330mm,有刻度标识。气管导管的选择必须合适,成年男性8.0(mm),女性7.0-7.5(mm)。充气套囊以用带有大容积低压软套囊的导管为宜。46.气管插管途径经口气管内插管法 适于紧急抢救或留管时间不长者,一般24 72h,可延至1周;优点插管的机动性、暂时性及无创性;缺点不易固定牢固,刺激咽部引

19、起恶心、唾液分泌增多,留置过久压迫声带、易发压疮。经鼻气管内插管法 克服经口插管的缺点、易忍受、口腔卫生易保持,不适于紧急气道控制的窒息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气管内插管 适用于困难气管内插管。47.气管插管临床作用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48.气管插管操作配合插管前用物准备喉镜、牙垫、气管导管及导丝、注射器、吸痰管、面罩、简易呼吸器、吸引器、抢救车、无菌手套、插管用药。根据需要备好呼吸机,使一切处于完好状态。49.气管插管操作配合插管时的配合1)向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其放松并积极配合。按医嘱推注

20、用药,药量精确。2)使患者去枕仰卧,给氧,使肩部可略抬高510 cm,充分暴露声门。3)口咽部分泌物多时要及时吸净痰液,以免影响插管视野.4)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电图和SpO2的变化。5)导管插入后协助取出导管内芯,吸痰。协助固定导管,并辅助通气,观察胸廓起伏、SpO2,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向气囊注气45 ml,测气囊压力,气管内给氧,根据病情需要连接呼吸机。50.气管插管-观察护理 1 导管外留长度的观察导管插入气道固定后,要测量并记录外留长度,做到班班交接记录;外留部分变长说明导管有部分脱出、变短说明有下滑应及时复位。2 气囊充气管外留长度的观察气管导管固定后,要测量并记录

21、外留长度,外留部分变短说明有套囊向下滑脱,必须及时更换以防发生气道梗阻。3 气囊护理 气囊压力一般15-30mmHg,注气量为7-10ml,每24小时放气一次,每次3-5分钟(因采用大容积低压软气囊,减低并发症,放气时限延长)。51.气管插管-观察护理 4 气管插管留置并发症1)低氧血症 原因常见为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气道开放不充分 措施充分开放气道,及时吸尽痰液,充分给氧2)误吸 原因胃内容物反流 措施选择合适的插管辅助用药可减少误吸的发生,对有胃潴留者要及早予留置胃管抽取胃液,必要时行胃肠减压。52.气管插管-观察护理 5 拔管指征 血压脉搏平稳;呛咳吞咽反射恢复;潮气量足够;自主呼吸室内空

22、气10-20分钟后SpO2 不低于术前3%5%或接近术前水平;呼之能应或完全清醒 53.气管插管-观察护理拔管护理 1)拔管前4小时停用镇静药物,停止鼻饲,对长期插管或有喉头水肿者,拔管前遵嘱给予激素。2)拔管前充分湿化、叩背、引流,备齐吸氧装置,解开固定气管导管的寸带、胶布。3)彻底吸痰,吸净气管内及鼻口咽部的分泌物,放空气囊再充分吸引气道内分泌物,将吸痰管插入导管内略超出其末端,边拔管边吸引痰液。4)拔除气管导管后,再行后鼻道及口咽分泌物吸引,迅速给予氧气吸入。5)观察生命体征及呼吸情况,注意有无声音嘶哑、通气畅否、分泌物能否咳出、呼吸困难及喉头水肿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54.3/9/2024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