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云南省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题库:立体几何(28).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656353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4.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题库:立体几何(2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省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题库:立体几何(2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31. 设a、b是两条异面直线,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a、b都垂直 B.有一平面与a、b都垂直 C.过直线a有且仅有一平面与b平行 D.过空间中任一点必可作一条直线与a、b都相交 解析: 因为与异面直线a、b的公垂线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所以A不对;若有平面与a、b都垂直,则a∥b不可能,所以B不对.若空间的一点与直线a(或b)确定的平面与另一条直线b(或a)平行,则过点与a相交的直线必在这个平面内,它不可能再与另一条直线相交,所以D不对,故选C. 332. 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得三条交线,若有两条相交,则第三条必过交点;若有两条平行,则第三条必与之平行. 已知:α∩β=a,α∩=b, ∩α=c.[来源:Zxxk.Com] 求证:要么a、b、c三线共点,要么a∥b∥c. 证明:①如图一,设a∩b=A, ∵α∩β=a. ∴aα而A∈a. ∴A∈α.[来源:Zxxk.Com] 又β∩=b[来源:学|科|网] ∴b,而A∈b. ∴A∈. 则A∈α,A∈,那么A在α、的交线c上. 从而a、b、c三线共点. ②如图二,若a∥b,显然c,b ∴ a∥ 而 aα, α∩=c. ∴ a∥c 从而 a∥b∥c 333. 一根长为a的木梁,它的两端悬挂在两条互相平行的,长度都为b的绳索下,木梁处于水平位置,如果把木梁绕通过它的中点的铅垂轴转动一个角度φ,那么木梁升高多少? 解析: 设M、N为悬挂点,AB为木梁的初始位置,那么AB=a,MA∥NB,MA=NB=b,∠A=∠B=90°. 设S为中点,L为过S的铅垂轴,那么L平面MANB,木梁绕L转动角度φ后位于CD位置,T为CD中点,那么木梁上升的高度为异面直线AB与CD之间的距离ST. 在平面MANB中,作TK∥AB,交MA于K,则AK=ST. 设ST=x,则x=b-KM.又KT=CT=,∠KTC=φ,有KC=asin. 从而KM=. ∴x=b-. 334. (1)棱柱成为直棱柱的一个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是:( ) A.棱柱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 B.棱柱有一条侧棱与底面的两条边垂直 C.棱柱有两个相邻的侧面互相垂直 D.棱柱有一个侧面与底面的一条边垂直 解析: 根据直棱柱定义,A是充分条件,C、D不是必要条件,所以选B. 说明 解答此题要熟知直棱柱的定义及其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 335. 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与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为α、β、γ. 求证:cos2α+cos2β+cos2γ=1 解析:证明三角恒等式,可用从左边推出右边的方法. 证明:设对角线B1D与长方体的棱AD、DC、D1D所成的角分别为α、β、γ,连结AB1、CB1,D1B1,则ΔB1DA、ΔB1DC、ΔB1DD1都是直角三角形. ∵cosα=,cosβ=,cosγ= ∴cos2α+cos2β+cos2γ==1. 评析:这里运用了长方体对角线长定理. 336. 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B=AC=10cm,BC=12cm,顶点A1与A、B、C的距离等于13cm,求这棱柱的全面积. 解析:如图,作A1O⊥平面ABC于O,∵A1A=A1B=A1C,∴OA=OB=OC,∴O是ΔABC的外心,∵ΔABC等腰,∴AO⊥BC于D,∴AA1⊥BC,∴B1B⊥BC,四边形B1BCC1为矩形,∴S=12·13=156(cm2),ΔA1AB底边上高A1E==12,==120(cm2),SΔABC==·12·8=48(cm2),S全=156+2·120+2×48=492(cm2) 337. 在平行六面体中,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a,b,c,这三条棱长分别是a,b,c,这三条棱中每两条成60°角,求平行六面体积. 解析:如图,设过A点的三条棱AB,AD,AA1的长分别是a,b,c,且两面所成角是60°,过A1作A1H⊥平面ABCD,H为垂足,连HA,则∠HAB=30°,由课本题得: cos∠A1AB=cos∠A1AH·cos∠HAB, ∴cos∠A1AH===,sin∠A1AH=[来源:Z。xx。k.Com] ∴V=SABCD·A1H=absin60°·c·sin∠A1AH=abc. 338. 在棱长为a的正三棱柱ABC—A1B1C1中,O、O1分别为两底中心,P为OO1的中点,过P、B1、C1作一平面与此三棱柱相截,求此截面面积. 解析: 如图,∵AA1⊥面A1B1C1,AA1∥OO1,设过P、B1、C1的截面与AA1的延长线交于Q,连结A1O1延长交B1C1于D,连QD,则P必在QD上,∵O1为ΔA1B1C1的中心,P为OO1的中点,故==,∴Q在A1A延长线上且QA=PO1,又QB1交AB于E,QC1交AC于F,则EF∥B1C1,所以截面为EFB1C1是等腰梯形,又QA1∶QA=3∶1,∴EF= 设QD与EF交于H,得QD⊥B1C1.因此HD为梯形EFC1B1的高.DQ==a,∴HD=a.=(a+)·(a)=a2为所求截面积. 339. 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都为a,D为CC1的中点. (1)求证:A1B⊥平面AB1D. (2)求平面A1BD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度数. [来源:Zxxk.Com] 解析:这虽是一个棱柱,但所要论证的线面关系以及二面角的度数,都还是要利用直线和平面中的有关知识. 解 (1)∵正三棱柱的各棱长都相等, ∴侧面ABB1A1是正方形.[来源:Zxxk.Com] ∴A1B⊥AB1.连DE, ∵ΔBCD≌ΔA1C1D, ∴BD=A1D,而E为A1B的中点, A1B⊥DE.∴A1B⊥平面AB1D. (2)延长A1D与AC的延长线交于S,连BS,则BS为平面A1BD和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公共棱. ∵DC∥A1A,且D为CC1的中点,∴AC=CS. 又AB=BC=CA=CS,∴∠ABS=90°.又AB是A1B在底面上的射影,由三垂线定理得A1B⊥BS. ∴∠A1BA就是二面角A1—BS—A的平面角. ∵∠A1BA=45°, ∴平面A1BD和平面ABC所成的二面角为45°. 评注:本题(2)的关键是根据公理二求平面A1BD和平面ABC的交线,在论证AB⊥BS时,用到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当然(2)还可以用S射=S·cosθ来解θ. 340. 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1B1C1—ABC的底面积等于cm2,D、E分别是侧棱B1B,C1C上的点,且有EC=BC=2DB,试求 (1)四棱锥A—BCDE的底面BCED的面积 (2)四棱锥A—BCED的体积 (3)截面ADE与底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4)截面ADE的面积 解析: 利用三棱柱的性质及已知条件,(1)、(2)、(4)不难推算,至于(3),可设平面ADE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为α,观察到ΔADE在底面ABC的射影是ΔABC(∵DB⊥平面ABC,EC⊥平面ABC)应用SΔABC=SΔADE·cosα,可求出α. 解:设ΔABC边长为x,∵SΔABC=x2=.∴x=2,于是EC=BC=2,DB=BC=1,∴SBCED= (2+1)·2=3,作AF⊥BC于F[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 ∴AF⊥平面BCED,VA-BCED=·AF·SBCED,∴VA-BCED=··2·3= 在RtΔABD中,AD2=AB2+DB2=22+12=5;在Rt梯形BCED中,DE2=(CE-DB)2+BC2=5[来源:学|科|网Z|X|X|K] ∴AD=DE=,∴ΔADE是等腰三角形,作DQ⊥AE于Q,则Q为AE的中点 在RtΔACE中,AE2=EC2+AC2=8,DQ2=AD2-AQ2=()2-()2=3 ∴AE=,DQ=,SΔADE=·AE·DQ= 设截面ADE与底面ABC所成二面角大小为α,D、E分别在底面的射影为B、C,∴ΔABC的面积=ΔADE面积×cosα 即=cosα,cosα=,∴α=45°[来源:学_科_网] 答 (1)SBCED=3cm2,(2)VA-BCED=cm2,(3)截面ADE与底面ABC成45°的二面角,(4)SΔADE=cm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