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0年度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换入丙公司的一台设备,产品的账面余额为420 000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10 000元,计税价格等于不含增值税的市场价格5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交换过程中甲公司支付给丙公司银行存款11 700元。设备的原价为800 000元,已提折旧220 000元,已提减值准备20 000元,设备的公允价值为510 000元。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换入乙公司的一台设备,产品的账面余额为520 000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20 000元,计税价格等于不含增值税的市场价格6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交换过程中甲公司以现金支付给乙公司20 000元作为补价,同时为换入资产支付相关费用3 000元。设备的原价为900 000元,已提折旧200 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设备的公允价值为650 000元。假设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3)甲公司以一台设备换入丁公司的专利权,设备的原价为600 000元,已提折旧220 000元,已提减值准备40 000元,设备的公允价值为400 000元。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500 000元,累计摊销为150 000元,公允价值为380 000元。甲公司收到丁公司支付的现金20 000元作为补价。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4)甲公司以其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股票,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换入后作为原材料核算。在交换日,甲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股票账面余额为320 000元(其中成本为240 000元,公允价值变动为80 000元),公允价值为360 000元。换入的原材料账面价值为280 000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300 000元,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增值税税额为51 000元,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银行存款9 000元。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消费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1>、对于资料(4),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 )。
A.40 000元
B.120 000元
C.-80 000元
D.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80 000元,在该项金融资产处置时要转入投资收益,分录如下: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 000
贷:投资收益 80 000
<2>、对于资料(3),甲公司处置非流动资产取得的收益为( )。
A.90 000元
B.0
C.20 000元
D.60 000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甲公司处置非流动资产取得的收益=400 000-(600 000-220 000-40 000)=60 000(元)
<3>、对于资料(1),甲公司换入设备的成本为( )。
A.510 000元
B.600 000元
C.610 000元
D.590 000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甲公司向丙公司支付的补价=510 000-500 000=10 000(元)
甲公司换入设备的成本
=500 000+10 000
=510 000(元)
①借:固定资产 5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6 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000
银行存款 11 700
②借:主营业务成本 410 000
存货跌价准备 10 000
贷:库存商品 420 000
③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5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50 000
<4>、对于资料(2),甲公司换入设备的成本为( )。
A.680 000元
B.682 000元
C.625 000元
D.523 000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甲公司换入设备的成本
=(520 000-20 000)+20 000+3 000
=523 000(元)
2、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05.3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
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36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②库存商品——B产品,账面成本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
乙公司换出原材料的账面成本413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万元,公允价值45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则甲公司取得库存商品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450
B.434.7
C.373.5
D.40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甲公司支付的补价金额=450-300-60=90(万元),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300+60)+90=450(万元)。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
借:库存商品 4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6.5
贷:主营业务收入 360
银行存款 105.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1.2
借:主营业务成本 360
存货跌价准备 80
贷:库存商品 440
【该题针对“涉及多项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长城公司以一栋办公楼换入一台生产设备和一辆汽车,换出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600万元,已计提折旧为36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300万元。换入生产设备和汽车的账面价值分别为180万元和120万元,公允价值分别为200万元和100万元。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公司换入汽车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60
B.100
C.80
D.11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为300万元,换入各项资产入账价值=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换入各项资产公允价值÷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300 × 100÷(200+100)= 100(万元)。
【该题针对“涉及多项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4、2011年8月,甲公司与乙公司协商,甲公司以一栋建筑物换入乙公司的一批材料和一台设备。已知甲公司换出建筑物的原值为300 000元,已提折旧15 000元,已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 000元,公允价值为250 000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的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相等,均为1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换出设备的原值为200 000元,已计提折旧20 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03 000元。另外乙公司支付给甲公司现金12 490元,假定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不考虑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增值税税率为17%。则甲公司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以及原材料的入账价值分别是( )。
A.203 000元;92 273元
B.220 000元;92 273元
C.203 000元;100 000元
D.220 000元;100 000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乙公司支付给甲公司支付的现金12 490元,包括乙公司支付给甲公司的补价47 000元,甲公司支付给乙公司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00 000+103 000)×17%=34 510(元)。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250 000-47 000=203 000(元)
甲公司换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203 000×100000/(100000+103000)=100 000(元)
【该题针对“涉及多项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5、企业发生的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没有补价的情况下,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则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的比例为( )。
A.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B.换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C.换入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D.换出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应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该题针对“涉及多项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6、甲公司决定以库存商品和交易性金融资产(购买B公司的股票)与乙公司交换其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设备一台。
(1)甲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余额为30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40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为520万元(其中:成本为42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
(2)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公允价值为672万元;固定资产设备的账面原值为48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万元,公允价值288万元(含增值税),另外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08万元。
(3)甲公司和乙公司换入的资产均不改变其用途。甲公司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相关税费8万元,为换入固定资产支付运费10万元。乙公司为换入库存商品支付保险费3万元,为换入B公司的股票支付相关税费7万元。
(4)假设两公司都没有为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和乙公司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
(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涉及多项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甲公司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为( )。
A.10.8%
B.4.1%
C.8.2%
D.8.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甲公司收到补价的金额=400+600-672-288/(1+17%)=81.85(万元)
甲公司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81.85/(400+600)×100%=8.2%。
<2>、甲公司换出B公司的股票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A.180万元
B.80万元
C.100万元
D.0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换出股票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00-420=180(万元)。
<3>、乙公司换入库存商品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分别为()。
A.404.38万元和673.62万元
B.400万元和600万元
C.468万元和532万元
D.403万元和600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换入资产成本总额=672+246.15+81.85=1000(万元);
则换入库存商品的成本=1000×400/(400+600)+3=403(万元);
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1000×600/(400+600)=600(万元)。
<4>、甲公司换入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分别为()。
A.684.6万元和293.4万元
B.672万元和288万元
C.680万元和298万元
D.680万元和256.15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换入资产成本总额
=400+600-81.85
=918.15(万元)
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918.15×672/(672+246.15)+8=680(万元)
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918.15×246.15/(672+246.15)+10
=256.15(万元)
<5>、乙公司换出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时确认的损益合计为( )。
A.33.85万元
B.80万元
C.8万元
D.38.15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672-600=72(万元)
固定资产处置损益=288/1.17-(480-200)=-33.85(万元)
应确认的损益合计=72-33.85=38.15(万元)
7、2010年5月,甲公司为适应经营业务发展的需要,经与乙公司协商,将其一栋厂房和一项土地使用权与乙公司的在建工程和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交换。甲公司厂房原价为1200万元,已提折旧750万元;土地使用权账面原价为450万元,已摊销金额为270万元。乙公司在建工程截止到交换日的成本为6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200万元。以上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则甲公司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 )。
A.157.5万元
B.200万元
C.472.5万元
D.630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600+200=800(万元)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1 200-750)+(450-270)=630(万元)
换入资产总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63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200÷800=25%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30×25%=157.5(万元)
【该题针对“涉及多项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8、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0年发生如下资产置换业务:
(1)10月,甲公司用一台已使用三年的A设备从乙公司换入一台B设备,为换入B设备支付相关税费10000元,从乙公司收取银行存款35100,其中收取的补价为30000元。A设备的账面原价为500000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原预计净残值率为5%,并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未计提减值准备;B设备的账面原价为240000元,已提折旧30000元。置换时,A、B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50000元和220000元。假定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11月,甲公司以一台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动产)换入乙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1200万元,已计提折旧5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25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32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乙公司另外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50万元。甲公司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办理过户发生手续费用5万元。假定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以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根据资料(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交换时点A设备的账面价值是100000元
B.甲公司换入B设备的入账价值是220000元
C.甲公司换入B设备的入账价值是214900元
D.甲公司换入B设备的入账价值是230000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甲公司换出A设备的账面价值=500000-[500000×(1-5%)×(5/15+4/15+3/15)]=120000(元),选项A不正确;甲公司换入B设备的入账价值=250000-30000+10000=230000(元)。选项D正确,选项B、C不正确。
<2>、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 )。
A.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票投资
B.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C.可转换公司债券
D.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权益工具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货币性资产是指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选项ACD均不符合货币性资产规定的条件。
<3>、根据资料(2),甲公司应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益(损失以负数表示)为()。
A.212.5万元
B.-212.5万元
C.5万元
D.0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甲公司处置生产经营用动产所发生的增值税是要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因此所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250×17%=212.5(万元),所以属于损失的,因此是选择选项B。
9、2010年10月,甲企业用一台生产经营用的机器设备换入乙企业的两种原材料A和B,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50 000元,公允价值为130 000元,材料A的公允价值为40 000元,材料B的公允价值为7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甲企业收到银行存款
23 400元。假定不考其他因素,则原材料的入账价值总额为()。
A.91 300元
B.110 000元
C.128 700元
D.131 300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企业的处理应是:
借:固定资产清理 150 000
贷:固定资产 150 000
借:原材料--A110 000×40 000/(40 000+70 000)=40 000
原材料--B110 000×70 000/(40 000+70 000)=7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8 700
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损失 20 000
银行存款 23 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2 100
乙企业的账务处理:
乙企业换入机器设备的入账价值=40 000+70 000+20 000=130 000(万元)
借:固定资产 1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2 1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 700
银行存款 23 400
借:其他业务成本(题目没有给出相关的金额)
贷:原材料
【该题针对“涉及多项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0、2010年10月,东大公司用一台已使用三年的甲设备从正保公司换入一台乙设备,为换入乙设备支付相关税费10000元,从正保公司收取补价30000元。甲设备的账面原价为500000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原预计净残值为5%,并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未计提减值准备;乙设备的账面原价为240000元,已提折旧30000元。假定两公司资产置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置换时,甲、乙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50000元和220000元。东大公司换入乙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元。
A.100000
B.230000
C.168400
D.36000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此项置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应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乙设备的入账金额。东大公司换出甲设备的账面价值=500000-[500000×(1-5%)×(5/15+4/15+3/15)]=120000(元),东大公司换入乙设备的入账价值=120000+10000-30000=100000(元)。
【该题针对“以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1、甲、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甲公司本期以自产A产品交换乙公司的B产品,甲公司的A产品成本30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27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乙公司的B产品成本23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280万元,消费税税率5%,交换过程中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且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甲公司换入B产品的入账价值是( )。
A.278.30万元
B.280万元
C.276.80万元
D.249.81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公司换入B产品的入账价值=(300-30)+10=280(万元)
【该题针对“以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2、甲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与乙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资产置换,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具体资料如下:
(1)甲公司换出:固定资产(2009年初购入的生产设备)原值为180万元,已计提折旧27万元,公允价值为162万元,含税公允价值为189.54万元;支付固定资产清理费用3万元;
(2)乙公司换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171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36万元,公允价值为210万元;
(3)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20.46万元(支付补价48万元、收取增值税销项税额27.54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会计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以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
B.换出固定资产的利得为12万元
C.换出固定资产作为出售处理并计缴增值税
D.支付的补价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换出固定资产的利得=162-(180-27)-3=6(万元)
<2>、下列各项关于乙公司上述交易会计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为162万元
B.换入固定资产的增值税27.54万元可抵扣
C.换出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5万元
D.收到的补价冲减固定资产的成本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换出长期股权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10-(171-36)=75(万元)
13、2010年9月,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250万元的机器设备换入乙公司公允价值为220万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另从乙公司收取补价30万元。甲公司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3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万元。乙公司换出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为21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换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价值为( )。
A.225万元
B.220万元
C.239万元
D.242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公司换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价值=250-30=220(万元)
【该题针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4、2010年10月,甲公司将两辆大型运输车辆与A公司的一台生产设备相交换,另支付补价10万元。在交换日,甲公司用于交换的两辆运输车辆账面原价为140万元,累计折旧为25万元,公允价值为130万元;A公司用于交换的生产设备账面原价为300万元,累计折旧为175万元,公允价值为140万元。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对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确认的收益为( )。
A.0
B.5万元
C.10万元
D.15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甲公司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确认的收益=130-(140-25)=15(万元)
【该题针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5、某企业2011年10月10日用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台设备,并收到对方支付的银行存款15.85万元(其中包含收取的补价15万元)。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150万元,计税价格为14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定不考虑运费抵扣的进项税);换入设备的原账面价值为160万元,公允价值为135万元,双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该企业因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影响损益的金额为( )。
A.140万元
B.150万元
C.120万元
D.30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企业影响损益的金额=150-120=30(万元)
【该题针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6、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经协商用一项长期股权投资交换乙公司的库存商品。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2300万元,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00万元,公允价值为2440万元;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155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公允价值为2340万元(含增值税),增值税率17%。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以万元为单位)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A.2440万元
B.2340万元
C.2000万元
D.2300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2440-收到的补价(2440-2000)=2000(万元)
<2>、乙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A.2340万元
B.2240万元
C.2440万元
D.2400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交易支付的补价=2440-不含税的公允价值2340/(1+17%)=440(万元)
440/(2000+440)×100%=18.03%<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2000+支付的补价440=2440(万元)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银行存款 1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0
存货跌价准备 50
贷:库存商品 1550
<3>、甲公司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A.140万元
B.440万元
C.150万元
D.540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
银行存款 1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300
投资收益 440
17、2011年10月,A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与B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资产置换,A公司另向B公司支付补价3万元。资料如下:
①A公司换出:固定资产,原值为30万元,已计提折旧4.50万元,公允价值为27万元;支付固定资产清理费用0.5万元;
②B公司换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28.5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6万元,公允价值为30万元;
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假定不考虑各种税费,则A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产生的资产处置利得为( )。
A.1.50万元
B.30万元
C.1万元
D.27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27-25.5-0.5=1(万元),相关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25.5
累计折旧 4.5
贷:固定资产 30
借:固定资产清理 0.5
贷:银行存款 0.5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27+3)
贷:固定资产清理 26(30-4.5+0.5)
银行存款 3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1(27-25.5-0.5)
【该题针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8、2010年A公司以无形资产交换B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假定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A公司另向B公司支付补价5万元。A公司换出无形资产的原值为1800万元,累计摊销为900万元,计税价格为公允价值100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另以银行存款支付换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关税费10万元。则A公司换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成本为( )。
A.1065万元
B.965万元
C.915万元
D.1015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换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成本=1000+5+10=1015(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015
累计摊销 900
贷:无形资产 18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1000×5%)
营业外收入 50(1000-900-50)
银行存款 15(5+10)
【该题针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9、甲、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甲公司本期以自产A产品交换乙公司的B产品,甲公司的A产品成本300万元,公允价值(不含增值税)和计税价格均为27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乙公司的B产品成本230万元,公允价值(不含增值税)和计税价格均为280万元,消费税税率5%,交换过程中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1.7万元。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甲公司换入B产品的入账价值是( )万元。
A.280
B.271.70
C.276.80
D.249.8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的补价=280-270=10(万元);甲公司换入B产品的入账价值=270+10=280(万元)。
【该题针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0、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A.以公允价值为36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400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40万元
B.以账面价值为28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收到补价80万元
C.以公允价值为32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丁公司账面价值为460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并支付补价140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420万元、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换入戊公司公允价值为390万元的一台设备,并收到补价30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它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最终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我们将后者称为补价。在实际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用以下公式判断:
(1)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25%
(2)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选项A比例=40/(360+40)=10%,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B比例=80/280=28.57%,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C比例=140/(140+320)=30.4%,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D比例=30/420=7.1%,虽然低于25%,但是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因此,其交易也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21、下列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涉及少量补价,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
B.当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在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C.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在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为换入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考虑增值税)
D.收到补价时应确认收益,支付补价时不能确认收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可以确认资产转让损益,而与收支补价无关。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22、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 )。
A.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票投资
B.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C.可转换公司债券
D.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权益工具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货币性资产是指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选项ACD均不符合货币性资产规定的条件。
【该题针对“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的辨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23、甲公司与乙公司为两个互不关联的独立企业,均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经协商,甲公司以一项专利权换入乙公司的一批库存商品并作为存货管理。换出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400 000元,累计摊销160 000元,应交营业税12 000元;换入库存商品可抵扣的增值税税额为34 000元,甲公司向乙公司收取补价6 000元。假设该项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且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则甲公司换入存货的入账价值是( )。
A.200 000元
B.212 000元
C.218 000元
D.234 000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甲公司换入存货的入账价值=400 000-160 000-6 000=234 000(元)
【该题针对“以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只要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就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B.若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则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具有商业实质
C.若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则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具有商业实质
D.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E.只要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确定,就应当以其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选项A,如果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则不能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选项E,如果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则不能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2、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有( )。
A.应收账款
B.其他应收款
C.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D.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投资
E.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正确答案】:A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