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变态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69543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变态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变态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变态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变态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_名词解释1、神经病 当个体的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时个体表现为神经系统的不同的疾病。精神病 广义概念类似精神疾病,更多使用狭义概念,即指精神障碍中患者的心理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实的接触的一组情况。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妄想障碍)和某些(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心境障碍。心理障碍 是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统称,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其广义概念类似精神病学中的精神障碍,从心理学角度反映了对异常现象的研究与理解,其狭义概念指重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障碍以外的那些更多的由心理原因所致的障碍,例如神经症或焦虑障碍。精神障碍 又译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含义大致相同,属于

2、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包括精神障碍的所有内容,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或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也包括脑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如老年性痴呆。DSM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CCMD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ICD 国际疾病及相关问题的统计分类标准病程 指某种疾病发病后倾向于持续的时间,例如精神分裂症倾向于慢性病程,即指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出现,甚至持续终身。预后 预期某种心理障碍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如变好或变坏,并预期这一过程的大致时间。恐怖症 指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的强烈的恐惧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临床表现为场所、社交、

3、特定恐惧症。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通常在创伤事件后经过一段潜伏期才发病。潜伏期从几日到数月不等,多数在6个月之内,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简答变态心理学的评价标准以社会文化、社会常模及社会适应的情况进行判别。Barlow和Durand提出的心境障碍的界定标准:(心理上的失调;(感到痛苦或受到损害;(非典型性的反应,即个体的行为异乎寻常,无法被社会及文化所接受。Nevid,Rathus和Greene的观点:(不同寻常的行为;

4、(社会不能接受或打破社会常模的行为;(对现实的感知或解释是错误的;(个体处于明显的痛苦之中;(行为是非适应性的或是自我挫败式的;(行为是危险的。张伯源、陈仲庚提出的标准:(以个体的经验为标准:涉及出现问题的人自己的主观感觉不良和研究者对异常现象的主观判断;(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医学模式常用的标准,主要根据致病因素(如物理、生化、心理生理测查的结果)和症状的存在与否进行判断(统计学标准:个体的心理特征是否偏离平均值。医学诊断分类描述体系:DSM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CCMD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ICD国际疾病及相关问题的统计分类标准 2、异常行为的理

5、论模型(1)生物医学模型: 遵从医学对待躯体疾病的模式探索心理疾病。首先把不同的、但是同时出现的症状归类为综合征,然后从不同的生理角度探索综合征的病因。以神经解剖学、生物化学、基因为主要角度解释综合征。心理动力学模型 以心理动力学为理论基础,认为病因是心理发展的固着、退行;症状是内心两种势力斗争达到妥协的结果;治疗以心理分析治疗为主。认知行为模型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行为异常是通过学习得到的,通过研究可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可以了解人类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以行为治疗为主。认知主义观点认为异常行为是歪曲的认知、不良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图式造成的,通过改变认知偏差、认知行为矫正等认知治

6、疗可以矫正异常行为。人本主义模型 人本流派认为异常行为被认为是无法发挥作为人所具有潜能,个体具有的指向健康和个人成长的自然倾向受到了阻碍或歪曲。根据人本主义的指导思想进行的治疗是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其朝着个人自我实现和对社会具有建设性的方向发展。5、广泛性发育障碍 广泛性发育障碍是起病于婴儿时期具有严重和广泛的社会交往,语言沟通和认知功能等发育性缺陷。包含孤独症、砸藻贼贼综合征、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等。其中最受注意为孤独症,其特征是对自己周遭环境表现出顽强的冷漠、无动于衷和缺乏感应性。临床表现有: (1)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只用简单词语交流或使用模仿语言,故言语沟通困难。(2

7、)非语言交流障碍: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缺乏相应面部表情,常显得表情愤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以表示他们的意愿。 (3)感觉和动作障碍:坐不住,动个不停,做出怪异姿势。 (4)仪式性或强迫性行为:拒绝环境改变或学习从事新的活动,重复动作和自我刺激行为(5)智能和认知障碍:约有3/4孤独症儿童有智力迟滞现象。3、临床心理疾病评价方法 包括观察法、会谈法和测验法三类。观察法观察可以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即在日常生活工作环境下观察了解来访者的行为表现;直接观察,如直接观察来访者有无衣着不整、表情冷漠、言语行为反常等;通过来访者关系密切的亲属(如父母)、朋友等知情人的观察得知其出现的问题;

8、在标准情境下进行观察。标准情境是指某些特定环境条件(如医院门诊)根据一定程序和内容进行观察;或人为设置某些特定的情境,如让来访者做某些事时观察其反应或行为。 观察内容主要包括:外表和行为;言语和思维;情绪;动作行为会谈法根据会谈内容区分,可以有最初会谈、收集个案情况的晤谈和诊断性会谈。最初晤谈:问候和关心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收集个案情况的晤谈:了解和收集信息资料,包括:症状、病史和相关因素;生理和健康神经系统状况;社会文化背景。诊断性会谈:诊断性会谈的重点是检查精神症状,可以按精神状况检查提纲进行会谈。精神检查提纲包括检查来访者:有无感知觉障碍,如幻觉;有无智力和思维过程障碍,如妄想;有无注

9、意力和定向力障碍;有无情绪高涨或低落;有无异常行为表现;有无自知力。根据形式,会谈可分为非结构式会谈、结构式会谈和半结构式会谈。测验法 指在标准的情境下,对个人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分析和定量描述的一类方法。常用心理测验可以按功能分为能力测验、人格测验、临床评定量表和神经心理测验。4、精神分裂症概念及主要症状(1)概念: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属于精神病的范畴,是所有精神病中最严重的一类。多起病于青壮年,患者的社会功能基本丧失,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程多迁延。 (2)临床症状:包括思维障碍、感知觉障碍、情感障碍、紧张症、自知力障碍。 (思维障碍:

10、包括妄想、逻辑障碍、联想障碍。 a妄想: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信念,错误推理、判断,对此坚信不移,不能以说明方法使之改变。包括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夸大妄想等。 b逻辑障碍:包括思维散漫和思维破裂。 c联想障碍:包括象征性思维和语词新作。 (感知觉障碍: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触。 (情感障碍:包括情感平淡、情感倒错、表情倒错。 (紧张症:包括木僵、违拗症、刻板症。 (自知力障碍:不知道自己当前正常与否(有部分自知力)如思维影响。6、多动症及其主要症状 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又名儿童多动症,是一类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以多动不宁的行为障碍、注意障碍、易分心、

11、易激惹、好冲动、坐立不安等。论述2、心境障碍 包括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障碍和持续性心境障碍。(1)躁狂发作: 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 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分为轻型躁狂、无精神病症状躁狂、有精神病症状躁狂和复发性躁狂。(2)抑郁发作 特点: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动作行为减少,丧失兴趣,精力丧失,自我评价低等。(3)双相障碍 表现为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4)持续性心境障碍 a、环性心境障碍 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单程度较轻,不符合抑郁或躁狂的诊断标准。一段抑郁后出现一段躁狂,然后恢复正常心境状态;一般正常的间歇期可达数月,其主要特征为持续性心境不稳;抑郁躁狂的发生与生活事件关系不

12、大,与人格特征关系密切,又称“环性人格” b、恶劣心境障碍 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有求治要求,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生活不受影响。抑郁常持续2年以上,无长时间的缓解,缓解期不超过2月,与人格特征和生活事件关系密切。躯体主诉多见睡眠障碍和疼痛症状。抑郁性神经症。 c、混合发作 一次发作中同时有抑郁和躁狂症状,一般是快速循环性双相障碍中出现的。活动明显增多,话多,同时有消极抑郁的想法。混合状态较短,很快转入抑郁相或躁狂。易误诊为分裂情感障碍或精神分裂症。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