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校(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期数: 0509 ZZG3 010
学科:政治 年级:高三 编稿老师:候杰
训 练 篇
[同步教学信息]
第四课第一节练习
【选择题】
一、选择题
当前,有的国家民族矛盾冲突时有发生,而我国的民族关系在世界风云变幻中经受了考验。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的民族关系在世界风云变幻中经受了考验”是指( )
A.我国的民族关系经受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强大压力
B.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存在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C.我国仍能保持各民族的紧密团结
D.在许多国家民族观念削弱的情况下,我们仍能坚守民族主义阵地
2.导致上题结论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强化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职能
B.我国在民族问题和领域内已经不存在阶级斗争
C.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我国坚持了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原则
依据宪法,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依法享有一定的自治权。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属于民族自治权的是( )
①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地方性自治法规②自主安排和管理本地方的经济建设事业③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④依照国家财政政策的规定,自主地安排使用自治地方的财政收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4.依照上述材料得出的结论,说明( )
A.我国的民族关系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
B.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C.我国已消除了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D.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各种特权
5.九届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共有428人,占代表总数的14.37%,比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高出约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 )
A.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
B.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地参与国家管理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发展
D.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消除了不平衡
6.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这是因为( )
A.民族宗教问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B.民族和宗教的所有问题都与国家政权紧密相连
C.我国存在55个少数民族并有多种宗教流传
D.民族宗教方面出现的问题影响民族平等
“要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东部地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据此回答7~8题。
7.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是为了( )
A.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实现各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团结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8.在我国要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使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根本出路在于( )
A.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B.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加大扶贫力度,加大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
D.依靠本地区干部群众的自身努力,与国家扶贫相结合
9.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的主席、自治州的州长、自治县的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这一规定表明( )
A.民族自治地区的人民都属少数民族
B.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
C.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D.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10.日本侵占台湾以后,生活在台湾的高山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起,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拱手而让台”表现了台湾各族人民抗日救国、保卫家园的决心。这表现了( )
①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②对于祖国的统一,台湾各族人民跟我国其他民族人民一样都作出了重要贡献③台湾高山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样.奋勇抵御殖民主义的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④鼓吹实行“台湾独立”一中一台”违背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A.①B.①②C.⑧④D.①②③④
1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 )
A.政党必须领导政权
B.某些地区经济比较落后
C.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D.维护国家的统一
12.要不失时机地推进西部大开发,这不仅是西部地区的大事,也是东部地区和全国的大事。这是因为( )
①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②党和国家有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任务③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④我国各地区的发展应同步进行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13.在西藏自治区县乡换届选举中,选民的参选率基本上都在90%以上;在自治区人大选举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超过了80%;自治区人大常委主任、自治区主席和各县县长,均由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公民担任。近二十年来,国家先后拨专款3亿元维修和保护寺庙,全区藏传佛教等宗教活动场所满足了信教群众正常宗教活动的需要。以上事实说明( )
A.西藏人民充分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西藏自治区已实行全区范围内的直接选举
C.西藏人民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力
D.西藏自治区政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据此回答14~17题。
14.我国民族自治地区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地区,它包括( )
A.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三级
B.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三级
C.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三级
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15.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公民担任。这一规定表明( )
A.民族区域自治充分体现了尊重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
B.民族自治地区的居民都属少数民族
C.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习惯
1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这里的“历史特点”是指( )
A.我国各民族历来关系密切,难分彼此
B.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远,很少来往
C.我国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长期共存
D.我国各民族之间长期有隔阂,难以平等相处
17.比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地区,其共同点是,它们都( )
A.是国家的地方行政区域
B.实行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
C.适应我国民族分布的复杂情况。一
D.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
西藏民主改革40多年来,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170条,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各族群众的权益得到全面保护。据此回答18~19题。
18.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实表明( )
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享有最高立法权
C.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
D.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是真实的
19.《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明确规定:自治区国家机关下发的公文、文件必须要有藏汉两种文字,如果没有藏文,基层机关可以拒绝接收。这项法规的规定( )
A.保障了藏族人民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B.表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上已实现了完全平等
C.说明我国的人民民主有物质上的保障
D.体现了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二、非选择题
20.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解放前,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新中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消除了民族不平等的根源,各民族之间完全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民族关系。
(1)运用政治常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是如何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
(2)为什么说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进程和共同繁荣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
答案:
一、1.C 2.D 3.C 4.B 5.B 6.A 7.D 8.D9.B 10.D 11.D
12.D 13.AC 14.D 15.A 16.C17.A 18.C 19.A
二、20.(1)①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就从法律上保证了我国各族人民享有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②我们党和国家制定的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这就从原则上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多种权利。③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就从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和制度上保证了各少数民族享有各种权利。④党和国家对经济文化落后的民族地区实行援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为少数民族享有各种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①推动民族地区的进步和共同繁荣,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这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②只有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才能形成强大的综合国力,才能巩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因此,它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