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语》教学设计2.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82929 上传时间:2025-0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语》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语》教学设计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语》教学设计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十二章教学设计 年级七年级课时 第一课时课型文言文讲读课(起始课) 主备人 张秀英 复备人 张秀英 备注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和论语,明确其在历史上的重要价值。 2.归纳学习文言文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相关语句。熟读成诵、默写全文。培养学生语感和文言文翻译能力。 3、初步感知儒家经典的文化内蕴与魅力。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熟读成诵、默写全文。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儒家经典的文化内蕴与魅力。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 课前预习 一、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知识。 二、诵读全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语气。 三、自读书下注释,自译全文,并画出疑难。 知识链接引入 1、作者简介:(主要从孔子外貌、周游

2、列国、学生贤达、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的思想等几方面介绍。史记孔子世家:外貌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周游列国“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学生贤达“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生活的年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当生活在春秋的中期,战争频繁,礼崩乐坏,但孔子提倡积极入世,把“仁”和“义”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被尊

3、为“千古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乃至于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其儒教思想的核心是“仁”。主要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诱导”、“温故知新”等等。 2、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主要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对话体,叙事体。 3、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图片:孔子讲学)由杏坛讲学与“宋开国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引出新课。 课前应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根据具体学情也可以印发相关资料在课前发给学生。 学法指导 (1

4、) 以读贯穿全课时,读出古文韵味,读明语意。 (2)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答疑解难与积累归纳结合。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主学习各章的大意,圈出疑难,师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教师点拨与指导学生积累归纳文言知识重点,突破难点。 (翻译原则:信雅达。翻译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3)课上巩固练习,赛读与竟背。(激励学生课上学有所获。) 翻译原则及方法,结合实例讲解,更易理解,有实效性。 教学内容与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朗读课文(多媒体展示)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

5、。首开私人讲学的之风。主要教育思想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2、论语是一部集中体现儒家经典思想的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二)抽查学生诵读下列句子 要求:读准加横线字的字音: 1、本课选自论( ln )语 2、不亦说(yu)乎 3、人不知而不愠(yn) 4、吾( w)日三省( xng)吾身 5、传(chun)不习乎 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y )矩 7、可以为师矣( y) 8、学而不思则罔(wng),思而不学则殆(di) 9、一箪食(dn)( s),一瓢(pio)饮 10、曲肱( gng)

6、而枕之 11、知之者不如好(ho)之者 12、博学而笃( d)志(三)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学生自由举手朗读全文,师生共同点评。 三、熟读课文,疏通文意(自主合作) 1、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教师指导学生划清句子朗读节奏,注意语气、语调。2、学生流畅自主默读课文,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疏通各章的文意,圈出疑难,师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3、合作探究,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句意的理解,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合作,交流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指导,并加以提炼补充。应掌握的重要词语及句子: (1)重点词语:时习 说 朋 愠 君子吾 三省 为 信 传 有 立 天命 耳

7、顺 逾 矩 故 新 可以 罔 殆 箪 堪 之 好 乐 肱 而 焉 逝 斯 舍 匹夫 笃 (2)一词多义 为:可以为师矣(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知新(懂得) 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温故而知新(表顺承) 博学而笃志(表并列) 其:仁在其中矣(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 (3)判断句: 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四、释疑解难,交流展示:师生共同消除疑问,解决问题。方法:将每一章分配到四人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一人断句,一人读,一人翻译重点字词,一人翻译句子。师生共同评议学习效果。 五、归纳积累,练习巩固。 六、熟读成诵,理解记

8、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背诵,全班同学齐背。 七、小组竟赛,针对性评价。(小组成员抢背、默写。小组之间竞赛,师生共同评价优劣) 八、课时小结,拓展提升(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警句?说说议议。) 课堂小结 “三千弟子传文脉,万世师表长夜光”,孔子首创的儒教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今天这一课时的学习,让我们初步感知了儒家经典的文化内蕴与魅力。同时,我们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积累了一些重要的文言知识。希望同学们能更好地运用这种方法,从古典文学宝库中汲取更丰富的养料。 达标测评 一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用法、意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文言特殊句式练习(总结归纳) (一)通假字

9、: 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通“又” (二)解释加横线的词语的古今异义: 1.不亦君子乎 古: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今:对人的尊称 2.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以 能够 3.饭疏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4.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的人,男子汉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实指三个 (三)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意义 1.学而时习之 时: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 3.温故而知新 故、新:旧知识,新知识 4.传不习乎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5.饭疏食饮水 饭:吃饭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以为乐趣 (四)竟背、默写课文(小组竞赛) 板书设计 十二章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儒教的经典著作,散文。 通假字:说 有 古今异义:朋 君子 可以 疏 匹夫 省 作业设计 1.查找相关资料,总结归纳本文成语。 2.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请将十二章分类整理归纳。 3.完成研讨练习三。 作业交流展示 略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