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泽鉴:试论法学写作的意义及方法 发表时间:2009-03-17 23:03 阅读次数:304 字体: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转贴自:原作者:佚名 法学的训练就在写作,一定要写,一直要写,因为写才能让你深刻。 王泽鉴 笔者批注:写作一直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工作,对于学者而言没有写作,就没有理论存在的依据和生命,因为理论总归会过时,但是思想不应当停滞不前,那么通过写作来达到表露自己的思想,认识自己的思想,固定自己的思想,深刻自己的思想,完善自己的思想,那么裨益是明显的。 一直以来,作为一名法学研习者而言,写永远是一个不变的主题法官要写判决书,律师要写代理词,检察官要写公诉词但是,法律人要写的远远不止
2、是这些,尤其是在衡量学者水平的众多能力指标当中,论文、著作的数量和质量无疑是最直观的。人的认识面是有限的,俗话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其实在阅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不可能会认识每一个作者,但是阅读作者的文章让我们感觉到、认识到、掌握到作者的思想。就诠释学而言,文本的作者虽然有死了的可能性,但是阅读者是能动的,也是应当能动的。 写作应当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幸福。每个人总有思考的时候,思考终究还只是在脑海中,在未见诸于纸上之前,永远都只是自己清楚的,但是一旦将这些写称白纸黑字,那么真正的阅读者就不只是你一个人了因为,文章(思想)一旦脱离你的脑海,那么就不再属于你可以控制的领域了。 为什么要写作
3、?这个是我们一直在扪心自问的,也是法学研习者在前进的道路上,因为自己理论不够扎实和艰深,因为自己难以正确*地表达,因为自己难以和其他研习者展开真正有效的交流,因为自己在研究领域无法取得突破性紧张,因为自己在研习过程中实在是难以获得新的认识,因为自己在研习的历史过来当中越来越失去兴趣。这是我们自己拷问自己的劣势的获得的检讨,就为什么之外,即实然之外,应然又是什么呢? 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只有文章才能够固定一个人的思想,只有文章才能够获信一个人的理论,只有文章才能够流传一个人的知识(当然不仅仅只是他的知识,而是在现时掌握的基础上而言)。当我们惊叹于美丽的诗歌,当我们游弋于细腻的散文,当我们拜服于雄
4、辩的论文,当我们惭愧于同辈的文论,当我们遇到很多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应然和实然之外,即使是在我们开始写作的时候也会遇到种种问题。其一,想好了一个主题,心中也盘算好了如何写,甚至已经觉得自己可以写好,叹息天妒英才,但是一旦下笔之后,却半个字儿也抠不出来;其二,想好了一个主题,已经开始写了,已经写了一半,但是越往下写,信心越来越不足,因为后面的论证事实上推翻了自己先前的看法,那么前面的都是白费力了,一次两次尚可,但是这种情况多了,就难以写出好文章,渐渐地也开始对自己彻底怀疑;其三,即使自己没有选好主题,但是深信自己在写了很多确定主题和完备素材的文章之后,觉得自己可以即使胸无成竹也可以下笔如有神,却
5、在下笔之后,一来为选题耗时过长,二来为论证拐弯太多,三来写到最后实在是写不下去了;其四,就是在已经有初步的写作的基础上,但是因为体系性思维的欠缺,在写到文章中层时,发现原定的框架早已面目全非,而自己也不知所云。 总括的为什么之后,总需来一个如何做,前提也要问自己有何用。那么写作有何用呢?我认为可以有以下五个方面值得深究: 1.表露自己的思想 人需要交流,交流的基础或者媒介就是语言组织起来的话语或者文章,而话语的成熟实际上更多是文章能力的成熟,如此要想很好表露自己的思想,那么提高写作的功底就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写作,可以让别人看你的文章,作者本人也可以复述自己的文章,由此让他人“hear you”
6、这在交流上当然是一个前提。 2.认识自己的思想 前文也已经强调过,思想一旦付诸于白纸黑字,就不在属于你控制的范围了。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施加任何影响,而是在于强调,写作的成果一旦从脑海中剥离开来,你再次审视的时候,怀着的就不是一种全面认同的态度,而是一种批判的眼光。因为,这个时候你也许会认同先前的看法,也许会推翻原先的看法,也许会加以批判的吸收与继承,也许会加以深化和改造但是无论如何,文章已经成了再次进行认识过程的素材,不再是脑海中的东西,脱离你的控制,由此对于认识自己的思想大有裨益。 3.固定自己的思想 我们有时候会为自己的灵感很满意,但是如果不及时将它记录下来,晚了就难以很新鲜地复制到纸上
7、,有时候甚至就是忘掉了,或者因为记得,但是开始写了却发现自己原来忘了,也或者原来发现自己所谓的灵感原来是错误的但是不管怎样,思想被固定下来了,就是意义所在,一来为认识自己思想提供素材,二来为节省再思考的时间,三来见证自己的思想路线,如此实益颇多。 4.深刻自己的思想 这是接着第二点加上其他元素展开的:认识毕竟还只是一个有条件的展现的过程,如何加以深刻则是另外一回事儿。当我们看着自己的文章,浏览者论点,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和有失偏颇的地方,也会发现自己原先未注意却也是闪亮点的地方,对于深化认识,进一步弄清将要研究的对象而言,这还是非常必要的这一步工作,比第二点还要做更多还需要结合其他观点理论、历史素
8、材和再剖析再认识三方面,以达到修正、提高、深化的目的。 5.完善自己的思想 这是终极目的,也是写作的终极意义。我们辛苦写作,无非就是让自己的思想提高到更高的层次,无非就是让自己思考耗时耗力更少,无非就是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无非就是让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得以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体系性认识和观点,反映到其他方面就是让他人惊叹或者拜服思想水平的高度,自身认识其他事物更加迅速以及抽象出来的能力更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更自信,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气质”的原因之一这些都是只有辛苦写作才能够达到的。于是,我们会为自己突然间能够写出一两句“佳句”而兴奋良久,或者为自己能够发现真正问题、提出切实看
9、法而自豪些许。我们慨叹于名家大作,在崇拜之余,也想着自己能否也可以达到这个高度。我们很多人也许会摇头,因为当中需要的付出实在是太多,要吃的苦实在是太多,以至于“谢绝”了大多数人,只有那些深深的喜欢研究或者希望通过写作再提高的人,才会不顾惜辛劳,所以能够成就巨著伟业者终究只是少数。 这都是应然和实然的问题,到底还是要落实到实践当中。写作是一件是很辛苦的事,但是也有很多人将此视为幸福。如何做,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因为“能与不能是一回事,想与不想是另一回事,做与不做则更不同”。我认为,要打好写作功以及在基本功底扎实之后,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A.大量、广泛、高效阅读,认真做好抄书笔记,为写作积累
10、素材 就阅读而言,毋庸置疑是获取知识最便捷的渠道,同时也是在如何更好更快更多阅读方法上争论最多的但是就这些而言,很多是个人性的知识,难以达到普适性的运用。大量,即阅读者须阅读足够数量的书籍,若要精神于某一方面的研究,则须将此领域绝大多数之经典文章以及相关文献通览,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广泛即阅读者须不囿于自身专业内的书籍文献,还需要结合其他学科的文献进行整合性研究,如法学研习者必须研读哲学、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即使不要求精专,但是也要求一个基本的了解;高效即阅读者须快速高质量地阅读文献,如何达到这个程度,除了量的积累外,也需要一些技巧的学习和经验的总结,如哪些结构的知识是重点阅读
11、,哪些部分是可以完全忽略的,哪些是需要做好摘记的在文献量越来越多,控制质成了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阅读的最根本要求。 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精美词句、背景知识、各家学说等值得记录的信息,阅读者必须做好摘记工作,一是在阅读中加深印象和认识,二是节省以后再次检索的成本,三是成为自己知识库的素材积累。做好以上的基本工作后,就逐渐积累了很多大量的写作素材,这是不言自明的。 B.平时经常思考,记录点点滴滴,主动反省总结 在法学方法初探一书第一章中,我谈到了如契诃夫一直以来习惯的记录方法,是深切值得借鉴的。正如在该书中我所指的那样,我们尽管会思考,但是总是对失去思考的素材和掌握后,会追悔。为了固定自己的思想,
12、非常有必要记录其中的点点滴滴。就思考的对象而言,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就某一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也可是在散步时的突发奇想,也可以是写作过程中对另外一个题目产生了兴趣,也可以是与人讨论交流中产生的思想碰撞火花这些其实也是主动反省和总结的结果,都是非常必要的。 C.训练小型写作,做一些札记和随笔 事实上,我本人是将札记和随笔也视为写作,但是为了配合大多数人的认识和看法,也在符合本人认识体系和框架基础上,将札记和随笔视为小型写作也未尝不可事实上,这也是上面B中思想记录的重点。人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可以写出鸿篇巨著,也不可能在没有基础功之上就开始大部头著作的撰写基本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札记和随笔虽然显得不
13、太正式,但是就思考方式和作用而言,本人认为其重要程度可以超过大型论文,因为:大型论文事实上很多是先前积累的思想的结晶,或者是在撰写该论文的过程中记录的有关该论文的点点滴滴,或者是就该论文做的一些别的思考而这些思考为论文的展开提供了更好的开端和结局因为,札记和随笔可以作为大型论文的前奏我们也可以回过头去查找先前的札记和随笔中的观点和理论,可以不加修改也可以直接援用到论文中,如此可以免于我们在没有基础功的前提下,贸然展开大型论文写作所导致的思想枯竭的烦恼。就重要性而言,札记和随笔是更重要的。 D.掌握体系性思维、散射型思维和联想型思维 在法学方法初探一书以该三者为章名的文中,我就体系性思维、散射型
14、思维和联想型思维做了深入的探讨。体系性思维即强调作者形成对自身知识的宏观把握,以便在写作过程中做到随时“引经据典”或者可以明了所涉及的内容,而如此则对于文章整体架构的把握能力则属必要;散射型思维强调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能够结合其他知识点对笔下的知识点加以扩展和散开,展开更多的思考,涉及更广的面,如此以达到论据严密、论证严谨的目的;联想型思维强调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就彼知识点展开联想,能够将此系于其他方面,一则实现多面*度研究,二则有利于作者加强文章背景知识的论证和把握,三则结合此点与彼点的比较性研究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四则在体系性思维和散射型思维的较好把握下,能够发现新问题,开始新的研究。
15、E.一气呵成,不可断不可乱不可缺 这是对于文章写作即时性的要求。当出现某个灵感,或者在把握到位后开始写作时,最好能够做到一气呵成,当中不可断不可乱不可缺。一气呵成,指的是写作的一次性,而不是写完后就可以不去管了,以为就是成熟的,而是就此次写作的连续性。这不仅尤其针对论文,也对于札记和随笔适用,具有指导的一般性。 不可断,强调写作不可中途随便断掉,其危险就是下次不知道自己上次终于何处,或者应从何处开始;但是并不意味着绝对不可断,只要对写作对象把握较好,对某个问题暂时无法进行深入思考,在停顿处做好标记,以免下次找不着北,则可以为之。 不可乱,强调写作不可胡乱一气,重要的在于现有“胸中之竹”,或者起
16、码的印象,以便在这个框架下展开写作,保持体系的严谨和连贯,如此则可以实现整篇文章围绕着中心论点开展论证,避免无的放矢,真正达到“文有所求,字有所属”。 不可缺,强调写作不能无凭无据,即不能仅仅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想,这是学术规范性的起码要求,作者可以在掌握既有知识并保证知识的可靠性基础上论证,但是更多的要求作者在阅读足够量的文献基础上做好引证注释,这是保证文章真实可靠的关键。 F.适时回顾写作成果,进行二次创作 我们会时常打开电脑或者翻开笔记本,去看看之前自己写的文章,、做的札记和随笔,会笑会惊也会叹,难怪苏力先生说自己不敢去看发表出去的文章,似乎有某种让我们害怕的因素这就是我们可能会发现先前自己
17、的思想多么的浅显、幼稚、荒谬,对于发表出去的、为太多人看过的文章尤其是如此。但是,这是非常必要的,甚至比以上各点效果都要好关键在于自己要承认自己的失误,敢于纠正自己的错误,尤其是在已发表的文章上,做到这一点很难却很有必要。通过回顾,我们可以检讨自己的思想,发现弱点和误区,纠偏纠错。这时,我们面对的阅读素材是我们先前的写作成果,进行再次的阅读和研究,如此实现二次创作也正如了思想逃脱了主人的控制,但是主人可以追住他并和他交谈,并且尽可能影响他这就是我们应当做的。 G.与他人分享,一起交流 写作终究不只是一个人的事儿,而是更多人的事儿因为,写出来的东西到底还是想让别人看的,甚至是想着能够引起轰动和关
18、注。所以,写出来的不能永远放在笔记本里,不能永远丢在抽屉或者文件夹中,应拿出来与你的好友、学术伙伴、老师、同行一起检阅,倾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作者也应虚心地听,做好记录,以便修正。这个过程的好处很多,最关键的就是可以获得该文若让他人看到,他人会产生的意见和看法。如果让他人看到了,但是没有去探知他人的想法,不知道是否是赞同还是反对或者有更好的修改建议,这都只有通过与他人探讨才能够引起共鸣,在互相尊重思想的基础上实现思想的纠偏纠错,这和F异曲同工只是囿于交流的次数和时间有限,我们必须好好珍惜这种方式,典型者即如读书会。 说到底,思想的火花只有点燃实践的火把,才能够彰显其价值写作的方法终究只是方法或者经验,在阅读者实践之前永远都只是纸上的东西,只有在进行写作的实践后,深化形成认识和看法,并适时对本文进行比较和总结,那么“这一切都是你的了,甚至会得到更多”。 ( ) 文章评论 本文章评论已被作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