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案例12 水的净化
【课 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3
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1)本课题从社会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以水的净化问题为载体,展现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包括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以蒸馏为例介绍硬水的软化,其中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2)学生通过了前面两个单元的训练,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对于实际生活中采集的水样有浓厚的兴趣,可以通过收集资料和小组讨论,在实践中了解净化水的一般方法。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以引导学生实践探究。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了解软水和硬水的区别,水中污染物的主要种类及危害。(2)了解净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过滤、蒸馏、吸附,会把简单的净化方法应用到实际净水过程中解决问题。(3)设计并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2)通过对净化水的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污染的了解和对净水过程的参与,对学生进行关心、爱护、珍惜水的教育。(2)感受化学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决简单的水的净化处理的问题。
四、教学难点
探究水的净化的一般过程。
五、教学方法
信息收集、整合,交流合作,科学探究。
六、教学媒体
电脑演示幻灯片、录像片、文字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有哪些?
生:空气、水、食物、阳光。
师:水有哪些用途呢?
生: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人体内70%是水,消防离不开水。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关于水的问题。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了水,也就没有生命。水是如此重要,你们知道我国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状况吗?
生:我国是贫水国家,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内陆地区严重缺水,黄河全年中有半年以上是处于断流的状态,近年更是各地普遍缺水。
师:越来越严重的缺水状况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那么我们曾经拥有的水到哪去了呢?
生:被浪费了,被污染了,少雨,温室效应……
师:(展示污染的情况)同学们还是很关心社会的,当然这些原因都存在,但是其中我们人类关注最多的还是污染问题,很多地区的河流污染严重,导致清渠变得浑浊不堪,鱼类成批成群死亡。
师:面对这样堪忧的状况,大家知道水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呢?
生:工业“三废”、农药、化肥、洗涤剂、生活污水。
师:除了大家说到的这些,其实还有其他方面的污染。
(投影介绍美国公布的水的八大污染物)
需氧废物 大量繁殖植物和动物
传染性物质 细菌和病毒
植物养料 化肥
有机物 洗涤剂、含磷农药
其他矿物及化学物质 工厂排放的废物
土壤冲刷而来的沉积物 黏土、沙砾
放射性物质 核电站放射性废物
工业废热 蒸汽发电厂的冷却用水、锅炉、浴池等排放的热水等
(二)课堂创设情境
师:当然了,一般的地区都会遭受以上八大污染物的共同污染,不同地区的污染情况又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就对长春市区内的一些水污染状况作了简单的调查和了解。
(播放录像片《世界真奇妙》)请大家注意观察,我们会给大家提问题的哦。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伊通河。大家看,这就是我们曾经美丽的清澈的河流,可是如今……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胜利公园的小溪……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有长春明珠之称的南湖。大家知道吗?半世纪以前,南湖曾经是长春市饮用水的水源。如今我们再看看湖面,看看湖水。
从刚刚的短片中,大家看到水中都有哪些污染物呢?
生:塑料袋、水草、浮萍、泥沙、细菌。
师:经你们调查,是这样吗?
生:基本上是。刚刚拍摄到的河面、湖面上都有大量的水生植物(绿苔、浮萍、水草),水里有很多微生物,水发绿发臭,有很多垃圾、泥沙,也很浑浊。我们主要调查的是南湖,并且咨询了我校水样调查小组的康老师。南湖的水主要是受到了附近居民生活废水的污染,污水中各种洗涤剂和有害菌直接排入南湖水中,使水中的植物及一些微生物大量繁殖,湖水脏臭,死鱼现象一次次发生,建筑商又把工地掘出的废土填进,使湖水泥沙增多,愈发浑浊。今天我们把采集的水样带来了。
师:我们今天就来试试看,能不能在化学课上使这样的水发生巨大变化。
师:谈到净水,我想注意观察生活的同学会注意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曾经使用过简单的净水方法或者接触过一些净水的小装置。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知道哪些?
生:烧开水、臭氧机、净水桶、净水龙头、过滤网。
师:那么这些方法能不能适合我们今天水样的净化呢?
生:不能,因为那都是对已经很干净的自来水进行净化的方法,南湖的不适合,太脏了。
师:那大家除了家庭净水的方法外还知道一些其他方面的净水方法吗?比如说工业上的,或者实验室中可以使用的。
生:学生公布查阅到的工业净水的一些方法、实验室净化水的一些方法。
师:工业净水过程和设备都比较复杂,我们在课堂上很难实施,所以今天我们就主要试一下用实验室净水法能否达到目的。
实验室净水方法简单地可以分成两大类。
物理方法:静置、过滤、吸附、蒸馏。
化学方法:加入消毒剂(如漂白粉)等方法。
生:(通过预习,小组演示,幻灯展示过滤、吸附和蒸馏的方法)
师:根据蒸馏方法简单地介绍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和转化。
具体杂质的处理方法清楚了,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水样净化的一般过程。我们这里有五个水样,下面我们各个小组就来讨论一下如何进行净化。
(通过学生发布具体的步骤,归纳净化水的一般过程:观察水样———分析杂质———设计实验方案———实践)
(三)科学探究
(含设计实验方案,即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检验的过程,即教学评价过程)
师:各组代表来选取一个水样(其中一个水样是老师加进来的一瓶可乐),大家共同合作,按照我们总结的一般过程,用每组的实验仪器分析设计净化过程,并公布你们的分析结果和实验方案,开始讨论。
生:发布方案。(同时,其他小组提出建议,进行推敲和改进方案)
1. 实验室过滤、吸附的方法
(1)取水样分析杂质;
(2)先加入活性炭进行吸附;
(3)进行过滤;
(4)如果仍然不澄清,要再次吸附、过滤。
2. 家庭自制净水器原理
(1)取水样进行分析;
(2)用塑料瓶上部代替漏斗,先后加入棉花、纱布、活性炭(大量加入)、纱布、小石子、大粒石子;
(3)水样倒入进行净化,将过滤和吸附综合起来。
生:实验操作。(各组净化后的成果倒入讲台上的烧杯中)
师:把我们净化后的水都倒入前面的烧杯中,对比净化前的状态,好了很多。其中有一个瓶子里是可乐,经过净化居然也变得很澄清了。我们的净化效果不错吧!
(学生有很大的成就感)
但是能不能喝呢?
生: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还有很多的其他杂质和微生物。
师:由此可见水的净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们刚刚的一系列操作是根本达不到饮用水的标准的,还需要很多的复杂的过程。
(四)小 结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呢?
生:水的净化很复杂,干净的水真是得来不易啊。我们要爱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学会简单的净化方法,宣传、倡导节水、保护水资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师:你们能对长春的水情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吗?
生:可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加强水的监测,节约家庭用水,尽量净化处理、限制工业废物的排放等。
师:(总结)我们都要为身边的水资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相信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一定可以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
作业:略。
点评:本课由水的重要性引出水的污染,进一步提出治理水污染的必要。教师由大到小,进行水净化的实验探究,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资料的收集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在课堂上分别展示了实物和其他文字及图片资料,这对形成学生调查研究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净水装置的探究活动中,教师通过对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分析,引导学生讨论以不同的方案进行除杂净化,体现了由问题设置情境、由讨论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基本学习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