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学校发展规划文本的撰写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7-07-16 学校发展规划(SDP)是近二十多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改进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技术方法。这种方法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从英国兴起,而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9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进入我国。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不断的深化改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学校认识到,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是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校发展规划为转变办学思想、汇集校内外各方的共识、分析诊断学校存在的问题、帮助学校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什么是学校发展规划?简言之,学校发展规划是以追求学校发展为核心、以实现学校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学校管
2、理与提高教育质量为重要途径的一种教育规划。 作为一种管理思想与技术方法的学校发展规划,在制定时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二是要紧扣“发展”这一主题,明确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三是要凝聚各方共识,调动积极性;四是要寻找和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 如何撰写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的意义主要在过程,但规划最终需要形成一个文本,而这种经过数次讨论、修改的文本,必须获得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方能正式实施。虽然撰写规划的文本没有固定的文本格式,但一些确定的内容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包括: 简要说明制定学校规划的起因。这是制定规划的出发点。 说明制定本规划的指导思想。这是制定该规划的灵魂所在。
3、 本校背景分析。主要分析学校办学的历史与现状,物力与人力的资源优势和劣势,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等。这种背景分析,旨在为规划中办学目标的确定上取得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学校发展目标及其说明。主要由总体目标、具体目标(阶段目标)所组成,并在目标的内涵界定上予以说明。目标来自对学校的未来发展的分析,同时也来自本校广大教职工的智慧。 实现目标的策略与途径。这些策略与途径是指向目标的,这些策略与途径的每个层面,文本要从辩证性、哲理性、联系性方面等进行解读。 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步骤与保障措施。无步骤、无保障,规划的思想就难以落实,发展的目标就不能实现。那些间接支持目标的措施通常作为保障措施。 一般说,
4、学校发展规划的文本不宜过长,篇幅过长会冲淡主题,但过短则不能体现今后实践的操作性。规划中的发展目标不宜定的过高,若过高,则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困难,过低了,则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规划。 附:龙岗区实验学校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编制框架及文本要点。 无题序 简要说明学校第一个五年规划制订后,学校发展目标达成情况,并简要说明制订本校第二个五年规划的原因与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基本目标,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建设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5、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发展水平的同时,突显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教育教学质量优异,为建设成熟、完善、规范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而奋斗。 二、背景分析 (一)办学现状及优势 (二)面临的挑战 三、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 (一)办学理念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的实验学校。 (二)办学目标 当教育实验的先锋,创九年一贯制的品牌,育全面发展的学生,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1.精细化的学校管理; 2.现代化的办学条件; 3.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4.多样化的课程类型; 5.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6. 有层次的校园文化; 7.有明显的办学特色; 8.高质量的办学水平。 四、办学策略 以满意理念为先导,以素质推进为表征;以
6、课程改革为动力,以特色开发为攻略;以精细管理为机制,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提高绩效为目的。 1.突出一个主题:追求卓越; 2.把握两条主线:常规与改革; 3.树立三种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科研意识; 4.实施四大战略:多样化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特色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五年的工作任务与模式 1.讲效率,精细管理,完善“整分结合”的管理模式; 2.抓养成,分层落实,构建“三全育人”的德育模式; 3.重常规,课程改革,突出“三个为主”的教学模式; 4.塑名师,立足课堂,精心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 5.挖内涵,提升品位,建设具有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 六、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一)实施步骤(略) (二)保障措施 1.人事制度保障 2.民主管理保障 3.评估机制保障 4.教育科研保障 5.社区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