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校(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期数: 0509 LSG3 009学科:历史 年级:高三 编稿老师:陈艳杰 同步教学信息训 练 篇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单元测试第卷(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灭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B秦国是六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C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D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2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百姓犬入禁苑中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这段材料最能反映出我国
2、古代很早就懂得()A保护自然资源 B封闭山林猎场C严惩猎杀家犬 D禁止乱砍滥伐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 ) 崇法反懦 防止旧势力复辟 毁灭文化 加强思想控制 A B C D 4下列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B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C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D是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5秦末农民战争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 A推翻了秦朝地主阶级的统治 B建立了第一个农民阶级政权 C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D为历代农民反抗斗争树立了榜样 6下列关于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知人善任,重用人才 B占据了富饶的关中C约法三章,收
3、揽民心 D军事上始终占优势7汉武帝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的目的不包括()A推广儒学教育B扩大选拔官吏途径C加强思想控制D培养艺术专业人才8导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分裂割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黄巾起义 D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9黄巾起义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推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B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形势 C打击了地主阶级的腐朽势力 D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10下列有关两汉察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B其内容包括察举和皇帝征召C察举是两汉选用官吏的唯一途径D东汉察举注重孝廉一科11西汉统治者大力解决王国问题的主要原
4、因是( )A王国的官吏不听从中央节制B王国铸造钱币使中央财政亏空C同姓子弟并不能确保刘家天下D王国势力危及中央集权的巩固12西汉编户齐民的制度是( )A一种行政管理制度 B一种赋税制度C一种地方行政机构 D既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13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的耧车是一种 ( )A灌溉工具 B播种工具 C犁耕工具 D碎土工具 14两汉时期,农田水利的地区特色明显,在江淮、江汉之间 ( )A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 B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 C以排水筑堤为主 D以修筑坎儿井为主 15两汉时期,手工业技术的新成就有()用水排鼓风冶铁 出现棉纺织业用植物纤维造纸 发明使用耧车A B C D16两汉时期出现一
5、批相当繁华的名都大邑。其中,既是丝织业中心,又是五大名都之一的是()A临淄 B洛阳 C成都 D邯郸17昭君出塞的主要作用是( ) A排除了匈奴的威胁 B促进了汉人与匈奴杂居 C和睦了汉匈关系 D瓦解了北匈奴政权 18张骞出使西域与班超经营西域所起作用的相似之处是( )密切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确立了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统治 帮助西域人民摆脱了匈奴的奴役A B C D19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时间范围内的有( )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东汉建立 张骞出使西域A B C D20汉代形成丝绸之路的历史条件有( )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张骞沟通与西
6、域的关系甘英沟通与大秦的关系 西域都护的设置A B C D21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A印支半岛南端 B马来半岛南端C印度半岛南端 D朝鲜半岛南端22两汉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从外国输入中国的物品以奢侈品为主,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的是( )A汉代社会经济发达,重视经济交流B中国受自然条件限制缺乏某些产品C汉朝统治者奢侈腐化D汉朝在对外贸易中不以经济为目的23汉献帝时修一条农用灌溉水渠,计算土方可采用下列哪本书介绍的方法( )A九章算术 B皇帝内经 C周髀算经 D墨经24佛教作为外来宗教,能够在中国传播开来的直接原因是( )A佛教本身的欺骗性 B佛经的大量涌入 C统治者重视和推崇 D
7、历代高僧的传教 第卷(非选择题,共4小题。25、26小题各12分,27、28小题各14分,共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西汉时期的儒生董仲舒,把战国以来的道家、阴阳家等学派中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思想吸收进儒家思想。他非常强调“大一统”,他认为,全国人民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大一统”。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他还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说。他把“天塑造成有意志的神,天在人间设立了一个最高权力的“君主”即皇帝。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他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遂被接受。中国古代文化教
8、学参考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指出董仲舒观点的实质和影响。(2)结合秦汉时期有关史实,说明造成儒家在秦汉不同命运的原因。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陆生(陆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文之术也。乡(假如)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怪而有惭色,及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先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束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 史记卷九十七材料2 夫道莫大于无为
9、,行莫大于谨敬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好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亟故也。 材料3 尧以仁义为巢故高而易安,动而易固;秦以刑罪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国不兴无事之功,家不藏无用之器,所以稀力役而省贡献也, 材料4 故君之御下民,奢侈者则应以俭,骄淫者则统之以理。未有上仁而下残,上义而下争者。 材料2、3、4均引自新语无为请回答:(1)据材料1,指出陆贾说服汉高祖的论点和论据。(2)据材料2、3、4,概括提炼新语作者陆贾政治思想的基本观点。(3)据上述材料概括汉初统治思想的特点。27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两汉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各族关系的特征和发展趋
10、势。28与前代相比,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试以有关史实,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单元测试参考答案第卷1B 2A 3B 4D 5C 6D 7D 8A 9C 10C 11D 12D 13B 14B 15A 16A 17C 18A 19B 20B21C 22D 23A 24C第卷25(1)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实质:董仲舒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受命于天,依照天意进行统治,神化君主权力,是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在当时对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安定起了积极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秦朝适应创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需要,实行焚书坑儒、崇尚法家的政策。汉初实行
11、休养生息政策,推行黄老思想。随着经济的恢复,为解决诸侯王问题和汉武帝“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董仲舒改造孔孟儒学,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26(1)论点:不能仅凭武力治天下。论据:正面阐述商汤、周武王文武并用。统治长久的历史;从反面论证假如秦朝实行仁义,效法汤武,刘氏怎能得天下。 (2)主张无为而治,实行仁义。反对严刑竣法,主张轻刑法;反对滥用民力,主张稀徭役;反对奢侈骄淫,崇尚俭朴。 (3)以春秋战国时儒家的仁政为主体思想。兼采道家的“无为”、墨家的“节俭”思想。西汉初的“无为”不是消极、倒退思想,而是把“无为”作为实行仁政的具体体现。27(
12、1)两汉民族关系以地域性特征为主,表现为: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如西南夷和百越;西部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如西域各族;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如匈奴对两汉的掠夺和两汉对匈奴的反击。 (2)两汉民族关系的基本趋势是强大统一的中原王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和开发,促进民族间的联系和融合,边疆各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双方虽有战争,但友好往来和合作是主流,反映出中原农耕文明的先进性,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28(1)政治上:秦朝始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西汉解决了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使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 (2)经济上:秦统一度量衡、货币等,有利于各地
13、经济交流,但兵役和赋税繁重,又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汉代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摇薄赋;注重更新生产技术和工具,这都使得农业比前代更加发达,手工业水平亦有显著进步。 (3)民族关系上:秦朝始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汉代与各民族联系进一步加强。张骞、班超先后出使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北击匈奴,扫除了西域与内地联系的障碍;西汉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郡县,加强了联系。 (4)对外关系上:秦朝对外关系尚不发达。西汉“丝绸之路”的形成,促进了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商贸联系,东汉甘英远达波斯湾,大秦王亦派使臣来中国,中国同欧洲国家已开始直接友好往来。 (5)文化上;秦朝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汉代文化较前代大大发展,出现了一批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如造纸术、地动仪、九章算术、“麻沸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