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金色花》教学设计
大名县实验中学张玉红
教材分析
《金色花》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散文诗两首》(单元主题:表现爱与亲情),是一首篇幅短小,意蕴丰富、清新自然的散文诗。诗歌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情境,含蓄地表达了孩子与妈妈难舍难分的感情,体现了人间最圣洁的母子之情。作者泰戈尔,印度伟大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最适合对其进行情感熏陶和人文关怀。从实际情况看,孩子们容易忽略父母对他们的默默关怀和深深的爱,更不知道如何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因此,学习本文能很好的开启他们爱的心门,使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母爱,学会向母亲表达爱意。
在语文能力方面,本班学生能初步概括文章内容,体会作品所表达的丰富的情感,但是还做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画面感,读出人物形象。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弱,主要表现为语言匮乏、不生动,表现力差。这些都需要多读书多积累,多练习语言表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向母亲表达心中深沉的爱。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一读,说一说,品一品,赏一赏,写一写诸环节,自主、合作、探究,达到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亲情,懂得孝敬父母,学会向父母表达爱意。
教学重点:准确流畅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讨论点拨法,联想想象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趣味导入
以中国传统母亲花——萱草花导入,介绍我国自古就有对母爱的深深感激和以花喻爱的浪漫表达方式,引出本课课题《金色花》。
二、 作者作品及金色花花语简介。
1、作者、作品简介: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代表诗集:《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1913年,其作品《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金色花》选自《新月集》,是一首散文诗。
2、金色花花语:
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菩提树,树叶呈心形)上的花朵。菩提树在印度又被称为“幸福树”,金色花在印度受到大人小孩的喜爱和敬重。是圣洁和美丽的象征。
三、 研读课文
(一)听朗读,说一说
这首散文诗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
(二)自由读,品一品
请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注意读出画面,读出人物形象,读出情感。
老师进行朗读指导
感情基调:依恋、深爱
语气:舒缓
孩子:天真调皮、活泼、撒娇
母亲:担忧、欣喜、娇嗔
(三) 用心读,悟一悟
1.为什么 “我”要变成一朵“金色花”?
2.文中描述了“我”与妈妈之间的哪几次嬉戏?请用“在妈
妈 的时候,我 。”的句式表达。
3.为什么“我”对妈妈做的这一切都是悄悄的,不让妈妈知道?
4. 概括人物形象
妈妈是一位虔诚、圣洁、慈爱、勤劳的伟大母亲形象。
孩子是一个天真调皮、活泼可爱、热爱母亲、懂得回报的幸福的小天使形象。
总结;母子情深,纯洁幸福。
四、 拓展延伸
1.欣赏“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 ( 选自冰心《荷叶•母亲》)
2. 多媒体出示若干美丽花朵图片及相应的花语介绍,请学生读一读,选一种自己认为最美丽的花,写上几句话,献给亲爱的母亲,借此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
五、 课堂小结
师生分享《执教金色花有感》小诗,学生谈这节课收获。
六、布置作业
1、课下阅读泰戈尔的《新月集》。
2、今天回家做一件实事,让父母感受一下你对他们的爱。
板书设计
金色花
泰戈尔
妈妈:虔诚、圣洁、慈爱、勤劳
母子情深,
纯洁幸福
孩子: 天真调皮,活泼可爱,
懂得回报母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