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证券业从业考试辅导 证券投资基金 第十一章 证券组合管理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投资者对( )的不同看法,证券组合管理方法可大致分为被动管理和主动管理两种类型。A.风险意识B.市场效率C.资金的拥有量D.投资业绩2、证券组合管理理论最早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于1952年系统提出。A.夏普B.林特C.詹森D.马柯威茨3、( )对有效市场假设理论的阐述最为系统。A.尤金法玛B.玛泽C.马柯威茨D.詹森4、( )是指长期稳定持有模拟市场指数的证券组合以获得市场平均收益的管理方法。A.无为管理法B.被动管理法C.乐观管理法D.积极管理法5、( )证券组合的投资者很少会购买分红的普通股。A.增长型B
2、.混合型C.货币市场型D.收入型6、( )证券组合是由各种货币市场工具构成的,如国库券、高信用等级的商业票据等,安全性很强。A.增长型B.混合型C.货币市场型D.收入型7、( )证券组合追求基本收益(即利息、股息收益)的最大化。A.避税型B.收入型C.增长型D.混合型8、证券组合理论认为,证券组合承担的风险越大,则收益( )。A.越高B.越低C.不变D.两者无关系9、下列关于主动管理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采用此种方法的管理者认为证券市场是有效的B.经常预测市场行情或寻找定价错误的证券C.坚持“买入并长期持有”的投资策略D.通常购买分散化程度较高的投资组合10、( )是一类由公司本身或投
3、资者对公司的认同程度引起的异常现象。A.事件异常B.日历异常C.公司异常D.会计异常11、( )假设认为,当前的股票价格反映了全部信息的影响。全部信息不但包括历史价格信息、全部公开信息,还包括私人信息以及未公开的内幕信息等。A.强式有效市场B.有效市场C.半强式有效市场D.弱式有效市场12、( )假设认为,当前的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与公司前景有关的全部公开信息。A.强式有效市场B.有效市场C.半强式有效市场D.弱式有效市场13、( )假设认为,当前的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全部历史价格信息和交易信息。A.强式有效市场B.有效市场C.半强式有效市场D.弱式有效市场14、未来可能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
4、的偏离程度由( )来度量。A.未来可能收益率B.期望收益率C.收益率的方差D.收益率的标准差15、在行为金融理论中,( )导致投资者不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增加的预测模型。A.选择性偏差B.保守性偏差C.过度自信D.心理偏差16、( )主要被用来判断证券是否被市场错误定价。A.单因素模型B.多因素模型C.资本资产定价模型D.APT17、在行为金融理论中,( )导致投资者过分重视近期实际的变化模式,而对产生这些数据的总体特征重视不够。A.选择性偏差B.保守性偏差C.过度自信D.心理偏差18、( )证券组合以资本升值为目标。(即未来价格上升带来的价差收益)A.收入型B.避税型C.增长型D.货币市场
5、型19、( )证券组合通常投资于市政债券。A.收入型B.避税型C.增长型D.货币市场型20、证券组合理论认为,证券组合的风险随着组合所包含证券数量的增加而( )。A.降低B.上升C.不变D.无规律21、以下有关证券组合被动管理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期稳定持有模拟市场指数的证券组合B.采用此种方法的管理者认为证券市场不总是有效的C.期望获得市场平均收益D.采用此种方法的管理者认为证券价格的未来变化无法估计22、不同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簇可获得各自的最佳证券组合,一个只关心风险的投资者将选取( )作为最佳组合。A.最小方差组合B.最大方差组合C.最高收益率组合D.适合自己风险承受力的组
6、合23、最优证券组合是指,相对于其他有效组合,该组合所在的无差异曲线的( ),是使投资者最满意的有效组合。A.位置最低B.位置最高C.曲度最大D.曲度最小24、上边界和下边界的交汇点所代表的组合在所有可行组合中方差最小,因而被称作( )。A.最小风险组合B.最小方差组合C.最佳资产组合D.最高收益组合25、从组合线的形状来看,相关系数越小,在不卖空的情况下,证券组合的风险越小,特别是在( )的情况下,可获得无风险组合。A.正完全相关B.负完全相关C.不相关D.不完全负相关26、( )决定结合线在证券A与B之间的弯曲程度。A.权重B.证券价格的高低C.相关系数D.证券价格变动的敏感性27、给定证
7、券A、B的期望收益率和方差,证券A 与证券B不同的( )将决定A、B的不同形状的组合线。A.收益性B.风险性C.关联性D.流动性28、在分析证券组合的可行域时,其组合线实际上在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的坐标系中描述了证券A和证券B( )组合。A.收益最大的B.风险最小的C.收益和风险均衡的D.所有可能的29、实际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会有偏差,期望收益率是使可能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平均偏差达到( )的点估计值。A.最大B.最小(最优)C.零D.等于130、证券组合管理的第一步是( )。A.确定证券投资政策B.进行证券投资分析C.构建证券投资组合D.投资组合的修正31、( )管理者认为,市场不总是有效的,加
8、工和分析某些信息可以预测市场行情趋势和发现定价过高或过低的证券,进而对买卖证券的时机和种类作出选择,以实现尽可能高的收益。A.被动管理型B.主动管理型C.风险喜好型D.风险厌恶型32、正是由于承认存在投资风险并认为组合投资能够有效降低公司的特定风险,所以( )组合管理者通常购买分散化程度较高的投资组合,如市场指数基金或类似的证券组合。A.被动管理型B.主动管理型C.风险喜好型D.风险厌恶型33、投资于( )证券组合的投资者往往愿意通过延迟获得基本收益来求得未来收益的增长。A.避税型B.收入型C.增长型D.货币市场型34、根据行为金融理论,投资者可以利用( )而长期获利。A.人们的爱好B.投资者
9、的素质C.人们的行为偏差D.投资者的地域差异35、有效市场假设理论的论述可以追溯到( )的研究。A.马柯威茨B.夏普C.罗斯D.巴奇列36、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套利是指人们利用同一资产在不同市场问定价不一致,通过资金的转移而实现( )的行为。A.低额收益B.高额收益C.有风险收益D.无风险收益37、以下不属于无差异曲线特点的是( )。A.无差异曲线是由左至右向上弯曲的曲线B.每个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形成密布整个平面又相交的曲线簇C.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组合给投资者带来的满意程度相同D.不同无差异曲线上的组合给投资者带来的满意程度不同38、套利定价理论的基本假设不包括( )。A.投资者是追求收益的,
10、同时也是厌恶风险的B.所有证券的收益都受到一个共同因素的影响C.投资者的投资为复合投资期D.投资者能够发现市场上是否存在套利机会,并利用该机会进行套利39、( )反映证券或组合的收益水平对市场平均收益水平变化的敏感性,是衡量证券承担系统风险水平的指数。A.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B.系数C.证券间的相关系数D.证券各自的权重40、以下有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本市场没有摩擦的假设,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向市场中的每个人自由流动B.任何证券的交易单位都是无限可分的C.市场只有一个无风险借贷利率D.在借贷和卖空上有限制41、提出套利定价理论的是( )。A.马柯威茨B.夏普C.罗斯D.罗尔42、( )
11、认为,证券价格由有信息的投资者决定。A.BSV模型B.DHS模型C.特雷诺模型D.詹森模型43、( )认为,人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存在选择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A.BSV模型B.DHS模型C.特雷诺模型D.詹森模型44、行为金融理论以( )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认为投资者行为常常表现出不理性,因此会犯系统性的决策错误。A.行为学B.心理学C.社会学D.契约论45、系数作为衡量系统风险的指标,其与收益水平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线性D.凸性46、风险溢价与承担的风险大小成( )。A.正比B.反比C.不相关D.线性47、证券市场线方程表明,无风险利率是由时间创造的,是对放弃( )的补偿。
12、A.即期消费B.远期消费C.即期收益D.远期收益48、无论单个证券还是证券组合,均可将其系数作为风险的合理测定,其期望收益与由系数测定的系统风险之间存在( )关系。A.正相关B.负相关C.线性D.凸性49、( )揭示了有效组合的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均衡关系,而没有给出任意证券或组合的收益风险关系。A.资本市场线B.证券市场线C.无差异曲线D.有效边界50、如果把投资者对自己所选择的最优证券组合的投资分为无风险投资和风险投资两部分的话,那么风险投资部分所形成的证券组合的结构与切点证券组合T的结构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 )。A.不同偏好投资者的风险投资金额(即对切点证券组合的投资资金规模)占全部投资金
13、额的比例B.相同偏好投资者的风险投资金额(即对切点证券组合的投资资金规模)占全部投资金额的比例C.相同偏好投资者的无风险投资金额(即对切点证券组合的投资资金规模)占全部投资金额的比例D.不同偏好投资者的无风险投资金额(即对切点证券组合的投资资金规模)占全部投资金额的比例51、以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假设条件中, ( )是对现实市场的简化。A.投资者都依据期望收益率评价证券组合的收益水平B.投资者依据方差(或标准差)评价证券组合的风险水平C.投资者对证券的收益、风险及证券间的关联性具有完全相同的预期D.资本市场没有摩擦二、多项选择题1、套利定价理论的假设条件包括( )。A.投资者既是追求收益的也是厌
14、恶风险的B.所有证券的收益都受到一个共同因素的影响C.投资者具有单一投资期D.投资者能够发现市场上是否存在套利机会,并利用该机会进行套利2、证券投资政策是投资者为实现投资目标应遵循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主要包括( )等内容。A.确定投资目标B.确定投资规模C.构建投资组合D.确定投资对象3、证券组合管理的特点包括( )。A.投资的分散性B.投资的集中性C.风险与收益的匹配性D.风险的最小化4、以下有关系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A.系数是衡量证券承担系统风险水平的指数B.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明证券承担的系统风险越大C.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明证券承担的系统风险越大D.系数反映了证券或组合的收益水平对
15、市场平均收益水平变化的敏感性5、系数主要有以下( )方面的应用。A.证券的选择B.风险控制C.投资组合绩效评价D.收益的预期6、投资者的共同偏好规则是指( )。A.如果两种证券组合具有相同的收益率方差和不同的期望收益率,投资者选择期望收益率低的组合B.如果两种证券组合具有相同的收益率方差和不同的期望收益率,投资者选择期望收益率高的组合C.如果两种证券组合具有相同的期望收益率和不同的收益率方差,投资者选择方差较小的组合D.人们在投资决策时希望期望收益率越大越好,风险越小越好7、关于资本市场线的有效边界上的切点证券组合T的特征有( )。A.T是有效组合中唯一一个不含无风险证券而仅由风险证券构成的组
16、合B.有效边界上任意证券组合均可视为无风险证券与T的再组合C.切点证券组合T完全由市场确定D.切点证券组合T与投资者的偏好有关8、市场异常现象可以分为( )A.日历异常B.事件异常C.公司异常D.会计异常9、基金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步骤有( )。A.确定证券投资政策B.进行证券投资分析C.修正投资组合D.构建证券投资组合10、证券组合管理的目标包括( )。A.预定收益的前提下使投资风险最小B.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使投资收益最大化C.收益风险都最大D.收益风险都最小11、对所确定的金融资产类型中个别证券或证券组合的具体特征进行考察分析的目的是( )。A.明确这些证券的价格形成机制B.明确影响证券价格波
17、动的诸因素及其作用机制C.发现那些价格偏离其价值的证券D.对投资组合进行业绩评估12、根据模拟指数的不同,指数化型证券组合可以分为( )。A.模拟大盘指数B.模拟内涵广大的市场指数C.模拟某种专业化的指数D.模拟行业指数13、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由于受( )的限制,将不可能立即对全部公开信息作出反应。A.信息处理能力B.信息不完全C.时间不足D.心理偏差14、力图避免“后悔”心理主要表现在( )。A.委托他人代为投资B.“随大流”投资C.追涨杀跌投资D.依赖技术分析15、会计异常体现在( )。A.小公司效应B.盈余意外效应C.市净率效应D.市盈率效应16、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认为,公开信息除
18、包括历史价格信息外,还包括( )。A.公司的公开信息B.竞争对手的公开信息C.经济方面的公开信息D.行业的公开信息17、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主要假设有( )。A.投资者都依据期望收益率评价证券组合的收益水平B.投资者依据方差(或标准差)评价证券组合的风险水平C.投资者对证券的收益、风险及证券问的关联性具有完全相同的预期D.资本市场没有摩擦18、以下对弱式有效市场描述正确的有( )。A.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全部历史价格信息B.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全部历史交易信息C.期望从过去价格数据中获益将是徒劳的D.投资分析中的技术分析方法将不再有效19、无差异曲线满足下列( )特征。A.无差异曲线向左上方
19、倾斜B.无差异曲线是由左至右向上弯曲的曲线C.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其上的投资组合带来的满意程度就越高D.无差异曲线之间互不相交20、适合入选收入型组合的证券有( )。A.附息债券B.低派息低风险普通股C.优先股D.避税债券21、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应用,以下正确的是( )。A.牛市到来时,应选择那些低 系数的证券或组合B.牛市到来时,应选择那些高 系数的证券或组合C.熊市到来之际,应选择那些低系数的证券或组合D.熊市到来之际,应选择那些高系数的证券或组合22、套利定价模型表明( )。A.在市场均衡状态下,证券或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完全由它所承担的因素风险所决定B.承担相同因素风险
20、的证券应该具有相同期单收益率C.承担相同因素风险的证券组合应该具有相同期望收益率D.期望收益率跟因素风险的关系,可由期望收益率的因素敏感性的线性函数所反映2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主要应用于( )。A.套利定价B.资产估值C.资金成本预算D.资源配置24、以下能够带来基本收益的有价证券是( )。A.普通股B.附息债券C.优先股D.商业票据25、按投资目标,证券组合通常包括( )类型。A.避税型B.收入型C.固定资产型D.增长型26、投资者心理偏差与投资者非风险行为包括( )。A.过分自信B.重视当前和熟悉的事物C.回避损失和“心理”会计D.避免“后悔”心理27、公司异常可以表现为( )。A.小公司
21、的收益通常高于大公司的收益B.小公司的收益通常低于大公司的收益C.折价交易的封闭式基金收益率较高D.证券价格在星期五趋于上升28、在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将市场的有效性分为( )形式。A.弱式有效市场B.半强式有效市场C.强式有效市场D.无效市场29、法玛有关有效市场形式的描述中将信息分为( )。A.历史价格信息B.公开信息C.全部信息(包括内幕信息)D.有效信息30、在构建证券投资组合时,投资者需要注意( )。A.个别证券的选择B.投资时机选择C.收益最大化D.多元化31、切点证券组合T的经济意义有( )。A.所有投资者拥有完全相同的有效边界B.投资者对依据自己风险偏好所选择的最优证券组合P进行
22、投资,其风险投资部分均可视为对T的投资C.与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最优风险证券组合T就等于市场组合D.所有投资者拥有同一个证券组合可行域和有效边界32、以下关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假设之一资本市场没有摩擦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不考虑交易成本和对红利、股息及资本利得的征税B.信息在市场中自由流动C.任何汪券的交易单位都是无限可分的D.市场只有一个无风险借贷利率33、不允许卖空时证券A、B和C的证券组合可行域形状依赖于( )。A.可供选择的单个证券的收益率和方差B.证券收益率之间的相互关系C.投资组合中权数的约束D.市场的总体状态三、判断题1、由于人类的心理及行为基本上是不稳定的,因此投资者不能利用
23、人们的行为偏差而长期获利。 ( )Y.对N.错2、公司异常可表现为折价交易的封闭式基金收益率较高。 ( )Y.对N.错3、小公司效应一般是指小公司的收益通常低于大公司的收益。( )Y.对N.错4、公司异常是由公司本身或投资者对公司的认同程度引起的异常现象。 ( )Y.对N.错5、在无效市场下,尽管证券价格的反应方向正确,但却会出现过度反应或反应延迟的情况。 ( )Y.对N.错6、如果市场是弱式有效市场,那么投资分析中的技术分析方法将不再有效。 ( )Y.对N.错7、大量事实表明投资者普遍喜好高风险高收益,希望期望收益率和风险越大越好。 ( )Y.对N.错8、证券组合管理的被动管理方法是指长期稳
24、定持有模拟市场指数的证券组合以获得市场平均收益的管理方法。 ( )Y.对N.错9、有效的证券选择仍有利于风险的分散,因此资产组合管理仍有其存在的价值。 ( )Y.对N.错10、证券组合理论认为,投资收益是对承担风险的补偿。 ( )Y.对N.错11、信奉有效市场理论的机构投资者通常采用指数化型证券组合,以求获得市场平均的收益水平。 ( )Y.对N.错12、对市场有效性的看法,直接影响着投资策略的选取。 ( )Y.对N.错13、如果认为市场是无效的,应采取消极的投资管理策略。 ( )Y.对N.错14、1952年,哈理?马柯威茨发表了一篇题为汪券组合选择的论文。这篇著名的论文标志着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
25、开端。 ( )Y.对N.错15、证券组合是指个人或机构投资者所持有的各种有价证券的总称,通常包括各种类型的债券、股票及存款单等。 ( )Y.对N.错16、市盈率效应是指市盈率较高的股票往往有较高的收益率。( )Y.对N.错17、多种证券组合可行域满足一个共同的特点:左边界必然向外凸或呈线性,即不会出现凹陷。 ( )Y.对N.错18、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不可能利用人们的行为偏差进行长期获利。 ( )Y.对N.错19、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所有人包括专家在内都会受制于心理偏差的影响,因此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经理也可能变得非理性。 ( )Y.对N.错20、在有效市场下,证券价格对新利好信息进行了迅速调
26、整。( )Y.对N.错21、弱式有效市场假设认为,当前的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与公司前景有关的全部公开信息。 ( )Y.对N.错22、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可能存在证券价格被高估或被低估的情况。 ( )Y.对N.错23、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认为,试图通过分析公开信息可以取得超额收益。 ( )Y.对N.错24、有效市场理论下的有效市场概念指的是信息有效。 ( )Y.对N.错25、在构建证券投资组合时,投资者需要注意个别证券选择、投资时机选择和多元化三个问题。 ( )Y.对N.错26、证券组合的收益率和风险也可用期望收益率和协方差来计量。( )Y.对N.错27、由资本市场线所反映的关系可以看出,在均衡
27、状态下,市场对有效组合的风险(标准差)提供补偿。 ( )Y.对N.错28、证券组合管理投资目标的确定应包括风险和收益两项内容。 ( )Y.对N.错29、组合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也就是使组合的风险和收益特征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最大满足。 ( )Y.对N.错30、采用主动管理方法的管理者认为,市场不总是有效的,加工和分析某些信息可以预测市场行情趋势和发现定价过高或过低的证券。( )Y.对N.错31、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其上的投资组合带来的满意程度就越高。 ( )Y.对N.错32、证券组合管理主动管理方法坚持“买入并长期持有”的投资策略。 ( )Y.对N.错33、资本市场线只是揭示了有效
28、组合的收益风险均衡关系,而没有给出任意证券或组合的收益风险关系。 ( )Y.对N.错34、证券组合理论认为,随着证券数量的不断增加,组合的风险将会不断趋于上升。 ()Y.对N.错35、周末异常是指证券价格在星期五趋于上升,而在星期一趋于下降。 ( )Y.对N.错36、有效市场假设理论认为,证券在任一时点的价格均对所有相关信息作出了反应。 ( )Y.对N.错37、套利定价理论揭示了均衡价格形成的套利驱动机制和均衡价格的决定因素。 ( )Y.对N.错38、当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说明该证券是廉价证券,应该购买该证券;相反,则应卖出该证券,而将资金转向购买其他廉价证券。 ( )Y.对N.错39、系
29、数可以用来衡量证券承担非系统风险的大小。 ( )Y.对N.错40、无论单个证券还是证券组合,均可将其系数作为风险的合理测定,其实际收益与由系数测定的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 )Y.对N.错41、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假设下,当市场达到均衡时,所有有效组合都可视为无风险证券F与市场组合M的再组合。 ( )Y.对N.错42、所谓市场组合,是指由风险证券构成,并且其成员证券的投资比例与整个市场上风险证券的相对市值比例一致的证券组合。 ( )Y.对N.错43、切点证券组合T意味着每个投资者按照各自的偏好购买各种证券,其最终结果是每个投资者手中持有的全部风险证券所形成的风险证券组合在结构上恰好与切点证
30、券组合T相同。 ( )Y.对N.错44、证券组合的可行域表示了所有可能的证券组合,它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切可行的组合投资机会,投资者需要做的是在其中选择自己最满意的证券组合进行投资。 ( )Y.对N.错45、在不允许卖空的情况下,如果只考虑投资于两种证券A和B,投资者可以在组合线上找到自己满意的任意位置,即组合线上的组合均是可行的(合法的)。 ( )Y.对N.错46、在卖空的情况下,组合降低风险的程度由证券间的关联程度决定。 ( )Y.对N.错47、不相关是一种中间状态,比正完全相关弯曲程度小,比负完全相关弯曲程度大。 ( )Y.对N.错48、实际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会有偏差,期望收益率是使可能的实
31、际值与预测值的平均偏差达到最小(最优)的点估计值。 ( )Y.对N.错49、在股票投资中,投资收益等于期内股票红利收益和价差收益之和。 ( )Y.对N.错50、在对证券投资组合业绩进行评估时,最有说服力的是投资活动所获得的收益。 ( )Y.对N.错51、多元化是指在一定的现实条件下,组建一个在一定收益条件下风险最小的投资组合。 ( )Y.对N.错52、投资目标是指投资者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前提下,期望获得的最高的投资收益率。 ( )Y.对N.错53、投资学中的“组合” 一词通常是指个人或机构投资者所拥有的各种资产的总称。 ( )Y.对N.错54、对有效市场理论的一大挑战来自一些无法解释的市场异常现
32、象,即表明市场无效。 ( )Y.对N.错55、道-琼斯公用事业指数是模拟某种专业化的指数。 ( )Y.对N.错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7。 【答疑编号10083595】 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5。 【答疑编号10083616】 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3。 【答疑编号10083615】 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7。 【答疑编号10083614】 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6。 【答疑编号10083613】 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
33、66。 【答疑编号10083612】 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5。 【答疑编号10083611】 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6。 【答疑编号10083610】 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7。 【答疑编号10083609】 1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6。 【答疑编号10083608】 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5。 【答疑编号10083607】 1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4。 【答疑编号10083606】 1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4
34、。 【答疑编号10083605】 1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72。 【答疑编号10083604】 1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8。 【答疑编号10083602】 1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95。 【答疑编号10083601】 17、【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8。 【答疑编号10083600】 1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6。 【答疑编号10083599】 1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5。 【答疑编号10083598】 2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
35、6。 【答疑编号10083597】 2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7。 【答疑编号10083596】 2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86。 【答疑编号10083638】 2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85。 【答疑编号10083637】 2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82。 【答疑编号10083636】 2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78。 【答疑编号10083635】 2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77。 【答疑编号10083634】 2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
36、75。 【答疑编号10083633】 28、【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75。 【答疑编号10083631】 2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71。 【答疑编号10083630】 3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8。 【答疑编号10083629】 3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7。 【答疑编号10083628】 3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7。 【答疑编号10083627】 3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6。 【答疑编号10083626】 3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
37、309。 【答疑编号10083624】 3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3。 【答疑编号10083623】 3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99。 【答疑编号10083622】 3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84。 【答疑编号10083621】 3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98。 【答疑编号10083620】 3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94、295。 【答疑编号10083619】 4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87。 【答疑编号10083618】 4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38、参见教材P270。 【答疑编号10083617】 4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9。 【答疑编号10083651】 4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8。 【答疑编号10083650】 4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7。 【答疑编号10083648】 4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97。 【答疑编号10083647】 4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92。 【答疑编号10083646】 47、【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94。 【答疑编号10083645】 4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39、:参见教材P293。 【答疑编号10083643】 4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92。 【答疑编号10083642】 5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90。 【答疑编号10083641】 5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87。 【答疑编号10083639】 二、多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98。 【答疑编号10083662】 2、【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7。 【答疑编号10083661】 3、【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6。 【答疑编号10083660】 4、【正确答案
40、】:A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94、295。 【答疑编号10083659】 5、【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95。 【答疑编号10083657】 6、【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81。 【答疑编号10083656】 7、【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88。 【答疑编号10083655】 8、【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5。 【答疑编号10083654】 9、【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7、268。 【答疑编号10083653】 10、【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7。 【答疑编
41、号10083652】 11、【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8。 【答疑编号10083684】 12、【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6。 【答疑编号10083683】 13、【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9。 【答疑编号10083682】 14、【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8。 【答疑编号10083681】 15、【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6。 【答疑编号10083680】 16、【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4。 【答疑编号10083679】 17、【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
42、析】:参见教材P286、287。 【答疑编号10083678】 18、【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4。 【答疑编号10083677】 19、【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84。 【答疑编号10083676】 20、【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6。 【答疑编号10083675】 21、【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97。 【答疑编号10083674】 22、【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2。 【答疑编号10083673】 23、【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95。 【答疑编号10083672】 24、【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6。 【答疑编号10083671】 25、【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65。 【答疑编号10083669】 26、【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7、308。 【答疑编号10083668】 27、【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6。 【答疑编号10083667】 28、【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4。 【答疑编号10083666】 29、【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