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陈情表》教学案(一)
【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表”是一种文体,了解这种文体的特征。(1、2是第一课时目标)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课前准备】
一、诵读:
1、朗读课文,至少两遍,要求:
第一遍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第二遍根据课下注解,力求读通、读顺文章。
2、借助课下注释,试着翻译文章。
二、积累:
1、查阅工具书,写出“不行”“成立”“见”“听”“告诉”“寻”等词在文中的意义。
2、结合语境,写出“以”“所”“则”等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式,并分析它的句式形式。
三、思考:
1、对于朝廷的征召,李密打算“辞不赴命”,但是要让晋武帝接受,十分困难。李密在《陈情表》中是怎么说的?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2、前人说:“读《陈情表》而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出师表》而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完本文后,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
【疑难问题】
“学贵有疑”,将你在翻译过程中感觉有困难的语句圈画出来。在文章的理解上你有什么疑惑?
【课堂学习】
一、知识铺垫
1、作者简介: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2、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原题为《陈情事表》。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李密是一个亡国贱俘,四次征诏,四次拒绝,这就很容易使武帝产生疑虑,以为李密是怀念旧朝、不满新朝,才会采取这样坚决的态度。在封建社会里,违抗君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更何况是一个“至微至陋”的蜀汉降臣。而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两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3、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或陈述某种意见的一种文体 ,它以抒情为主。
二、学法指导
1、疏通字词句:
①有效借助课下注释和其他工具书,粗略地疏通课文内容。
②重点实词的把握要善于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测,也可运用联想法,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点,或者联系有关的成语来帮助释义。
③对特殊句式要进行分类归纳,记住常见的几种句式,找出判断的技巧。
④翻译要力求直译,并做到字字落实。
2、文意的理解:
①首先疏通文章的大意 ②归纳每一段的中心意思,进行同意归层,层层分析。
③找出文中能反映主旨的句子。
三、预习检测
1、通读文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险衅( ) 祚薄( ) 茕茕孑立( ) 陨首( ) 闵凶( )
洗马( ) 拔擢( ) 终鲜兄弟( ) 盘桓( )床蓐( )
优渥( ) 郎署( ) 责臣逋慢( ) 期功强近( )( )
矜愍( )( ) 猥以微贱( ) 刘病日笃( )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臣之辛苦
3、下列各项中含通假字的一项 (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D、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4、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5、下列虚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③州司临门,急于心火 ④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母之日短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四、课堂研习
1、就预习中的疑难问题讨论解决。反复诵读,力求准确翻译文章。
2、初步整理出本文的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
【课后思考】归纳每一段的中心意思,理清文章思路。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