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校(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期数: 0511 SWG3 032
学科:生物 年级:高三 编稿老师:郭彩凤
审稿老师:高毅
预 习 篇
[同步教学信息]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教材阅读提示】(重要内容提示)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特点(精子、卵细胞的形成)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4.受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学习方法导航】
1、从有性生殖入手,联系同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数是相同的,想到生殖细胞结合后染色体加倍的问题,从而分析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是减数分裂。
2、以哺乳动物的精子形成过程为例,了解减数分裂的全过程,总结减数分裂的特点。
3、在学习精子形成的基础上学习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异同点。
4、根据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总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5、结合有性生殖学习受精作用概念和意义。
【基础知识构建】
1.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动物的精巢。
(2)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每个精原细胞都含有与体细胞内数目相同的染色体。
(3)过程:
一部分精原细胞略微增大,染色体进行复制。这时候,精原细胞就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才成为成熟的精子。(如下图所示)
精子的形成全过程总结如下:
精原
细胞
初级精
母细胞
次级精
母细胞
精
细胞
染色体复制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最后同源染色体分离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精子
第一次
分裂
第二次
分裂
变形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
(1)场所:动物的卵巢
(2)原始生殖细胞——卵原细胞。每个卵原细胞都含有与体细胞内数目相同的染色体。
(3)过程:
有的卵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进行复制。这时候,卵原细胞就成为初级卵母细胞。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初级卵母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随后出现四分体,接着,完成第一次分裂。分裂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大的叫做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做极体,它们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次级卵母细胞再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细胞,就是卵细胞,同时还形成一个小的细胞,也叫极体,原来的那个极体还可能分裂成两个极体。主要过程总结如下:
着丝点
分 裂
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
染色体
复 制
卵原细胞 —→ 初级卵母细胞 —→ 1个次级卵母细胞 —→ 1个卵细胞
3.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相 同 点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一半
不同点
减数分裂第一次
分裂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了2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
减数分裂第二次
分裂
2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4个同样大小的精细胞
1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1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原来的极体分裂成两个极体
是否变形
变形
不变形
细胞质分配
两次分裂都均等
只有减数分裂第二次极体分裂均等,其余皆不均等
4.在减数分裂过程的概念和涉及的概念:
⑴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指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如动物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都要进行减数分裂。
⑵减数分裂的特点: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产生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
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了不同的细胞。
(3)同源染色体:
在有性生殖生物的体细胞或精原(卵原)细胞内的,大小、形态和结构基本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能够两两配对,在有丝分裂中不配对。
(4)联会:
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现象称为联会。
(5)四分体:
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共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四分体所包含的4条染色单体成为4条染色体后进入到四个不同的子细胞内。
(6)极体:
在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产生的,染色体数目与卵细胞相同,但没有实际意义,逐步退化消失了。
5.染色体数
间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时期
DNA
分子
个数
2N
4N
间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时期
2M
M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变化的规律曲线:
6.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开。
(2)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后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3)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是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重组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决定产生配子的种类。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开来,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这也就是说,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重新组合是随机的。
(4)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邻近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常常发生交叉,并且相互交换一部分染色体。
7.受精作用概念和意义:
(1)受精作用的概念:
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合子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
对于进行卵式生殖的生物,由于卵细胞较大,有丰富的细胞质部分;精子较小,几乎没有细胞质,只有细胞核。所以受精卵中核物质来自精子和卵细胞,而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特点的原因)。
(2)受精作用的意义: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使物种的遗传性状稳定发展。
【应用举例】
例1、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子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是
A B C D
解析:卵原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的分裂是不均等分裂。卵原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的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开,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答案:B
例2、人体内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共同特点有
①两极发出纺锤丝 ②有同源染色体出现 ③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④有着丝点的分裂 ⑤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⑥有纺锤体的形成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⑥
解析: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与正常的有丝分裂相比,不同的是,细胞复制一次连续分裂两次,在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开,第二次分裂过程与一般的有丝分裂类似。
答案:D
例3、同源染色体概念的下列要素中,哪一项阐述其遗传行为
A通常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B成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相同
C两者起源相同,分别来自于父本和母本
D减数分裂时彼此联合、交换和分离
解析:同源染色体指的是起源相同分别来自于双亲的,形态大小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配对。
答案:D
例4、某生物体的卵细胞中有18个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数目是( )
A.9个 B.18个 C.36个 D.72个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该生物卵细胞中含有18个染色体,因此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中含有的染色体数应为36,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也为36个。卵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形成的初级卵母细胞内,每个染色体所含有的物质加倍了,但着丝点并没有分裂,因此染色体数没有加倍,即染色体仍为36个,但每个染色体由2个染色单体组成。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因此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8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仍由2个染色单体组成。因此,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36个染色单体。
答案: C
例5、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细胞和异常细胞的比例为
A.1:1 B.1:2 C.1:3 D.0:4
解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若其中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产生了异常,则这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产生的两个精子细胞都是异常的.另一个正常的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细胞都是正常的.即这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了两个正常的和两个异常的精子,比例为1:1
答案:A
【教材习题解答】
107页复习题
一、1.两; 一 ; 有性生殖细胞
2.卵细胞; 精子;受精作用; 卵细胞;精子
二、1.× 2.√ 3.×
三、1.B 2.B 3.D 4.C
四、(1)有性生殖细胞;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即联会现象。
(2)4;8
(3)2;A和B;C和D
(4)a和a’; b和b’ ; c和c’ ; d和d’
(5)2
五、
相 同 点
有 丝 分 裂
减 数 分 裂
染色体复制一次,有纺锤体、染色体的出现;
不 同 点
细胞分裂一次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
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形成体细胞
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没有联会、四分体的出现
没有交叉、互换现象
出现联会、四分体
有交叉、互换行为
【强化训练】
同步落实(基础级)
1.家兔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形成22个四分体,则形成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
A.11条 B.22条 C.33条 D.44条
2.DNA含量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但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A.精子 B.受精卵 C.次级精母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3.在生殖细胞成熟时会分裂出极体的生物是
A.荠菜 B.变形虫 C.工蜂 D.雄蛙
4.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其根本原因是
A. 染色体的复制 B.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
5.列的各组细胞中,其DNA的含量与其体细胞中DNA含量相同的一组是
A.初级卵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卵细胞
B.次级卵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卵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
6.在兔的一个精子细胞核中DNA重量为4×10-12g,那么其骨髓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时,一个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重量( )
A.4×10-12g B.8×10-12g C.1.6×10-12g D.3.2×10-12g
7.某雄性动物的一个体细胞中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该动物可能产生的精子种类是( )
A.8种 B.6种 C.2种 D.1种
同步检测(提高级)
8.某动物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A和a、B和b、C和c,下列四个精子来自于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是()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9.某动物精原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同时含有三个母方染色体的配子占( )
A.1/2 B.1/4 C.1/8 D.1/16
10.果蝇的体细胞有8个DNA分子,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DNA分子数分别是( )
A.16、8、4 B.8、8、4 C.16、8、8 D.8、4、2
11.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
甲图表示_________分裂期,称___________细胞,其分裂直接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有_________种。
乙图表示__________分裂_____期,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
丙图表示_________分裂________期,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
(4)甲、乙、丙中,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单体数分别是: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答案:
1.B 2.C 3.A 4.C 5.D 6.C 7.A 8.A 9.C 10.A
11.(1)减数第一次,初级精母,次级精母细胞,2种
(2)有丝分裂,后,体
(3)减数第二次,精子细胞或极体
(4)4、2、8; 8、4、0; 4、0、0
窗体底端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