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选修三 第五讲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0·盐城调研)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
A.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
B.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C.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解析:由于图示没有造成污染,所以不可能是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或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题图中没有提及能量问题,也不可能是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答案:B
2.(2010·深圳模拟)下图示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的目的
C.因食物链延长,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系统的效益
解析:通过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有效的延长,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效益。腐生型的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答案:C
3.下图是某生态农业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
B.该生态农业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原理
D.离开人的管理,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
解析:生态农业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离开人的管理,生态系统无法正常运转。生态农业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了物质循环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答案:D
4.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这种做法体现了 ( )
A.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
B.低消耗,多效益原则
C.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
D.建立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
解析: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都是生态工程建设应当遵循的原理。进行牧区草场建设时,既要考虑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又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平衡,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C
5.我国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一工程属于 ( )
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B.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解析: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主要针对控制我国西北地区大范围的荒漠化的发展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提出的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
答案:C
6.下列措施不适合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是 ( )
A.机械法整平压实土地
B.人工制造表土,植树种草
C.排石整地,改良优化土壤
D.开发农田,广种农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解析:矿区废弃地的土地条件极端恶劣,甚至有严重金属污染,植被难以恢复而农作物更难以生长,大力发展农田,收效难以保证,不符合生态工程整体性原理。
答案:D
7.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双选) ( )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
D.湿地的恢复只能依靠生物工程手段
解析: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答案:CD
8.(2010·南通质检)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双选) ( )
A.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
B.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
C.实现废物资源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D.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就是要彻底、全部杀灭害虫
解析: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并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对害虫的防治目标尽可能地减少对人害危害最小的程度。
答案:BD
二、非选择题
9.(2010·苏州质检)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疏”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果疏”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
是 ,
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 。
(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若要生产3 kg鸡肉最少需要水稻
和大豆共 kg。
(3)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 。
(4)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采用何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
(5)水稻、大豆的秸秆除了图中所示的用途外,还有哪些用途?(写出2个)
。
解析:(1)构建生态农业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基础,当能量以最高效率沿最短食物链传递时,生产3 kg鸡肉需要水稻和大豆最少,故需要生产者最少为3×5=15 kg。(3)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的作用是完成有机物的分解、产生沼气。(4)采用生物防治法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
答案:(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或答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2)水稻和大豆 15 (3)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 (4)引入害虫天敌防治、激素防治、转基因培育抗害虫农作物等。 (5)①作为饲料养猪;②作为工业原料,广泛用于造纸、制造建材、酒精和一次性包装盒等;③在直燃锅炉中进行充分彻底的燃烧,最大限度地转换成电能(写出2个合理答案即可)
10.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该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发展。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1)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 、 和
原理。
(2)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沼气的制作如图所示:
①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
②如果将“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对生态农业系统有何
影响?
。
(3)据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应使食物链和营养级越长越多越好。请你结合所学有关生态工程原理,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1)生态工程中的生态农业是建立在物质循环再生与物种多样性和整体性等原理基础上的,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把“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势必会造成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无机物得不到及时补充,土壤肥力会下降。
(3)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分析,食物链不能无限延长,一般维持在5~6级。
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整体性
(2)①如图所示:
②土壤中的无机物得不到补充,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肥
力下降
(3)不正确。因为食物链长,各食物链中的生物数量难以达到
一定规模,影响经济效益;营养级多,高层次营养级生物获
得的能量较少,该营养级生物数量也较少。
11.下图为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请据图回答:
(1)该恢复工程中,①②分别指 措施。
(2)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作物? 。
(3)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 。
解析:该矿区恢复工程体现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首先因土壤水肥状况差,压实土地,制造表土,其次选择种植适合生长的树、草进而在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协调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答案:(1)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植草种树
(2)矿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3)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12.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天然的蓄水池,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
(1)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
等生态功能。
(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 过程被固定在有机
物中,并沿着 进行传递。
(3)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 稳定性较低。
(4)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 的限度,使其自动调节能力下降。富营养化水体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 等。
(5)湿地面积的缩小会导致局部气候变劣、 等。
(6)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 和 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废水处理、 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 等,使受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
解析:(1)湿地可以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可以补充地下水和作为人们的水源,同时还可以净化水质。(2)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被固定形成有机物,再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3)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稻田的物种多样性低,所以它的抵抗力稳定性比湖泊低。(4)自动净化能力是湖泊恢复到以前正常状态的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限度就会造成破坏。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消耗水中的氧,造成鱼类大量死亡。(5)(6)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
答案:(1)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答案合理即可) (2)光合作用 食物链(网) (3)抵抗力 (4)自动净化能力 溶氧量下降、有毒物质增加 (5)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迁飞鸟类绝迹(答案合理即可) (6)工程 生物 点源和非点源 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
13.请回答下列与城市环境生态工程相关的问题:
(1)城市环境生态工程中,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注意城市规划和布局
B.推广“环境友好技术”
C.燃烧含硫燃料
D.进行废弃物的资源利用
(2)在城市环境治理中,下列哪项体现了整体性原理 。
A.进行城市生态分区
B.推广“环境友好技术”
C.进行污水净化处理
D.实现垃圾分类处理
(3)就城市污水治理的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①其中对污水的治理,除发挥 的重要作用外,还可以采用 生态净化工程等,以及 生态工程等。我国科技工作人员创造了浮床生态工艺法来净化污水,就属于上述的 生态净化工程。
②浮床生态工艺法净化污水过程中所培养的植物是否都可以作为饲料?为什么?
(4)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 。
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作用
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
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
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
解析:含硫燃料的燃烧产生的SO2等会造成酸雨污染;城市通过生态分区,易于检测污染源;在治理水污染时,可充分利用湿地的净化功能,但需注意湿地的净化能力也是有限的。用于净水的植物因吸收了含有毒的成分,不能用作饲料。
答案:(1)C (2)A (3)①污水处理厂 水生植物、湿地 水体富营养化防治 水生植物、湿地 ②不是。因为水体污染物不同,若是有毒的重金属污染,则不能作为饲料,只能干燥后提取重金属。 (4)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