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远程教育毕业教学环节实施办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大专毕业作业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实现本科(大专)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因此,为进一步加强毕业环节的规范化工作,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和大专毕业作业的质量,根据”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意见”的精神,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要求
1、论文题目
选题和定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1)选题。在毕业论文环节开始一周内,学生应在”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上选择论文题目方向,并以此来确定指导教师。(2)定题。在题目方向确定后的两周时间里,学生应在”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首页规定栏中提交毕业论文的题目名称,由老师点评“通过”方能正式确定。在规定时间里,未通过的学生允许多次提交提目名称。
此环节需注意:毕业论文题目方向是个大方向、大问题,故题目方向本身一般不宜作为论文题目,论文的题目名称只能是其中的某一具体方面。
本环节截止后,没有选题、定题,或题目名称没有通过的学生都作为放弃毕业论文处理。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文献综述、论文提纲和参考文献。整个开题报告的字数要求在2000字以上。英语专业必须用英文书写,其字数不少于900个英文单词。其中文献综述的内容为对本论文题目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参考依据等。论文提纲应列出二级提纲。
3、毕业论文
论文初稿和终稿的撰写,应包含以下内容:
1)题目、论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英语专业用外文书写。
2)正文:要求论点明确、结构合理、条理清楚、资料详实,同时要做到文字通顺,引文规范。论文正文字数要求在5000字以上,英语专业在2000个英文单词以上。
3)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参考文献的格式:
著作: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
论文:作者,论文篇名,刊号,年,卷(期),页码。
网络文章:作者,时间,栏目,网址。
(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阶段工作
整个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分为6个阶段,依次为:①公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大专毕业作业入门专题指导讲座 D类课件;②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方向及分配导师;③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名称;④开题报告写作;⑤毕业论文初稿和终稿写作;⑥成绩评定。
1、公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大专毕业作业入门专题指导讲座 D类课件
在学生进入毕业环节阶段前,学院将在教学管理平台上公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入门专题指导讲座 D类课件。入门专题指导讲座 D类课件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有关毕业论文(设计)、毕业作业的做法以及有关规定和要求,各学习中心必须组织学生听讲。
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导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是在学院”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网上,师生通过互发消息来进行的。”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的学生操作方法,将在学院教学管理平台上公布。
2、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方向和分配指导教师的组织方法及要求
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方向和分配指导教师全部在”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网上进行,其方法和要求如下:
1)学院在”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网上公布各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方向目录。
2)学生在学院规定时间内,自行登陆”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选择题目方向。
3)学生未选择题目方向的,按自动放弃毕业论文处理,不能补选。
4)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由”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学生选择的题目方向自动分配,选择题目方向截止日的次日,在”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上公布,学生可自行上网登陆查询。
各学习中心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方向阶段应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并在此期间内随时登陆系统查询学生选择题目方向的情况,及时通知未选题的学生参加选题。
3、确定题目名称的工作内容及要求
1)学生应主动通过”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提交题目名称,与导师在网上商讨并确定好毕业论文的正式题目名称。
2)毕业论文题目正式名称必须要得到导师的首肯才能开题,否则,未定题的一律作为放弃毕业论文处理。
3)导师应向学生推荐部分参考文献。
4、开题报告写作的工作内容及要求
1)学生应按学院规定的要求书写开题报告。
2)学生完成的开题报告, 应按以下次序形成一份完整的材料:开题报告封面、开题报告, 并以电子文档形式在”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网上递交。
3)导师对开题报告只全面点评回复两次。因此,学生必须上传完整的、较为满意的开题报告初稿,不要仓促递交。学生应根据导师的回复意见对开题报告初稿进行认真修改,成为开题报告二稿,并再次递交。导师对开题报告二稿应作结论性的点评回复。
学习中心应及时登陆”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查询本中心学生的递交情况,对未按时递交的学生要及时催交。凡未按时提交的,均按未交材料处理,并不再接受开题报告的上传。
学院规定:凡未上传开题报告的学生,该项成绩记为扣30分。
5、毕业论文初稿和终稿的工作内容及要求
1)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写作。
2)毕业论文必须由学生本人完成,不得请他人代写,也不得全文抄袭或整段抄袭或提纲类同他人的文章。凡发现上述情况,并经核实无误后,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并在论文评语中注明,要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3)在撰写论文正文时,其格式规范应按学院规定的”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要求”书写。
4)学生应按规定的时间,以电子文档形式在”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网上首先递交初稿。
5)导师对学生递交的论文初稿应进行两次全面点评回复意见。亦即,学生应根据导师的回复意见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成为初稿二稿,并再次递交。导师也应对学生递交的论文初稿二稿进行第二次全面点评回复意见。学生应根据导师的第二次回复意见对论文初稿二稿进行修改,成为初稿三稿。论文初稿三稿则应在“论文终稿上传环节”上递交,并称为终稿一稿。
6)导师对学生递交的终稿一稿应进行一次全面点评回复意见。因此,学生应把完整的论文终稿一稿递交之。学生应根据导师的回复意见修改论文终稿成终稿二稿,并再次在“论文终稿上传环节”上、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递交终稿二稿。导师对终稿二稿将不再点评而直接进入评分评语。
7)学生递交的终稿二稿应按以下次序形成一份完整的材料:封面、论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
学习中心应及时登陆”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查询学生的递交情况,对未按时递交的学生要及时催交。凡未递交材料的学生,均按未交材料处理,并不再接受材料的上传。
学院规定:凡未上传论文初稿的学生,该项成绩记为扣40分。凡未上传论文終稿的学生,该项成绩记为扣30分。
6、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方法采用过程评分和综合评分两步骤进行。毕业论文在要拿学位的学生中抽样安排答辩,答辩成绩为最終成绩。
1)过程评分是对学生参加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中各阶段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的一种评价,其方法主要是根据学生是否递交材料的情况进行累计扣分,并用分数表示。除去累计扣分后的分数称为形成性分数。扣分的具体标准如下表所示:
毕业论文(设计)扣分标准
扣分原原因
扣分项目
扣分值
缺交材缺交材料
开题报告
30分
论文初稿
40分
论文终稿
30分
2)综合评分是在形成性分数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递交材料的完整性、书写的规范性、最低字数的达标情况、质量水平以及写作态度,由指导教师小组负责综合评定。综合评分原则上是在形成性分数的基础上(等级范围内)进行:如过程性扣分为30分,则形成性分数为70分,折算成五级记分制的成绩为“中等”,那么,论文最高成绩应在“中等”及其以下)。
论文成绩为五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3)对论文成绩“不及格”的处理,既不能降低质量要求,也要慎之再慎,理由一定要充分,要经受得住同学们的质疑。
4)对论文成绩有争议的学生,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如果认定学生申诉理由充分,则成立导师3人复查小组进行复查,给同学一个明确的答复。
5)凡导师对论文评定的成绩一经上报学院,原则上不得更改,确需修改的,须按规定程序办理。
二、大专毕业作业
(一)大专毕业作业的内容要求
1、毕业作业题目名称:网上选择毕业作业题目名称
2、毕业作业提纲:拟定二级作业提纲。
3、毕业作业
1)封面、目录、题目。
2)作业正文:要求作业观点明确、结构合理、条理清楚、内容完整。毕业作业字数在4000字以上。
3)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参考文献的格式:
著作: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
论文:作者、论文篇名、刊号、年、卷(期)、页码。
(二)毕业作业各阶段的要求
整个毕业作业环节分5个阶段,依次为:①公布大专毕业作业入门专题指导讲座 D类课件;②选择毕业作业题目名称和分配指导教师;③拟定毕业作业提纲;④毕业作业初稿、终稿写作;⑤成绩评定。
1、公布大专毕业作业入门专题指导讲座 D类课件
详见一、(二)1节。
2、选择毕业作业题目名称和分配指导教师
选择毕业作业题目名称和分配指导教师全部在学院”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网上进行,其方法和要求如下:
1)学院在网上公布各专业毕业作业题目名称目录。
2)学生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自行登陆”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网,在网上选择题目名称。
3)学生本人未上网选择题目名称的,按自动放弃毕业作业处理,不能补选。
4)毕业作业的指导教师由”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网根据学生选择的题目名称自动分配。
各学习中心在选择毕业作业题目名称阶段应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并在此期间内随时登陆系统查询学生的选择题目名称情况,及时通知未选题的学生参加选题。
3、拟定毕业作业提纲
1)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电子文档形式在”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网上递交一份“毕业作业提纲” 材料(应列出二级作业提纲)。导师对学生递交的作业提纲只进行一次全面点评回复意见。
2) 学院规定:凡未上传作业提纲的学生,该项成绩记为扣30分。
3)导师应向学生推荐部分参考文献。
各学习中心应随时登陆”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查询本中心学生的递交情况,对未按时递交的学生要及时催交。
4、毕业作业初稿和终稿的写作
1)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毕业作业写作。
2)毕业作业必须由学生本人完成,不得请他人代写,也不得全文抄袭或整段抄袭或提纲类同他人的文章。凡发现上述情况,并经核实无误后,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并在作业评语中注明。要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3)在撰写作业初稿时,其格式规范应按学院规定的”毕业作业格式规范要求”书写。
4)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电子文档形式在”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网上首先递交作业初稿。导师对学生递交的作业初稿只进行一次全面点评回复意见。因此,学生应把完整的作业初稿递交为妥。学生应根据导师的回复意见修改作业初稿,并再次递交。再次递交应在“作业终稿上传环节”上递交,并称为终稿一稿。
5) 导师对学生递交的终稿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点评回复意见。因此,学生必须把完整的作业终稿递交为好。学生应根据导师的回复意见修改终稿一稿,成为终稿二稿,并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在“作业终稿上传环节”上递交终稿二稿。导师对终稿二稿将不再点评而直接进入评分。
6)学生递交的终稿二稿应按以下次序形成一份完整的材料:封面、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
各学习中心应随时登陆”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查询学生的递交情况,对未按时递交的学生要及时催交。凡未递交材料的学生,均按未交材料处理,并不再接受材料的上传。
学院规定:凡未上传作业初稿的学生,该项成绩记为扣40分。凡未上传作业終稿的学生,该项成绩记为扣30分。
5、成绩评定
毕业作业的成绩评定方法采用过程评分和综合评分两步骤进行。毕业作业不安排答辩。
过程评分是对学生参加毕业作业全过程中各阶段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的一种评价,其方法主要是根据学生是否递交材料的情况进行累计扣分,并用分数表示。除去累计扣分后的分数称为形成性分数。扣分的具体标准如下表所示:
毕业作业扣分标准
扣分原原因
扣分项目
扣分值
缺交材料缺交材料
作业提纲
30分
作业初稿
40分
作业终稿
30分
2) 综合评分是在形成性分数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递交材料的完整性、书写的规范性、最低字数的达标情况、质量水平以及写作态度,由指导教师负责综合评定。
综合评分原则上是在形成性分数的基础上(等级范围内)进行:如过程性扣分为30分,则形成性分数为70分,折算成五级记分制的成绩为“中等”,那么,作业最高成绩应在“中等”及其以下)。
作业成绩为五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3)对作业成绩“不及格”的处理,既不能降低质量要求,也要慎之再慎,理由一定要充分,要经受得住同学们的质疑。
4)对作业成绩有争议的学生,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如果认定学生申诉理由充分,则成立导师3人复查小组进行复查,给同学一个明确的答复。
5)凡导师对作业评定的成绩一经上报学院,原则上不得更改,确需修改的,须按规定程序办理。
三、毕业论文(设计)、毕业作业的组织工作职责
毕业论文(设计)、毕业作业教学环节的组织工作由教学部、专业教学委员会、学习中心、论文指导教师、首答辅导教师共同协作完成。
教学部负责学生毕业教学环节的总体组织计划工作:制定论文(作业)规范、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培训、组织选题、组织评分、汇总材料等。
专业教学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教师、上毕业教学环节入门指导课、审查题目方向(题目)。
学习中心负责学生的通知、选题学生的组织、各阶段材料催交工作;提供上机实验条件,保证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毕业作业环节正常进行。
论文指导教师负责出题、编制任务简介、论文(作业)过程指导、专业问题解答与网上交流、评分评语等工作。
首答辅导教师负责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回复学生提问。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教学部
2012年7月2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