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在新课改中实施“自主学习、合理评价”
传统的教学行为是“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学起来枯燥无味,没有兴趣。要想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必须确定新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一切活动围绕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同时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体发展精神、自我完善意识,成为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的实践的主体,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一、初中物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
1.指导预习、讨论交流。
2.定向思维、实验探究。
3.导学导议、归纳新知。
4.巩固应用、反思质疑。
5.课外延伸、自主发展。
这只是一般的结构,具体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二、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1.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
首先,要求教师由教学的主体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参与者。其次,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学生也有自己的专长,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加强物理教学的实践性是实施“自主学习”的途径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中应把总结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知识,品尝成功的喜悦。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模型的建立以及物理习题的设计都应取材于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实践能力。以“教师放手,学生动手”为主旨的“开放性物理实验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差异,坚持“以人为本”,“以个性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做到思想开放、时空开放、资源开放、形式开放、内容开放、作业开放。
3.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是进行“自主学习”的核心
学习兴趣是推动、激励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因此必须把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动机和兴趣放在首位。首先,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其次,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抓重点,尽快掌握物理思维方式。再次,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最后,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物理的实用性,培养学好物理的动机。
4.讨论、质疑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
要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解放学生的双眼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去实验;解放学生的大脑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去讨论交流;解放学生的身心去自我实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在教学中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
运用评价激励学习。评价是依据一定的目标、需要、愿望为准绳的价值判断过程,运用评价能使学生心理较完善地发展,形成良好的品质,使个体的心理倾向与环境要求之间取得积极平衡,形成良好的品质,自觉调节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充满信心地去学习。
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因,让学生自主预习或讨论交流,实现学习目标体系的初级的层次——识记;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再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运用所得知识,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定向思维、实验探究,解决新问题,实现学习目标体系的中级层次——理解;在上述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导学导议、归纳新知;在习题中进行巩固应用、反思质疑,有疑问的题目小组讨论交流,突破易错点;最后进行课外延伸、自主发展,可以布置几道拓展延伸题,进行分层教学。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运用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动脑、动手,勇于探索,必然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新课改中实施“自主学习、合理评价”,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