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西周时期,使神权法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思想命题是()A天命无常B致天之罚C以德配天D天下大同2西周宗法等级制的核心是()A分封制B世卿世禄制C嫡长继承制D君权神授制3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书”,当时反对最为激烈的是晋国的()A韩非B邓析C公孙侨D叔向4孔子政治法律思想的核心和出发点是()A礼B仁C政D德5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A天志B尚贤C功利D兼爱6
2、下列各项,不属于道家法律思想的是()A无为而治B道法自然C提倡人定法D绝圣弃智7法家将君主掌握政权和驾驭臣下的方法和手段概括为()A法B术C势D道8东汉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清算和批判谶纬神学的思想家是()A仲长统B刘秀C王充D董仲舒9最早提出“礼法名教和君臣制度是一切祸乱的根源”的魏晋玄学家是()A阮籍B嵇康C王弼D鲍敬言10在唐代,集中批判“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理论的思想家是()A韩愈B白居易C魏征D柳宗元11宋代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A有治人,无治法B无为而治C存天理,灭人欲D德礼政刑12在丘濬看来,“明刑弼教”是刑罚的()A一般价值B普通价值C特殊价值D根本价值13张居正提出“圣王杀以止
3、杀,刑期无刑,不闻纵释有罪以为仁也,”因此宽容犯罪是()A王者之政B圣王之仁C姑息之爱D明刑弼教14元朝初年的立法指导原则是耶律楚材起草的()A大扎撒和便宜十八事B陈时务十策和大扎撒C元史刑法志和大扎撒D便宜十八事和陈时务十策15“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主张与下列先秦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正好是相对的?()A管子B孟子C荀子D韩非16提出“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主张的思想家是()A王夫之B顾炎武C黄宗羲D张居正17魏源抵御西文列强侵略的思想是()A民主议政B师夷长技以制夷C更法,改图D广收人才18“天下为天下之天下”的主张出自()A龚自珍B林则徐C曾国藩D魏源19太平天国最具发展资本主义倾向的纲领性文件
4、是()A天朝田亩制度B原道救世歌C资政新篇D十款天条20在张之洞看来,经术中之“最著者”是()A禁止刑讯B亲亲之义、男女之别C改良监狱D刑罚平,结民心21“戊戌变法”的主要目的在于()A求强求富B改革旧律C共和革命D救亡图存22“议政者譬若心思,行政者譬若手足,司法者譬若耳目”的说法直接体现的法律顾问思想是()A君主立宪 B民主政治C三权分立D变法维新23在康有为看来,“人之犯罪致刑皆有其由”,而使人犯罪致刑的根源正是()A大同B苦道C欲D私24大同书中提出致刑措、达大同的最根本方法在于()A设议院B开国会C去九界D行立宪25在梁启超的观点中,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的“体()A完全不同B完全相同C
5、部分不同D部分相同261907年,大清新刑律草案完成后,触发了哪两派之间的激烈斗争?()A改良派与礼教派B革命派与礼教派C礼教派与法理派D洋务派与法理派27在建立君主立宪 、实行三权分立的问题上,康有为着重探讨的问题是建立()A代议机构B司法机构C行政机构D宪法机构28近代中国历史上,提出“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主张的思想家是()A孙中山B梁启超C张之洞D沈家本29孙中山把民生主义归纳为解决哪两大问题?()A土地和人力B资本和土地C人力和物力D资本和物力30章太炎系统阐述他对代议制的意见的文章是()A革命之道德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C代议然否论D与马良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6、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有()A男女有别B亲亲C长长D友友E尊尊32管仲提出的“国之四维”包括()A义B信C耻D廉E礼33金世宗慎刑思想的内容包括()A断案当“以情求之”,不以刑讯为然B提高审判效率,勿使滞留C确立君主最高权威D强调宗室与外戚的区别E根据犯罪具体情节,区别对待34在王夫之的思想中,“三代久安长治”的主要法度包括()A封建B郡县C井田D肉刑 E君仁35在清末礼法之争中,沈家本为反驳礼教派,主要写了下列哪几篇文章?()A陈修订大旨折B书劳提学新刑律草案说帖
7、后C答戴尚书书D论国家主义与家族主义之区别E法学盛衰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令顺民心37惟仁者宜在高位38三纲五常39太平之世不立刑40巨之与君,名异而实同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41简述管子改良周礼的主要内容。42简述荀子“有治人无治法”的思想。43简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法律思想。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试论唐律疏议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意义。45试述沈家本的资产阶级法治主张及其意义。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8、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西周“以德配天”君权神授说的提出,意味着()A.神权的某种动摇B.神权的更加稳固C.神权已经被抛弃D.神权根本没变化2.宗法礼治的基本特征是()A.明德慎罚B.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C.明分使群D.令顺民心3.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先秦思想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4.反对人定法,提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候”的是()A.老子B.庄子C.荀子D.慎到5.主张“与民分货”的先秦思想家是()A.韩非B.邓析C.公孙侨D.管子6.提出“暴君放伐”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A.孟子B.墨子C.管子D.荀子7.法家认为
9、,推行“法治”的前提是()A.尚贤B.君主的权势C.人民的利益D.法、术、势8.先秦提出“好恶者,赏罚之本”的思想家是()A.韩非B.荀子C.管子D.商鞅9.韩非法律思想学说的核心是()A.法与时转则治B.释法术而任心治C.以法治国D.重轻罪10.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坚持法家的法治思想,主要表现在()A.礼法并用B.五德终始C.清静无为D.事皆决于法11.“黥劓之罪不上大夫”的思想的提出者是西汉的()A.陆贾B.贾谊C.董仲舒D.淮南子12.西汉中期,提出“性三品”说的著名思想家是()A.仲长统B.王充C.刘安D.董仲舒13.晋代杜预提出的立法原则是()A.经义B.崇礼C.简直D.名分14.王安
10、石提出的变法理论是()A.改革官制,革故鼎新B.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C.高度集权,以法令政令规范天下D.“三不足”的变法理论15.唐代柳宗元批判“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理论的作品是()A.断刑论B.天说C.天论D.天刑16.反映丘濬“经世致用”思想的著作是()A.明夷待访录B.读通鉴论C.大学衍义补D.四书章句集注17.宋明时期,提出“君臣共理天下”的改革家是()A.王安石B.范仲淹C.朱熹D.张居正18.提出“礼贵从宜,事难泥古”的思想家是()A.朱熹B.陈亮C.王安石D.范仲淹19.“信赏罚,一号令”法律思想的提出者是()A.完颜雍B.张居正C.范仲淹D.耶律楚材20.为了保证民主与平
11、等,黄宗羲提出的设想是()A.相扶成治B.分权分治C.君臣分治D.学校议政21.洪仁玕“国家以法制为先”的主张出自()A.资政新篇B.太平刑律C.立法制喧谕D.英杰归真22.洋务派法律思想的核心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以礼自治,以礼治人C.民权学说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3.“戊戌变法”的主要目的在于()A.求强求富B.救亡图存C.共和革命D.改革旧律24.在康有为看来,“人之犯罪致刑皆有其由”,这个“由”就是()A.私B.苦道C.欲D.大同25.清代后期,认为“管子、荀子、文中子之书,皆以严刑为是”的是()A.李鸿章B.曾国藩C.张之洞D.左宗棠26.认为法与礼“两者是异用而同体,异统而
12、同源”的清末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龚自珍27.在沈家本看来,审断适当的根本存于()A.得中B.平恕C.公平D.宽恕28.清末法律改革的指导方针是()A.中体西用B.权能分治C.中外通行D.应经合义29.梁启超重要的政治法律思想著作是()A.新学伪经考B.先秦政治思想史C.大同书D.春秋董氏学30.中国近代曾对“国家为主体,人民为客体”的说法提出严厉批判的思想家是()A.章太炎B.孙中山C.谭嗣同D.杨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13、.下列思想命题中,哪些属于荀子的命题()A.隆礼重法B.明分使群C.平政爱民D.有治人,无治法E.贵贱有等32.下列哪些人物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前期法家”()A.韩非B.申不害C.商鞅D.李斯E.慎到33.下列哪些内容体现了以礼入法、礼法结合的特点()A.官当B.八议C.准五服治罪D.重罪十条E.亲属相容隐34.张之洞的法律思想内容主要包括()A.中体西用B.整顿中法,采用西法C.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D.严刑以致安E.宽猛相济,刚柔结合35.章太炎设计的中华民国方案,在宪法思想上看,具有的特点是()A.主张直接民权B.抑强辅微C.否定代议制D.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E.抑富振贫三、名词解释(本大题
14、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民贵君轻37.理直刑正38.法令滋彰,盗贼多有39.春秋决狱40.仁学四、简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41.简述孔子“为国以礼”的礼治论。42.简述汉初黄老思想在法律、政治方面的表现。43.简述王夫之具有民主因素的立法思想。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试论韩非的“变法论”。45.试论述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和权能分治理论。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15、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先秦神权法思想极盛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西周初年,与宗法制紧密结合的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侯国制 D.中央集权制 3.下列符合西周“尊尊”原则的行为是( )A.臣忠 B.弟恭 C.子孝 D.父慈 4.春秋时期主张“天道”与法律相结合的思想家是( )A.管子 B.邓析 C.商鞅 D.韩非 5.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周公 B.孔子 C.孟子 D.董仲舒 6.下列符合孔子礼治精神的行为是( )A.臣弑君 B.见利忘义 C.为亲者隐 D.子弑父 7.在法家兴起之前,同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 )A.道家
16、B.墨家 C.阴阳家 D.兵家 8.先秦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仁 B.礼 C.德 D.道 9.老子“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法律主张的思想本质在于( )A.反对人定法 B.反对自然法 C.提倡理性法 D.反对一切法 1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法经成书于( )A.春秋中期 B.战国初期 C.战国中期 D.战国晚期11.“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体现了法家主张( )A.厚德省刑 B.以德治国 C.严刑重罚 D.道法自然 12.“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所体现的政体本质是( )A.君主立宪 B.中央集权 C.分封制 D.三权分立 13.“孝者,天之经也”出自董仲
17、舒的( )A.天人三策 B.论衡 C.举贤良对策 D.五行对 14.曾经注解汉律,其律注成为曹魏时期司法标准的思想家是( )A.杜预 B.王弼 C.张斐 D.郑玄 15.晋代否定“君权神授”论的著名思想家是( )A.刘颂 B.张斐 C.鲍敬言 D.沈家本 16.标志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已经成熟,礼法结合基本定局的法典是( )A.大清律例 B.法经 C.晋律 D.唐律疏议 17.依据唐律规定,唐代贱民中,地位最低的是( )A.奴婢 B.杂户 C.官户 D.部曲 18.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王安石 B.王阳明 C.程颐 D.朱熹 19.范仲淹变法图强法律主张的中心内容是( )A.改革官制 B
18、.限制君权 C.高度集权 D.审刑名 20.金世宗认为“议贤”过程中,“贤”的最低标准在于( )A.仁德 B.礼让 C.守法 D.立言21.明夷待访录的作者是( )A.顾炎武 B.王夫之 C.黄宗羲 D.嵇康 22.近代提出“更法改图”命题的思想家是( )A.黄宗羲 B.魏源 C.龚自珍 D.沈家本 23.启发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从事革命的书籍是( )A.劝世金针 B.劝世良言 C.劝世歌 D.劝世箴 24.清末洋务派法律观的指导思想是( )A.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B.反对君主专制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三民主义 25.孔子改制考的作者是( )A.梁启超 B.谭嗣同 C.张之洞 D.康有为
19、 26.近代中国“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法律主张出自( )A.谭嗣同 B.梁启超 C.孙中山 D.康有为 27.清末思想家谭嗣同的代表作有( )A.仁学 B.劝学篇 C.大同书 D.三民主义 28.清末法律改革中所制定的过渡性法典是( )A.大清律例 B.大清新刑律 C.大清现行刑律 D.大清律集解附例 29.清末“礼法之争”中,劳乃宣主张( )A.无夫奸不为罪 B.子孙违犯教令不为罪 C.犯罪不得存留养亲 D.子孙不得对家长实施正当防卫 30.近代思想家中,认为“中国考试制度是世界最好的制度”的是( )A.章太炎 B.龚自珍 C.魏源 D.孙中山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20、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符合“刑不上大夫”礼治精神的有( )A.放弑其君 B.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C.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 D.公族无宫刑 E.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 32.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因素包括(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阴阳五行家 E.天命神权 33.唐律中体现“夫为妻纲”的代表性条款有( )A.闻夫丧不举哀 B.居夫丧而嫁 C.七出 D.妻妾擅自离去 E.闻父母丧不举哀 34.丘濬认为“王道之治具”包括( )A.德 B.刑 C.义 D.政 E.礼 35.下列符合“更法
21、改图”法律思想的说法有( )A.一祖之法无不敝 B.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 C.自古及今,法无不改 D.开捐例、加赋、加盐价 E.不拘一格降人才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作丘赋” 37“苛政猛于虎” 38“理大罪,赦小过” 39洪仁玕 40五权宪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41简述“以德配天”说的主要内容。 42简述仲长统变法改制的法律思想。 43简述魏源民主议政、广开言路的法律思想。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4试论孟子“省刑罚”的法律思想。 45论述张之洞整顿中法、采用西法的法律思想。全国2
2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曾经“铸九鼎,象九州”的历史人物是( ) A.子产 B.夏桀 C.叔向 D.夏禹 2.“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反映了当时统治者信奉( ) A.主权在民 B.君民共主 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C.君权神授 D.天命无常 3.“国无二君,家无二尊”的思想本质是( ) A.礼治 B.法治 C.势治 D.民治 4.管仲“四民分居定业”思想的具体化是(
23、 ) A.世卿世禄制 B.“三选”制 C.挟天子以令诸侯 D.“三国五鄙”制 5.春秋时期,反对子产“铸刑书”的晋国名臣是( ) A.管仲 B.叔向 C.邓析 D.公孙侨 6.孟子法律思想中,与周公“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说法最为接近的是( ) A.为民制产 B.罪人不孥 C.暴君放伐 D.惟仁者宜在高位 7.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法结合,使儒、法两家趋于合流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老子 8.作为先秦时期著名的学派,自有法律的是(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9.最早提出“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lO
24、.法家提出“圣人为法,必使人明白易知”,“布之于百姓”,说明法律应该具有( ) A.公正性 B.公开性 C.平等性 D.规范性 11.先秦时期,主张“事断于法”的思想家是( ) A.周公 B.墨子 C.慎到 D.老子 l2.秦王朝“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思想,直接导致了( ) A.实行郡县制 B.陈胜、吴广起义 C.焚书坑儒 D.统一中国 l3.废除秦朝“诽谤妖言法”的皇帝是( ) A.汉文帝 B.汉武帝 C.秦始皇 D.汉景帝 14.汉代贾谊的作品是( ) A.新书 B.白虎通义 C.春秋繁露 D.西语 l5.秦汉之际,倡议“黥劓之罪不上大夫”的思想家是( ) A.陆贾 B.贾谊 C.董仲舒
25、D.李斯l6.儒家所鼓吹的“三纲”学说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君为臣纲 B.父为子纲 C.夫为妻纲 D.兄为弟纲 l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l8.我国古代第一个明确提出无君、无政府主张的思想家是( ) A.鲍敬言 B.白居易 C.柳宗元 D.王安石 l9.将“存留养亲”思想最先制度化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孝文帝 20.唐朝坚持“天刑说”的思想家是( ) A.李世民 B.白居易 C.韩愈 D.柳宗元 21.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 ) A.范仲淹 B.朱熹 C.王安
26、石 D.魏征 22.主张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的明代思想家是( ) A.海瑞 B.张居正 C.顾炎武 D.黄宗羲 23.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认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 ) A.工 B.商 C.兵 D.农 24.魏源介绍和研究“夷情”的主要著作是( ) A.元史新编 B.圣武记 C.海国图志 D.夷氛纪闻 25.太平天国最主要的立法是( ) A.十款天条 B.太平刑律 C.天朝田亩制度 D.太平救世歌 26.主张“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思想家是( ) A.曾国藩 B.张之洞 C.谭嗣同 D.洪仁玕 27.在戊戌变法前夕,康有为对三权分立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 ) A.司法机构 B.行政机构
27、 C.立法机构 D.监察机构 28.清末主张变法,提出“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的思想家是( ) A.谭嗣同 B.沈家本 C.张之洞 D.梁启超 29.清末法律改革时期,为了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沈家本提出必须废除( ) A.秋审制度 B.援引比附 C.家族主义 D.国家主义 30.章太炎设计的“中华民国”是一种( ) A.代议制民主共和国 B.总统制民主共和国 C.责任内阁制民主共和国 D.三权分立制民主共和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O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继孔子之
28、后,下列属于先秦儒家流派的人物有( ) A.子张 B.子思 C.孟子 D.荀子 E.漆雕氏 32.东汉时期,反对神学的法律思想家有( ) A.王充 B.刘秀 C.刘预 D.仲长统 E.刘颂 33.宋明时期,主张将法律教育与官吏选拔结合在一起的改革家有( ) A.王安石 B.范仲淹 C.张居正 D.丘濬 E.朱熹 34.下列属于洋务派的法律思想有( ) A.“严刑以致又安”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 D.“一秉于礼” E.“整顿中法,采用西法”35.清末“礼法之争”中,劳乃宣对大清新刑律草案极力攻击的两点是( ) A.故杀子孙 B.妻殴夫 C.存留养亲 D.无夫
29、奸 E.子孙违犯教令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有治人,无治法”37.“德礼为本,政教为用”38.“以公理而灭私情”39.“变古愈尽,便民愈甚”40.“废君统,倡民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41.简述商鞅的法律起源论。42.简述王夫之“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观念。43.简述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学说。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4.试论董仲舒“大德而小刑”的法律思想。45.试论章太炎的“四权”思想。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
30、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西周礼治最重要的原则是()A男女有别 B长长C德主刑辅 D亲亲尊尊 2提出“为民制产”经济立法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A孟子 B墨子C管子 D荀子 3战国时期主张“术治”的思想家是()A商鞅 B申不害C韩非 D李悝 4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始自()A制竹刑 B诛邓析C修旧法 D铸刑书 5崇尚无为,提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先秦思想家是()A老子 B庄子C荀子 D慎到 6主张毁弃一切文化典籍,取缔所有学术派别,定法家学说于一尊的思想家是()A慎到 B李悝C韩非 D董仲舒
31、7在法家兴起以前,与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A道家 B墨家C阴阳家 D杂家 8与荀子“性恶论”相对的理论是()A老庄的无为论 B慎到的势治论C墨子的兼爱论 D孟子的性善论 9“事皆决于法”,反映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坚持()A法家的法治思想 B法家的势治思想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D儒家的人治思想 10西汉董仲舒“德主刑辅”的主张,所赖以引申的理论是()A天人合一 B天气C人情 D国法 11被誉为“汉代孔子”的著名思想家是()A董仲舒 B王充C仲长统 D贾谊 12东汉对“天刑”论提出激烈批判的思想家是()A刘秀 B刘安C王充 D郑玄 13西晋律学家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A刑 B理C实 D礼
32、14唐律疏议的根本精神在于()A崇尚轻刑 B良贱异法C崇尚重刑 D礼法结合 15主张“理大罪,赦小过”的唐代思想家是()A白居易 B王安石C范仲淹 D李世民16提出“以公理而灭私情”说的思想家是()A丘濬 B顾炎武C黄宗羲 D张居正 17把儒家经典哲理化,使儒家思想真正牢固地获得了独尊地位的思想家是()A王安石 B朱熹C张居正 D董仲舒 18反映王夫之“趋时更新”法律思想的著作是()A明夷待访录 B读通鉴论C大学衍义补 D四书章句集注 19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物属于()A资产阶级革命派 B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C太平天国领袖 D资产阶级改良派 20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的大同世界
33、即是“公羊三世”里的()A升平世 B据乱世C太平世 D小康世 21戊戌维新派政治改革的直接目标是实行()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 D地方分治 22张之洞劝学篇的思想核心是()A一秉于礼 B趋时更新C因势变法 D中体西用 23太平天国时期,提出“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命题的是()A杨秀清 B洪仁玕C李秀成 D洪秀全 24太平天国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纲领之作是()A立法制喧谕 B资政新篇C天朝田亩制度 D英杰归真 25戊戌变法前,康有为将变法的重点着眼于建立()A立法机构 B司法机构C行政机构 D宪法机构 26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人的()A良知和良心 B良知和契约C心情和态度 D良法和契
34、约 27清末主张“平恕”为审断之本的思想家是()A沈家本 B张之洞C李鸿章 D梁启超 28在礼法之争中,为支持法理派的主张,杨度撰写了()A论国家主义与家族主义的区别 B书劳提学新刑律草案说帖后C法学盛衰说 D删除律例内重法折 29章太炎反对代议政体的法律思想集中体现于()A代议然否论 B五朝法律索引C排满评议 D非黄 30孙中山“五权宪法”所发展的西方政治学说是()A五权分立 B权能分治C三权分立 D天赋人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不属于荀
35、子法律思想的是()A暴君放伐 B明分使群C民贵君轻 D有治人,无治法E有治法,然后有治人 32下列先秦思想家的法律思想中含有“黄老”成分的有()A慎到 B申不害C韩非 D墨子E陆贾 33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人的性分为( )A圣人之性 B中民之性C贤人之性 D斗筲之性E君子之性 34下列内容,属于魏源思想主张的有()A君主立宪 B师夷长技以制夷C太平之世不立刑 D不拘一格降人才E民主议政,广开言路 35反映孙中山法律思想的主要著作有()A三民主义 B建国方略C建国大纲 D革命军E论立法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天志 37无为而治 38杜预 39严刑以致乂安
36、40罢黜百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41简述孔子有关“以礼治国”的主张。 42简述丘濬法律思想中关于司法的基本观点。 43简述谭嗣同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性观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4试述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之异同。 45试论述孙中山对西方宪政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五德终始”说源自哪个先秦
37、思想流派?() A名家 B阴阳家 C风水家 D道家 2提出“势治”理论的先秦法家代表是() A慎到 B申不害 C管子 D韩非 3较为接近老子自然主义法律思想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申不害 C慎到 D庄子 4西周“以德配天”说的思想实质是() A君权神授 B君主专制 C天赋人权 D君主立宪5儒家的“人治”是倡导() A贤明君主制 B寡头政治 C君主立宪制 D哲学王6提出“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的思想家是() A韩非 B商鞅 C慎到 D申不害7孔子政治法律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 A绝圣弃智 B无讼 C斗讼 D健讼8春秋时期,子产所铸刑书本质上属于() A自然法 B教会法 C成文法 D习惯法9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命题的是()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10秦汉时期,下诏废除“挟书律”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惠帝 D汉武帝11西汉下令废除肉刑的皇帝是() A汉武帝 B汉文帝 C汉高祖 D汉景帝12晋代思想家中,主张“复肉刑”的是() A刘颂 B嵇康 C王弼 D鲍敬言13唐代柳宗元所著,反对复仇的作品是() A复仇议 B复仇论 C驳复仇议 D驳复仇说14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