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RIP测试方案.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679419 上传时间:2025-01-1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RIP测试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RIP测试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软件测试方案 项目名称: RIP 文件版本: 编 写 人: 李宁 文件编号: FN/SW/SM020515009 提交日期: 2002年05月13日 送审日期: 2002年05月15日 审 批 人: 李加华 审批日期: 2002年05月17日 批 准 人: 马震球 批准日期: 2002年05月21日 版权所有 © 2002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 © 2002 Wuhan Fiberhome Network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目录 1 概述 3 2 测试说明 3 3 测试环境 4 4 相关问题描述 4 5测试方案详细说明 4 1 概述 本文档是参考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的通信行业标准低端路由器测试规范》(YD/T 1098-2001)中对RIP协议的测试。对RIP协议在F-Engine R3001路由器上进行功能和协议一致性测试。 2 测试说明 2.1测试拓扑 路由器R1 主机 HUB 2.2 测试仪表 说明:因为没有测试仪,所以利用主机构造数据包的方法来进行测试。在测试中,被测路由器的Eth 1口与集线器(hub)相连,主机通过网卡的插口连到集线器上。在测试中,被测设备为路由器R1;主机发RIP包。 2.3 相关技术文档 2.4术语缩写 3 测试环境 RIP协议测试相关信息如下: √ RIP运行的硬件平台:R3001; √ RIP运行的软件平台:Vxworks 5.4; 4 相关问题描述 详见具体测试例中 5测试方案详细说明 RIP V1应答报文定时器 测试编号 测试依据 RFC1058 测试目的 检验RIP(版本1)应答报文定时器功能 协议测试仪 被测设备 测试配置 测试方法: 1.将主机与路由器R1相连。 2.将主机IP地址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路由器R1的端口IP 配置为192.168.1.1。 3.将路由器R1 RIP版本设为1,在路由器R1的路由表中设置192.168.4.0/255.255.255.0/10和192.168.5.0/255.255.255.0/8 条目。 设置说明:这两条路由可以是自身的静态路由。 4.设置路由器R1与主机相连端口为非安静状态。 设置说明:起了rip后,默认状态就是非安静状态。 5.主机监测其与路由器R1相连的端口。 6.设置路由器R1与主机相连端口为安静状态。 设置说明:Fengine(config-router-rip)#passive-interface [配了RIP的接口] 7.主机监测其与路由器R1相连的端口。 预期结果 1.在步骤4 中,主机应收到路由器R1发出的含整个路由表的应答报文,其间隔应是30±5 秒。 2.在步骤6 中,主机没有收到路由器R1发出的应答报文。 判定原则: 与预期测试结果一致 备注: 说明:如要继续测下面的项目,须将接口设回非安静状态。方法如下: Fengine(config-router-rip)#no passive-interface [配了RIP的接口] RIP V1版本字节的测试 测试编号 测试依据 RFC1058 测试目的 测试RIP(版本1)版本字节的处理功能 协议测试仪 被测设备 测试配置 测试方法 1.将主机与路由器R1相连。 2.将主机IP 地址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路由器R1的端口IP 配置为192.168.1.1。 3.将路由器R1的RIP 版本设为1,在路由器R1的路由表中设置192.168.4.0/255.255.255.0/10 和 192.168.5.0/255.255.255.0/8 条目。 设置说明:这两条路由可以是自身的静态路由。 4.主机向UDP口520 广播版本域为0,IP 地址域为192.168.6.0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5.停止发送步骤4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6.主机向UDP口520 广播版本域为1,IP 地址域为192.168.6.0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7.停止发送步骤4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8.主机向UDP口520 广播版本域为3,IP 地址域为192.168.6.0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9.停止发送步骤8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预期测试结果 1.在步骤4 中,路由器R1对报文无处理。 2.在步骤6,8 中,路由器R1将192.168.6.0 加入到其路由表中。 判定原则: 与预期结果一致。 RIP V1报文中全零域为非零值的处理 测试编号 测试依据 RFC1058 测试目的 检验RIP(版本1)报文中全零域为非零值的处理能力 测试配置 协议测试仪 被测设备 测试方法 1.将主机与路由器R1相连。 2.将主机IP 地址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路由器R1的端口IP 配置为192.168.1.1。 3.将路由器R1的RIP 版本设为1,并在其路由表中设置192.168.4.0/255.255.255.0/10 和 192.168.5.0/255.255.255.0/8 条目。 设置说明:这两条路由可以是自身的静态路由。 4.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192.168.6.0 的RIP V1 应答报文,其报头全零域设为非零值,周期为10 秒。 5.停止发送步骤4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6.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192.168.6.0 的RIP V1 应答报文,其条目全零域设为非零值,周期为10 秒。 7.停止发送步骤6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8.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192.168.6.0 的RIP V1 应答报文,其条目中IP 地址域后的全零域设为非零值,周期为10 秒。 9.停止发送步骤8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10.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192.168.6.0 的RIP V1 应答报文,其条目中距离域前的全零域设为非零值,周期为10 秒。 11.停止发送步骤10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12.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192.168.6.0 的RIP V1 应答报文,其全零域均为全零,周期为10 秒。 13.停止发送步骤12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预期测试结果 1. 在步骤4 6 8 10 中,路由器R1忽略收到的RIP V1 应答报文。 2. 在步骤12 中,路由器R1将192.168.6.0 加入到其路由表中。 判定原则: 与预期结果一致。 附:RIP数据包格式: 0 1 2 3 3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 | command (1) | version (1) | must be zero (2) | +---------------+---------------+-------------------------------+ | 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 (2) | must be zero (2) | +-------------------------------+-------------------------------+ | IP address (4) | +---------------------------------------------------------------+ | must be zero (4) | +---------------------------------------------------------------+ | must be zero (4) | +---------------------------------------------------------------+ | metric (4) | +---------------------------------------------------------------+ RIP V1 应答报文端口非法的处理 测试编号 4.11.4 测试依据 RFC1058 测试目的 检验RIP V1 应答报文端口非法的处理能力 协议测试仪 被测设备 测试配置 测试方法 1.将主机与路由器R1相连。 2.将主机IP 地址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路由器R1的端口IP 配置为192.168.1.1。 3.将路由器R1的RIP 版本设为1,并在其路由表中设置192.168.4.0/255.255.255.0/10 和192.168.5.0/255.255.255.0/8 条目。 设置说明:这两条路由可以是自身的静态路由。 4.主机从UDP 端口2000 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192.168.6.0 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5.停止发送步骤4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6.主机从UDP 端口520 向UDP 端口2000 广播IP 地址域为192.168.6.0 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7.停止发送步骤6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8.主机从UDP 端口520 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192.168.6.0 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9.停止发送步骤6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预期测试结果 1.在步骤4 中,路由器R1忽略收到的RIP V1 应答报文。 2.在步骤6 中,主机收到路由器R1发来的信宿不可到达因端口不可到达ICMP 包(类型为3 编码为3 )。 3.在步骤8 中,路由器R1将192.168.6.0 加入到其路由表中。 判定原则:与预期结果一致 RIP V1 应答报文中条目值非法的处理 测试编号 测试依据 RFC1058 测试目的 检验RIP V1 应答报文中条目值非法的处理能力 协议测试仪 被测设备 测试配置 测试方法 1.将主机与路由器R1相连。 2.将主机IP 地址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路由器R1的端口IP 配置为192.168.1.1。 3.将路由器R1的RIP 版本设为1,在其路由表中设置192.168.4.0/255.255.255.0/10 和192.168.5.0/255.255.255.0/8 条目。 设置说明:这两条路由可以是自身的静态路由。 4.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192.168.6.0,距离值为20 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5.停止发送步骤4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6.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地址簇域为3,IP 地址域为192.168.6.0,距离值为10 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7.停止发送步骤6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8.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192.168.6.0 距离值为10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9.停止发送步骤8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预期测试结果 1.在步骤4 6 中,路由器R1忽略收到的RIP V1 应答报文,不作处理。 2.在步骤8 中,路由器R1将192.168.6.0 加入到其路由表中。 判定原则: 与预期结果一致。 RIP V1应答报文中非法地址的处理 测试编号 测试依据 RFC1058 测试目的 检验RIP V1应答报文中非法地址的处理能力 协议测试仪 被测设备 测试配置 测试方法 1.将主机与路由器R1相连。 2.将主机IP 地址配置为192.168.1.100 与此相连的路由器R1的端口IP 配置为192.168.1.1 3.将路由器R1的RIP 版本设为1,在其路由表中设置192.168.4.0/255.255.255.0/10 和192.168.5.0/255.255.255.0/8 条目。 设置说明:这两条路由可以是自身的静态路由。 4.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239.1.l.0 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5.停止发送步骤4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6.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250.1.1.0(该地址不是E类地址,应改为247.1.1.0) 的RIP V1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7.停止发送步骤6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8.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127.1.1.0 的RIP V1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9.停止发送步骤8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10.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255.255.255.255 的RIP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11.停止发送步骤10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12.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192.168.1.255 的RIP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13.停止发送步骤12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预期测试结果 在步骤4 6 8 10 12 中,路由器R1忽略收到的RIP V1 应答报文,不作处理。 判定原则: 与预期测试结果一致 参见:RFC1058 第26-27页 3.4.2 Response …… Now that the datagram as a whole has been validated, process the entries in it one by one. Again, start by doing validation. If the metric is greater than infinity, ignore the entry. (This should be impossible, if the other host is working correctly. Incorrect metrics and other format errors should probably cause alerts or be logged.) Then look at the destination address. Check the 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 If it is not a value which is expected (e.g., 2 for Internet addresses), ignore the entry. Now check the address itself for various kinds of inappropriate addresses. Ignore the entry if the address is class D or E, if it is on net 0 (except for 0.0.0.0, if we accept default routes) or if it is on net 127 (the loopback network). Also, test for a broadcast address, i.e., anything whose host part is all ones on a network that supports broadcast, and ignore any such entry. If the implementor has chosen not to support host routes (see section 3.2), check to see whether the host portion of the address is non-zero; if so, ignore the entry. RIP V1 更新路由报文处理 测试编号 测试依据 RFC1058 测试目的 检验RIP V1 更新路由报文处理能力 测试配置 被测设备 协议测试仪 测试方法 1.将主机与路由器R1相连。 2.将主机IP 地址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路由器R1的端口IP 配置为192.168.1.1。 3.将路由器R1的RIP 版本设为1,在其路由表中设置192.168.4.0/255.255.255.0/10 和192.168.5.0/255.255.255.0/8 条目。 ※设置说明:这两条路由最好是外部导入的路由。 4.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192.168.4.0,距离值为5 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5.停止发送步骤4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6.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192.168.4.0 距离值为12 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7.停止发送步骤6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8.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192.168.6.0 距离值为3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9.停止发送步骤8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预期测试结果 1.在步骤4 中,路由器R1将路由表中的192.168.4.0 的距离值由表及10 更新为6。 2.在步骤6 中,路由器R1依旧保持192.168.5.0 的原有距离值。 3.在步骤8 中,路由器R1将192.168.6.0/3 加入到其路由表中。 判定原则:与预期结果一致 RIP V1 路由删除处理 测试编号 测试依据 RFC1058 测试目的 检验RIP V1 路由删除处理功能 测试配置 被测设备 协议测试仪 测试方法 1.将主机与路由器R1相连。 2.将主机IP 地址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路由器R1的端口IP 配置为192.168.1.1。 3.将路由器R1的RIP 版本设为1,在其路由表中设置192.168.4.0/255.255.255.0/10 和192.168.5.0/255.255.255.0/8 条目。 设置说明:这两条路由可以是自身的静态路由。 4.主机向UDP 端口520 广播IP 地址域为192.168.6.0,距离值为5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5.停止发送步骤4 中的RIP V1 应答报文。 预期测试结果 1.在步骤4 中,路由器R1将192.168.6.0/3加入到其路由表中。 2.在步骤5 中,180秒后,路由器R1将192.168.6.0 的距离值置为16,再过120秒后,路由器R1将从路由表中将删除192.168.6.0 条目。 判定原则:与预期结果一致 RIP V1 在安静状态下对请求报文的处理 设置说明:请求报文是将command的值设置为1。 测试编号 测试依据 RFC1058 测试目的 检验RIP V1 在安静状态下对请求报文的处理功能 测试配置 被测设备 协议测试仪 测试方法 1.将主机与路由器R1相连。 2.将主机IP 地址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路由器R1的端口IP 配置为192.168.1.1。 3.将路由器R1的RIP 版本设为1,在其路由表中设置192.168.4.0/255.255.255.0/10 和 192.168.5.0/255.255.255.0/8 条目。 设置说明:这两条路由可以是自身的静态路由。 4.设置路由器R1与主机相连的端口为安静状态。 5.主机监测此端口。 6.主机从UDP 端口520 中发送目的地址为192.168.1.1 的RIPV1 请求报文。 7.停止发送步骤6中的RIP V1 请求报文。 8.主机从UDP 端口2000 中发送目的地址为192.168.1.1 的RIPV1 请求报文。 9.停止发送步骤8中的RIP V1 请求报文。 预期测试结果 1.在步骤5 6中,主机不应收到路由器R1发出的RIPV1 应答报文。 2.在步骤7中,主机收到路由器R1发出的RIPV1 应答报文。 判定原则:与预期结果一致 备注: 说明:如要继续测下面的项目,须将接口设回非安静状态。方法如下: Fengine(config-router-rip)#no passive-interface [配了RIP的接口] RIP V1对请求报文的处理 说明: 由于主机不能构造无条目的RIPv1请求报文(Sniffer中要求包的长度最小为60,而无条目的包长度为50),所以需用Smartbit构造步骤4中的无RIP条目包。 测试编号 测试依据 RFC1058 测试目的 检验RIP V1 对请求报文的处理功能 测试配置 被测设备 协议测试仪 测试方法 1.将主机与路由器R1相连。 2.将主机IP 地址配置为192.168.1.100 与此相连的路由器R1的端口IP 配置为192.168.1.1。 3.将路由器R1的RIP 版本设为1,在其路由表中设置192.168.4.0/255.255.255.0/10 和192.168.5.0/255.255.255.0/8 条目。 设置说明:这两条路由可以是自身的静态路由。 4.主机从UDP 端口2000 中发送目的地址为192.168.1.1 的RIPV1 请求报文,其中无条目。 5.停止发送步骤4 中的RIP V1 请求报文。 6.主机从UDP 端口2000 中发送目的地址为192.168.1.1 的RIPV1 请求报文,其中仅有一条地址簇域为0 距离为16 的条目。 7.停止发送步骤6 中的RIP V1 请求报文。 8.主机从UDP 端口2000 中发送目的地址为192.168.1.1 的RIPV1 请求报文,其中含有192.168.4.0 和192.168.6.0 两个条目。 9.停止发送步骤8 中的RIP V1 请求报文。 预期测试结果 1.在步骤4 中,主机不应收到路由器R1发出的应答报文。 2.在步骤6 中,主机将收到路由器R1发出的应答报文,其中含有路由表中的所有路由。 3.在步骤8 中,主机将收到路由器R1发出的应答报文,其中含有192.168.4.0/10 和192.168.6.0/16 两个条目。 判定原则: 与预期结果一致 RIP V2 兼容性切换 测试编号 测试依据 RFC2453 测试目的 检验RIP V2 兼容性切换功能 测试配置 被测设备 协议测试仪 测试方法 1.将主机与路由器R1相连。 2.将主机IP地址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路由器R1的端口IP 配置为192.168.1.1。 3.将路由器R1的路由表中设置192.168.4.0/255.255.255.0/10和192.168.5.0/255.255.255.0/8 条目。 设置说明:这两条路由可以是自身的静态路由。 4.设置路由器R1的RIP 兼容性开关为RIP V1 状态。 5.主机从UDP 端口520 向广播地址UDP 端口520 发RIP 条目为192.168.6.0/0.0.0.0/0.0.0.0/10 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6.停止发送步骤5 中的应答报文。 7.主机从UDP 端口520 向组播地址224.0.0.9,UDP 端口520发RIP 条目为192.168.6.0/255.255.255.0/192.168.4.1/10的RIP V2 应答报文。 8. 停止发送步骤7 中的应答报文。 9. 设置路由器R1的RIP 兼容性开关为RIP V1 兼容。 设置说明:RIPv1兼容开关的设置:(假设100M口起了RIP) Fengine(config-if-Ethernet*1)# ip rip version v1v2 10. 主机从UDP 端口520 向广播地址UDP 端口520 发RIP 条目为192.168.6.0/0.0.0.0/0.0.0.0/10 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11. 停止发送步骤10 中的应答报文。 12. 主机从UDP 端口520,向组播地址224.0.0.9,UDP 端口520 发RIP 条目为192.168.6.0/255.255.255.0/192.168.4.1/10 的 RIP V2 应答报文。 13. 停止发送步骤12 中的应答报文。 14. 设置路由器R1的RIP 兼容性开关为RIP V2。 15. 主机从UDP 端口520 向广播地址UDP 端口520 发RIP 条目为192.168.6.0/0.0.0.0/0.0.0.0/10 的RIP V1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16. 停止发送步骤15 中的应答报文。 17. 主机从UDP 端口520 向组播地址224.0.0.9 UDP 端口520发RIP 条目为192.168.6.0/255.255.255.0/192.168.4.1/10 的RIP V2 应答报文。 18. 停止发送步骤16 中的应答报文。 19. 设置路由器R1的RIP 兼容性开关为禁止。 预期测试结果 1.在步骤4 中路由协议测试仪将收到被测设备广播的RIP V1 应答报文。 2.在步骤5 10 12 15 17 中被测设备将192.168.6.0 条目加入到路由。 3.在步骤7 中被测设备不将192.168.6.0 条目加入到路由表中。 4.在步骤9 中路由协议测试仪将收到被测设备广播的RIP V2 应答报文。 5.在步骤14 中路由协议测试仪将收到被测设备组播的RIP V2 应答报文。 6.在步骤19 中路由协议测试仪将收不到被测设备发的任何应答报文。 判定原则: 与预期结果一致。 RIP V2 认证状态 说明:该测试项是在两台路由器之间进行的,设测试仪为路由器R2,被测设备为路由器R1。 测试编号 测试依据 RFC2453 测试目的 检验RIP V2 认证功能 测试配置 被测设备 协议测试仪 测试方法 1.将路由器R2与路由器R1相连。 2.将路由器R2 IP 地址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路由器R1的端口IP 配置为192.168.1.1。 3.将路由器R1的路由表中设置192.168.4.0/255.255.255.0/10 和192.168.5.0/255.255.255.0/8 条目。 设置说明:这两条路由可以是自身的静态路由。 4.设置路由器R1的RIP 兼容性开关为RIP V2 状态。 5.设置路由器R1具有认证,且认证为“Hello”。 (假设100M口起了RIP) Fengine(config-if-Ethernet*1)#ip rip authentication mode text Fengine(config-if-Ethernet*1)#ip rip authentication key-chain Hello 6.路由器R2向路由器R1发不含认证的RIP V2 应答报文,其条目为192.168.8.0/255.255.255.0/10.10.10.0/3 周期为10 秒。 7.停止发送步骤6 中的RIP V2 应答报文。 8.路由器R2向路由器R1发含认证“Hello”的RIP V2 应答报文,其条目为192.168.8.0/255.255.255.0/10.10.10.0/3 周期为10 秒。 9.停止发送步骤8 中的RIP V2 应答报文。 10.路由器R2向路由器R1发含认证“How ”的RIP V2 应答报文,其条目同为192.168.8.0/255.255.255.0/10.10.10.0/3 周期为10 秒。 11.停止发送步骤10 中的RIP V2 应答报文。 预期测试结果 1.在步骤6 中,路由器R1应丢弃收到的不含认证的RIP V2 应答报文。 2.在步骤8中,路由器R1将 192.168.8.0/255.255.255.0/10.10.10.0/4 加入到路由器R1的路由表中。 3.在步骤10 中,路由器R1应丢弃收到的含错误认证的RIP V2 应答报文。 判定原则: 与预期结果一致。 RIP V2 应答报文端口非法 测试编号 测试依据 RFC2453 测试目的 检验RIP V2 应答报文端口非法的处理功能 测试配置 被测设备 协议测试仪 测试方法 1.将主机与路由器R1相连。 2.将主机IP 地址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路由器R1的端口IP 配置为192.168.1.1。 3.设置路由器R1的RIP 版本为2,设置其路由表项含192.168.4.0/255.255.255.0/10 和 192.168.5.0/255.255.255.0/8 条目。 设置说明:这两条路由可以是自身的静态路由。 4.主机从UDP 端口2000 向组播地址224.0.0.9 UDP 端口520发RIP 条目为192.168.6.0/255.255.255.0/192.168.4.1/10 的RIP V2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5.停止发送步骤4 中的RIP V2 应答报文。 6.主机从UDP 端口520 向组播地址224.0.0.9 UDP 端口2000发RIP 条目为192.168.6.0/255.255.255.0/192.168.4.1/10 的RIP V2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7.停止发送步骤6 中的RIP V2 应答报文。 8.主机从UDP 端口520 向组播地址224.0.0.9 UDP 端口520发RIP 条目为192.168.6.0/255.255.255.0/192.168.4.1/10 的RIP V2 应答报文,周期为10 秒。 9.停止发送步骤8 中的RIP V2 应答报文。 预期测试结果 1.在步骤4 中,路由器R1忽略收到的应答报文,不作处理。 2.在步骤6 中,主机收到路由器R1发来的信宿不可到达因不可到达ICMP 包(类型为3 编码为3)。 3.在步骤8 中,路由器R1将192.168.6.0/255.255.255.0/192.168.4.1/11 添路由表中。 参见:RFC1812 4.3.2.7 When Not to Send ICMP Errors An ICMP error message MUST NOT be sent as the result of receiving: o An ICMP error message, or o A packet which fails the IP header validation tests described in Section [5.2.2] (except where that section specifically permits the sending of an ICMP error message), or o A packet destined to an IP broadcast or IP multicast address, or o A packet sent as a Link Layer broadcast or multicast, or o A packet whose source address has a network prefix of zero or is an invalid source address (as defined in Section [5.3.7]), or o Any fragment of a datagram other then the first fragment (i.e., a packet for which the fragment offset in the IP header is nonzero). Furthermore, an ICMP error message MUST NOT be sent in any case where this memo states that a packet is to be silently discarded. NOTE: THESE RESTRICTIONS TAKE PRECEDENCE OVER ANY REQUIREMENT ELSEWHERE IN THIS DOCUMENT FOR SENDING ICMP ERROR MESSAGES 该测试项有待于商榷。 RIP V2 应答报文条目值非法 测试编号 4.12.4 测试依据 RFC2453 测试目的 检验RIP V2 应答报文条目值非法处理功能 测试配置 被测设备 协议测试仪 测试方法 1.将主机与路由器R1相连。 2.将主机IP 地址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路由器R1的端口IP 配置为192.168.1.1。 3.设置路由器R1的RIP 版本为2 设置其路由表项含192.168.4.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