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包括第一、二、三大题为选择题,第卷包括第四、五、六、七大题为非选择题,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第卷 (选择题部分,共36分)一、基础知识部分(15分
2、,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花蕾擂鼓 糊信封芝麻糊 蓄养妻子六畜兴旺 B蝙幅褊狭 闷葫芦闷罐车 殚精竭虑箪食壶浆 C璀璨摧残 发横财遭横祸 媒妁之言真知灼见D魁梧洋槐 提防着河堤岸 茁壮成长勤能补拙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诛连九族 不尽人情 犯罪分子 寥寥无几 B崭露头脚 鬼哭狼嚎 萎靡不振 以儆效尤 C邻近年底 泉香酒洌 戛然而止 面容姣好 D乏善可陈 孽根祸胎 声如洪钟 灯火阑珊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苏青是上海的一位知名女作家,其文字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她的结婚十年一书曾经风行一时。B作为官员,因为权力在手,也可能大有
3、作为,也可能遗害社会,因此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C几百年来,研究红楼梦的著述,可谓叠床架屋。要想再写山点新意,那实在是难而又难的事情。 D据中新网票选调查显示,小虎队以高达386%的支持率当仁不让成为歌舞节目第一名,连“天后”王菲都望尘莫及。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火车票实名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票贩子,更能有利于维护公民乘坐火车的权利,改变当前火车票销售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来源:学科网 B全国总工会4月5日决定紧急拨款200万元,用于对在王家岭“328”特大透水事故中遇难矿工及其家属的慰问。 C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牵动着每一个购房者的神经,也受到了中央的关注,自今年年初以来
4、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防范金融风险。 D政治分析师亚采克说,坠机灾难影响深远,它将对选举产生巨大影响,现阶段难以详细评说,但选举结果可能出人意料。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郭沫若在剧本里写婵娟骂宋玉:“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有人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 B依我之见,少年写作文,就应该多写一点“有意思”的事。何必那么深刻,何必那么深沉?故作高深,一本正经,老气横秋,少了童年的童趣和稚气,倒没有什么可爱之处。 C“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在说明:要想了解
5、政策的缺失,就必须深入民间调查。 D有钱的人开着豪华跑车在街上狂飙,穷人为了几斤米去卖血,这是讽刺还是批评,不论是什么,那些“富人”是否该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呢。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
6、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舞。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
7、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
8、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礼者为
9、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选自光明日报2010年5月6日,有删改)6下列有关“礼”的发展的表述,符合原文意
10、思的一项是A古代先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制礼作乐,逐步形成了一套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开始完备、成熟起来的,其原因就是当时产生了大量的礼乐歌舞形式。C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并注入了“德”的因素,使其有较大的发展。D先秦的礼乐文明经历代继承发扬和变革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秩序与和谐的内在思想也在与时俱进。7下列各项对“礼”与“乐”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是人性的基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它能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能陶冶情操,移风易俗。B“礼”的作用在于使人
11、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乐”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C在远古传统中,“礼”“乐”并存,涵盖了一切;自从周代以后,“乐”便成为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D由于“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所以孔子常常将礼、乐两个方面相提并论。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礼乐仪式。B夏朝时期,“礼”的意识开始苏醒,礼仪制度就开始初步建立。C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D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考古的大量发现,以
12、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可以推断礼记是最早记载礼乐仪式的文字材料。来源:学科网 B侍坐章中孔子赞许曾点“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理想,是因为它符合孔子礼乐治世的思想。 C“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所以只要是音乐就能陶冶情操,就能够起到移风易俗、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D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他认为,礼教不如严刑,礼治不如法治。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越州赵公救灾记曾巩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
13、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
14、之。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钜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
15、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选自元丰类稿,略有删节)注赵公:赵抃,宋仁宗景佑初年中进士第,熙宁二年除资政殿学士,知杭州,七年知越州。僦:雇用。绥辑:安顿。灾沴(l):灾害。赵清献公神道碑宋苏轼 吴越大饥,民死者过半。公尽所以救荒之术,发廪劝分,而以家资先之,民乐从焉。生者得食,病者得药,死者得葬。故越人虽饥而不怨。既而朝廷议,欲筑其城。公曰:“民未可劳也。”罢之。公年未七十,告老于朝,不许,请之不已。元丰二年二月,加太子少保致仕
16、。时年七十二矣。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胜,东南高士多从之游。七年八月癸丑薨,讣闻,天子辍视朝一日,赠太子少师,谥曰“清献”。(选自苏东坡集,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岁廪穷人 故事:按照旧例 B忧其众相蹂也 蹂:践踏 C虽死,得无失敛埋 敛:收敛 D公尽所以救荒之术 所以:用来11赵抃“仁足以示天下”,“法足以传后”。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现“其仁”“其法”的一组是A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B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C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发廪劝分,而以家资先之D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 生者得食,病者得药,死者
17、得葬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抃有先见之明,他预料到旱灾将引起饥荒,因此在九月份就未雨绸缪,调查统计受灾情况。 B正是由于赵抃无私无畏、鞠躬尽瘁,越州灾民才得以“免于转死”。越州救灾充分展现了赵抃一心为民的“父母官”形象。 C旱灾与瘟疫接踵而至,赵公早晚操劳身心疲惫也丝毫没有懈怠,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亲力亲为。 D赵公请求告老还乡,皇上不替应。七十七岁死在任上,皇上悲痛得一天没有上朝,后来追封他为太子少师,谥号叫“清献”。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3分) 译
18、文: 。 (2)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4分)来源:学,科,网译文: 。 (3)既而朝廷议,欲筑其城。公曰:“民未可劳也。”罢之。(3分) 译文: 。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北宋魏野爪利嘴还刚,残阳啄更忙。千林蠹如尽,一腹馁何妨。形小过槐陌,声高近草堂。岂同闲燕雀,唯解占雕梁。(1)请以一种动物的名称作为这首诗的标题,并简要分析这种动物的主要特点。(4分)(2)这首诗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诗人在本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概括。(4分)15填空。(6分)(1)“眼泪”常常在古诗中出现,在柳永雨霖铃中“ ,竟无语凝噎”,是情人的眼泪,在王
19、实甫长亭送别中“ ?总是离人泪”,是离人的眼泪,在李商隐锦瑟中“ ,蓝田日暖玉生烟”,是鲛人的眼泪;在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 ”,是英雄的眼泪。(2)王士祯论宋词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这“易安”就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作者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被恩格斯誉为“现实主义大师”,他创作的 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目 送龙应台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20、。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
21、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我慢慢地
22、、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来源:学科网ZXXK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
23、,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我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
24、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选自龙应台散文集目送,三联书店2010年4月版)16“目送”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3分)17本文语言富有感染力,请以末段为例,试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简要赏析。(6分)18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5分)(1)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2分)(2)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3分)来源:学科网ZXXK19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4分) 答: 六、语言运用
25、题(12分)20请仿照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要求:符合人物的经历。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25字(4分)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当宝玉洞房花烛时,林黛玉在病榻上焚烧诗稿,把爱情变成一缕青烟;当李甲背信弃义时, ;当张生挥鞭远去后, 。来源:Z+xx+k.Com21阅读下面一段话,试概括出“草根文化”的四个主要特性。(4分)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对草根文化这样界定:“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潮流,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
26、可变的文化现象。它有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他认为,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草根文化”的特性: 22上海在训练世博会礼仪小姐时,用“咬筷子”法打造标准“微笑模式”。把筷子横着含在嘴里咬住,嘴角斜着往两边走,发“一”的声音。一堂“咬筷子”课,常常要整整持续三小时。经过训练,女孩们微笑时就能下意识地露出上下八颗牙齿,而这正是最亮丽的“微笑模式”。请你针对这种微笑训练方法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4分)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来源:学,科,
27、网在2010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句话赢得全场代表委员最热烈、最持久的掌声。“让人民活得有尊严”拨动了我们时代脉搏中最柔软、最庄重的那根弦。自此,“尊严”一词便成为各大媒体上最为闪耀的词汇。请根据你对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一题作文,不少于800字。题目:(1)以“呼唤尊严”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以“有尊严的活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来源:学科网武汉市武昌区2010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审核人:王君 校对:陈亮一、(15分,每小题3分)来源:Z&xx&k
28、.Com1A (A项lili,hh,xch;B项binbin,mn,dn;C项cucu,hng,shuzhu;D项kuhua,d,zhuzhu)2D (A诛-株,尽-近;B脚-角;C邻-临)3B (A项,可圈可点:是褒义词,指出色,精彩,值得称赞;B项,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C项,叠床架屋:指重复累赘;D项,当仁不让:是遇到正义的事,主动去做,不退让,此处应为“当之无愧”。)4D (A项杜绝是制止,消灭的意思,与“在一定程度上”矛盾;B项“遇难矿工”无法“慰问”;C项偷换主语,“出台一系列政策”的主语应该是“中央”)5A (A项“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虽然是部
29、分引用,但因为是感叹号,所以保留;B项“深刻”后面改问号;C项把“(王充论衡)”移至逗号前;D项“批评”和“之手呢”后面都改问号。)二、(12分)6A (B项“完备成熟”的原因是“因为那是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C项周公“继承了殷商的礼乐”解说不正确,原文是“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D项与原文“主旨不变”不符。)7C (“礼乐并存,涵盖一切”与原文“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不符。)来源:学&科&网Z&X&X&K8B (“礼”的意识早在五帝时期就已产生)9B (B项从第三段末句可以推断出来;A项第二段说礼记记载了最早的礼乐仪式,但不代表
30、这是最早的记载;C项错在“只要”“就能”太绝对),“淫音”就不能;D项“礼教不如严刑,礼治不如法治”不符文意。)三、(9分)10C (应为:同“殓”,装殓。如祭十二郎文:敛不凭其棺)11B (A项第二句是旧法;C项两句位置反了;D项第二句不是方法,是结果。)12D(“死在任上”有误,“致仕”是辞职归家的意思,“退居于衢”表明他已退隐衢州) 13(1)在百姓未被饥荒所苦之前,就下文书询问所属各县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前”,在之前;“被”,遭受)(2)这时旱灾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病,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被”,遍及;“殆”,几乎,将近
31、;“于”,比。状语后置句)(3)不久,朝廷讨论想修筑城墙。赵公说:“百姓不可以再劳累了。”修城议案就停止了。(“既而”,不久;“罢”,停止)14(1)啄木鸟;爪利嘴刚,勤啄林蠹。(2)托物言志(或:象对比);作者以啄木鸟自况,表达了自己不计个人得失、扫除贪官污吏的志向,讽刺了贪慕名利的庸官。15(1)执手相看泪眼;晓来谁染霜林醉;沧海月明珠有泪;长使英雄泪满襟。(2)李清照;人间喜剧。16线索作用。作者先写了自己作为母亲目送儿子离开,后又写了自己作为女儿目送父亲离开。(言之成理即可)17(1)妙用叠词,如“慢慢地、慢慢地”“默默”,增加音乐美感,把伤感之情抒发得悠长舒缓,极富表现力。(2)反复
32、手法,突出父女母子离别时那一丝平静的哀痛。(3)化虚为实,把抽象的缘分具体化为“目送”的场景,让读者在想像中身临其境,达到情感的共鸣,感人至深。(言之成理即可) 18(1)母亲舍不得儿子离开,儿子不理解母亲的依恋,他渴望独立。(2)父亲不愿意让女儿的新同事们知道女儿有一个运饲料的穷酸父亲,他为自己没能风风光光送女儿上班而羞愧,可以看出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言之成理即可)19是一个细腻温婉、爱子心切、孝顺父亲、寂寞忧伤的女教师形象。(言之成理即可)20示例1:杜十娘在船头怒沉百宝箱,把爱情变成一圈涟漪;崔莺莺在长亭外泪洒秋叶,把爱情变成一片霜林。示例2:杜十娘在船头抛掷珠宝,把爱情变成一江怒涛;
33、崔莺莺在残阳里目送情郎,把爱情变成两行清泪。21社会性;平民性;动态性(或可变性);两面性(答“非主流性”亦可)。22示例1:不赞成,微笑只有发自内心,才能自然、亲切,练出来的微笑只会显得虚假、僵硬。示例2:赞成,这种方法打造的微笑能够最直观地展现我们礼仪之邦的热情与自信。七、作文(60分)23作文,参照2010高考评分标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赵公出仕越州长官。在百姓未被饥荒所苦之前,就下文书询问所属各县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
34、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作好准备。州县官吏登记报告,全州孤儿、老人、疾病、体弱不能养活自己的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向来规矩,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应当发到三千石粮米就停止。赵公征收富户人家上缴的粮米,共得谷物四万八千多石,就用它来补助那救济的费用。让灾民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孩童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米的人太多会相互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米,并且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乡民将流离失所,就在城镇郊外设置了发粮点共五十七处,让各人就便领粮,并通告大家,离开自家的不发给粮食。不能养活自己的人,有了这样的供应。能够买得起粮食的
35、人,就替他们告诫富人不能囤积米粮不卖给他们。又替他们调出官粮,共五万二千余石,平抑价格卖给百姓。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自行就便像领粮的一样。又雇用民工修补城墙四千一百丈,费工三万八千个,计算他们的佣工发给工钱。有愿意出利息借钱的老百姓,官府劝告富裕人家放手借钱给他们,等田中谷熟,官府为债主出面责令他们偿还。被抛弃的男女孩童,都让人收养他们。第二年春上,瘟疫很严重。官府设立病院,安置无家可归的病人。招募两位僧人,委托他们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按照规定,遇灾年给穷人发放救济慢三个月就停止,这年发放到五个月才停止。有不便行公文处理的事情,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不因此连累
36、下属官员。有请示上级的事,有些对救灾有较多的好处,就立即施行。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劳心力从未稍微懈怠,事无论巨细必定亲自处理。给病人吃药吃饭的开销花的多是自己的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装殓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这时旱灾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病,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比这更大的了。赵公抚慰百姓,百姓尤其认为有了依靠和归宿。用来筹划安顿民众的事,哪个先哪个后以及如何开始如何结束,在这方方面面之间,曲折周到细致详尽,没有不考虑到家的。他的施政虽然只在越州,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大约灾害发生,太平时
37、代也不能让它避免,却能够预先作防备。我特意到越地采访,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方法,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将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救灾的章程条例可以不须顷刻就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只影响眼前吗?吴越一带闹饥荒,百姓死亡的人数超过了半数,赵公用尽了所有能够救灾的办法,把国家粮仓里的粮食分给百姓,并且把家里的财务先拿出来分给大家。这样百姓都很乐意跟随。活着的人得到了粮食,生病的人得到了药物的治疗,死亡的人得到了安葬。所以越州百姓虽然闹饥荒,却没有怨言。不久,朝廷讨论想修筑城墙。赵公说:“百姓不可以再劳累了。”修城议案九停止了。赵公还没有到七十岁,就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皇上不允许。赵公的请求没有停止。元丰二年二月,加封太子少保的荣誉,当时七十二岁了。赵公回到衢州,这里有衢江、浮石、松林、紫竹等胜景,许多吴越一带的高尚人士都跟从他去游玩。元丰七年八月癸丑日离开人世,讣告传扬开来,皇帝停止上朝一天,追封他为太子少师,谥号“清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