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西安交通大学煤炭产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
招 生 简 章
【课程背景】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行业的发展在国民生产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9年,国内外能源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散,从发达国家向全球其他经济体袭来,国内能源企业面临着整合、风险、创新和管控等多元化的问题以待解决。
近年来,能源行业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如何使企业成为具有资源、融资、人才和区域优势的企业,呈现高层次、多元化、高质量快速发展态势。
Ø 如何改善旧有的无序生产状况?
Ø 如何改善松散管理的弊端?
Ø 如何发现和避免严重事故的安全隐患;减少人员生命、能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
Ø 企业改善盲目投资的状况,避免企业生产财务状况恶化?
Ø 如何进行合理投资、整合以及规避风险?
Ø 如何解决税务压力和成本压力?
这些都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个难关。
我们该怎么办,向海内外优秀企业、行业研究者、学者学习似乎是最好的办法。为了帮助能源行业的管理者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了解行业政策、预期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企业经营模式,以及掌握行业投资策略分析、风险控制等多方面的企业管理前沿知识和技能,为此西安交通大学特别设计了《煤炭产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以便企业管理者在复杂和危机的环境中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招生对象】
1、各大煤炭生产、经销、贸易、物流企业(集团)、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企业以及煤炭业其他相关企业的中高层决策、管理人员;
2、各大银行煤炭产业信贷主管;各大证券、基金公司煤炭产业分析师;
3、有意于投资煤炭业的社会各界管理精英。
【课程特色】
u 国际通行极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的模块式课程设计,系统讲授国际化形势下中国煤炭政策环境、企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产业金融、技术创新、物流管理、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竞争分析、工商管理等方面核心专业知识。
u 互动式案例教学,选取经典案例进行实战分析、模拟与讨论;注重老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切实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u 权威、专业、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专业化、个性化的教学管理与服务,保证了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u 针对实际工作的难点与产业热点在学员间开展深度讨论,充分交流,开阔思想,增进友谊,拓展人脉关系。
热点专题分析
u 矿权管理:探矿权、采矿权管理体制改革
u 产业基金:煤炭地质勘探基金的探讨
u 基地建设: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的发展方向与体制改革
【课程体系】
EMBA理论与管理实践篇
Ø 人力资源管理
Ø 组织管理
Ø 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
Ø 财务管理
Ø 经营管理
市场研究篇
Ø 全球经济发展与煤炭需求前景分析
Ø 国内煤炭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
Ø 下游行业煤炭需求
Ø 焦炭市场分析
Ø 煤炭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Ø 煤炭运输与供应链管理问题
发展战略篇
Ø 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与集团化发展战略
Ø 下游一体化发展战略
Ø 上市与资本市场投融资战略篇
Ø 国际化发展战略
技术创新篇
Ø 洁净煤技术研发现状、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Ø 炼焦技术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
Ø 中国煤化工技术的现状、产业化前景及发展趋势
Ø 焦炉煤气的利用与发展前景
Ø 煤焦油和苯的加工利用技术和产业化发展前景
Ø 国际炭黑生产技术最新发展和应用及中国市场发展趋势
Ø 煤焦化综合利用与发电
(备注:为确保教学质量,学院会不定期对师资及课程进行适当调整,以最终开学时设置为准。)
【学习时间】
学制1年,每月集中授课1次,每次2 — 3天。
【开班时间】
2010年9月1日()
【学习费用】
学费为人民币38000元/人(含教材讲义资料费、行业课程、专家论坛、拓展训练以及授课期间午餐费)。
【证书颁发】
完成学习,经考核合格,由西安交通大学颁发“西安交通大学煤炭产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结业证书,加盖西安交通大学钢印。证书编号可登陆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网站查询。学员学习档案保留在学院,可供人事组织部门用人参考。
【增值服务】
每年举办学员联谊会、创新论坛等活动。
研修学员直接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终身学习俱乐部会员,两年内免费参加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举办的公开课程、论坛、讲座、沙龙等会员活动,获取新知、拓展人脉。
【报名程序】
Ø 填写报名表2份;提交学历证书和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近期2寸蓝底免冠彩色证件照4张;企业简介1份(600字以上)。
Ø 学院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核,符合条件者发放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入学通知书》。
Ø 学员收到《入学通知书》后,按要求办理汇款,并将汇款凭证传真至学院。
Ø 学员领取学习资料和课程表,按时报到参加学习。
【联系方式】
西安交通大学 | 经济与金融学院高培中心
联系人:贺老师
电 话:15721917683 13649274833
地 址:西安市雁塔西路74号
网 址:
邮 箱:gjyxhx@
部分师资阵容
孙恒虎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土矿产资源与利用研究中心主任。
1955年生于山东省海阳县,1982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1988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工学博士,现任 清华大学国土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曾任国家教委第三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96~1998年兼任加拿大Sungeric International Inc.总工程师,1999~2000年兼任加拿大国际镍业集团(INCO)技术顾问,2001年开始兼任加拿大Penguin ASI 公司总工程师。
研究领域:致力于促进社会“资源-环境-能源-材料”领域的良性循环;
研究方向有:"固体资源的绿色循环"、"仿地成岩与凝石技术"、"似膏体充填理论与技术体系"、"未来矿业"、"清洁能源与人居环境"等。
谈民宪:著名经济学者、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曾任交大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交大党校副校长。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商务厅特邀高级专家、央视“2006年年度最佳雇主”评选专家评委。西安晚报2006、2007年“西安经济推动力是十大领袖、企业、品牌”评选专家评委。中国国际城市研究院特邀专家。凤凰网《投资陕西》荣誉专家。《华北大讲堂》主讲学者。
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际经济与贸易,著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现代公共谈判》、《消费》、《商业心理学》等。公开发表各类学术文章近百篇,出席主讲电视、国内大型专题访谈、报告百余场,以思想深刻、观点鲜明、深入浅出、分析到位和激情表述著称,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并产生较大的社会反响。
袁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科学教育基金会首届“优秀青年科技奖”、“能源大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获得者、2006年获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近年来,他又提出了“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护巷)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该技术被认为是煤炭开采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项目获2008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重点推广技术成果.
谢和平: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10月至1998年8月,任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1998年8月至2003年6月,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2003年6月至今,任四川大学校长。
彭苏萍:1988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博士学位。是中国矿业大学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任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煤炭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石油学会理事。
刘炯天: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化工系副主任、化工学院院长,2007年8月,任中共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环境保护清洁煤炭与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第十五届国际选煤大会分会执行主席、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选煤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理事等职务。
汇聚业内精英 坐拥高端人脉 系统实战课程 培养复合高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