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电子备课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一)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收集动态统计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画“正”字等统计数据的方法。
2、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3、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的方法做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准备
课件,统计表
前置性
研究
预习课本第3页,并试着完成下面问题:
想一想: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多种,如( )、( )、( )等
试一试:通过整理数据,我们知道了:王明明有( )票,陈小菲有( )票,应该选( )参加比赛。
预习检测:
下面是二(3)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
(1) 下面是同学们整理到的数据
白菜
西红柿
黄瓜
茄子
√√√√√√
√√√√√√
√√√√√√√√√
√√√√√√
√√√√√√√√
(2)请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并写出人数
白菜
西红柿
黄瓜
茄子
( )人
( )人
( )人
( )人
(2)回答问题。
①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
②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
③食堂要买进一批蔬菜,你有什么建议?
④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引入
二、探求新知
三、巩固应用
师:同学们,文文的学校要举办一次故事大赛,他们班的王明明和陈小菲都是讲故事的能手,可是只能选一位参加比赛,到底选择哪一位同学呢?同学们,可以帮助它们想想办法吗?(出示课件)
师:很好,这是我们上课学习的方法,同学们已经学会运用了。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师:到底选哪一位同学呢?我们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文文的班主任让每一位同学把自己心目中的人选写在纸条上,然后让班长收集纸条,并让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用各自的方法记录王明明和陈小菲的票数。
师:同学们,这是他们班同学记录的结果(出示课件),你们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你们知道一个“正”字代表什么意思吗?
师:那你们喜欢哪种记录方法呢?
师:为什么?
师:那么陈小菲的票数是怎样计算的呢?
师:“正”字统计法是投票记录的常用方法,更加方便快捷,用“正”字的个数乘5就能得到票数,如果最后一个不满正字,就加上笔画数。
2、完成统计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3、分析数据。
师:根据填好的统计表,你们觉得应该选谁参加比赛呢?
师:有两位同学缺勤没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会怎样?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然后回答问题。
师:为什么呢?
师: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
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
1、完成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3题。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4题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题中图片,说说题目的意思
(2)学生独完成后面题目,交流
生:可以举手表决
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生1:他们分别用了三种方法记录,分别是:画“正”、画“ˇ”、画“○”
生2:王明明有15个ˇ,陈小菲有22个ˇ
生3:王明明有15个○,陈小菲有22个○
生4:但是正字没有那么多,只画了几个
生:“正”字有五笔,一笔代表一票,一个“正”字代表5票
生:“正”字记录法
生:这样更方便,不需要一个一个的地数票,只要数出有几个“正”字就知道了。王明明有3个“正”字,3×5=15,就是15票。要是画“√”或画“○”,需要画15次。
生:有4个“正”字,4×5=20
剩下的2个笔画代表2票,20+2=22(票)
学生独立思考,把统计的结果填入下表。
生:陈小菲。
生:结果不会改变。
生:陈小菲对的票数比王明明多7票,就算这两位同学都投票给王明明,陈小菲的票数还是比王明明多
学生自由说
板书
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2)
王明明:正正正 陈小菲:正正正正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5
22
有效作业设计
1、完成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3题。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4题.
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