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口蜜腹剑(唐)
唐玄宗时期,朝廷有一个大臣名叫李林甫,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什么事都不会做,专学了一套溜须拍马的本领。李林甫经常和皇宫的宦官、妃子们勾结,大肆探听宫内的动静。唐玄宗在宫里说些什么话、想些什么事,他都事先摸得一清二楚。等到唐玄宗找他商量事情时,他总能对答如流,而且和唐玄宗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样。唐玄宗听了他的见解,总是感到特别舒服。时间一长,唐玄宗对他的信任和倚重便越来越深。最终,唐玄宗不顾其他大臣的反对,提拔李林甫做了宰相。
李林甫一当上宰相,便又动起了歪主意,他打算把唐玄宗和百官隔绝开来,使皇帝只听他一个人的意见,以便独揽大权。有一次,他把谏官召集起来,公开宣布说:“现在皇上圣明,做臣子的只要按皇上的意旨办事就行了,用不着大家七嘴八舌地乱说话。你们没有看到皇宫前做仪仗用的马吗?它们吃的饲料相当于三品官的待遇,但是哪一匹马要是乱叫了一声,就会拉出去不用,就是以后后悔也来不及了。”有一个谏官不听李林甫的话,上奏给唐玄宗提建议。第二天,他就接到命令,被降职到外地去做县令了。从此以后,朝廷里几乎没有人敢向玄宗提意见了。
李林甫知道自己在朝廷中的名声不好,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强的,他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排挤掉。他要排挤一个人,表面上不动声色,笑脸相待,背地里却暗箭伤人。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楼上隔着帘子眺望,正巧兵部侍郎卢绚骑着马从楼下经过。唐玄宗看到卢绚风度很好,随口赞赏了几句。第二天,李林甫得知这件事后,就找了个借口把卢绚降职为华州刺史。
当时,有一个很有才干的官员名叫严挺之,被李林甫排挤在外地当刺史。后来,唐玄宗突然想起了他,就对李林甫说:“严挺之还在吗?”这个人很有才能,还可以委以重任呢。李林甫假惺惺地说:“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听一下。”退了朝,李林甫连忙把严挺之的弟弟找来,对他说:“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我倒有一个办法。”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这样关心他哥哥,当然十分感激,连忙请教该怎么办。李林甫说:“只要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说他得了重病,请求回京城来看病就可以了。”严挺之接到了他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着奏章去见唐玄宗说:“真是太可惜了,严挺之现在得了重病,不能再为陛下分忧了。”唐玄宗惋惜地叹了口气,也就算了。
李林甫就是这样诡计多端,表面充好人,背地里却陷害忠良,残害百姓,难怪当时的人评价李林甫时,总会说他“嘴上像密甜,肚里藏着剑。”李林甫当了十九年宰相,就在他当政的这段时期,大唐王朝的政治日益腐败,国势也由盛而衰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