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05年初冬,吴海民先生撰文,报业的冬天来到了。随着进冬至落大雪,各地不断传来报纸经营不利的消息……冬天说也广为流传。现在已到了初夏,似这般姹紫嫣红开遍,还有人在感叹冬天分外地寒冷,预测它将分外地漫长……未免不合时令了吧!
平心而论,冬天说分析那些不利因素都是事实,然而,你不能只看问题不看机遇呀!2006年4月22日至10月22日,杭州举办以“休闲——改变人类生活”为主题的世界休闲博览会,哐啷一声,我们猛然发现一个大机会。
多年来,我们的报纸都习惯于“帮忙”,为什么不考虑亟待开发的“帮闲”呢?后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闲暇时间占了中国人的两个1/3。一是每天的1/3,即工作、睡眠的“8小时之外”;二是全年的1/3,即国家法定假日114天——52个双休日,加元旦与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
帮闲,也就是帮受众提高休闲生活的质量。它有四条基本途径:
休闲信息
商家要广而告之休闲时尚、休闲设施、活动及花费……消费者要据以做出规划,安排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用什么工具、去干什么……提供休闲信息联系起商家与消费者。但这绝不只限于广告,更多的还属于新闻。
新闻怎么做?尤和别里曼在以中国为背公文写作格式
——家庭室内活动:看电视和录像、听音乐、电话聊天等等;
——观览活动:进剧场、看电影、观赏节假日大型节目等等;
——艺术及工艺活动:唱歌、折纸等等;
——趣味及游戏活动:玩扑克、电子游戏、收集邮票、硬币、书画等等;
——体育活动:篮球、排球、羽毛球……
——野外及其他活动:骑自行车、散步、兜风……①
就这6种大略划分,业已给报纸策划选题、开辟专栏或专版提供很多灵感。再微观到一条一条的新闻,借用布隆代尔的概念,大多数新闻都是分阶段发展的,先是“发生”(事件、潮流或活动);再是“影响”(它们给人、地方或机构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然后是“反作用”(被影响的对象试图延缓、中止、扭转、减轻或推进这些影响)。据此,新闻可以分为“幼年期”——这时的新闻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或“成熟期”——这时事件已经被报道,记者不必在过度放牧的草地上抢食,大胆忽略那些有关“发生”的细节,甩开竞争对手寻找属于自己的草地,专注于新闻的结果,或者报道新闻产生的“影响”,或者跳过整个过程,直接报道“反作用”。②好了,现在我们眼前浮现出一个纵横座标,休闲分类是横,每一项的分阶段发展是纵,以之捕鱼,休闲新闻多如过江之鲫。
休闲体验
跑步,对一般人是休闲,对运动员则是工作,休闲与非休闲的区别何在?研究者逐渐从主体状态定义休闲,如纽林格强调:休闲是为了达到自己目的而进行的,从中得到幸福与满足的,与个人内心世界密切相关的体验与心态。③
我近几年反复强调:“新闻纸也是体验纸公文范文
报纸可以在相互联系的三层开发体验。首先是感官体验。我们还记得一些报纸撕开市场,不一定是内容的突破,首先是外在形式的突破。像《北京青年报》的浓眉大眼;《精品购物指南》的明星封面;《现代快报》的加长;《新闻晚报》的瘦身;《经济观察报》的橙色纸……它们或利用视觉(色彩、形状及版式),或利用触觉(原料和质地),创造了差异化的感官体验。其次是情感体验。要在发生了什么事中挖掘人物故事,在客观报道之外增加人文报道。很高兴听到大洋彼岸涛声相应,布隆代尔说记者承担着一种责任,一种常常被忽略了的责任,“我们既是事实的提供者,更是故事的讲述者。如果我们没有做好这两件事,就没有人理睬我们”。读者有“一个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④最后是行动体验。像开通读者热线、举办征文或者比赛、开展公益活动或者促销活动,都是促使受众参与,是包含感官与情感体验又超越它们的行动体验。而这也意味着,报纸既可以在每一层开发体验,又可以将几层结合起来,开发重叠的或连续的,甚至延伸到报纸之外的整体体验。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