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校(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期数 05 09 DLG3 001
学科:地理 年级:高三 编稿老师:郎云华
预 习 篇
[同步教学信息]
【说明:】
1、教材组成:
高三地理复习共8本书,其中包括区域地理4册(初中教材),系统地理必修本2册(高一教材),专题地理2册(高二、三选修教材)。
2、复习安排:
时间从2005年8月起至2006年5月止,共10个月。去掉星期日、必修的节假日,实际授课不足8个月,可谓时间紧、任务重。
为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按高考复习规律,本学年地理教学分三阶段进行,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05年8月至06年3月,以高一地理为主线,加入初中地理中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面的内容,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建立知识结构,形成学科思想,掌握基本的学科能力。教学内容包括:系统地理必修上、下册、选修一、地理图表等基础知识。
第二阶段:06年3月至4月,以区域角度组织专题复习阶段,突出在区域上完成学科内的综合,突出重点知识。教学内容包括:区域地理(1—4册)、选修二和系统地理上、下册。
第三阶段:5月综合复习阶段,科内综合与跨学科综合并重,以问题角度组织专题复习阶段,重点训练学生综合能力。
附:教学进度表
周次
进度
(课时)
课题
篇类
第1周
0508DLG3001
1.1—1.3预习篇
预习篇
0508DLG3002
1.1—1.3复习篇
复习篇
0508DLG3003
1.4—1.6预习篇
预习篇
第2周
0509DLG3004
1.4—1.6复习篇
复习篇
0509DLG3005
《地球在宇宙中》训练篇
训练篇
0509DLG3006
《时间计算》复习篇
复习篇
第3周
0509DLG3007
一单元扩展内容复习篇
复习篇
0509DLG3008
《地图三要素》复习篇
复习篇
0509DLG3009
《地形图》复习篇
复习篇
第4周
0509DLG3010
《地球在宇宙中》训练篇
训练篇
0509DLG3011
2.1—2.2预习篇
预习篇
0509DLG3012
2.1—2.2复习篇
复习篇
第5周
0509DLG3013
“气温的时空分布”复习篇
复习篇
0509DLG3014
2.3—2.4预习篇
预习篇
0509DLG3015
2.3—2.4复习篇
复习篇
第6周
0510DLG3016
“气压的时空分布”复习篇
复习篇
0510DLG3017
2.5—2.6预习篇
预习篇
0510DLG3018
2.5—2.6复习篇
复习篇
第7周
0510DLG3019
2.7—2.9预习篇
预习篇
0510DLG3020
2.7—2.8复习篇
复习篇
0510DLG3021
2.7—2.9复习篇
复习篇
第8周
0510DLG3022
《大气环境》训练篇
训练篇
0510DLG3023
《大气环境》训练篇
训练篇
0510DLG3024
《大气环境》提高篇
提高篇
第9周
0510DLG3025
“天气”复习篇
复习篇
0510DLG3026
“气候”复习篇
复习篇
0510DLG3027
“等值线”复习篇
复习篇
第10周
0511DLG3028
3.1—3.2预习篇
预习篇
0511DLG3029
3.1—3.2复习篇
复习篇
0511DLG3030
3.3—3.4预习篇
预习篇
第11周
0511DLG3031
3.3—3.4复习篇
复习篇
0511DLG3032
3.5复习篇
复习篇
0511DLG3033
4.3预习篇
预习篇
第12周
0511DLG3034
4.3复习篇
复习篇
0511DLG3035
《水环境》训练篇
训练篇
0511DLG3036
《水环境》提高篇
提高篇
网校课堂同步教学进度计划(05—06上)
教师姓名:_____郎云华_____ 学科:___地理______ 应用年级___高三____
第13周
0511DLG3037
4.1—4.2预习篇
预习篇
0511DLG3038
4.1—4.2复习篇
复习篇
0511DLG3039
4.1—4.2训练篇
训练篇
第14周
0512DLG3040
4.4—4.5预习篇
预习篇
0512DLG3041
4.4—4.5复习篇
复习篇
0512DLG3042
4.1—4.5训练篇
训练篇
第15周
0512DLG3043
4.6—4.8预习篇
预习篇
0512DLG3044
4.6—4.8复习篇
复习篇
0512DLG3045
“能源资源”复习篇
复习篇
第16周
0512DLG3046
自然带、自然资源、能源部分训练篇
训练篇
0512DLG3047
5.1—5.4预习篇
预习篇
0512DLG3048
5.1—5.2复习篇
复习篇
第17周
0512DLG3049
5.3—5.4复习篇
复习篇
0512DLG3050
农业部分练习
训练篇
0512DLG3051
5.5—5.6预习篇
预习篇
第18周
0601DLG3052
5.5—5.6复习篇
复习篇
0601DLG3053
5.7—5.9预习篇
预习篇
0601DLG3054
5.7—5.9复习篇
复习篇
第19周
0601DLG3055
“工业”训练篇
训练篇
0601DLG3056
6.1—6.3预习篇
预习篇
0601DLG3057
6.1—6.2复习篇
复习篇
第20周
0601DLG3058
6.3复习篇
复习篇
0601DLG3059
6.4—6.5预习篇
预习篇
0601DLG3060
6.4—6.5复习篇
复习篇
1.1—1.3
【教材内容解读】
第一单元《宇宙环境》共分6小节,简单的介绍了天文学常识,这一单元共有两个重点,前三节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后三节是地球运动。其中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为最重要,这是高考必考内容。
【预习学习指导】
教材内容整合:人类认识的宇宙过程分二段,一个在1.1中历史上的观测过程,一个是1.3中的宇宙新探索。放在一个部分来预习和学习。图1.5放在后面大气单元详析。
重点内容确定:自然天体类型及判断天体是属于哪类;天体系统的级别与层次关系;宇宙资源的类型及判断;太阳辐射、太阳活动的概念理解;月相的分析。
【知识结构疏理】
1.1 人类认识的宇宙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一、宇宙探测的发展
1、宇宙探测的新历程
2、中国航天卫星的发展
3、宇宙探测的意义
(1)天文学意义
(2)宇宙探测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二、宇宙开发
1、空间资源
2、太阳能资源
3、矿产资源
三、保护宇宙环境
1、太空垃圾的产生
2、太空垃圾的危害
3、清除太空垃圾
【学习方法导航】
1、读“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表,通过此表可以读出哪些结论?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平均密度
(g/c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类
地
行
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0.05
0.82
1.00
0.11
0.056
0.856
1.000
0.150
5.46
5.26
5.52
3.96
87.9d
224.7d
1 a
1.9a
58.6d
243d
23 h 56min
24 h 37min
巨
行
星
木星
土星
317.94
95.18
1316.000
745.000
1.33
0.70
11.8a
29.5a
9h 50min
10h 14min
远
日
行
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14.63
17.22
0.0024
65.200
57.100
0.009
1.24
1.66
1.50
84.0
164.8a
247.9a
约16h
约18h
6d 9h
地理数据是重要的地理语言之一。教材中会有许多的数据提供给同学们,通过对数据分析,总结要表达的规律。这个过程正体现了对同学们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所以,同学要重视对地理图表的分析过程。
此表可以说明:
◆ 从结构特征角度看,也就是从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周期、自转周期看,地球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是一颗很普通的行星。
◆ 九大行星从结构特征的角度可以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地球是类地行星之一。
2、读“太阳系模式图”,通过此图可以读出哪些结论?
教材中会有许多的各式各样的地理图像提供给同学们,通过对地理图像分析,总结要表达的规律。这个过程正体现了对同学们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所以,同学要重视对地理图表的分析过程。
此图可以说明:
◆ 从运动特征角度看,地球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是一颗很普通的行星。
◆ 九大行星从运动特征的角度看,存在共性,有三点:共面性(公转轨道面),近圆性(公转轨道形状),同向性(公转方向)。
◆ 九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强化练习】
※同步落实练习
1、写出天体系统层次表,找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上生命出现与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3、请判断下列古诗所指的月相(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歌声到客船。
A.新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D.满月
4、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
A.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 B.比河外星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C.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D.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
5、宇宙能源资源主要指( )
A.风能 B.天体引力能 C.太阳能 D.核能
※※同步检测
6、下列天体系统不包括地球的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7、下列天体系统不包括地球的是( )
①宇指空间,宙指时间,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
②人类认识宇宙的顺序是: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③宇宙是永恒的,宇宙中的天体是永恒的,地球因而也是永恒的
④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并且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
⑤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构成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①③④
8、下列诗句,表示的月相是
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杨柳岸,晓风残月
C.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有关宇宙空间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利用卫星进行军事侦察、空间通信、气象观测等
B.不可为寻找资源、飞机导航服务
C.因其缺氧、失重等特点不可进行生物实验
D.宇宙空间的高真空决定了其没有任何资源
10、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说法是( )
A.人类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在前进中有可能会出现倒退
B.只有通过实践才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是错误的
C.人类的天文观测手段已非常的先进,目前主要的工作是通过观测,对现行的天文理论进行印证
D.宇宙是无限的,我们所了解的仅限于太阳系,对于太阳系以外的星系,我们对它们的了解是一无所知
11、九大行星中与地球毗邻的行星是( )
A.水星、火星 B.地球、木星 C.火星、土星 D.火星、金星
12、下列各项不属于宇宙太空垃圾的是( )
A.寿命终止的航天器 B.爆炸产生的碎片
C.陨石 D.航天员扔出的垃圾
【强化练习答案】
1、
2、(1)安全的宇宙环境
●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安全的空间运动转道
(2)适宜的自身条件
①温度和水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1.5亿KM)使地表平均气温15℃,有利于生命的发生、发展,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
②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又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N2、O2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海洋的形成:——生命诞生在大海中
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及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等形成了原始大海,地球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3、B 4、D 5、C 6、D 7、B 8、A.满月 B.下半月出现的蛾眉月 C.新月 D.下弦月 9、A 10、A 11、D 12、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