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大清华状元、一线名师 真人在线互动家教平台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科试卷
答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高三化学备课组
第Ⅰ卷(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23 Cu 64 Fe 56 Mg 24 Al 27 S 32 O 16 P 31 C 12
一、选择题(每小题1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A.焦炉气—混合物 胆矾—纯净物 臭氧—单质
B.纯碱—碱 硫化氢—酸 小苏打—酸式盐
C.油脂—高分子化合物 纤维素—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玻璃—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D.液氯—非电解质 硫酸钡—强电解质 醋酸—弱电解质
2.下列关于Fe(OH) 3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Fe(OH)3胶体与硅酸溶液混合将产生凝聚现象
B.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阳极移动
C.液溶胶中Fe(OH)3胶体粒子不停地做布朗运动
D.光线通过Fe(OH)3胶体时会发生丁达尔现象
3.将n molCu2S的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硫酸、一氧化氮和水,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A.4n mol B.10n mol C.10n/3 mol D.2n/3 mol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L-1NaCl溶液含有NA个Na+
B.任意条件下,16g O3所含的原子数为NA
C.由CH4和C2H6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氢原子数为5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NA
5.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是
A.由弱变强 B.由强变弱 C.由强变弱,再变强 D.由弱变强,再变弱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 Cu2+ +H2↑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 + H+ = H2O + CO2↑
C.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 2H+= Ca2+ +H2CO3
D.醋酸钠和盐酸混和:CH3COONa + H+= CH3COOH + Na+
二、选择题(每小题1~2个选项,每题3分,少选给1分,共36分)
7.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12.4g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约是0.6×6.02×1023
②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6.02×1023个电子,阳极溶解32 g铜
③7.8 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6.02×1023
④2mol SO2和1 mol O2混合在V2O5存在的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6.02×1023
⑤2.9g 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6.02×1023 (2CaSO4·H2O式量为290)
⑥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 NA
A.①④⑥ B.①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8.下列溶液中,有关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 Na+、I-、Cl-、NO3-
B.能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K+、SO32-、SO42-、ClO-
C.能使pH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Mg2+、Fe3+、NO3-、[Ag(NH3)2]+
D.无色溶液中:K+、Cl-、NO、SO
9.某溶液中含有HCO、SO、CO、CH3COO- 4种阴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CH3COO- B.SO C.CO D.HCO
10.在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HCO3-、Cl- B.K+、AlO2-、Br-、Cl-
C.Na+、Cl-、NO3-、SO42- D.Al3+、NH4+、Cl-、SO42-
11.X、Y、Z为三种单质。已知:Y能将Z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又能将X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①单质的氧化性:Y>Z>X; ②单质的还原性:Y>Z>X;
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 ④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
A.只有①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④ D.①②③④
12.标准状况下,往100mL 0.1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A.0.224L B.0.336L C.0.448L D.0.672L
13.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每摩尔CuSO4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A.1/5 mol B.2/5 mol C.3/5mol D.11/5 mol
14.多硫化钠Na2Sx(x≥2)在结构上与Na2O2,FeS2等有相似之处,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成Na2SO4,而NaClO被还原成NaCl,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量之比为1:16,则x值是
A.5 B.4 C.3 D.2
15.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 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A.0.24mol B.0.21mol C.0.16mol D.0.14mol
16.自然界中存在一种尖晶石,化学式可表示为MgAl2O4,它透明色美,可作为宝石。已知该尖晶石中混有Fe2O3。取一定量样品5.4g,恰好完全溶解在一定浓度100 mL盐酸溶液中,盐酸浓度可能是
A.2.8 mol·L-1 B.3.8 mol·L-1
C.4.3 mol·L-1 D.4.9 mol·L-1
17.下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0℃时,将35 g食盐溶于100 g水中,降温至0℃时,可析出NaCl晶体
B.2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6%
C.60℃时,200 g水中溶解80 g CuSO4达饱和,当降温至30℃时,可析出30 g硫酸铜晶体
D.30℃时,将35 g KNO3和35 g NaCl同时溶于100 g水中,蒸发时先析出的晶体是NaCl
1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片插入氯化铁溶液中 Cu+Fe3+=Cu2++Fe2+
B.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2H+H2↑+C12↑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aCO3+2H+ = Ca2++CO2↑ +H2O
D.向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滴加足量Ba(OH)2溶液
NH4++Al3++2SO42—+2Ba2++5OH-=AlO2-+2BaSO4↓+NH3·H2O+2H2O
第II卷(共52分)
19、(12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向溴化亚铁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硫化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硫酸铝KAl(SO4) 2溶液中加入Ba(OH)2 使沉淀的质量最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CuSO4溶液中加入金属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Na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CuSO4溶液中通入硫化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NO3-+4H++3e-=NO+2H2O ;
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1)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2)反应中硝酸体现了 、 性质。
(3)反应中若产生0.2mol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4)若1mol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
(5)KMnO4在酸性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的反应式:
21、(11分)有这样一个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某浓度的稀盐酸(足量),将两个各装有0.3g NaHCO3和 Na2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HCO3和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现象如右图:
(1)盛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试管中气球变得更大, 大小气球(不计气球的弹力和气体温度影响) 体积之比约为(填最简单整数比)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O3粉末的试管变冷,而盛Na2CO3粉末的试管变热。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状态如何,NaHCO3和HCl反应为吸热反应,而Na2CO3和HCl反应为放热反应。甲同学写出了如下热化学方程式(其中“aq”代表水合或无限稀释的含义):
HCO3-(aq)+ H+(aq) →H2O(l)+ CO2(g) ΔH1 ; ΔH1>0
CO32-(aq)+ 2H+(aq) → H2O(l) + CO2(g) ΔH2 ; ΔH2<0
甲同学所作结论的方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为研究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某研究小组以《NaHCO3、Na2CO3 和盐酸反应过程中热效应的研究》为研究课题,进行了如下实验(每次实验各做三次,取平均值):
序号
试剂1
试剂2
混合前温度
混合后最高
或最低温度
①
35mL水
2.5g NaHCO3固体
20℃
18.5℃
②
35mL水
3.2 Na2CO3固体
20℃
24.3℃
③
35mL稀盐酸
含2.5g NaHCO3的饱和溶液32.5mL
20℃
19℃
④
35mL稀盐酸
含3.2g Na2CO3的饱和溶液23.1mL+10ml水
20℃
24.2℃
⑤
35mL稀盐酸
2.5gNaHCO3固体
20℃
16.2℃
⑥
35mL稀盐酸
3.2g Na2CO3固体
20℃
25.1℃
请你帮助填写相关内容:
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试管、药匙(或V型纸槽)、气球、玻璃棒、烧杯、量筒、保温瓶外,还需要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NaHCO3的溶解是吸热过程
B、NaH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Na2CO3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D、Na2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5)结论:影响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热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有下列化学仪器:
①托盘天平②玻璃棒③药匙④烧杯⑤量筒⑥容量瓶⑦胶头滴管⑧细口试剂瓶⑨标签纸
(1)现需要配制500m L 1mol/L H2SO4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H2SO4 ;
(2)从上述仪器中,按实验要求使用的先后顺序,其编号排列是 ;
(3)容量瓶使用前检验漏水的方法是 ;
(4)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①用以稀释浓硫酸的烧杯未洗涤, ;
②未经冷却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
③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水, ;
④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
23、(9分)将2.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标准状况)。
(3)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及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CO2体积 (mL)
盐酸体积(mL)
5
15
25
35
45
0
A
B
答 题 纸
19、(12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
(1)
(2) 、 。
(3) mol。
(4)原因是:
(5)
21、(11分)
(1)盛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体积之比约为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
(1) ;
(2) ;
(3) ;
(4)① ;② ;③ ;④ 。
座位号
23、(9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产生C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3)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及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CO2体积 (mL)
盐酸体积(mL)
5
15
25
35
45
0
A
B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科试卷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A
B
C
B
C
B
二、每小题3分
7
8
9
10
11
12
C
AD
A
C
D
A
13
14
15
16
17
18
A
A
B
A
D
CD
19.(12分)略
20.(10分)(1)14HNO3+3Cu2O=6Cu(NO3)2+2NO↑+7H2O
(2)酸性 氧化性 (3)0.6mol
(4)使用了较浓的硝酸,产物中有部分二氧化氮生成
(5)MnO4-+ 8H++5e-=Mn2++4H2O
21.(1)①NaHCO3(1分),53:42 (2分);(2)不正确(2分)(3)天平、温度计(各1分)
(4)A、B、C(3分);(5)NaHCO3的溶解过程及NaHCO3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吸、放热过程(2分).
22.(10分) 解题探究: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本题难点在于误差分析,理解引起误差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 10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