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会心理学自考.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69527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自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社会心理学自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社会心理学自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社会心理学自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社会心理学自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选资料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一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质的分支领域,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引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 个体社会心理:个体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侵犯、利他等心理行为。2 群体社会心理:人际交往、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从众、服从、暗示模仿等心理与行为。3 应用社会学:既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三个领域;也可以分为知识构建、利用和干预、改善“生活质量”三个领域。二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研究方法(1)观察法: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仪器,观察和记录个人或团

2、体的行为,来分析判断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观察法按照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a,参与观察指研究者进入被观察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或社会关系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自然的状态下观察被研究者的活动和表现。b,非参与观察观察者在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和记录被观察者的活动和表现。(2)实验法:指在控制的情境之下,实验者有系统地操纵自变量,使之发生改变,然后观察因变量随自变量的改变而受到的影响,也即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可以分成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三种。a,实验室实验法研究者在严格控制较多外部变量的情况下,通过操纵自变量以观察因变量从

3、而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b,自然实验法是一种介于观察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之间的方法,是在日常情境中观察两个以上对立情况对人心理及行为的影响。c,现场实验法实验者把现场当作实验室从事实验研究,由实验者操纵自变量,尽可能地控制额外变量,观察因变量的情况。(3)调查法:是以所要研究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法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问卷法和访谈法。(4)个案研究法:是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个案研究时,多半要追溯个案的背景资料,了解其生活经历,又称为个案历史法。特征:广集个案资料兼采多种方法(临床心理学家应用最多)(5)跨文化研究方法:是通过对

4、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它的形式可以有:现场考察、心理测验、民俗、艺术和神话传说的分析。(成功案例: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6)其他的研究方法:如档案研究法、相关研究法、非强迫性测量法等。2 研究偏向与伦理(1)研究偏向:研究者的偏向:常会带有对研究结果的期望,这种期望会不自觉地表现在与被试的相互作用中,研究者的表情、动作、姿势、语气等都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的表现,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正确性。解决方法:A采取实验中的“双盲法”,即双方都不知道实验的目的,实验者只是按照实验规定的程序发出指令;B使实验条件同一化和标准化。被试的偏向:a被试知道自己在充当

5、被试的角色,而使他的行为表现的不自然、不客观;b被试害怕自己在实验中表现不好,会尽量做出“正确”的反应,从而使其行为表现不客观。解决方法:A不暴露被试的身份,尽量保持实验情境的自然;B在不要求被试合作的前提下测量被试的反应。(2)研究伦理:侵犯被试的隐私;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研究应遵循的三条原则:A必须让被试自愿地参加实验研究;B研究必须是“风险最小”,即研究的设计尽量减少被试所冒风险;C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即在研究中让被试承担的风险要与通过研究获得的利益平衡。(可暂时对被试进行实验性欺骗,但需要提供两个方面的保护措施:知情同意、详细的事后解释)三 社会心理学发展

6、史1 孕育时期:19世纪上半叶,主要依据主观思辨和猜测去阐明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两条线索: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沃尔登第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人的社会等级是由人内在的心理气质决定的。亚里士多德的“宣泄说”、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说”。2 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1859年,M拉扎勒斯和H施坦达尔联合主编了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这是描述性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1875年,A舍弗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形成的标志: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不约而同地

7、出版了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形成的三大理论来源: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认为有一种“超个体的灵魂”的实体存在,它从属于叫做民族的“超个体的整体”,该理论认为历史的主要力量是民族或“整体精神”;社会心理学的任务是从心理方面认识民族的本质,揭示民族精神活动的规律。(代表人物:冯特,研究民族文化,即语言、神话等)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代表人物:塔尔德和黎朋,模仿和暗示理论)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代表人物:麦独孤,认为人有12种本能)3 确立时期:20世纪20年代起,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从描述性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分析。奥尔皮特与实验社会心理

8、学:1924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一书被公认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社会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乔治米德,符号互动论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4 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第一阶段:1949年之前初步发展阶段,最有影响的是1931年赵演翻译奥尔皮特的社会心理学;第二阶段:19491980年左右停滞和空白阶段;第三阶段:1980年之后新的起步和发展阶段。A 1981年,北京心理学会首次举办了社会心理学学术座谈会,这是我国社会心理重建的重要标志;B 1982年4月,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成立,同年9月改名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它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在我国大陆的正式确立。第二章 社会化与自我意识一 社会化概述

9、1 含义: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从生物人、野蛮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2 社会化有两个层面: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角度来说,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3 社会化的进程(1)基本社会化(2)预期社会化(3)发展社会化(4)再社会化:主动再社会化、被动再社会化(5)反向社会化:即年轻的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其前辈的过程。二 社会化的内容1 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1)道德认知(认知发展论的研究内容)A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10、B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C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 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第七阶段:从宗教或超自然的观念的角度来看待道德和道德行为。(2)道德情感(李怀美等人的研究) 即个体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言行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3)道德行为(社会学习论) 即个体在一定的社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也是一个人道德意识的外化表现。2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社会学习论者:认为儿童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和社会所约定的性别行为方式规范自己,逐渐形成与自己的性别相适应的行为习惯。认知发展

11、理论:认为儿童本身对符合自己的性别角色模式的认同,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关键。(1)生物学的作用:通过遗传素质和气质遗传物质基础:遗传素质是决定个体的社会角色,进行社会化的前提条件。A染色体特征B大脑两半球单侧化功能的发展和优势C性腺激素(2)社会化定型A性别角色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受文化的影响,是对文化中性别行为模式和学习和认同的结果。B父母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也成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动因。(3)认知发展劳伦斯柯尔伯格认为:性别认同即儿童将男性和女性进行性别分类是认知发展的结果,这一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亲长认同。三 社会化的途径1内在途径遗传物质基础2外在途径社会环境与教

12、育(1)社会文化:即文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不同的文化因素,对个体的社会化产生不同的影响。(2)家庭:是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的最重要途径。(3)学校:成为学龄期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作用表现在: A进行系统教育(首要作用)B使儿童由家庭开始进入社会C在学校首次接受与他人比较的系统评价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教师具有权威性和榜样的作用B教师的鼓励和期待对学生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4)同辈群体罗伯特魏斯认为:同辈群体满足了个体的某些心理需求:依恋;社会整合;价值的保证;可靠的同盟感;获得指导;助人的机会。(5)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图书,电

13、影,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影响了青少年自身的发展,也由此改变了青少年与成年人的关系,表现在五个方面:媒介扩大了青少年认识世界的途径媒介缩小了青少年地理之间的差异媒介给青少年提供了许多全能型的儿童形象媒介使青少年与成人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手段更为平等媒介也造成了青少年与成人世界的冲突,特别是青少年对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掌握,使成人在孩子世界中的权威性影响不断地减弱,争夺控制和摆脱控制是两代人矛盾的一个焦点。3社会化与个性化个性化: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现实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的独特性的过程。个性化是与社会化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社会化目标的

14、实现过程也是个人形成个性化的过程。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是伴生的,相互影响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个性化与社会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连续与文化的传承,个性化使得个人可能具有超越现实而又改善现实的独特性与创造性.一个社会如果只允许社会化的存在而扼杀个性化,它就可能长期在一种水平上简单重复.另一方面,如果社会过分强调个性化而忽视社会化,那么这个社会将可能陷入混乱。四 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概念: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认识自己的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智力、性格、气质等)

15、,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白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的认识。自我意识的划分:根据定义中涉及的三方面内容可分为生理(物质)自我、心理(精神)自我、社会自我;根据自我意识的客观现实状态可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2自我意识的结构(1)自我认知:“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巴纳姆效应”(2)自我体验:自尊心、自信心(3)自我意志: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3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形成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一是靠反复循环式的活动,二是靠温柔体贴的语言交流,分清“你”、“我”、“他”。(1) 物我知觉分化(2) 人我知觉分化(3) 有关自我词的掌握在最初的意识发生和发展中

16、,主体意识先于自我意识发展,主体意识是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儿童必须先在自己和客体之间作出区分,才有可能在客体中区分出物理客体和他人,进而在自我和他人之间作出区分,形成自我意识。当儿童能逐步意识到活动本身的进程和结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主观力量时,主体意识就同自我意识完全融为一体了。第三章 社会认知一 社会认知概述1含义: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社会知觉(布鲁纳在1947年提出)、社会印象、对他人的行为表现进行归因。2社会认知的途径: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人际距离。二 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1含义:社会印象是指在社

17、会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主要指人们利用各种可能的信息资料形成对他人的印象。2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一)认知加工模式(1)累加模式: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模式。(2)平均模式:指我们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特征信息相加,然后再求其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二)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所发生的先入为主的作用,叫做首因效应。(三)近因效应:指的是新得到的信息比以往所得到的信息更加强烈,会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我们“忘记”以往的信息,而凭新获得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判断。(四)个人好恶的估价个人好恶

18、是印象形成的主要依据,一旦个体把某人放在喜欢或不喜欢的范围内,对这个人的其他认知就会归入相应范围。对热情和零担的评价是形成他人印象的关键因素。(五)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影响(六)消极否定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3印象管理(一)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讨好技术、自我宣传、威慑、恳求(二)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借口和辩解、事先申明、自我设障、道歉三 社会认知偏见社会偏见是指对于社会刺激的不正确的认识达到了固定化的程度。社会认知偏见的形式:1个人偏见: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社会刺激形成了不正确的、固定化了的认知,这种认知就是个人偏见。(1)晕轮效应(也称光圈效应)(2)宽大作用(也称积极性偏见)(3)

19、投射作用:是指个体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因此,又称为相似假定作用。(4)隐含他人人格(也称为相关偏见)2社会偏见:就是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尝试避免社会偏见的方法:A接触(G奥尔波特群体接触的四个充分条件)核心的部分是要在基于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合作性相互依赖关系;要建立在身份平等的基础上;必须是那些可以增加相互熟悉度的接触;还要有制度性的支持。B再分类(即重新划分“我们”与“他们”)第四章 社会态度一 社会态度概述1 概述(1)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结构,它是外因刺激与个体

20、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2)认知因素:规定了态度的对象。 情感因素:是个人对某个对象特有的好恶情感,也就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内心体验。 意向因素: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应。2 态度的特征:社会性、对象性、稳定性、内在性、协调性、系统性。说明态度是个体意识和神经系统的某种状态;说明态度是表示准备反应;说明态度是有组织的系统;说明态度是以过去经验为基础的;说明态度是对个体行为产生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3 态度的功能:(1)认知功能:态度为个体的行为反应提供具体的信息,某一特定的态度一旦形成,成为一定的心理结构,就会影响对后继刺激的接受,对于后记刺激所

21、具有的价值能够发挥判断作用于理解作用。(2)情绪功能:人们的某种态度决定了他的某种期望,某种目标,与其态度相一致的事物将会给他带来满足 ,与是其态度相反的事物能唤起失望感或不满足的情绪。(3)动机功能:可分为适应功能、表现功能、防御功能4 态度与行为(1)人的态度与人的行为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2)心理学家的解释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三个原则: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时间间隔越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更多的一致性。(3)其他影响因素:当时情境的影响;个体的态度不应以语言为标准。二 社会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社会态度的定义:主体对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一定的

22、行为倾向。 包括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向因素。1 凯尔曼的态度形成三个阶段论:服从、同化、内化(1)服从: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上的行为称为服从。(2)同化: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一致。(3)内化:这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态度。2 强化理论霍弗兰 行为主义关于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称为强化理论。斯塔茨的研究语词的强化而形成了某种态度。3 认知平衡理论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社会心理学界提出了关于认知平衡理论的几个模型,这几个理论模型都是假设社会态度的转变起因于个人的社会认知不均衡。(1)

23、海德的平衡理论(P-O-X模型)他强调个体的某种态度需要与他人有关态度的影响,即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变化的影响,故平衡理论又称为人际关系理论。(2)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A、不协调状态的程度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认知因素对个人的重要性;不协调的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B、解除失调的方法有三种:改变某一认知元素,使之与其他认知元素趋于协调;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改变认知不协调的状况;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C、引起失调的原因:威慑不足、诱因不足、公开观点、引起与态度相反的结果、自由选择。4 态度转变的具体方法态度的转变有两个方面,即方向与强度。转变态度的方法有:说服宣传、积极参加活动、强迫接

24、触、群体规定。二 社会态度的测量1 总加量表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A利克特所创)态度量表是针对某个态度对象设计的,它由若干个问题组成,根据被测者对各个问题所作的反应而给予分数,以代表该人对某个问题所持态度的强弱。测量方法如下:设计测量态度的问题;被测量者的自我评定;整理结果。2 社会距离尺度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S布加达斯创立)测量方法:由研究者设计出一套能反应不同社会距离的意见,请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看法在相应的意见内打记号,然后把一个群体所有成员的态度距离加以统计,制成曲线图。曲线图反映的是一个群体对某个对象所持的态度的距离分布。3 语义分析法(又称“双极形容词分析”)其目的在于分析人们

25、对于特定的对象所给予的意义,是分析该对象所具有的形象,以测定和判断其态度的一种方法。用作语义差别量表的成对词语,可以概括为三种不同范畴:有关态度对象的好坏、美丑等情绪范畴,称为评价量表;有关对象快慢等速度范畴,称为活动评量;有关对象强弱等强度范畴,称为力量评量。具体方法:根据主题设计一套相对的、两个极端的形容词(约10对),平行列在7个等级的量表两端。测试时,要求被测试者根据自己的意思,在量表的某一点上打对号,表示自己对该对象的态度。将被测试者在每一对双向形容词量表上的得分加起来,就可以反映被测试者对于该对象的总态度。4 透射法特点:是通过间接方法来了解人们对某个事物的态度。优点:是被测试者不

26、知道测定者的意图,难以作假。缺点:对反应进行分析时,测定者的主观性很大。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由HA默瑞1935年所创)造句测验(简称SCT)5 生理反应法生理反应法是通过检查被测试者的生理状况来测定其态度的一种方法。6 社会态度测量的其他方法:问答法、行为观察法等。第五章 侵犯一 侵犯概述1什么是侵犯?(1)侵犯的定义:侵犯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即侵犯是故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2)侵犯的特点:侵犯是有意图的行为;侵犯是外显的行为;侵犯是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2 侵犯的分类(1)以是否违反社会规范为依据的分类:反社会侵犯:是指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不为社会所认可的

27、侵犯行为。亲社会侵犯:是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侵犯行为。被社会认可的侵犯:是介于亲社会侵犯行为和反社会侵犯行为之间的行为,这类侵犯虽然不为社会准则所必须但又不确实没有违反社会准则和道德标准。(2)以最终目的为依据的分类:手段性侵犯:目的不是为了使对方身心健康受损害,而是把侵犯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目的性侵犯:目的就是为了复仇、教训对方,故意伤害他人,给他人造成痛苦和不快。(3)以行为方式为依据的分类:言语侵犯:就是使用语言、表情对他人的侵犯。动作侵犯:是使用身体的一些部位,如手、脚,以及利用武器对他人的侵犯。二 侵犯的理论解释1 本能论威廉詹姆斯认为人

28、类都有好斗的劣根性,侵犯是我们行祖先那里遗传而来的本能,所以人类是无法摆脱侵犯的,只能通过替代性活动才能使侵犯的倾向得到控制。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1923)一书中提出了一种两极化的生本能和死本能假设。20世纪60年代,动物行为学家康德拉洛伦兹在其论侵犯性一书中强调侵犯本能的自发性。2 社会学习论(代表人物班杜拉)侵犯可以通过强化来培养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班杜拉认为,日常生活中我们受到来自家庭、文化和大众媒体的攻击性榜样的影响。A家庭:身体富于攻击性的儿童往往有惯用体罚的父母,父母使用大声训斥和拳打脚踢管教他们,从而塑造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B文化:在崇尚“男子汉气概”的社会里,侵犯行为可

29、以很容易地传递给下一代。更广义的文化也有影响,来自经济不发达、贫富严重不均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会倾向于支持和参与侵犯行为。C大众媒体:电视、电影中的暴力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会产生不良影响。3挫折侵犯论挫折是指一个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到干扰或破坏,致使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心理学家多拉德指出人的侵犯行为是因为遭受挫折而引起的,这便是所谓挫折侵犯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的,反之,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剥夺也是一种引起侵犯行为的挫折。三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1挫折挑动:身体遭受到疼痛刺激以及语言的辱骂;气温的暂时性变

30、化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受他人侵犯;拥挤。2侵犯线索的引发:柏格威茨指出人们受到挫折之后,心理上产生了一种侵犯行为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是无方向的、未分化的情绪唤起状态,这种情绪唤起状态凭借环境刺激所提供的线索才能找到方向,从而导致侵犯行为。研究表明,第三者的挑动、身边的武器以及他人的侵犯行为可作为线索而引起侵犯。3酒精:人们关于酒精影响侵犯行为的归因对于其侵犯行为有强烈的影响。4个人因素: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进行身体攻击;个人的认知水平也是影响侵犯行为的一个因素。四 侵犯的消除与控制对侵犯行为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1 宣泄(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阿伦森在社会心理学入门一书中提

31、到,释放侵犯性冲动的方法有三种:用体育运动来消耗侵犯性能量;进行一些没有破坏性的、幻想的侵犯行为;做一些直接的侵犯行为。一般认为第一种方法是有效的,有积极意义的。2用社会规范制约侵犯艾泽林1967年进行的著名疼痛侵犯试验,研究表明用社会规范制约侵犯的有效性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般来说,惩罚要相对重些,使侵犯者感到压力和痛苦,以便吸取教训;惩罚要及时,并及时地加以负强化;侵犯必须具有针对性,侵犯量的大小与其严重程度要对称。对于控制儿童的侵犯行为:要是父母对其子女的惩罚有效,首先要具备一个前提,那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要有较好的感情;其次,父母惩罚子女必须是理智的,决不能随心所欲。3 好榜样的作用米尔格

32、鲁姆的实验说明正如侵犯性的榜样会增加人们的侵犯倾向一样,非侵犯性榜样也会降低人们的侵犯性倾向。4 移情(通过角色扮演活动)移情就是对他人感情的移入,实验表明,受害者的痛苦迹象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心,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地位,设身处地体会受害者的痛苦,从而抑制侵犯行为。第六章 利他一 利他概述1 什么是利他行为?(1)利他行为就是有利于他人,帮助他人,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2)利他行为应该包括四种特征:A以帮助他人为目的;B不期望物质或精神回报;C自愿的;D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3)利他行为的共同之处都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属于亲社会行为。2 两类情境的利他行为(1)非紧急情境下

33、的利他行为特点:并无危害生命财产的威胁存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普通事例;情境中有明确的线索与信息,知道有人需要帮助;帮助他人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2)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特点:有伤害生命与财产的威胁,有一定危险性,付出的代价很大,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不寻常的、少见的情境,人们缺乏经验;情境特殊,需要用特殊手段去帮助别人等等。3 两种取向的利他行为:自我利他主义(目的:自我报偿、自我服务);纯粹利他主义(目的:为了他人的幸福)。二 利他的理论解释1 进化理论华纳肯实验,认为:很可能在我们人类的祖先身上只有一点点的利他主义,但后来这方面的进化越来越强,以至有了我们现在的助人为乐。2 决策理论拉坦

34、内和达利认为,在任何情况中,给予帮助的决定都包含了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性决策过程,并根据研究结果,建立了一个助人行为的模型,提出个人介入一个突发事件前要经历五个步骤:第一步,对紧急事态的注意(前提);第二步,对紧急事态的判断;第三步,个人责任过程的决定;第四步,介入方式的决定;第五步,利他行为的实施。以上五个步骤,只有每一步都是畅通的,实际的介入才可能发生。3 参与社会学习的理论参与社会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对于帮助他人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强化来学习帮助他人,还要通过观察来学习。4 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在助人行为上,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施予者和接受者同样受益。5 社会规范理论(Campbell)

35、有三种社会规范与个人行为特别有关,分别是社会互惠、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平:第一,社会互惠规范指我们应当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第二,社会责任规范指我们有责任帮助那些依赖自己的人。第三,社会公平规范指同等的贡献获得同等的报酬。(以上三者为亲社会行为提供了文化基础)三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1 利他者因素:性别、年龄、人格特征、助人者的心境(心境是指一种弥漫性的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内疚往往会导致赎罪。2 被帮助者特征:性别(女性被助的机会多余男性)、年龄(老人和孩子获得帮助的机会比较多)、人品和魅力(有魅力和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帮助)。3 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利他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自然也受制于

36、具体的社会制度和具体文化背景中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2)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作用:研究发现,早期的社会化对个体成年后的利他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父母在孩子小时候的言传身教对其成人后的利他行为有重要的影响。(3)自然环境:天气、噪音等自然环境条件通过影响人们的心境而增加或减少人们的利他行为。(4)他人利他行为的示范作用:他人的利他行为能够激发一个人的助人行为。4 旁观者效应(1)旁观者现象的研究兰斯肖特兰德和泰德哈斯顿的研究表明:无论什么事件,如果人们将其判断为紧急的,就有可能给予帮助。因此,紧急情况是利他行为唤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紧急情况下,由于其他人在场,不会使个体的利他行为增强,反而会抑

37、制个体的利他行为,从而产生了集体坐视不救的冷漠行为,因此称为“旁观者效应”。(2)旁观者现象的心理分析达利和拉坦的实验证明,被试认为旁观者越多,越不会轻易给予帮助。社会心理学家对出现这种现象提出以下解释:社会抑制作用:社会上每个人对所发生的事件都有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但每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人在行动之前会比没有他人在场时更加小心地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要做出的反应与他人的反应加以比较,比较的结果,当他人都不采取利他行为时就产生了对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社会影响的结果: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每个人都有模仿他人行为而行事的倾向,这是受周围环境或团体的压力产生的一种符合团体压力而改变自己

38、态度与行为的从众心理现象。多数的忽略:紧急情况出现后,没有前去相助是因为对情境的解释不清楚。因为当有其他人在场,且其他人都镇静自若、平静专注于各自的事情时,就会造成没有什么危险事件发生的知觉,也就是说别人反应影响了个体对事件的判断、解释、认知,个体也会镇静下来不予理睬。责任扩散:在紧急情况下,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人救助他人的责任会减少,是因为见危不救所产生的罪恶感、羞耻感往往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而由于责任扩散,个人的责任相对减少,个人不去帮助受难者的代价也会减少。达利等人的研究表明,形式本身的错综复杂是造成人们袖手旁观的原因之一。第七章 人际交往一 人际交往概述1 人类社会性:即亲和,就是指人

39、类的群集性,是指任何人类都愿意与其他人类个体进行交往,并结成团体的倾向。(1)本能:最早对人类的社会性加以研究的心理学家是麦独孤,他认为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能之一。(2)内在决定因素:人类在其生命早期孤弱不能自助的特性,引起了人类个体要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的社会性。(3)学习:当个体需要什么时,只要和其他人在一起,求助于他人,就可以得到满足,最终使和他人生活在一起的社会性成为其日常省会的一种习惯、一种特征。(4)需要的满足2 对社会性的研究斯坦利沙赫特在1959年时发表了被认为是心理学历史上经典性实验研究的报告。他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方面:(1)恐惧与人的社会性实验发现被唤起了高度恐惧的女大学生比有低

40、度恐惧感的女大学生有更多的人、也更强烈地希望和其他人在一起等待实验的开始。(2)排行与亲和沙赫特在研究中还发现,排行是影响一个人社会性欲求强烈与否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长子、长女和独生子女在害怕是比非长子、长女有着更强烈的要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愿望。3 人际交往的形式(1)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正式交往是通过组织机构明文规定的渠道而进行的交往。非正式交往是指交往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意见沟通。(2)单向交往和双向交往(3)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4)口头交往和书面交往(5)人际交往的其他形式分类:按交往主体的性质可划分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按信息传递的方向划分

41、为:上行交往、平行交往、下行交往按人际交往所使用的符号系统:语言交往、非语言交往二 人际沟通人际交往实质上是信息的传递与接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相互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人际沟通。1 人际沟通的载体符号系统:语言符号系统、非语言系统(1)语言符号系统:口头语言、书面语言(2)非语言符号系统:A视-动符号系统:手势、面部表情、体态变化等B时-空组织系统C目光接触系统D语言辅助系统:音质、音幅、声调及言语中的停顿、速度快慢、附加的干咳、哭或笑等。2 人际沟通中的障碍(1)干扰(信息传递容易受到干扰,在中间媒介过多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信息的失真)(2)过滤(信息接收者对传送的信息进行选择,做出判断,他们

42、常常接受那些与自己的信息相符合的内容,舍弃那些相违背的东西)约瑟夫克拉柏提出了“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理论:A 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总是注意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一致的,或自己需要的信息。B 选择性理解是指对于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与个人的知识经验有关,受自身原有的态度所制约。C 选择性记忆是指人们容易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以往索然无味的内容。(3)文化、社会心理上的差异:文化社会因素的沟通障碍加剧心理系统障碍,心理系统障碍反作用于文化社会因素障碍。三 人际吸引1 能力与人际吸引(弗洛伊德)能力与被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呈正比例关系,超出了这个范围其能力所造成的压力这

43、一变量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当一个人的能力和人格都达到了普通人渴望不可及的地步时,人们就只好敬而远之。能力高的人发生笨拙行为后,他们的吸引力增加,能力低的人发生笨拙行为后,吸引力显著减少。有能力的人犯错误反而会增加其人际吸引力,这种现象叫犯错误效应。2 漂亮与人际吸引(阿让森)伯斯奇德和沃尔斯特举出了4个漂亮的人会受到更多喜欢的理由:美貌起到了爱的反应线索的作用;同漂亮的人在一起,在别人面前就显得荣耀和光彩;人们认为漂亮的人还有其他方面好的属性,就是光环效应;漂亮的人看着就舒服,使人有美的满足感。人们对外貌好的人会做出更积极参与的评价,这种现象叫外貌的辐射效应。外貌与人际

44、吸引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美丽的外貌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导致喜欢,在外貌与吸引之间还常常有其他变量在起作用。3 报酬与人际吸引在报酬与人际吸引之间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喜欢的相互性,即人们喜欢的是那些喜欢自己的人。研究证明:决定一个人是否喜欢另一个人的最强有力的因素就是另一个人是否也喜欢他。4 相似与人际吸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通常喜欢那些在各方面与自己存在着某种程度相似的人。5 互补与人际吸引研究表明,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喜爱程度也会增加。互补的另一种情况是他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一个人的理想,从而增加了其对这个人的喜欢的程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互补,而更是补偿作

45、用。6 邻近、熟悉与人际吸引在空间上的邻近也是导致人们之间相互吸引的重要条件。扎琼克研究结果发现,熟悉本身就可以增加一个人对某种对象的喜欢。如果人们之间的接触一开始就有敌对情绪,那么邻近便不是产生吸引的条件。四 人际关系发展1 人际关系发展的几个阶段(1)单相识阶段:第一级水平的人际关系是短暂的、表面性的,很少能使人陷得很深。(2)表面性接触阶段:这种表面性关系水平上,一个人的许多可以直观的表面特征,如外貌、穿着、微笑等,决定着人际关系是否会进一步发展。其中,天生漂亮与否或体态的魅力对表面接触的人际关系会有特别重要的影响。(3)亲密阶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称第三级水平的人际关系为“人际关系”

46、。个人关系发展到这个水平,应归功于自我表露、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一致,个人需要的互补性以及相互欣赏对方的个性等因素的作用。2 影响人际关系发展的因素(1)物理近距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选择因素。(2)社会和个人背景相似性对从单相识到表面性阶段的发展,有重要的过滤作用。(3)体态吸引力在从没有接触到单相识阶段,以及从单相识到表面性接触,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4)需要的互补也可以促进人际的吸引。(5)发展关系也应掌握好时机。一般人们在自卑和自尊心较低的时候,特别容易重视和珍惜同别人的良好关系。(6)朱拉德研究指出自我表露在人际关系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第八章 社会影响一 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1 社会促进:当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促使其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就是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最早揭示社会促进现象的是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他通过实验说明,人们结伴活动时,会感受到一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活动效率,这在社会心理学上,被叫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